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肉夹馍必须先从名字说起,明明是馍夹肉,为什么叫肉夹馍?
  一来,馍夹肉也即“馍”夹着“肉”,这是视觉效果、外在形态,也是操作过程,怎么说也是动词范畴而非名词,所以“馍夹肉”不能够作为这种美食的称谓。
   二来,即便把“馍夹肉”理解为“馍夹着的肉”,勉强作为名词来理会,也不合适,原因是这里强调的主体是“馍”而非“肉”。虽然肉夹馍是馍、肉通吃,但归根结底吃的是一种“馍”而非一种“肉”。
   三来,既然不能叫“馍夹肉”,为什么不叫“夹肉馍”?这就有的说了。长久以来,在陕西人的食谱中,“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有馍就是饭、吃馍当吃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那么,怎么吃馍?怎么让馍吃起来更香?就成了陕西人切磋琢磨的用力点。聪明智慧的陕西人不但赋予了“馍”本身无数的形态,也创造了“馍”众多的吃法,其中,“夹馍”就是重要的一种。
   所谓“夹馍”,就是把“馍”纵向一分为二,中间夹入菜肴。馍有很多种,夹入的菜肴也有很多种,于是,“夹馍”也有了很多种。比如,夹了炒菜的馍、夹了鸡蛋的馍、夹了肉的馍等等。这样一来“夹馍”就不但是一种加工方式,而且成为了一种食物的统称。也就是说,在陕西小吃中,有一种食物就叫“夹馍”。
   有了“夹馍”这个称谓,为了区分其中不同的品种,于是又有了不同的称谓:“菜”夹馍,“蛋”夹馍,“肉”夹馍。
   所以,“肉夹馍”的名称是这样来的。
   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叙述中,有人对“肉夹馍”的名称给出了其他的解释,或说“肉夹馍”是“馍夹肉”的倒装用法,或说“肉夹馍”是“把肉夹在其中的馍”的简称,或说“肉夹馍”是古汉语修辞手法,宾语前置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这种美食的喜爱,虽有些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但都无伤大雅。说白了,不就是一种食物的叫法么?约定俗成而已,能说清楚就可以了。笔者之所以费些笔墨铺陈这些,也是想为“肉夹馍”这一传统食物正名,也是对一种饮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好了,有了名字,该说说内容了。
   陕西“肉夹馍”,主打的是烧饼夹大肉。其中的烧饼,在西安一带被称为“白吉馍”。为什么叫“白吉馍”?没有权威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处于众说纷纭的状况,说什么的都有,姑且都略去,直接从这种馍的形态上来分析:这种“馍”是圆形的手掌大小的发面饼,采用先烙后烤的工艺,在炭火上烙烤而成。薄厚在两公分左右,外焦里软。这种陕西人饮食中常见的面饼,对于成品的要求,一般有“虎背、铁圈、菊花心、鼓鼓腔”的讲究,所谓虎背,是指饼的一面烙烤得金黄,形似虎皮状;菊花心是指另一面黄白相间形似菊花状;铁圈是指饼的一周也要烤得暗红、状若锈铁;至于鼓鼓腔,则是指烧饼的内里要相对留有空隙,像鼓一样的胸腔,也是要求面饼的内里松软一些。需要说明的是,用作肉夹馍的烧饼要稍微厚一些,里面的“面瓤”要多些,才能让肉里面的油汁有地可依,并渗透入内,让肉和馍充分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这种烧饼的制作方法俗称“打烧饼”,烙烤结合,先烙后烤。饼坯做好后,先在铁质的平底锅烙得两面干结上色,再移到圆桶状的烤炉上,在烤炉的内壁,直立烘烤,待表面金黄即成。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一个烙烤结合,反映了陕西人制作面饼的智慧。之所以先烙后烤而不是一烙到底或单纯烤制,乃是把食物的受热、铁锅的导热以及烤炉的辐射传热等,完美科学地结合运用,并充分地考虑了制作的效率。之所以先在铁锅烙制,是运用了铁锅导热快的特点,让面饼快速成型。为了不至于外焦里生,在面饼成型干结、可以直立时,放入炉壁烘烤,既能让表皮部分焦黄,又能让面饼的“瓤”慢慢受热而熟,这种办法是长时间实践摸索总结的成果。