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创新产品作为促进和发展文化的物质载体,已成为创新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当前壮族传统服饰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文化创新产品总体设计方向,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富有现代性、实用性的文化创新产品。通过赋予产品壮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以加深人们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提升壮族服饰文化的形象,进一步弘扬发展壮文化。
  关键词:文化创新;壮族服饰;产品设计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独特特征。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是因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可以成为区别其他民族的主要特征。广西是中国原始民族文化区之一。在当今世界下,如何把握时代的机遇,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动广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独特文化品牌,让创意形成产业显得十分重要。本论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背景,以壮族传统服饰元素文化的传承为导向,以现代物件为载体,塑造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形象。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繁荣,文化强,民族强。“这句话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指导、精神支柱和知识培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因而铸就了其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壮族是广西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历史与文化渊源流长。例如,壮族服饰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造型,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文化、理想与信念,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表征之一。要继承和发展壮族文化,青年一代需在前进中对壮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创新产业正成为新的财富创造的方式之一。利用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能够增加服务业制造业的价值,创造出更好的文化服务,同时能够给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文化创新产业使得许多国家都在为之竞争。国内很多城市也开始提高重视,对文化创新产业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划拨大量资金。
  在常态下,人们认为形式与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存在,谁也决定不了谁,但在现代设计中这一统一的关系更为突出。决定一件产品的附加值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去呈现这个产品。当产品具有自己的使用功能时,产品设计创新的重点决定了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审美的不断提升,市场的二重性作用愈发强烈。市场是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而商品作为文化演变过程的设计产物,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当文创产品的买卖形成交易时就产生了经济价值,再者当文创产品发展成大规模的系列产品时就形成了特色品牌产业。商品给买卖双方创造了共同的物质需求,实现了消费群体的产品需求,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以逆向思维思考产品设计则是以满足消费者为需求,以为顾客群体创造价值为前提条件,不断地创造市场运营环境以此刺激产品设计的发展。不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创产品发展还是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关系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文创产品的发展,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必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
  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文化创新设计在近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首届“广西十大创意”评选活动揭晓,评选出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 “广西十大创意”品牌;2013年广西首个以“桂林米粉”为创意元素制作的本土动漫品牌《吉祥米粉》成功推出;2018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也将以展示壮乡文化,使用壮锦、绣球、干栏式建筑等壮族文化元素建设广西展园,这些都推进了广西特色文化创意设计的开发和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
  广西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低于传统产业。由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限制,加上我区文化总体水平不高,创新想法的产生远远不足,能够创造出亮眼并经典的文化创新作品以及知名的文化品牌不多。目前,我区文化经济已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伴随着自治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与之同时提升的精神文化水平,因而对高质量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区间文化竞争也逐渐展开,相比之下,我区创新技术含量低、人才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愈加突出。
  广西文化创新中还有一个很难突破的问题,即民族个性与地区特色难以呈现。广西是农业大省,以传统农业为主,习惯于对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经济基础不发达,教育落后。具有广西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产品实例少之甚少。市场上流通的部分相关产品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主题系列设计较泛,缺少文化内涵。创新潜能还有待再激发,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少,难以跟上迅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步伐。
  以壮族服饰继承与创新的现状为例。现代信息通信快速发展,信息资源逐渐变成全球共享,服饰开始出现一体化的趋势。机器化生产盛行,手工制作为主的壮族传统民族服饰实物存世越来越少。壮族服饰生产也仅限于小家庭式生产,对壮族服饰设计的参照物变得稀有起来,其特色服饰艺术逐渐消亡,壮族服饰特色文化保护面临着被遗忘。学术界对传统壮族服饰设计研究的著作和论文较少,大多是对壮族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壮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以及其服饰工艺细节进行论述。但是,广西仍有老一代少数民族坚持穿自己的民族服装,默默传承自己民族服装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也有个别的民族服装作坊穿民族服装参加政府部门干部的节日庆典。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相关的文学创意产品都是直接依附于图案的。产品粗糙,缺乏魅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地域文化特征,想要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借助日常用品材料为载体,进行创新设计,加深人们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提升壮族服饰文化形象。
