【摘 要】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很多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执着。春节这个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依旧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那么,春节是如何“诞生”的呢?废不掉的春节 七十七年前的大年初一,公历1941年1月27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依旧到校上班。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阴历元旦,故昨晚爆竹声通宵不绝,今日则市上各店均关门……今日到校办公者极少,受大环境影响也。”竺校长显然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原始信仰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以前。上古时期,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庄稼收获后,人们要杀牲祭神,丰收祭便是春节最初的起源。农历十二月就有“大蜡”之祭,合祭农田诸神,以祈来年不降灾害。农田诸神分别是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禽兽、坊、水庸。这八神大都与农事活动有关。据考证,先啬是神农,司啬是后稷,百种为百谷神,农为田神,邮表为井田道路问的界亭神,禽兽为猫虎神,坊为堤防神,水庸为沟渠神。八神中包括猫、虎,也是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丰收——猫可以吃田鼠,虎能赶走田里的野猪。
大蜡之祭这一天,就是腊日,到后来就演化为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如今的腊八节是作为春节的前奏曲,在古代,腊日其实就相当于过年了。虽然汉武帝将农历正月定为岁首,确定了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旦),但在汉代,腊日是与正旦齐名的盛大节日,声势甚至要过之。人们在腊日期间休息、团聚。郑玄十二岁,随母回家,“正腊宴会,同列十数人”,场面热闹。即使是囚徒也有被假释回家过节的,以显示政事的清明与宽大。虞延任淄阳令时,“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各归家。”
腊日除团聚庆祝外,还有一个重要节俗就是驱傩。驱傩是我们的祖先利用神灵驱除疫病的一项重要活动。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三子,死后化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人宫室枢隅处,喜好惊吓小儿。按照《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驱傩的仪式要选一百二十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逐鬼童子,在方相氏(驅傩之神)的带领下驱逐疫鬼。方相氏和十二兽在前面边走边舞,童子头戴红色的头巾,身穿玄色的衣服,手里拿着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以及拨浪鼓,跟在后面唱逐疫的歌谣。最后持火炬将疫鬼送出城外,并将火把丢入洛水之中。
将房屋内的疫鬼驱除后,如何能保证以后家里的安全?这里又有神荼、郁垒缚鬼饲虎的神话故事。据纬书《河图括地象》记载:“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属。”一旦发现鬼怪,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出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所以在驱傩仪式之后,当时的人们要在门上画上神荼、郁垒二神像,还要在门户上悬挂捉鬼的苇索。到了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是春联的前身。
爆竹真的就是“爆竹”
除夕守岁之俗,也是出自这种原始宗教信仰。民間传说:古时,有怪兽名曰“年”,形若狮子而独角。定时出现伤害人畜,人们苦无制服之法。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惊窜奔逃。于是人们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家居,彻夜不睡,在门口挂上红灯笼,家里则灯火不灭,还要燃爆竹以驱“年”。“年”果然不再来。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便有了“过年”。
秦琼与尉迟恭成为门神,至少是明代以后的事了。这要归功于《西游记》。小说中写道,泾河龙王私改下雨的时辰点数,触犯了天条。他去找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李世民承诺救他,却没做到。泾河龙王的冤魂便纠缠上李世民,秦琼与尉迟恭便来为皇帝守门,从此邪崇不入。后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个老将军太辛苦,便在门上贴他们的画像,居然也管用。
灶神的祭祀,也变得有趣起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开封人祭灶,十分省事。在灶上贴灶马(灶神的坐骑),用酒糟涂抹灶门,称为“醉司命”。民间一般认为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使者,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在腊月二十三日他会骑马上天,跟玉帝述职。如果灶神醉醺醺地上天,就能少打几个小报告了。但从常理推断,这么投机取巧显然不行,所以后来又有了更好的办法,就是给灶王爷敬灶糖(麦芽糖)。这种黏度极高的糖,不仅能粘住了灶神的嘴,还能让他“口舌甘如饴”,就只会说甜言蜜语了。
(参考:萧放,《春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
其他文献
春秋战国之前,世外桃源般的古蜀国,偏安一隅十分神秘。古蜀历史上曾有过数条著名的蜀道,北通中原的有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南下滇越的有五尺道、灵关道,水路则有岷江道与三峡水道。这些古道中,金牛道是最引人注目的,就在于它是古蜀国最早的一条“官道”——全长二千余里的金牛道,是古蜀接通外界的重要通道。 这条古蜀道从源起、修建到畅通,始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幕布,留下了荒诞不羁的传说:一个是“石牛计”,一个是
