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墟在我心目中最初印象是在二十多年前,阿庆兄的一篇散文“江南窑乡—芦墟”的文字里。我从字里行间了解到,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用自已辛勤的双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打造出一个远近闻名的“江南窖乡”。同时这篇文章也是我和阿庆大哥最初的文字缘。喜欢一个人从喜欢他的文字开始,有句话,非常有道理,爱上一个人,你会爱上一座城。所以说:我对阿庆兄的家乡芦墟老街一直心生向往。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阿庆兄终于达成了默契,在一个双休曰的早晨,驱车前往。沿着古运河,途径平望镇,随着太浦河岸318国道徐徐前行。阿庆兄除了手握方向盘,一脸的凝重,仿佛一直在思索着什么,或许是,近乡情更怯,往事如风,一切将成追忆……
车到芦墟大桥,阿庆兄把车停了下来。我俩深情地站在了南桥头堡,放眼滚滚太浦河,别说翻卷的浪花有多美,二岸的风光已然让人陶醉。在芦墟古镇,有浦南浦北之称,浦北是工业区。新景观、新气象,尽显现代文明之气息,一座曰新月异的分湖新城在这里拔地而起。芦墟老街就在四围春水的浦南了,这里是芦墟人民的生活区,老街上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今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昔曰繁华的景象隐约呈现在世人面前。灰墙、青瓦,窗格虽然老旧,可是雕刻的十分精致,磨得透亮的青石板路,伴着年代久远的建筑依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生发着淡淡的光泽。我们慢慢的行走、细细地打量。芦墟老街毕竟有着千年历史文化背景,它虽是一个时代的索引,又担当历史的文物标本。但是它非常的平民化,许多高低不一的马头墙,在人文气息里依然保持着岁月的苍桑和历史留下的痕迹。
眼望着阿庆兄母校那棵皂荚树在天空里隐隐的身姿,我俩对着大树身影的方向,走进了一条丁字巷。老街有许多巷子,许家巷、沈家巷、三清巷。这里的小巷阡陌纵横,四通八达,曲转圩回,它们被布置在老街不同的位置上。行走在小巷深处,一抬头便可以看见古旧门楣,或是斑驳的青砖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墙虎,绿色的藤蔓无声地伸展,它们垂下窗口,那些婀娜多姿身影,让老街的人们一时半会不一知今夕是何年,一帘幽梦,一梦千年。小巷幽深,我俩循着皂荚树的身影固执前行,小巷终于被我们走到尽头,在通往河流的埠口处,戛然而止。隔河相望,面对伟岸的皂荚树,阿庆兄眼含晶莹的泪花。那棵在天地间伸出沧桑巨擘的皂荚树,它是芦墟中学首任校长亲手所植,它挺立在校园已有百年历史,苍穹下、天际间,他是多少芦学子和游子心头的乡愁。
我们改道左行,慢慢地来到了老街最北端的泰来桥,泰来桥如今被祈福的芦墟人改名观音桥。登上几百年的老桥远望,感觉芦墟老街有一种不同的气蕴,纵然目前有些建筑因年代久远有些颓势,但由太浦河流过来的一泓清流,经泰来桥下缓缓碧波南去,老街瞬间因水灵动起来。从桥头下望,河岸两边长满了古樟和青桐,枝繁叶茂,绿荫如盖,再多的夏日阳光也无法从枝叶间洒入路面,树的下面便是一片清凉的世界。水流无声,一株株盘根错节的老树,尽情地吮吸着河岸的养分,无怨无悔地把清凉返哺给老街。老街上还有那些高高的门楼、深巷里的四合院、河边的走廟和蜿蜒百米的跨街楼。我无法一一描绘出它的意象,但这些都是老街的气质与性格,它们就是芦墟老街的积淀与历史风貌。