  三、文化创新产品设计方案分析
  壮族传统服饰文化以现代物品为载体,其文化价值与当前的审美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时尚之所以为时尚,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审美刺激引发形成的,它新颖而与时俱进,是人们审美提升后的一种潜在需求。从产品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产品只是讨人喜欢,那么很难卖得好。”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意識,满足公众的需求,才能使之流行。”所以只有基于文化根基的产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及市场的打磨,以故宫的文创产品成功案例为例,当前故宫的文创种类有10000多种,颇有特色系列的文创产品很多,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深入挖掘博物馆文化渊源,利用市场平台设计出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设计,例如:皇帝的朱批、皇后的饰品等都以日常用品的形式跟大见面,书签、文化本子、衣服等,由此可见故宫文创产品从高处走向生活。   《印象刘三姐》是广西文化创新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演出由张艺谋等导演,是一部史诗性巨作。以“刘三姐印象”为提纲,将刘三杰的古典民歌、民族特色与风俗、丽江渔火等元素创造性地融入红、白、银、黄四大“主题色彩系列”,完美演绎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塑造了引人入胜的唯美意境。
  四、基于壮族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产品设计研究
  壮族服饰华丽多彩,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壮族传统服饰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伴随着美好的寓意、别具匠心的纹样与图案以及多样的色彩元素。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审美、设计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创新性设计,产品设计实践创新、产品设计涵盖的文化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研究提取了壮族传统服装的色彩、图案、图案等元素,将壮族传统服装元素与现代设计、美学相结合,完成了一系列产品设计。茶壶、餐具、灯具、笔筒等物品在现代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因此以日常生活用品为载体,是一种极快速、极广泛的传播地域文化的方式。使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生活无缝对接,除了让它符合现代人审美,还得让它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随着文化创新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创新和发展文化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而文化创新产品作为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必然成为其文化发展与创新途径中的重要角色。本课题所阐述的文化创新产品设计,灵感均来自壮族传统服饰文化,使产品融入了壮族传统服饰中的色彩艺术、纺织手法、图腾内涵等特色,赋予产品壮族服饰文化内涵,以此加深人们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提升壮族服饰文化的形象,进一步弘扬发展壮文化。
  正所谓实践出真理。对于壮族传统服饰元素的创新运用,只有理论上的分析是远远不足的。因此设计者在对壮族传统服饰及其文化进行调研与分析后,从图案构成、色彩艺术、制作工艺等方面着手,通过提炼与重组其元素、色彩创意搭配等方法,将壮族传统服饰特殊的纺织材料、独特的蜡染手法、颇有意蕴的几何图案与现代设计结合,设计了符合现代审美的壮文化特色产品。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形成与壮族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聚集的地区多为亚热带、热带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壮族传统服饰多以蓝靛作为染料。并且旧时壮族人多从事采集狩猎等劳动,而蓝、黑、青等颜色能让狩猎者在大自然中更好的融合。因此壮族传统服饰中最常应用到的颜色为蓝、黑、青等颜色。在壮族人的心中黑色是庄重、严肃的代表,因此在壮族的重大场合中,黑色的壮族服饰是最为隆重的盛装。而蓝色的壮族传统服饰则多出现在歌圩聚会和赶集时。图一中的茶壶壶身与杯身的颜色就采用了与壮族传统服饰主色调一致的蓝色,向受众传播了壮族传统服饰的色彩艺术。
  与壮族传统服饰密切相关的除了色彩元素,还有其主要的纺织材料。壮族传统服饰的主要纺织材料多以农作物制成,因此壮族传统服饰大多具备着韧性好、弹性强、吸水性强、散热性强、吸热快散热快、穿着舒适等特点。图二中创可贴的设计则是采用了与壮族传统服饰相似的纺织材料,结合现代技术,在确保其安全、卫生的情况下提升创可贴的透气性和舒适度。这不仅仅增加了创可贴的实用性,还能让使用者对壮族传统服饰的纺织材料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体验。此设计还融合了壮族传统服饰中的色彩艺术,加入了壮族图腾丰富其美感。
  相较色彩元素和纺织材料,壮族传统服饰的图案更为丰富多彩。壮族传统服饰上的图案多以几何图形为主,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简单碰撞却能碰出无数种可能。图一与图三的茶壶壶身和杯身都采用几何图案作为主要装饰,简单的几何图案重组,结构严谨,富于变化,展现出壮族传统服饰常用的几何图案元素,赋予其浓厚的壮文化。
  当然壮族传统服饰的图案元素不仅仅限于几何图案,壮族服饰的图案内容丰富多样、且色彩缤纷、造型独特。纹样、图案的主题包含了飞禽走兽、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花卉、神话传说等多种题材。例如图二中的部分创可贴就采用了壮族传统服饰中最常见的图案之一—花卉在壮族文化中花卉纹等植物纹样象征着女阴,且有着对生育崇拜的意义,因此壮族人民对花卉纹样颇为喜爱。在壮族民间有着这样传说,天地初开后,最先出现了绿草,紧接着出现了鲜花,鲜花繁育出了一个女人,是壮族人民的先祖母姆六甲,被壮族人民尊称为花婆。壮族女人们会在重大节日或是即将孕育下一代时去祭拜姆六甲,并将花卉的图案绣在壮服上祈求花婆的保佑,希望花婆能保佑家中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图四中的吊灯设计灵感也是源于壮族传统服饰中的花卉,并且采取了镂空的设计,使产品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壮族先民对于动物图案的尊敬与喜爱绝不亚于花卉。壯族及其信仰的动物图案有龙、青蛙、鱼等,这些动物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因此壮族传统服饰上常常会出现动物的刺绣图案。图五中笔筒的筒身雕刻着一只鹭鸟,鹭鸟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吉祥之鸟。因为壮族地区多鹭鸟,常聚在稻田里觅食,便称之为“鸟田”,在壮族文化中象征着稻谷的丰收。其设计不仅仅给予了使用者美好的祝福,还进一步丰富了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途径。除此之外,此笔筒筒身由竹子制成,重量轻,竹子自身的花纹更是为筒身鹭鸟的图腾增加了灵动性。
  结语
  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发展的正处于上升期,对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呼声愈发高涨,我们要把握好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壮族服饰文化的优势,以创新为目标,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通过别具一格的文化传播途径传承我们的壮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芳芳.论对市场经济二重性趋利避害的根据[EB/OL].2010.http://kns.cnki.net//kdoc/docdown/paydownload.aspx?dk=kdoc%3ahtml%3a2e711b5207f8d25b9d04304fdd1248fd.