他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的画作细看起来都无比精彩。 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然而,在英雄的身后,却有更多的无名英雄。这种现象在绘画史上也是如此。今天熟悉明代绘画史的人,每每讲到明代绘画,总会对一些大师和画派印象深刻。比如吕纪、林良的宫廷花鸟;谢环、李在的院体山水;戴进、吴伟的浙派。除了这些职业画家之外,董其昌和明代后期的陈洪绶一类文人大家,也是必须要提到的。可是,这些开山创派的大师
离开加拉帕戈斯24年后。《物种起源》诞生。直到临终之时。达尔文都坚信.荒蛮又原始的加拉帕戈斯是他思想的起源,是《物种起源》的起源。 英国军舰“贝格尔号”在1831年8月被再次(首航在1826年-1830年)派往南美洲进行一次环海考察,然后取道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英国。“贝格尔号”的船长罗伯特·菲茨罗伊,时年26岁,正准备寻找一个能够陪他三年航海生涯的旅伴。 达尔文科学领路人亨斯罗教授收到了剑桥大
两位刺杀者的冲锋枪卡壳后,海德里希并没有让司机加速离开而是命令他减速停车。然而.他并不知道旁边还有一位埋伏者,站在不远处的库比斯将英国产的破甲手雷朝着海德里希的座驾扔了过去…… 今天到布拉格旅游的人,大都流连于布拉格广场的流光溢彩,城堡、教堂与皇宫的华丽与沧桑,还有卡夫卡故居、伏尔塔瓦河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这些都是布拉格这座享誉欧洲的金色之城的魅力所在,也映衬着捷克民族的风范气质。那些与景
曾经有两位科学家与X射线擦肩而过,最终是伦琴凭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预见力、准确的断力和高超的实验力抓住了这一契机,伦琴因这个伟大的发现而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透视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内部构造,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愿望和幻想。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开展科学实验时,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具有极强穿透力的射线,他以数学中的未知数“x”来命名这种一时间还未能准确掌握其物理性质的射线。自x射线被发现以来,在很多领
如今国人戴眼镜者比比皆是。在清代,戴眼镜还是一件稀罕事儿。 眼镜究竟是从欧洲传入中国,还是由中国传入欧洲的,一直都有争议。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叆叇》中记载:“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是何宝贝能使学官大人看书不吃力?答案是:“此叆叇也”,“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使两块镜片都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郁不开,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这首《早朝》诗,在王维诗作年谱中,被专家编入“未编年”,也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年写的。它和另一首五言律诗《早朝》被编为《早朝二首》。如果将它们和王维在天宝初年所作的《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合并来看,唐朝的早朝制度便非常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据《唐六典》卷四《礼部》所记,唐前期实行常参制,即每日朝参,简而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这个高冷神秘的所在,让人得以在一个观感特殊的空间内,站在当下打量历史。而那些没有博物馆的城市,就仿佛没有历史,没有自己的故事,这就很尴尬了。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那是当时集博物馆、学院和图书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搜集一切知识”是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口号,这让亚历山大城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中心。 世界上现在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
默片时代,电影里就有了歌声 興起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歌舞片,几乎与有声电影同时诞生。那是1927年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上映的《爵士歌王》。电影录制时,男主角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台词。后期制作时,这两句台词被无意中保留下来,就让《爵士歌王》成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其实是有台词的电影。所以默片只是演员没发声,现场有配乐。1895年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
自1903年德皇威廉二世{72这家公司以来。德律风根一边行进在科技的路上。一边也一次次被卷入国家机器的战略中。亲身历经了科学技术的革新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成为穿越时光的“德国之声”。 在音响界有一款德国品牌如雷贯耳,其名为“德律风根”,它的话筒也相当不错。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名字听上去优雅而轻盈的品牌,其诞生动机,却是与欧洲列强的争霸战息息相关,后来又一度落入纳粹的魔掌,在它百余年的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