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与作文水平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实效。
  1、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观潮》一课时,播放了钱塘江潮来时的录像。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再观看录像,可兴奋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潮的形之巨、声之大,被钱塘潮来时磅礴的气势所感染。真正感悟了钱塘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真正含义。
  2、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绿》为例,阅读这篇课文,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講这一段前,先播放介绍温州仙岩梅雨潭风景点的录像,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完录像后,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关系。学生表述虽不如课文生动形象,却也能说得清清楚楚。解决了难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印象深刻。
  3、凭借电教媒体,指导感情朗读。
  入境动情,情由境生。借助电教媒体,指导学生朗读,品味其中的关键词、精妙句,使学生进一步从中受到文章思想情感的熏陶。教学中,经常用录音机播放范读磁带,引导学生讨论:好在何处?语速、语调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让学生仿读,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将日益提高。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作文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1、借助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话说清楚、把作文写具体,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在作文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作文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观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观察往往不能进行得十分细致、深入,以致学生对事物缺少足够的了解,写起文章或条理不清、或内容空洞。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些不足。
  2、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作文课上,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
  3、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
  作文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在教学中,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在投影胶片上,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
  如果在作文前使用了录像(或电影)为学生提供过观察写作材料的作文,还可在成文后的作文评改中将电教多媒体协同使用。用录像展示观察内容、写作材料。用投影提示写作要求、学习习作,指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评议、修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就不断增强,作文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农村中学生源复杂,多数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不够,英语底子较薄,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认真贯彻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
期刊
课堂中教师的魅力在教学语言的艺术中彰显。教师如果具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若悬河、谈吐脱俗,用精湛的语言将无趣变为有趣、将无声变为有声、将无形变为有形,便使教育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引导他们在人生和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是教师的责任。  一、经常运用催人奋进的激励之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激励性。第斯多惠说
期刊
一、 近视的发生  我们来看看一些小学生的现身说法: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太长,周六周日也要上辅导班,没时间让眼睛休息。家长和老师都只关心学习成绩,近不近视无所谓。望子成龙、分数成为命根儿,使得家长与老师巴不得孩子除了睡觉以外都在学习。好孩子在许多大人的印象中只有两个字——用功!到头来,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年轮似的眼镜,诉说着一双双纯洁双眸的“久经考验”,记录着一段段被题海淹没的花季童年。  当学生用标准的
期刊
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同其它工作一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之走上健康的轨道,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就要首先确立科学发展观,摒弃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比如在德育工作中,不实事求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凭主观愿望、意气用事。不把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等问题成堆,矛盾激化了才着手处理。不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是搞一刀切;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做一天和尚撞
期刊
对于语文来讲,研究性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刘国正先生说过“在课外的天地里,学生得到语文训练的机会很多很多,是课内所不能比的。”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  在为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的课程中教师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
期刊
摘 要:活动课一定要选择适合于活动的内容、适合于活动的课型,要新老教法结合,扬长避短,不能千篇一律地活动。安排活动课还要兼顾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上的科学合理。预习环节切实地让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思考教学内容。在第二堂课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注意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形成;第三节课要做好知识的巩固、迁移延伸运用。  关键词:活动课 巩固 延伸    新课程改革中比较流
期刊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我谈几点看法:    一、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加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
期刊
在地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改变传统课堂压抑、沉闷的局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现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生学习难以理解的教学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可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維,让学生在思考中对地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案例1、“
期刊
幽默源出于拉丁文Humor(原意是动植物里起润滑剂作用的液汁),今引申为语言交谈的润滑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幽默艺术,主要是指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水平,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   在教学实践
期刊
新的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科教育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其次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再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精辟概括了语文学习与人的健康发展的关系:“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精心构思,运用多种方式、组织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