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发展家庭农场能有效地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结构的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能,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生产力,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助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促进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27-01
近年来,泰兴市委、市政府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为了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决定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于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纷纷兴起。2012年,建成家庭农场14个,面积704.53 hm2,至2015年,全市已建成家庭农场223个,面积9 135.45 hm2。运作模式大致有土地集中型农场、合作经营型农场和统一服务型农场3种类型。其中,以土地集中型农场为主体模式。从近4年的运作实践看,发展家庭农场为新一轮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有力地促进了泰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发展家庭农场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
现代农业的实质可简单地表述为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其核心是科学化,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发展目标是产业化。2007年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的表述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一科学的表述为我国现代农业界定划上了句号。而发展家庭农场无疑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1-2]。
1.1 有利于实现资源结构的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能
2015年7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用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在云贵那些地方考察,看着真是心疼啊!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仅田埂就占了将近20%!……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初级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化学化及其物化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危害更是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的。而高度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和象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和支撑。实践证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农业机械化,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家庭农场具有小户经营和规模经济的双重特点。小户经营的特点体现在“船小好调头”“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样有利于调动土地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农场主长远规划,增加投入,把此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由于农场具有一定的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家一户管理和技术实施的难度以及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等问题。如农场主可以有效实现土地平整和改良,从而一方面使得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农场主还可以有效地调整种植区域布局,采用既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又适应市场的种养结合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等,优化和整合所有资源。所有这些都是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的,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效能,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1.2 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和追求目标。家庭农场的建立,使得农产品的产地权益更加明晰,产地环境质量保护的责任人更加明确和具体,更利于对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安全控制,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首先,家庭农场的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农场主要想获得好的效益,就必须生产出优质畅销且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农产品重点满足自给,多余的销往市场;而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农产品则全部进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好,市场价格和销路才好,这就迫使农场主在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外,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如畜禽粪便、生活废水等经过沼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牲畜过腹还田,促进农场种、养业节本增效;将废料下沼气池发酵,沼渣用作农田基肥等。农场主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节本增效。但换个角度思考,同样减轻了政府治污、禁烧等管理压力[3-4]。
其次,家庭农场具备一定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水平,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大多数农场具备一定的投入条件和职责明确的技术、管理班子,因此有利于实施标准化、高智能化和可控化,从而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能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一家一户生产体制远远不能及的。
再者,家庭农场比一家一户生产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田和农产品生产量。从政府层面看,被监管的主体责任人大大减少,容易监管。从农场主层面看,他们可以自主生产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特色农产品,申报优质品牌农产品,发展生态农庄、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提高农场经营效益,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3 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生产力
家庭农场可以有效地实施生产专业化、种植区域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等措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众多农场业主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都有通过长远经营以获得长期收益的心理预期,这样就使得他们会选择更加适合实际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在投入上更讲究技术先进化、成本低廉化、操作简单化、功能多元化,从而实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实现现代农业的追求目标。
综上所述,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适当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扩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传播和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推进泰兴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无二的选择。 2 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发展的对策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建议各地要充分发挥有资金、有技术的能人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家庭农场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将土地流转集中,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运作。
2.1 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和新技术传播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泰兴市已建成的家庭式农场的业主,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低,更谈不上参加过农业技术专业学习,缺乏专业的培训指导,他们主要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营家庭农场,目前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把这一群体列为骨干示范户,对其进行重点培训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此外,还应优先在家庭农场开展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新品种的试种、推广等,优先安排农业发展项目,优先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优先优惠参加农业保险。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培植、壮大家庭农场,加快其建设步伐。
2.2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家庭经营者着眼长远持续投入的积极性
农场经营者流转土地后,他们往往要进行土地改良、结构调整,推行先进的实用技术,如精确农艺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源节约和减排技术、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技术等,以此充分降低和合理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家庭农场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不断投入。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对家庭农场扶持的激励机制,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以奖代补、信贷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来促进农场业主积极进行土地改造、技术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有效促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当地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
3 参考文献
[1] 于战平,陈宏毅.农场、农场制与中国家庭农场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92-100.
[2] 丁奎敏,陈海霞,马建霞.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实例分析与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5(12):581-584.
[3] 霍健豪,潘红,陈永晴,等.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非家庭农场的转型[J].劳动保障世界,2015(36):8-9.
[4] 宣雄智,唐蓉,陈军,等.生态观光体验型家庭农场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5):89-90.
