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如何处理学生意外的回答等等问题,是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类问题联系本人的教学经历进行阐述,并总结出一些应对方法。
【关键词】教学智慧 教学中的应变能力
前两年我曾参加九江市农村课改基地校赛课,比赛结果还令人满意,拿了个第一名,但是我对自己上的课总觉得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于是课后和九江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王芳老师交流,她说的一段话令我印象颇深:“不要怕学生答错问题,有时候学生的一个错误回答会带来一堂课的高潮,这个错误的回答犹如一颗小石头,它能激起千重浪!”事实上,很多老师是怕“石头”的。或许是因为功利的缘故吧,怕这颗“石头”绊倒了自己的声誉,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有的老师为了绕开这颗“石头”,在一些公开课或者比赛课上,事先精心设计,甚至连学生怎么回答都设计好了,上课时成了表演,成了复制,这样的课即使再精彩,也毫无意义。王老师的话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仅不怕这样的“小石头”了,而且我特意去寻找这些美丽的“小石头”,希望这一颗颗的“小石头”能给我的课堂带来不断的惊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发现的一些美丽的“小石头”。
镜头一:我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谈论到一个话题:评论文中人物谁是谁非。这可是同学们有话可说的话题了,同学们炸开了锅,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想法时,大多数的观点都是批评指责“我”父母的行为不对,诸如重财轻义、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不会换位思考等等。突然,有个学生的回答让大家瞠目结舌:“文中的父母其实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坏!”同学们都投来异样的眼光,惊奇地望着这位同学,我微笑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接着说:“其实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多反省自己的不对,遇到这样的事,朋友之间送礼物就不应该送太贵重的东西,礼物只要代表一种心意就行,太贵重了就超出友情的范畴了,就会变味,当然文中的我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如果我们做子女的能主动和爸妈商量,经常沟通,这样的不愉快的事情就会避免!”他的话刚刚说完,教室里不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就这样,一颗美丽的石头,激起千重浪,这节课就在这个意想不到的高潮中结束了。
镜头二: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个问题请学生思考:“‘我’撕毁弟弟的风筝,这件事做得对不对?”一個学生马上把手举起来,迫不及待的说:“对,这体现了我对弟弟的爱护。”我接着问:“撕了他的风筝,为什么反而是‘爱护’”?这个学生天真地回答说:“因为弟弟贪玩,玩风筝不好。”我接着又问:“玩风筝有什么不好呢?”这个学生微笑着回答说:“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就要出去打工。”我没有否定他的答案,而且我也微笑着说“噢。看起来这确实也能体现哥哥对弟弟的爱护。你请坐下。” 很明显,這个学生的发言与《风筝》一文所要表现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完全反了。但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学生对文本解读有明显的不妥之处时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恰当的,体现了课堂教学机智。因为他们是刚入初一的学生,他们的思考达不到课文的深度,不如鲁迅对社会、人生理解得深刻,没有必要勉强他一定要达到这样的深度。随着生活阅历增广,他一定会想通的。另外一方面,当初“我”撕小弟弟的风筝确实也就是基于“爱护”,只不过对爱护的理解不对,方法不当罢了。再说,像这位同学的看法在当前社会确实很有市场,如果想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会出现偏移,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言应该小心翼翼地保护,为他们培育一个敢于说话、敢于发表意见、有自信的心态。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生成的—个情境、—个问题、—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确定一条最为适当的处置策略,既基于教师的爱,也取决于他的教学智慧。
那么,怎样才能炼出一双善于发现“小石头”的慧眼呢?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迷信书本上的教条,要纵观全局,高瞻远瞩看问题,还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个声音,特别是异样的声音,这样的话,这块美丽的石头出现时我们才不会错过。
第二,教师要延伸备课的深度。我们在备课时要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对课堂有充分的预见性,才能出色地驾驭课堂。
第三,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教材吃得透,问题看得透,我们就能分辨出那些 “小石头”蕴藏着金子。
第四,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当我们在课堂上发现这些 “小石头”里面藏着宝贵的东西时,怎么去好好利用它开发它,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教学智慧。
