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来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高职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围绕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和反思,详细分析了云空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高职; 云空间;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5-0014-05
  课堂上教师的涛涛不绝和学生的全神贯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理想状态。但是传统“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两极分化、高分低能,老师厌教、学生厌学是这种教学方式下的直接产物[1]。面对现今课堂上的“低头族”“手机控”等现象,各种教学改革一直在尝试,可是效果不佳。
  一、云空间教学法研究的必要性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当下教師的尊严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必须对自身做重新的审视和定位,才能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成为每位教师的“必修课”,需要每位教师不断实践和总结。
  教师能否把握行业的脉动,能否知晓行业的前沿技术,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技术和信息,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调查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教师群体对于信息技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在认识上显得视野不够开阔,有点安于现状[2]。教职成[2012]5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实现信息化教学。
  关于云空间教学法的研究,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从2010年至2016年共计有128篇,分别是2012年4篇、2013年27篇、2014年41篇、2015年40篇、2016年16篇。通过分析,很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关于实践应用研究的不足三成。对高职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研究则更少。
  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为云空间教学创造了条件,可以让学习活动变得无处不在,实现泛在学习[3]。本文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从建构知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云空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关键环节。
  二、云空间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云计算技术已成为热点。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对互联网+教育,对信息化教学,对云计算辅助教学,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云计算服务的特点,可以理解成胖服务器瘦客户端,数据存储和运算都在云端。分为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平台即服务(PaaS)模式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比如每天使用的QQ,电脑端和手机端的聊天记录都在云端服务器,是可以即时同步的。云计算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方便了人们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云计算服务技术可用来辅助教学、建构和实施数字化校园云平台,并借助各种智能化终端,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和学[4]。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云空间教学法不仅是形式、方式的变革,更是内涵、理念的突破与创新[5],值得尝试。
  (一)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主张将学习、应用、创新合为一体,将创新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6]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知识大爆炸、信息超载的背景下产生的。是指导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者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建构自有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7][8]本研究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多次教学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职学生的云空间教学法。
  (二)云空间教学法的三个关键词
  云空间教学法是一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师生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平台”上,借助各种终端去主动学习,通过建设学习资源云空间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改变教法和学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云空间教学法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1. 移动微学。有句广告词“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本意是移动互联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平台限制,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畅游信息的海洋。移动微学也是这样一种方式。移动互联时代,教师要及时研究和快速适应学习者的变化,要乐于尝试,学会选择和整合各种适合学习的移动应用APP。比如借助新浪微博云平台,申请认证手机端移动应用,利用其自定义菜单功能,开发和管理微课程,让移动微学成为可能。也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系列微信课程,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内容的预习、拓展和反馈;借助腾讯微博来记录和积累知识,方便零存和整取。借助大学城、百度传课和腾讯课堂等在线课堂,可以让教和学变得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2. 零存整取。不管是碎片化的移动微学,还是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学到的知识都需要及时转化和输出,才能建构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微博微信等APP软件可以用于学习者碎片化学习,这是零存。对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输出,可以借助世界大学城、博客等云平台,通过建设教和学的个性化资源空间,来完成系统知识的建构,这是整取。
  3. 协作创新。师生间的有效协作创新,是能够让教与学不断前行和提升的有效途径。有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软件工具和平台空间支撑,让师生间的协作创新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比如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多维百科工具(读世界),能够基于云端共同研究课题,协作创新共同建构知识。   三、云空间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一)资源整合,专业协同
