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式的科幻小说究竟为何好看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晋康新作《逃出母宇宙》是一部灾难小说,而且把灾难演绎到了极致:身患绝症的年轻的民间天文学家楚天乐发现整个宇宙开始剧烈地收缩,太阳系将在近百年内毁灭,但以楚天乐、姬人锐、鱼乐水为代表的科学精英们仍拼搏不止,试图使陷入绝境的人类重获生机。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一次次地峰回路转,又一次次地陷入绝境,最后被告知,这场灾难不过是上帝打的一个“尿颤”,是宇宙肇始期间“暴胀-急停”所遗留下来的一片涟漪;但是狂欢的人类却发觉,其实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小说将人类与宇宙灾难的生死博弈写得波诡云谲,变化万端,高深莫测的宇宙一次次试炼着人类生命力的强悍与否。正是在这种胜算寥寥的拼死一搏中,展现了人类生命的庄严。小说多次将太空探险与地球文明史上的那些地理大发现、民族大迁徙并置而出,给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一种恢宏的审美气势。
  刘慈欣评论道:“在大部分末日题材中,末日像一堵墙一样轰然耸立在人类面前,但《逃出母宇宙》中的描述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小说多层面多角度地表现了人类对灾难的逐步认知过程。”的确,在叙事技巧上,作者善于设悬,情节发展如层层推进的波浪,将小说的张力保持到了最后。更难得的是,这种叙事上的悬念,恰与科幻构思的层层推衍相叠加、浑然一体,充分展现了科幻文学独有的魅力。
  中国科幻文学领地较小,却也历经百年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曾数次断流,自20世纪90年代始,才渐有复苏迹象。在主流文学评论者视域之外野蛮生长的中国科幻文学,在平稳发展中渐趋活跃,这个时段现在被称为中国科幻的“新生代”。其间产生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知名的科幻作家,尤其是刘慈欣的《三体》,在国内外赢得很高的声誉。这些事实表明,中国科幻文学的存在不容忽视。
  中国科幻“新生代”的创作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度。或许是这种文学品种有其特殊性,对它的欣赏要克服某些思维惯性和知识缺环使然。比如:同样致力于人性的挖掘,科幻文学更关注整体的人性,而非个体;在现实与未来之间,科幻更关注未来和科技对人类的异化,而主流文学基本上还是面对历史背对未来;科幻尤其是硬科幻非常重视“科幻构思”,以构成文学表达的重要手段等等。
  文学是人学,科幻亦然。《逃出母宇宙》好似一部太空版的《活着》,闪耀着坚忍卓绝的人性光辉。小说人物内涵丰富,如擅长权谋、不受道德约束、但能坚守底线的姬人锐,令人联想到张居正式的儒家能臣;飞扬跋扈、自私贪婪的巨富褚贵福裸捐家产建造“褚氏号”飞船,只是为了让亲人的基因能首先逃出地球,但在人类整体面临绝境时,他的大私转化为大公,成了一位特殊的“英雄”。
  科幻文学有软硬之分。其中硬科幻作品注重所谓的“科幻构思”,即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某种设定。《逃出母宇宙》的设定是:真空可以湮灭成二阶真空并释放出微量的能量。但在这个架空的设定之上,作者进行了丝丝入扣的“外推”,书中描述的诸多科学奇观,如虫洞式飞行、亿倍光速飞船、透明球等,奇异瑰丽又真实可信,颇具文学感染力。诚如刘慈欣所言,作品融入了物理学和天文学最前沿的知识,展现了宇宙演化的总体图景和时空最深处的奥秘,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哲理。
  在中国科幻一线作家中,王晋康先生老当益壮,自言是“站在过去看未来”。确乎如此,他的作品立足科技前沿,展开最大胆最狂放的想象,而又能稳妥地将这些安放在清晰的科学理性中,纳入看似传统的文学手法中,融化在典型的人物的塑造中。读他的作品,你能清晰地触摸到中华文化之根、中原文化之脉。他的作品,既坚守传统又超越传统,追求创新。
  當今文坛,文学格局已然发生变化,新生代作家的出现,以惊人的市场业绩和全新的文学特征改变着传统文坛的状况,但他们大多不愿再承担传统作家的文化使命,不愿肩负传统文学的载道重任,他们关注的是人的现实体验和即时性的消费感受。具体到创作中,传统的宏大叙事、史诗性和全景性等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有意思的是,这些文学责任和文学传统却在科幻小说中,如刘慈欣和王晋康作品中得以传承与发扬。他们的小说多以宏大叙事,以上帝的目光关注人类整体的命运,来赢取读者的广泛追随。科幻小说是最具未来性的文学品种,他们把未来与传统熔铸其间,统筹兼顾,在坚守文化责任和文学传统的同时,又取得了非凡的市场业绩。可以说,中国科幻已经开始突破小众走向大众,因此,科幻文学特别值得读者关注。
其他文献
8月19日下午,晋中市太谷县水秀乡科普惠农服务站里热闹非凡,几位村里的大姐正围在一个液晶大屏幕前指指点点,服务站站长张宝艳正在帮她们在益民易购平台上选购商品。益民易购平台是山西省科协在“一站一栏(一屏)一员”建设中的创新成果之一。山西开展“一站一栏(一屏)一员”建设10年来,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为农民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掌握科技、运用科技方便生活的窗口。  开拓思路出新招  2005年,
期刊
