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课程走向孔子学院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二十卷,近一万六千字,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民族审美意识和人生哲学。我们余东小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让教育从《论语》中的一句句言简意赅的话语展开,让学生用儿童化的方式感知《论语》的文化精髓,进而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学会感悟人生,学会做人,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
  一、讀本:让《论语》贴近儿童生活
  本着贴近儿童的理念,我校精心选择了《论语》的阅读内容,共108条,涉及“志向、所思、忧乐、君子”四个领域,对应“品德、学习、心态、素养”四个层面,形成了低、中、高三个序列,编撰了《论语读本》。其中,低年级是“绘本”,以具体的形象解释《论语》;中年级创设了“论语”人物,用“论语的话”“论语故事”“论语践行”等指导学生读懂《论语》中的道理;高年级则配上注释,侧重思辨、实践,涉及更多学科,更宽领域,引导学生活用《论语》,提升素养。精心编写阶梯读本,是为了让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读到最适合的内容。只有这样,《论语》的道义、精髓才能进入学生的世界,成为他们成长的启蒙
  哲学。
  二、课程:让《论语》融入儿童世界
  书本上的文字如何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唯一的答案就是研发《论语》课程群。唯有《论语》课程群才是学生学习《论语》最好的渠道。为此,学校整合了各种资源,以《论语读本》为主干,确定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主的教育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论语课程群,并与大语文观的母语教育理念相融合,每个主题都生发出若干微课程。
  “亲仁”微课程:“子曰:仁者爱人。”“亲仁”微课程,为的是让学生能成为仁爱之人。这与母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在背诵“仁者爱人”的同时,如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仁者爱人”,怎么做才是“仁者爱人”,是我们要重点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关键。我校组织学生从身边的人开始爱起。比如,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晨会课等时间讲述自己爱护家人、爱护同学、爱护老师的故事,在讲述中感悟“仁者爱人”的力量。教师结合《花瓣飘香》《爱之链》等课文的教学,把“仁者爱人”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尚礼”微课程:“子曰: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尚礼”微课程,着重于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做文明人,学会与人文明交往,学会过文明的生活,凸显学生尚礼的人格特质。为此,我校进行了“论语小博士”评选活动,参评的学生不仅要会背诵“尚礼”名言,讲述“尚礼”故事,更要演讲自己从《论语》中学到的“尚礼”准则。六年级的李想同学参加了此次评选,并作为小博士代表上台发言。下面是他的一段发言:
  首先我想引用《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求诸己”。爸爸告诉我,中国文化的君子和西方文化中的绅士其实有诸多相似之处。《论语》告诉我们,无论是君子还是绅士,他们都是内心坦荡、品德高尚、重情重义、自强不息的人。
  “志学”微课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志学”微课程,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每班开设“《论语》小讲坛”,以儿童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然、主动地学习《论语》。同时,将此课程列入课表,专课专学。在“《论语》小讲坛”中,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尽情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低年级学生用稚嫩的语言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中年级学生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从《论语》中学到的人物故事《孔子与老子》《编写〈春秋〉》等,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是“少年百家论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形成一定的思辨思维,参加辩论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下面就是我校高年级学生开展的以“孔子该不该离开鲁国”为辩题的辩论内容:
  正方:我方认为,孔子应该离开鲁国,因为当时的鲁国政治黑暗,君主昏庸无能,已经不利于孔子继续做学问,传播儒家思想,所以他应该离开鲁国,去寻求更为广阔的天空。
  反方:我方认为,孔子不应该离开鲁国。孔子生于鲁国,长于鲁国,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用一生所学报效祖国,尤其是这样一个极其需要他的国家。
  正方:我想提醒反方辩友,
  当时的鲁国政权掌握在季氏家族手中,而君主只知道贪图美酒和美色,根本无心治理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还值得孔子为之付出吗?