总之,只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金子的眼睛,课堂上一块块“小石头”终究会变成一块块亮灿灿的金子的。
【关键词】教学智慧 教学中的应变能力
前两年我曾参加九江市农村课改基地校赛课,比赛结果还令人满意,拿了个第一名,但是我对自己上的课总觉得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于是课后和九江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王芳老师交流,她说的一段话令我印象颇深:“不要怕学生答错问题,有时候学生的一个错误回答会带来一堂课的高潮,这个错误的回答犹如一颗小石头,它能激起千重浪!”事实上,很多老师是怕“石头”的。或许是因为功利的缘故吧,怕这颗“石头”绊倒了自己的声誉,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有的老师为了绕开这颗“石头”,在一些公开课或者比赛课上,事先精心设计,甚至连学生怎么回答都设计好了,上课时成了表演,成了复制,这样的课即使再精彩,也毫无意义。王老师的话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仅不怕这样的“小石头”了,而且我特意去寻找这些美丽的“小石头”,希望这一颗颗的“小石头”能给我的课堂带来不断的惊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发现的一些美丽的“小石头”。
镜头一:我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谈论到一个话题:评论文中人物谁是谁非。这可是同学们有话可说的话题了,同学们炸开了锅,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想法时,大多数的观点都是批评指责“我”父母的行为不对,诸如重财轻义、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不会换位思考等等。突然,有个学生的回答让大家瞠目结舌:“文中的父母其实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坏!”同学们都投来异样的眼光,惊奇地望着这位同学,我微笑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接着说:“其实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多反省自己的不对,遇到这样的事,朋友之间送礼物就不应该送太贵重的东西,礼物只要代表一种心意就行,太贵重了就超出友情的范畴了,就会变味,当然文中的我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如果我们做子女的能主动和爸妈商量,经常沟通,这样的不愉快的事情就会避免!”他的话刚刚说完,教室里不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就这样,一颗美丽的石头,激起千重浪,这节课就在这个意想不到的高潮中结束了。
镜头二: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个问题请学生思考:“‘我’撕毁弟弟的风筝,这件事做得对不对?”一個学生马上把手举起来,迫不及待的说:“对,这体现了我对弟弟的爱护。”我接着问:“撕了他的风筝,为什么反而是‘爱护’”?这个学生天真地回答说:“因为弟弟贪玩,玩风筝不好。”我接着又问:“玩风筝有什么不好呢?”这个学生微笑着回答说:“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就要出去打工。”我没有否定他的答案,而且我也微笑着说“噢。看起来这确实也能体现哥哥对弟弟的爱护。你请坐下。” 很明显,這个学生的发言与《风筝》一文所要表现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完全反了。但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学生对文本解读有明显的不妥之处时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恰当的,体现了课堂教学机智。因为他们是刚入初一的学生,他们的思考达不到课文的深度,不如鲁迅对社会、人生理解得深刻,没有必要勉强他一定要达到这样的深度。随着生活阅历增广,他一定会想通的。另外一方面,当初“我”撕小弟弟的风筝确实也就是基于“爱护”,只不过对爱护的理解不对,方法不当罢了。再说,像这位同学的看法在当前社会确实很有市场,如果想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会出现偏移,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言应该小心翼翼地保护,为他们培育一个敢于说话、敢于发表意见、有自信的心态。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生成的—个情境、—个问题、—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确定一条最为适当的处置策略,既基于教师的爱,也取决于他的教学智慧。
那么,怎样才能炼出一双善于发现“小石头”的慧眼呢?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迷信书本上的教条,要纵观全局,高瞻远瞩看问题,还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个声音,特别是异样的声音,这样的话,这块美丽的石头出现时我们才不会错过。
第二,教师要延伸备课的深度。我们在备课时要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对课堂有充分的预见性,才能出色地驾驭课堂。
第三,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教材吃得透,问题看得透,我们就能分辨出那些 “小石头”蕴藏着金子。
第四,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当我们在课堂上发现这些 “小石头”里面藏着宝贵的东西时,怎么去好好利用它开发它,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教学智慧。
总之,只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金子的眼睛,课堂上一块块“小石头”终究会变成一块块亮灿灿的金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