  云空间教学法要求师生相互协作、主动建构知识,改变以往学习中“等、靠、要”的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世界大学城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终身学习空间[9]。师生可以共同開发资源、建设学习空间,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可整合链接其他云平台,优势互补。如百度传课和腾讯课堂的在线教育平台可打造在线直播和录播互动课程,可以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云端,让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在线学习。对于建工专业的不同课程之间,可以借助BIM教学资源库进行协作,各专业老师和学生围绕同一个案例工程,不断补充和更新各专业方向的知识,通过讲授与实践让学生能够把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到的专业知识相互串联,融会贯通,从而完成建构内化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资源平台的整合应用。世界大学城为机构和个人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终身学习空间。云空间教学法,需要云计算空间平台的支撑。师生们充分用好学校配发的云空间,开发资源、建设空间,让建工专业的云空间教学法得以真正实施,有效实施翻转学习。专业知识的建构,不再依靠教师,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用好空间是重点[10],改变学习等、靠、要的现状,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大学城云空间平台发布资源的过程有点繁琐,对上传的视频格式和大小有限制,移动端应用APP也是刚刚开发。互联网+的时代,云计算应用存在百花齐放的现状,实践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基于大学城云平台,笔者又研究整合了一些其他云平台应用,如:新浪微博和博客、百度传课、腾讯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等。比如在大学城空间链接百度传课,借助百度传课的在线教育平台,方便打造在线直播和录播互动课程,让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在线进行。一般在线辅导是在QQ聊天软件中,或QQ群中进行答疑。也可借助结合QQ群组的腾讯在线直播课堂,实施即时在线课堂辅导,可以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云端,让教和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比如高职类的建工专业,则可以整合鲁班BIM教学资源库和广联达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优势整合,为云空间教学所用。建工专业的学习对象是建筑物,不管是学习施工技术、造价技能还是监理技能,都离不开对建筑物的了解,特别是对施工二维图纸的理解。传统教学资源多是图片、文字和视频动画,难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方便应用。而借助云端鲁班BIM教学资源库,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次的教学案例可快速变成三维虚拟模型,可在模型上挂接各种施工资料,图片、文字、造价、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控制等各种信息,一个BIM模型解决了很多问题,还可以在BIM模型中虚拟漫游,一台电脑连上网登录BIM系统,等于去很多工地学习了很多建筑物。对于建工专业的建模识图技能考核,传统考核是在卷面作答,不够低碳,而大学城在线考试系统,只有常用的主观题和客观题考核,不能紧密结合建工专业的特点,而利用广联达在线考试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建模识图技能的在线考核难题。
  2. 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协同,专业教师的协作。原先我们的教学资料没有合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文件堆满了文件柜;各种课件可能存放在电脑的各个角落,想用的时候可能怎么也找不到;专业间的交流互动无效沟通太多。所以迫切需要世界大学城这样一个云空间平台,来整合共享学习资源,并能够体现专业协同。如在BIM云平台上,各专业老师和学生都可围绕同一个案例工程,不断补充和更新各专业方向的知识,通过讲授和实践,让学生能够把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的专业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方便学生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如老师们的课题、课程编写等的协作,也可以借助大学城的“多维百科工具”,可以多人在线协同编写文档资料,无需把修改的资料传来传去,可提高不少效率。
  (二)学生社团,师生互动
  社团可以成为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以专业社团来激发学习兴趣,云空间教学法可以让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真正地“动”起来。在社团活动中借助手机微博来加强师生互动。学生通过微博,可及时在线记录和发布实践活动过程,便于指导老师及时关注学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管理。学生在微博上也能收到及时的评论和反馈,在指导老师给予的成就感的推动下,学生们主动选择继续深入学习。同时通过定期回顾微博时光记录,在个人学习空间中整理知识碎片,有效自我引导并形成相对完整的专业学习成果输出,学会建设学习空间和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識体系。
  (三)移动互联,知识推送
  成功实施云空间教学并建好和用好教学云空间,需要教师不断建设和补充教学资源,持续更新云空间。不少教师受制于一些个人理解的局限,认为费时费力建好的学习资源空放在空间,无学生访问会造成学习资源建设的浪费。但是换个思路,教师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把相关学习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主动推送给学生。微信公众号为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借助移动终端,师生之间又多了一种管理与沟通的渠道[11]。
  (四)黏住学生,运营成功
  云空间教学只是有了空间学习资源,有了学习资源的主动推送,这还远远不够。需要不断更新学习资源、创新学习资源,更要认真运营用好云空间,想办法黏住学生。在大学城云空间里,在微信公众号里,分享的必须是干货!认真准备的内容才能有效增强用户粘性。让学生愿意去学、想去学,还有分享的冲动,才算是基本成功。
  四、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
  本文选择建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对云空间教学法进行了实践应用。以某个章节内容为例,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基于云空间零存整取的课前导学
  课前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将课前导学内容主动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有目的地回顾已学知识,并预习新知识,建好自己的学习空间,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同时使用在线考试系统的预约测试功能,来考核评价学生预习情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检测试题。通过预约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带着问题来上课。   (二)整合相关信息化软件的课中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钢筋建模软件,把钢筋工程的二维平面图快速变成三维模型,自己动手创设钢筋工程的三维虚拟结构模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再根据学生己建好的三维虚拟结构模型,教师指导学生对照框梁钢筋二维图纸,查看框梁模型中钢筋类型及其排布情况,高效完成识图任务,从而解决识图难点问题。
  再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框梁钢筋计量规则,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钢筋长度和根數的计算方法和要领。并随即要求学生登录在线考试系统,完成建模识图和规则理解的课堂练习,进行课中考核评价,通过钢筋计量规则的讲解和测试,学生都跃跃欲试一展身手。在完成建模识图、规则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协作填写算量表格,顺利完成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任务。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算量过程和算量方法,进行相互讨论,共同查找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突出了框梁钢筋计算这个重点问题。至此,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在边学边练边评过程中,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三)建设和用好学习空间的课后促学