单那烙烤结合、浑然一体的制作烧饼的锅灶炉膛,就是一件艺术品般的发明:炉子外观是汽油桶般的形状,炉膛内壁用耐火的泥土贴衬,下半截是火膛,上半截四分之一处周边有台沿,用来放置饼坯。顶端无盖,那用来烙制烧饼的平底锅就是炉盖。说是平底锅,实际采用无沿的铁板,边沿处有三处小孔,连缀三根铁栓,上端纠合一起,钩挂在一根木棒上,再将顶端系坠在上面屋顶的房梁或其他固定物上,形成一个灵活的杠杆。操作时,铁锅放置在炉膛顶端,需要挪动时,撬动木棒,则铁锅随之移动,厨师可以把半成品的饼坯放置在炉膛内的内壁上,中间的翻动和最后的取出——每个饼子的制作,也都在重复这一动作。有了这样的炉灶,打烧饼的厨师一人就循环往复地熟练操作:在案板上做好饼坯,平放在平底锅上,待稍干結,再撬动杠杆、挪开平底锅,把半成品侧放在炉壁上、中间翻动一次,之后取出,焦黄酥软的烧饼即成。这是一个很辛苦的活路,需要不停歇地劳作,须臾不可马虎。要随时掌握火候,不然就会烙焦、烤糊。
   曾经某一个历史阶段,“打烧饼”这个行当成为陕西关中某大县的主要劳务产业,据说高峰时有十几万人在外“打烧饼”。那时候在西安城内,一般在街角边、小巷里,总会看见一个个的烧饼炉,一个小伙子,或者是夫妻档,在认真辛苦地劳作。经年许久,这一个个的烧饼炉给大家送去了口福,也养活、富裕了多少个家庭呢!现在这种烧饼炉少了,或许是进店经营,或许是改行了,毕竟“打烧饼”很辛苦,单纯“打烧饼”利润也薄,也许都去卖肉夹馍了,夹了肉或菜的馍才会有更多的附加值。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产业升级换档也很正常。曾经有一次想在家吃烧饼喝羊汤,但楼下的肉夹馍店坚决不单卖烧饼:不夹肉,就别想单买烧饼。理解,辛苦劳作赚取最大附加值的利润,正常。在西安一家非常火爆的肉夹馍店里,单打制烧饼的就有五六个炉灶,夏天屋内极热,打馍的师傅很是辛苦,于是“任性”而仁义的老板每到最热时,便关门歇业半月。
   馍好了,肉呢?
   肉夹馍的肉称之为“腊汁肉”——可不是腊肉哦!腊汁肉是用腊汁煮出来的肉,而腊肉是腌渍后烟熏而成的,一字之差,云泥之别呢!
   腊汁肉的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周礼》一书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腊汁肉。战国时代称“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秦灭韩后,制作技艺传到西安,并世代流传下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实质与今天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    腊汁肉制作时不加葱姜、料酒,也不用糖色,它是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大体为:甘松、山奈、荜拨、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等。这些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这些药料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
   做法简单,原料易得,但各家制作的腊汁肉味道可就差远了。就如西安的肉夹馍店,多得数不清,但味道好的就那么几家。生意好的店主要靠做肉的技巧,所谓“一窍不得,少挣几百”。中餐的神秘与魅力,可能就在各家的秘方里,世代亲传、视若珍宝。
   守一锅煮好的腊汁肉,旁边的炉子里随时烙烤烧饼,摆一方菜墩,手持一把铮亮的菜刀,就俨然“肉夹馍”老板了!但有食客来,伙计会手脚麻利地从炉子里取出烫手的烧饼,在菜墩上平放了,左手按住,右手用菜刀从烧饼侧面划开(不能划到底,留一点为肉兜底),然后根据食客的要求,或肥瘦,或纯瘦,或皮瘦,从大块的肉上划下一块,再简单地用刀剁开,就势用菜刀兜起,左手握住烧饼的两侧,撑开口子,菜刀上的肉正好送入,再左手轻按烧饼,菜刀抽出,肉就被夹在馍中,“肉夹馍”即成。
   接过老板递过来的“肉夹馍”,早已被勾起食欲的食客,会没了斯文,大大地咬上一口,即刻,脆生的烧饼皮在喀嚓声中带给唇齿以快感与享受,浸润了肉油的烧饼“瓤”把麦香、油香以及杂陈的五味一并卷入,口腔中立刻弥漫起盛宴的序曲;到第三层的肉入口,盛宴高潮即到,腊汁肉的香味便透彻口腔,贯穿肺腑,复无所求!
