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劳德尔:用摄影收藏火车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我上中学,电影《猜火车》(Transporting)在遥远的英国上映,当时的我全然无知。然而,没过多久,在我为数不多的信源里,这部电影竟被反复提及—青年亚文化、迷茫、特立独行、摇滚精神……似乎所有的评论都在暗示一个意思:作为当代新青年,这部电影你绕不过。后来,我还知道了这部电影曾获1997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也看了盗版碟,但吸毒青年的颓废生活始终没有让我受到“该有的鼓动”,反而它的名字着实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并坚信“猜火车”实在不如“迷幻列车”翻译得来劲。
  后来,我才知道“猜火车”一词的含义,也明白了丹尼·鲍尔(Danny Boyle,电影《猜火车》导演)要表达的其实不是宣扬吸毒和性欲的美好时光。
  数数的乐趣
  “猜火车”是英国火车迷群体中颇上年纪的一个游戏。游戏时,火车迷们会在铁路沿线选择一个地点,然后就是或长或短的等待。他们会比着猜接下来要驶过的火车是何时开过,又去向何方。当这列火车终于经过时,这些人就会飞快地记录列车的车号,通过此地的时间等。“猜火车”的游戏迷会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不断地玩这个游戏,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藏品。这一游戏耗时间,等待过程漫长,被很多人认为无聊,久之,猜火车就成为“无聊活动”的一种委婉说法。
  然而,如果你是真正的火车迷,绝对不会赞同这个观点。马丁·劳德尔(Martin Loader)就是其中之一。
  劳德尔是位个体户,主要依赖在eBay上销售老式明信片谋生。与摄影产生联系,完全是出于对火车的喜爱和“猜火车”似的藏品爱好。他住在英格兰西牛津郡的小镇,自1960年代末对火车产生兴趣。他说自己并非铁杆火车迷,不会看到火车就激动得“吐白沫”,也不会满世界转悠只为见到心仪的火车型号或铁路遗迹。但是,看看他的火车照片,你会发现,这个人对火车的痴迷也已经到了无需理由的地步。目前,劳德尔自己的火车摄影网站上一共有7050张照片,按照火车类型和拍摄主题分门别类,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数据库。在与火车主题有关的报纸、杂志、书籍、商业宣传单和日历上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劳德尔说,照片的数量必定还将继续增加,像山石一样层层累积。这也有种数数的乐趣吧,看着照片,回想着自己见到的火车,走过的铁路线。
  简单的快乐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一英国斯托克顿至达灵顿(Stockton-Darlington Railway)铁路正式通车,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公共铁路的国家。也从这一天起,火车和铁轨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圈子,火车迷成为一个群体也才成为可能。
  火车迷的关注点可以“细分”,车头车厢,客运货运,隧道桥梁,各有所好。同样,不同的火车迷对拍摄火车照片也有不同的追求。有人只在极佳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有人喜欢乌云压阵的特殊气象;有人偏爱使用标准镜头,有人习惯在远处用长焦镜头捕捉;有人恪守着三分之一构图法,有人喜欢把火车放在中央。而劳德尔最看中的,是火车和摄影给他带来的双重快乐。
  在拍摄中,劳德尔并不是很在乎气象条件。虽然他也希望追求好的光线或者拍得更有创意,但英国的天气实在令人难以捉摸。相比而言,选择拍摄位置似乎更有“玩”的空间。他曾从一位专业摄影师那里学来寻找“瞭望点”的技术—大部分时候是努力地爬树以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他还会搬着梯子沿着铁路线寻找让视觉突破铁路两旁栅栏的办法,而这导致了很多“滑稽的事故”,让拍摄有了更多值得回味的小故事。
  “去年,当我站在梯子上准备拍摄一辆迎面驶来的列车时,梯子上有点晃,可是我没在意。这是个错误,在我专心致志地取景时,梯子的一条腿慢慢陷入泥里,从当时连拍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梯子在缓缓下陷,最后我终于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我敢说,那列火车的司机一定全程看到了,估计会笑上一天吧。”