关键词 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促进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27-01
近年来,泰兴市委、市政府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为了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决定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于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纷纷兴起。2012年,建成家庭农场14个,面积704.53 hm2,至2015年,全市已建成家庭农场223个,面积9 135.45 hm2。运作模式大致有土地集中型农场、合作经营型农场和统一服务型农场3种类型。其中,以土地集中型农场为主体模式。从近4年的运作实践看,发展家庭农场为新一轮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有力地促进了泰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发展家庭农场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
现代农业的实质可简单地表述为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其核心是科学化,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发展目标是产业化。2007年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的表述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一科学的表述为我国现代农业界定划上了句号。而发展家庭农场无疑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1-2]。
1.1 有利于实现资源结构的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能
2015年7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用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在云贵那些地方考察,看着真是心疼啊!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仅田埂就占了将近20%!……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初级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化学化及其物化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危害更是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的。而高度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和象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和支撑。实践证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农业机械化,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家庭农场具有小户经营和规模经济的双重特点。小户经营的特点体现在“船小好调头”“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样有利于调动土地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农场主长远规划,增加投入,把此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由于农场具有一定的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家一户管理和技术实施的难度以及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等问题。如农场主可以有效实现土地平整和改良,从而一方面使得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农场主还可以有效地调整种植区域布局,采用既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又适应市场的种养结合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等,优化和整合所有资源。所有这些都是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的,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效能,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1.2 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和追求目标。家庭农场的建立,使得农产品的产地权益更加明晰,产地环境质量保护的责任人更加明确和具体,更利于对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安全控制,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首先,家庭农场的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农场主要想获得好的效益,就必须生产出优质畅销且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农产品重点满足自给,多余的销往市场;而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农产品则全部进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好,市场价格和销路才好,这就迫使农场主在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外,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如畜禽粪便、生活废水等经过沼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牲畜过腹还田,促进农场种、养业节本增效;将废料下沼气池发酵,沼渣用作农田基肥等。农场主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节本增效。但换个角度思考,同样减轻了政府治污、禁烧等管理压力[3-4]。
其次,家庭农场具备一定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水平,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大多数农场具备一定的投入条件和职责明确的技术、管理班子,因此有利于实施标准化、高智能化和可控化,从而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能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一家一户生产体制远远不能及的。
再者,家庭农场比一家一户生产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田和农产品生产量。从政府层面看,被监管的主体责任人大大减少,容易监管。从农场主层面看,他们可以自主生产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特色农产品,申报优质品牌农产品,发展生态农庄、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提高农场经营效益,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3 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生产力
家庭农场可以有效地实施生产专业化、种植区域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等措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众多农场业主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都有通过长远经营以获得长期收益的心理预期,这样就使得他们会选择更加适合实际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在投入上更讲究技术先进化、成本低廉化、操作简单化、功能多元化,从而实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实现现代农业的追求目标。
综上所述,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适当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扩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传播和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推进泰兴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无二的选择。 2 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发展的对策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建议各地要充分发挥有资金、有技术的能人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家庭农场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将土地流转集中,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运作。
2.1 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和新技术传播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泰兴市已建成的家庭式农场的业主,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低,更谈不上参加过农业技术专业学习,缺乏专业的培训指导,他们主要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营家庭农场,目前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把这一群体列为骨干示范户,对其进行重点培训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此外,还应优先在家庭农场开展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新品种的试种、推广等,优先安排农业发展项目,优先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优先优惠参加农业保险。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培植、壮大家庭农场,加快其建设步伐。
2.2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家庭经营者着眼长远持续投入的积极性
农场经营者流转土地后,他们往往要进行土地改良、结构调整,推行先进的实用技术,如精确农艺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源节约和减排技术、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技术等,以此充分降低和合理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家庭农场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不断投入。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对家庭农场扶持的激励机制,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以奖代补、信贷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来促进农场业主积极进行土地改造、技术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有效促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当地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
3 参考文献
[1] 于战平,陈宏毅.农场、农场制与中国家庭农场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92-100.
[2] 丁奎敏,陈海霞,马建霞.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实例分析与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5(12):581-584.
[3] 霍健豪,潘红,陈永晴,等.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非家庭农场的转型[J].劳动保障世界,2015(36):8-9.
[4] 宣雄智,唐蓉,陈军,等.生态观光体验型家庭农场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