  课后通过大学城云空间,向学生布置在线作业或考核试卷,教师可在线批改和指导,也可浏览学生的学习空间,了解其学习内容和过程。并通过微信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该课程的云空间教学法实施,主要是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并整合了其他一些信息化工具软件。具有以下三点特色:(1)模拟现实+协作创新。学习小组运用建模软件,共同协作将钢筋二维结构图,快速转变为三维虚拟结构模型。在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中,穿插演示动画、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解决学生的识图难点问题,有效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算量规则和准确计算工程量。(2)移动微学+建构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主动给学生推送大学城云空间学习资源,方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也加强了师生的有效互动,共同建构知识,并能引导学生建好自己的学习空间,分享学习的快乐。(3)任务考核+微信问卷。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考核、及时获取学情数据,为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12]
  五、云空间教学法实践的作用和成效
  (一)作用
  课堂上,教师借助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实施云空间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建构严谨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课堂外,教师和同学们借助各种移动终端和APP应用软件,适应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微学,学会零存整取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活动掌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协作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建好和用好教学云空间。
  (二)成效
  1. 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从传统板书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再到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每一次都是一种创新和突破。云空间教学是在云计算技术辅助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学习资源云空间的共建共享和协作创新。其内涵是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内化,靠的是输出,人手一个云空间为输出提供了展示平台。
  2. 让课堂得以无限延伸。云空间教学法让教与学变得无处不在,教师借助录屏软件将讲课内容同步录制,上传到大学城的课堂魔方、微信公众号或者百度传课等云空间平台上,同步保存在云端,可让课堂得以重现和无限延伸。
  3. 改变了实践教学的指导模式。原有实践学习的指导需要学生手写实习日记,比较单调。而微博实习日记却可以提交图文和微视频,师生可以点评和转发,发布者可及时获得反馈,更具成就感。微博的时光记录让实习日记永远保存在云端,方便随时零存整取,高效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4. 师生的沟通更加多元,更加便捷。云空间教学法可借助微信、微博、QQ让沟通无处不在,方便了学生的翻转学习,也让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延伸到课外,正能量的潜移默化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师生都能爱上学习,让移动微学、零存整取、协作创新变成习惯。
  参考文献:
  [1] 阮干峰. 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谈教学方式的变革[J].湖南中学物理,2009(07):3.
  [2] 张松松,顾云锋.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研究报告——以南京地方高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6(02):70-74.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 中国信息安全,2015(06):68-70.
  [4] 杨香花. 基于云计算的云空间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1):98.
  [5] 刘晓.基于云计算的空间教学助推职业教育跨越与腾飞——以湖南省职业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1):88.
  [6] 王竹立. 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 远程教育杂志,2011(02):11-17.
  [7]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8] 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 远程教育杂志,2016(04):9-15.
  [9] 周惠. 基于云計算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J]. 职教通讯,2014(17):1.
  [10] 张再富. 学生用空间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根本(下)——兼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晓对“空间革命”的论述[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8):66-69.
  [11] 白浩,郝晶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80.
  [12] 郭仙君,于贵霞.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11):187.
其他文献
目的 : 了解电焊工生物膜损伤状况 . 方法 : 某汽车制造厂 30名电焊工为调查对象 , 30名 高校师生为对照 . 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 SOD, 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测定 LPO. 结果 : 电焊
由于长期负荷历史数据比较少,因此预测难度较大。在分析了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预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测方法——GM—GRNN预测方法,此方法就是将灰色预测方法和
慢锈性基因Lr 34/Yr 18/Pm 38对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都具有广谱持久抗性,为明确该基因在四川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对90份四川小麦品种(系)进行慢锈病基因Lr 34/Yr 18/Pm 38的分子
“讨论园地”旨在为广大科研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针对同一类故障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也可以针对同一个观点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朱景云同志针
一、个别化学习理论对发展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意义 1.个别化学习是实现我国远程开放教育中终身教育目标的需求我国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思想的时间并不长,但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配电网无功优化中的缺陷和配电网的特点,把改进排挤小生境技术和自适应遗传算法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无功优化,且采用实数编码和μ+λ竞争机制等策略,建立了以计
目前成人高师教育各专业设置受全日制高师专业设置的制约,难以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并且专业结构远远跟不上时代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具体说
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PDCA管理模式,从4个阶段详细论述了该管理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
每年的3月中下旬,是成人高考招生报名的日子.在招生现场,各种宣传版面层层叠叠摆放在招生场地四周,各类学校的宣传摊位犹如车水马龙;各种招生宣传资料,使报名的考生如雾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