   看似简单的肉夹馍,如同其他的小吃一样,要做好可不是那么容易。先说那腊汁肉,要在选料、用料、火候等诸多环节拿捏得恰到好处,方能肥不腻、瘦不柴,肉色自然适中。而烧饼的烙烤也大有讲究,必得上好面粉,恰当火候,方能表面焦黄脆生,内里软和筋道,既耐嚼可口,又包容渗油。
   陕西“肉夹馍”传说起源初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途中闻香下马品尝,大加赞赏。有文字记载的当在晚清、民国左右,最有名的是西安一家老字号,后来历经所有制的变迁,如今已莫衷一是。倒是有几家后起之秀,潜心钻研,生意大好。其中有一家最知名的,已经红红火火了30多年。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笔者已经坚持在他家吃了足足30年。这30年间,他家早上六点半左右开门,食客即刻排起长队,一直到中午十二點左右,排队的人几乎不断。有在店里吃的,有打包带走的,食客云集,络绎不绝。到中午饭时分,当天准备的肉卖完即打烊。难得的是这样的景象天天照旧,几十年如一日。光是店里打烧饼的炉子就有五六个,伙计们几乎一刻也不停歇。为了保证品质,他家坚持只营业半天,保持肉的质量与新鲜。另外,坚决不开分店,更别说加盟连锁之类。其实,小吃的精彩之处就在独家秘方,一旦换人必不能保证质量。看看有些小吃店一旦有了声名便急急扩大规模,质量急剧下降,生意也难以为继。所以,中国的饮食的特色就在于烹饪因人而异,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应该保持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宜搞工业化的模式。洋快餐当然有其优点,但不一定适合中国餐饮,我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方能不断继承发展中华饮食文化。题外几句。
   陕西“肉夹馍”的基本形态如上所述。但在此之外,还有一个分支,即“潼关肉夹馍”。潼关是关中四关之一,也是陕西的一个县名。这里地理位置特殊,秦晋豫三省交汇,水陆码头,饮食业自然悠久发达。这里的肉夹馍特色的是“馍”,他用的是死面烙制的类似于千层饼的烧饼,面团加卤油、盐,揉匀、出条、卷筒、划条,然后烙烤。死面饼的口感较之发面饼更筋韧,但不大利于消化,也不太渗油,所以它用的腊汁肉会放得稍凉一些,所谓热馍凉肉。
   陕西肉夹馍还有一种新兴的品种,那就是源于“岐山臊子面”的“臊子肉夹馍”。这里的肉就不是腊汁肉了,它是结合了炒、煎、煮相结合的一种烹饪方法做出的肉。原本用于浇面条,后来有聪明的店主用烧饼夹了卖,迎合陕西人吃完面条喜欢再“压”口馍的饮食习惯。一碗臊子面配一个臊子肉夹馍,相得益彰,生意也会更好。
   以上几类肉夹馍用的都是大肉。陕西肉夹馍还有一个大类,那就是烧饼夹腊牛羊肉。陕西腊牛羊肉主要是清真食品,历史悠久、工艺考究。用于肉夹馍是腊牛羊肉的一个小用途,其主要是用作菜肴。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需求的多元化,有经营者把腊牛羊肉夹馍(主要是牛肉)做成了主业,搭配肚丝汤或丸子汤,可以成就一顿主餐,生意也很不错。
   陕西肉夹馍里还有一种孜然炒牛肉夹馍。青椒炒牛肉,主要调料为孜然粉,味道独特,也广受欢迎。