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为配合战事需要,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临时救护委员会,聘请协和医学院教授、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担任总干事。  林可胜(1897~1969年),祖籍福建澄海,出生于新加坡。其父林文庆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随身医生和机要秘书,1921年在爱国华侨陈嘉庚资助下创办厦门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姨父伍连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之一。1913年,林可胜进入英国著名学府爱丁堡大学
期刊
8月31日,国际机器人大会在沈阳召开。此时,在文艺圈,机器人风暴正酣——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获了“雨果奖”,电影《终结者:创世纪》中的机器人T800让“老了但不过时”的施瓦辛格再显王者风范……  2015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则展示出一幅现实版机器人创世纪蓝图。环顾世界,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跨国机器人巨头也正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
期刊
人一生的实质就是真,华丽只是一种外在的装裱,而纯情的韵味会更具内涵。人生不要过于追求浮躁的虚渺,不现实的东西往往都像一缕云烟转瞬即散。生活不要沾染太多的戏曲性,我们既没有随时更换的轻粉桃装,也不一定能唱好曼袅的拖腔。生活需要一份面对面的真,一份脚踏实地的纯。初见周克崧院士时,所有人的感觉是,他不像一位成就非凡的大科学家,更像是一位温雅博学的邻家长者。讲座时,表情专注;微笑时,和蔼可亲。  改革开放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明清档案与故宫文物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战火,曾进行了颠沛流离、旷日持久的大迁移。这是档案前辈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作的特殊贡献,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烽烟四起 文化抗战序幕拉开  “明清档案的大迁移与整个抗战过程相始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这样说道。  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期刊
已经立秋多日了,骄阳依然在天空撒野,白天的气温甚至比夏天还高。可是一到夜晚,一丝丝凉风吹来,那清爽就如一首悠扬的小曲,恬静身心,浸润万物。就是在这样的季节,在这样的心境下,《科学导报》记者来到位于高平市原村乡凤翅山下的上董峰村,漫山遍野的黄芩长势良好,紫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美丽,这里便是山西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黄芩种植基地,张永新就是公司的当家人。  从猪倌到种茶人的蜕变  走进上董峰村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总是伴随着滚滚硝烟、淋淋鲜血。在这血与火的图卷中,人们总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指挥若定的将军、视死如归的战士,赞美那些冲锋陷阵的铁血勇士、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那些在战地、在后方忙碌的医疗救护人员的身影,也许并不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然而,正是有了这些在战场上不畏炮火、把生命重新带回人间的天使,才有了一支军队更高的士气和战斗力。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医疗工作者所展开的巨大规模的战时救
期刊
30年来扎根于田间地头,一心一意服务“三农”,呕心沥血钻研科技,致力于农业科技推广,奉献着自己的学识和才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热爱家乡、爱岗敬业的精神;偶然的一次车祸,留下了主动脉关闭不全、狭窄严重的心脏病;长期面对电脑,又患了严重眼疾,如今左眼视力仅为0.1……顶着孱弱的身体扎根在第一线,不遗余力地始终坚守,他就是朔州市山阴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董有国。  自主研发苦探索 节能温室惠乡亲
期刊
8月1日上午,《科学导报》记者来到山西省图书馆,在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遇到了王彭若奇。  在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记者看到大多是年长一些的读者在进行专业书籍的查找及阅读,突然,一个小小的身影走进记者视线——在走道座椅处,一位小学生模样的男孩正在静静地看着一本名为《神奇的新材料》的科普丛书。记者好奇地走到这位男孩面前,还没等记者开口,那位男孩也瞪着好奇的目光扫视着记者,而且先开了口:“哥哥,有事吗?”沟
期刊
8月5日~7日,山西省人大农工委主任谢海带领专题调研组,在关帝林局调研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省林业厅厅长李永林,省林业厅副巡视员、省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尉文龙等领导参加调研。关帝林局党委书记、局长卢桂宾,常务副局长高荣胜等陪同调研。  省人大专题调研组深入林区,先后实地调研了关帝林局吴城林场和吴城林场石吊沟管护站,真武山林场和真武山林场辽东栎良种繁育基地、森林猪养殖基地,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问者中心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