  反方:我也想提醒正方辩
  友,你所说的恰恰是孔子不应该离开的根本原因。俗话说:“子不嫌母丑”。难道你会嫌弃自己的母亲长得丑而离开她吗?同样的道理,孔子会因为国家的一时黑暗而放弃吗?作为鲁国人,孔子责无旁贷。
  “善艺”微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六艺。学校的“六艺”课程是对孔子“善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以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力行自主体验为核心,更加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善艺”微课程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并专注于一项特长。结合地域文化,学校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和享受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非遗课程——京剧国粹课程。成立了“金凤宸少儿京剧团”,让国粹京剧“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学习京剧不仅是学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更是要学习京剧中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与孔子的儒家文化是高度契合的。教师还把京剧和语文相结合,引导学生用京韵念白来诵读《论语》名言,让国粹京剧成为每一个学生童年美好的回忆。
  三、展望:让《论语》浸润儿童底色
  以《论语》为依托的阅读是对孔子儒家文化的儿童化学习,更是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回应。一部《论语》成就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成就了精彩的校园生活,更成就了谦谦君子气的余东小学。
  我们衷心希望,从我校走出去的学生,在《论语》的浸润下,能够走向世界各地,用更多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把《论语》文化传播得更远,真正实现孔子“仁爱天下”的伟大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余东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范锦飘在东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执教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那时的范老师还很年轻,略显青涩。他的课如他的人一般,温文儒雅,课堂上是书声琅琅。在他的巧妙点拨下,学生兴致盎然,情动而辞发。此后,在每一年的省、市级论文比赛中都会看到他的作品获奖,他的科研成果也屡屡获省、市大奖,直至他的专著《小学语文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版。看着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先后成为市学科带头
【教学实录】  一、走进那片林子  师:(出示:“棕红色的水杉落叶”“华贵的绒地毯”。指名读。)老师把“棕红色的水杉落叶”和“华贵的绒地毯”放  在一起,你们能找出二者的联  系吗?  生:它们都是含有“的”字的词组。  生:在文中它们都是用来描写树的。  师:“华贵的绒地毯”是写树的吗?  生:不是。但是文章把“水杉落叶”比作“绒地毯”。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生:文章第二自然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俊就是值得骄傲的证明。  徐俊是我从事教育25年来,学员中学历最高的——北师大教育哲学博士。  2005年,徐俊因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的推荐到了杭州,根据文件,我有幸做了他的老师。  徐俊“甚聪惠”,是奇才;琴棋书画茶,我无出其右。他心高志远,希望构建“生命语文”,让学生自由快乐成长,让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他独立灵动开朗,个性大胆张扬。培训听课爱坐前面,敢于发表己见,乐于和老师与
绘本简介:  阿公在地里挖芋头时,发现一只小泥鳅,将泥鳅捉回家中,准备烹食。小泥鳅的家人小龙发现它的险境,带着乌云,尾随而至。阿公与阿婆商量烹煮方式,两人发生争执,在打闹中,装着小泥鳅的瓦罐被打碎,小龙携带的乌云也顺势降落……那么,小泥鳅会顺利得救吗?  閱读心得  阅读推广人  李琳瑛  仁爱玖悦国际幼儿园园长  说到中国的画,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水墨画,浓墨重彩中把中国人对艺术创作朦胧美的追求体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育又是什么?这种类似“天问”的质疑,曾使多少语文教师为之困惑,多少语文工作者、研究者为之沉思和争辩。这显然是一个“源头”性的问题。源头尽管是一条大河的发迹之处,但在它奔流千里的状态中,我们注目的往往是它的纵横恣肆和迂回曲折,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又往往是它的气象万千和沿途风光。我们最不清楚、最缺乏探索观瞻的恰恰是它最重要的源头。然而,你若要真正认识这条大河,就不能不作溯流探源的考察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个春节的平静。为了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发展,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根据教育部通知实行“开学不返校,停课不停学”方案,一线老师们不得不变身主播,充分发挥“互联网 ”线上优势,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学生能学有所獲。
一、唤醒语文教育的生命情思  1.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记者:周老师,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您每天都忙于课堂。在您看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周璐:但凡有着课堂情结的老师,一定都扪心自问过:我的课堂教学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还是学生越来越喜欢这门学科,越来越爱学习,会学习?如果说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是课堂追求的效益,那么热爱与创新则是课堂追寻的境界。  我从
为了让教师充分了解游戏活动中的观察内容、观察重点以及如何在游戏故事中科学准确地评价幼儿、记录幼儿,能够根据观察內容组织开展幼儿一日活动,近日,山东省广饶县康居幼儿园组织全园教师开展游戏精神下游戏故事案例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针对《洗瓜籽》《停车场》这两个游戏故事开展交流研讨,教师们在参照对比中明确了游戏故事的观察内容和指导策略,为幼儿园科学开展游戏活动打下了基础。  (作者:陈晨 山东省广饶县
童年是学习、认识的启蒙阶段,无疑相当于人之春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学生的童年里应该播下最美好的语文种子。  一、语文课程:教材在哪儿  童年应该是开阔的,同样,语文课程的视野也应是开阔的。儿童的智力特点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童年时期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可以说,童年是特别适合记忆与积累的时期。人的智力发展特点促使我们反思:在最应“吸收营养”的童年时期,难道教语
童话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文学体裁之一,如何借助童话教学的契机,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笔者试以童话《糖果雨》的教学为例谈谈。  一、激励评价——让想象更主动  学校的理性教育会压抑儿童的想象本能,他们的想象已经不再主动。为此,我们需要激发学生想象的积极性,让他们重新回到自我,主动想象。其中,激励评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教学中,我主动拜学生为师:“儿童是想象的王子。你们的想象力比我们大人丰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