漫步老街,不论是沈氏跨街楼还是许氏河廊,它们在呵护邻里坊间的同时,也映衬出自己的不凡,只要你有心踏访,不难发现,这些古老的民居建筑内,纵横交错,气宇轩昂,厅堂开阔,厢房内敛,书房、厨房一应俱全。高墙内,门开洞天,曲径通幽,紫藤架下,回廟婉转。如此保存完好如初的古代民居,在全国也属罕见。更让我意外感动的是,在沈氏跨街楼一偶,我邂逅了这么多年,只闻其名、末见其身的蒋金芳,因为我们吴江素有小女子文学之称,我一度误认为他是芳龄妙女,今曰一见着实让人吃惊不小。三十八年了,在这老街一角,几乎成了一道风景,怀着对文学的梦想,风餐露宿,身残志坚,以修鞋营生,为老街的百姓缝缝补补,我忍着疼惜直言相问:你小摊前的报刊杂志是你手艺停下来自己欣赏阅读的吗?他回答的也十分爽快:不一定!我让顾客等我手艺的时候好打发一些时间,没等老蒋把话说完,我心己然盈盈作痛,你这三十八年的时间又有谁曾经为你想过,可你一直都还在为别人着想。我忍住了泪水不禁又问:你经常在吴江曰报发表的小小说,你会电脑吗?他喃喃自语羞赧地抬起头:不会,都是北库镇上一位姓费的文友帮我发的电子稿件。这下,我心头突然有些欣慰了,这才感知他为什么三十多年文心不死,原来在文学的追梦路上,有一批志同道合的追梦人。
离开沈氏跨街楼,我们准备去南街的登云桥看一看,据说登云桥畔才是我们长三角真正的吴头越尾,鸡鸣三省之地。东南与青浦一衣带水,西南又和陶庄唇齿相依。难怪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走上登云桥,总是久久不肯离去。思索间,一股袭人的花香扑面而来,仲夏时节,在这前不见枇杷后不见石榴的青石路上那来的芳香馥郁,我探头张望,前方桥头,果然,树木扶疏,青桐之间,一棵百年国槐,垂下万串槐花。它们开的倔强,火爆,轰轰烈烈。据说开在夏天的花儿都是有些脾气和性格的,他们物以类聚,此时槐花正展开雪白的衣袖,将不请自来的夏天拥在了怀里。我低头捻起了串串槐花,并不是思量老街的人们为什么不拾些回家做糕做粥,而是在思考当年那些老街上的先贤们是否都曾来过槐花树下,比如历史上的袁黄、陆耀和近代一大批的南社学人是否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如今我的思念只能在芦墟志里寻找到一些他们的丝丝缕缕,慰藉逝去的先人。
芦墟老街在民国时期,曾经一度誉满江南,这条不足千米的老街能走出这么多名人志士,特别是南社鼎盛时期,南社社员多达近二十人,其密度之大,范围之广堪称全国之最。我觉得这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机缘与巧合。更多的原因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文人名家,他們始终传递着一种传统,一种气质,和一种精神追求。最后才会形成芦墟历朝历代的文脉相承。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阿庆兄终于达成了默契,在一个双休曰的早晨,驱车前往。沿着古运河,途径平望镇,随着太浦河岸318国道徐徐前行。阿庆兄除了手握方向盘,一脸的凝重,仿佛一直在思索着什么,或许是,近乡情更怯,往事如风,一切将成追忆……
车到芦墟大桥,阿庆兄把车停了下来。我俩深情地站在了南桥头堡,放眼滚滚太浦河,别说翻卷的浪花有多美,二岸的风光已然让人陶醉。在芦墟古镇,有浦南浦北之称,浦北是工业区。新景观、新气象,尽显现代文明之气息,一座曰新月异的分湖新城在这里拔地而起。芦墟老街就在四围春水的浦南了,这里是芦墟人民的生活区,老街上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今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昔曰繁华的景象隐约呈现在世人面前。灰墙、青瓦,窗格虽然老旧,可是雕刻的十分精致,磨得透亮的青石板路,伴着年代久远的建筑依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生发着淡淡的光泽。我们慢慢的行走、细细地打量。芦墟老街毕竟有着千年历史文化背景,它虽是一个时代的索引,又担当历史的文物标本。但是它非常的平民化,许多高低不一的马头墙,在人文气息里依然保持着岁月的苍桑和历史留下的痕迹。