  [2]滕书筠.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EB/OL].2017-03.
  [3]王珂.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EB/OL].
其他文献
摘要:在唐代墓志中,“背”常单独或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表示死亡的语义,有背、背代、背养、崩背、垂殒背、见背、捐背、薨背、倾背、丧背、亡背、奄背、育背、云背、弃背等十五种之多,这些词语或释义部分不见各类字词典所载。  关键词:唐代墓志;“背”;死亡表述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志码:A  “背”,通常指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脊背。而在古代汉语中,“背”又有离开的意思,喻指死亡
期刊
摘要:随着各种外卖平台的迅猛发展,外卖平台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关注,其中一次性餐具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本课题旨在以南昌航空大学外卖平台的环境效益为例,提出外卖平台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外卖平台;环境效益  一、引言  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建议“尽快将快递、外卖所产生的塑料包装材料全面纳入监管范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严格加强执法巡查力度,
期刊
摘要: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哲学家,其代表作《大众哲学》是中国第一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全面且通俗概括和阐释的哲学著作,其中唯物辩证法思想尤为突出。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概括为四大部分,即: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质和量互相转变的规律;对立统一的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大众哲学》对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概括和解释体现了通俗化,时代化,批判性和人民性等特点。这种概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始终趋于较高水平,这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男女的婚姻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所有离婚案件中,因第三者插足导致婚姻破裂的现象正在逐渐增多,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夫妻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专一性和稳定性,采取签订协议的形式就夫妻双方相互忠实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后果作出约定。然而,我国对夫妻忠诚协议并没有明确的法条规定,其概念界定、法律性质、法律效力的判断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
期刊
云南少数民族多达25个,历史悠久,拥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云南民族村将旅游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旅游市场中的重构进行调查,对云南民族村中传统音乐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功能进行探讨。  云南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从战国之后坐落于此,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它的标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云南民间传统音乐素材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剖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意义和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在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发展方向。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科技创新  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解决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除出台宏观逆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还存在着司法大数据不完整、结构化不足,系统平台间的融合集成不力,系统应用成效不足,网络信息安全受到挑战等问题。未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应当构建全要素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全业务全流程融合应用体系和全方位信息资源及服务体系,最终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智慧法院;大数据;人工智能;审判工作  近年来,信息化逐渐深度融入法院审判工作。在《国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包括西江千户苗寨在内的旅游景区的利益纠纷和民俗文化滥用、破坏事件被不断曝光,景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原住民群体权益问题日益凸显。当下国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国内外的旅游热兴起,如何提升少数民族旅游区竞争力,和如何保证在旅游景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原住民群体的民俗和经济权益,这将成为许多景区当下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西江千户苗寨原住民群体文化和经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利益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分析并辅以英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个历史案例以找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在经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从而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得出生产力对应发展方式,生产关系对应利益格局的结论。本文的目的并不仅仅限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利益新阐释,而是希望从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为中国的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找到警醒之处。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英国现代化;利益;创新  1利益
期刊
摘要:“放管服”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行政审批行为是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集中体现,着力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向纵深发展,在整个“放管服”改革中起着“先手棋”和“当头炮”的作用。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B市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这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质量、创新技术支持。但也存在着诸如部门利益壁垒、网络“一站式”办公中“信息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