   近年在一些上档次的餐桌上,竟然出现了辣子炒鲍鱼夹馍,价值不菲的鲍鱼被陕人改良成陕味食品,戏言是贵族原料平民化做法,让外省的朋友大跌眼镜,但倔强的老陕坚持实用至上,管它原本应该怎样做呢,我觉得好吃才是正理。
   一个小小的“肉夹馍”,滋润着老陕的肠胃,三天不吃便舌淡唇寡。一些在外地的游子时时念着这一口。曾有一个著名的陕籍歌星打“飞的”由京回陕,就为吃一口“肉夹馍”外带“油泼面”!当然,“肉夹馍”也成为外省朋友的至爱,有一位眼睛很大的著名女影视明星,每来西安必吃肉夹馍,而且很内行地去店里现场吃。难为这位漂亮的明星,为饱口福又怕引人围观,干脆躲在车里,助理帮助买回后在车上现场开吃,大快朵颐!
   顺带说几句,陕西人以“馍”为堂食的主食或外带的干粮,须臾不可或缺,长期吃馍,就把馍吃出了万千花样。单是“夹馍”,在主流的“肉夹馍”之外,还有炒制各种蔬菜夹馍的“菜夹馍”、卤鸡蛋夹馍的“蛋夹馍”、卤豆腐干(花刀切成,称之为花干)夹馍的“花干夹馍”,甚至还有外地朋友觉得匪夷所思、大跌眼镜的“擀面皮夹馍”!近年来还有一种把土豆片烫熟后加酱汁夹馍的“土豆片夹馍”,也很风行呢!至于央视报道过的西安回民发明的“蛋菜夹馍”,则是在烧饼中夹入煎鸡蛋、鸭蛋黄、玫瑰咸菜、花生米以及秘制酱料的一个复合食品,也十分受欢迎。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夹馍”形态出现,真不知道陕西人还会把什么夹入馍中,真真地会吃哦!
   陕西人爱吃馍、会吃馍,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夹馍”的丰富种类,这可让三明治和热狗情何以堪?呵呵。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爱吃、会吃都是优点,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着历史,丰富着饮食文化,让大众口福日盛,何尝不是好事乐事一件呢?
   只要我们勤劳地创造,就有理由幸福地享受。
   陕西肉夹馍名声在外、福泽四海。冲着吃一口“肉夹馍”,陕西就值得一来。单凭“夹馍”的丰富多彩,陕西的饮食文化都博大精深!陕西人会坚守传统,并继承发展,把“肉夹馍”做得更好,欢迎八方来宾到陕西观光、兴业!
   愿陕西肉夹馍这张饮食文化名片更加亮丽。
其他文献
樟树立在村头。村子是樟树长出来的果子。  樟树救过我们的命。奶奶说。  那时兵荒马乱,土匪一到秋收就进村抢谷子。有一天夜里土匪摸进了院门,奶奶急忙背起半袋谷子就从屋后跑出去。跑到树下,奶奶把谷袋子往树桠上塞,再继续跑。土匪追不上只好作罢。  那半袋谷子让奶奶、爷爷和年幼的阿爸度过了大荒年。奶奶记住了这棵树的恩。解放后,奶奶、爷爷远远望着这棵树,起了两间泥砖房子,安了家。  我的童年,是什么时候开始
期刊
韩方生  对那次考试,我真是悔得到现在还想跺脚,这是一辈子都留在心头的一道伤痕。  语文默写,考试的“考”字,我把下面的“5”写成了“与”,由此,减了1分;由此,我的双百梦破灭;由此,我给老师丢了脸,因为全年级唯一的一个双百出现在别的班,幸亏那时还不时兴分数与奖金挂钩,否则就会因为我这多事的一笔,至少使我老师的孩子少吃一顿肉……  别看我当时小,刚上4年级,但我立刻就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会不会写?