眼望着阿庆兄母校那棵皂荚树在天空里隐隐的身姿,我俩对着大树身影的方向,走进了一条丁字巷。老街有许多巷子,许家巷、沈家巷、三清巷。这里的小巷阡陌纵横,四通八达,曲转圩回,它们被布置在老街不同的位置上。行走在小巷深处,一抬头便可以看见古旧门楣,或是斑驳的青砖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墙虎,绿色的藤蔓无声地伸展,它们垂下窗口,那些婀娜多姿身影,让老街的人们一时半会不一知今夕是何年,一帘幽梦,一梦千年。小巷幽深,我俩循着皂荚树的身影固执前行,小巷终于被我们走到尽头,在通往河流的埠口处,戛然而止。隔河相望,面对伟岸的皂荚树,阿庆兄眼含晶莹的泪花。那棵在天地间伸出沧桑巨擘的皂荚树,它是芦墟中学首任校长亲手所植,它挺立在校园已有百年历史,苍穹下、天际间,他是多少芦学子和游子心头的乡愁。
我们改道左行,慢慢地来到了老街最北端的泰来桥,泰来桥如今被祈福的芦墟人改名观音桥。登上几百年的老桥远望,感觉芦墟老街有一种不同的气蕴,纵然目前有些建筑因年代久远有些颓势,但由太浦河流过来的一泓清流,经泰来桥下缓缓碧波南去,老街瞬间因水灵动起来。从桥头下望,河岸两边长满了古樟和青桐,枝繁叶茂,绿荫如盖,再多的夏日阳光也无法从枝叶间洒入路面,树的下面便是一片清凉的世界。水流无声,一株株盘根错节的老树,尽情地吮吸着河岸的养分,无怨无悔地把清凉返哺给老街。老街上还有那些高高的门楼、深巷里的四合院、河边的走廟和蜿蜒百米的跨街楼。我无法一一描绘出它的意象,但这些都是老街的气质与性格,它们就是芦墟老街的积淀与历史风貌。
漫步老街,不论是沈氏跨街楼还是许氏河廊,它们在呵护邻里坊间的同时,也映衬出自己的不凡,只要你有心踏访,不难发现,这些古老的民居建筑内,纵横交错,气宇轩昂,厅堂开阔,厢房内敛,书房、厨房一应俱全。高墙内,门开洞天,曲径通幽,紫藤架下,回廟婉转。如此保存完好如初的古代民居,在全国也属罕见。更让我意外感动的是,在沈氏跨街楼一偶,我邂逅了这么多年,只闻其名、末见其身的蒋金芳,因为我们吴江素有小女子文学之称,我一度误认为他是芳龄妙女,今曰一见着实让人吃惊不小。三十八年了,在这老街一角,几乎成了一道风景,怀着对文学的梦想,风餐露宿,身残志坚,以修鞋营生,为老街的百姓缝缝补补,我忍着疼惜直言相问:你小摊前的报刊杂志是你手艺停下来自己欣赏阅读的吗?他回答的也十分爽快:不一定!我让顾客等我手艺的时候好打发一些时间,没等老蒋把话说完,我心己然盈盈作痛,你这三十八年的时间又有谁曾经为你想过,可你一直都还在为别人着想。我忍住了泪水不禁又问:你经常在吴江曰报发表的小小说,你会电脑吗?他喃喃自语羞赧地抬起头:不会,都是北库镇上一位姓费的文友帮我发的电子稿件。这下,我心头突然有些欣慰了,这才感知他为什么三十多年文心不死,原来在文学的追梦路上,有一批志同道合的追梦人。
离开沈氏跨街楼,我们准备去南街的登云桥看一看,据说登云桥畔才是我们长三角真正的吴头越尾,鸡鸣三省之地。东南与青浦一衣带水,西南又和陶庄唇齿相依。难怪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走上登云桥,总是久久不肯离去。思索间,一股袭人的花香扑面而来,仲夏时节,在这前不见枇杷后不见石榴的青石路上那来的芳香馥郁,我探头张望,前方桥头,果然,树木扶疏,青桐之间,一棵百年国槐,垂下万串槐花。它们开的倔强,火爆,轰轰烈烈。据说开在夏天的花儿都是有些脾气和性格的,他们物以类聚,此时槐花正展开雪白的衣袖,将不请自来的夏天拥在了怀里。我低头捻起了串串槐花,并不是思量老街的人们为什么不拾些回家做糕做粥,而是在思考当年那些老街上的先贤们是否都曾来过槐花树下,比如历史上的袁黄、陆耀和近代一大批的南社学人是否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如今我的思念只能在芦墟志里寻找到一些他们的丝丝缕缕,慰藉逝去的先人。
芦墟老街在民国时期,曾经一度誉满江南,这条不足千米的老街能走出这么多名人志士,特别是南社鼎盛时期,南社社员多达近二十人,其密度之大,范围之广堪称全国之最。我觉得这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机缘与巧合。更多的原因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文人名家,他們始终传递着一种传统,一种气质,和一种精神追求。最后才会形成芦墟历朝历代的文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