期刊
冬天是喧闹之后的沉寂,是沸腾之后的冷却,是天地疲惫之后的养精蓄锐,是人心浮躁之后的沉淀内省。  历经春天的绚烂、夏天的燃烧、秋天的凋谢,一进入冬季,天地间一派萎靡,一袭倦怠——就连火红的太阳,也犹如病患之虎,失却了威猛之气,呈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神情。路上的行人,裹着层叠的厚衣,在用衣服御寒的同时,却也被衣服紧紧地捆绑。那一个个晃动的笨重躯体,远远望去,像一头头直立蹒跚的野熊。生动的不再生动,鼓噪的
期刊
周荣池1  节刻不是节日,是村庄的秩序。  村庄的秩序依照节令形成,但其根本还是关注生长。庄稼草木和人们生长构成了村庄秩序形成的根本,也可以说是养活村庄的草木枯荣维持着南角墩的生长。在贫苦的日子里,连精确的时间都没有办法掌握的时候,村庄依靠着日出日落维持一天的秩序,又靠草木生长维持四季轮回的秩序。母亲们似乎过着糊涂的日子,总是念叨“日子就这么瞎龙瞎虎地过下去”,其实她们的内心是最清晰的,没有一个时
期刊
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在华山看日出。夜里12点开始爬山,沿途喝掉4瓶矿泉水,甩开了一拨又一拨因为疲惫而停滞不前或因为恐惧无功而返的游客,4点左右,我登上了东峰顶端的鹰嘴崖。  高处不胜寒,山风在这辽阔的天地间肆意撩拨,七月的季节一路跋涉,到了这里俨然成了严冬。游客裹紧棉衣挤在一起,或坐,或卧,或将脑袋探出帐篷翘首以盼。昏昏欲睡之际,有人扯着嗓门喊了一声:太阳出来了。瞬间,人们的喧闹便叫醒了
期刊
陈思成长:病句引来父亲击节赞赏  《美文》:成长于作家之家,在你的成长道路上,家人对你的兴趣引导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也想知道母亲舒婷对于你的教育有何独特之处。  陈思:关于家庭影响,其实我母亲的散文里有很多了。  如果要我自己来说,影响来自双亲两个方面。父亲陈仲义是诗歌理论家,记得楼梯间、地下室都是藏书。对文学理论的兴趣,也许他的影响更大。  我们家属于散养,饭桌上平等交流、民主讨论。另外,特别
期刊
二十一日,宗元白1:  辱2书云,欲相师。仆3道4不笃,业5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6也。不意吾子7自京师8来蛮夷9间,乃幸见取10。仆自卜11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12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13、晋14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15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16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期刊
美国小学WES的学生接近一千人。下午放学后,他们的离校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乘坐校车;有的家长开车来接;有的家长步行来接;有的上托管班,有的上课外班,需要下课后家长来接……这么多学生,如此多种离校方式,若想保证他们每天都能安全、安静、有序地离开,比较困难。然而,WES却做得很好。它是如何做的呢?这要归功于班车卡的使用。有了班车卡,孩子们是否每天都能顺利回家?家长是否每次都能按自己的意愿接到孩子呢?那可
期刊
邓玥一、草木香  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芬芳,微甘又微苦,她知道,那是爷爷在熬中药。爷爷虽然年逾古稀,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更多的是沉稳与安然。都说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可他并没有被更迭的年月夺去儒雅的气质,或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爷爷的眼里依旧闪烁着星光。  她像只小猫似的乖巧地爬在案边,踮起脚尖眨着两只明亮的眼睛。彼时,世上仿佛只有洒进窗内的金色暖阳与空气中飘荡着的草木清香,还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一
期刊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1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2,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3洗茧前溪渌4,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释:  1.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2.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3.蚕娘:农家养蚕女。  4.淥(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