  爱好也好,拍照片也好,很多时候就是个自己找乐的过程,当你不那么在乎影像视觉构成的时候,拍摄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会发现其他与照片质量不那么相关的快乐。“现在,沉闷的货运现场对我来说也非常有趣了”,“铁路私有化改革后的客运铁路系统总在变化,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劳德尔从拍火车中得到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而直接。
  用摄影收藏火车
  无论对任何事物着迷,占有它似乎是人的本能。喜欢一类电器,倾心一批玩具,或者沉醉于珠宝玉石,购买的冲动将一直存在。可是,火车这么个庞然大物,并非所有人都能拥有它,铁路线不断延长,火车种类不断更新,凭一己之力穷尽更不可能。幸好,还有摄影,还有照片。拍下它成为占有它最好的替代。
  于是,用照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记录火车呼啸而过的场景,拍下火车缓缓进出站的“雄姿”,分享自己的视觉经历成为现代火车迷们最乐于做的事之一。对劳德尔来说,这也是他开始火车摄影的初衷。
  “开始的时候,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拍摄,慢慢地,我开始行走得更远,直到1990年代,我游遍全国去寻找值得拍摄的铁路主题。如今,我又变得专注于在当地拍摄,牛津(Oxford)到班伯里(Banbury)的科茨沃尔德线(Cotswold Line),以及迪德科特(Didcot)到斯温顿(Swindon)的线路都是我经常拍摄的对象。”在叙述拍摄经历时,劳德尔很随意地概括着,或许是因为这些对于他来说,早已融入生活而波澜不惊。
  不过,不同于其他火车迷的随手拍,也不同于一般摄影发烧友对视觉构成的刻意追求,劳德尔的摄影中透露出强烈的“收藏”气息。他会按照机车的种类或与铁路有关的主题(如火车站、铁路桥、火车牌等)去寻找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拍摄对象,也会依照自己的兴趣大量搜集特定种类的不同型号火车影像,有点“初级类型学”摄影的意思。而且,对于每一次拍摄,除了记录下拍摄时间、地点以及拍摄对象的基本信息外,他还会详细写下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自己对它们的认识,仿佛在编写博物馆对展品的介绍词,又仿佛在编纂一本有关火车的词典。
  如果说“猜火车”的游戏者把火车通过的信息作为“藏品”,那么通过这些影像和词条,劳德尔则更像是把英国的火车“收藏”进自己的家里,再透过网站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所得。
其他文献
想要获得一台色彩准确的显示器,除了显示器素质高以外,对屏幕进行校色至关重要。但是,色彩管理设备中高端产品价格很高,低端产品又不能满足需求,有没有性价比相对高一些的选择呢?  答案是有的,X-Rite 爱色丽旗下ColorM-umki Display就是这样一款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显示器校色设备,可以帮助您快速完成对显示器的校色工作。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来介绍如何使用爱色丽ColorMumki Disp
期刊
9月16日,世界影像博览会(PHOTO-  KINA)于德国科隆开幕。在这次展会上,佳能推出了多款重量级新品,G7X就是其中之一。  这款PowerShot系列的最新生力军有着103 x 60 x 40 毫米的袖珍身材及304克(含电池)的超轻体重,虽然它只有烟盒大小,却拥有1英寸2020万像素CMOS感光元件及3英寸翻转触控屏,搭配的防抖镜头等效135画幅24-100毫米焦距,最大光圈为F1.8
期刊
说起胶片时代的相机和胶卷,人们最熟悉的,也是50年来最常见的是135和120两种规格。  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种相机和胶卷,不同时期规格也不同。在1920年代,135和120胶卷还不  是主流,人们普遍使用的是127规格的相机和胶卷。今天,就说说历史上的127相机和胶卷。  二十世纪初,最流行的相机不是如今人们喜欢的数码单反,也不是当时刚出现的旁轴相机,而是从1900年开始出现的折叠式皮腔相机。这
期刊
2013年9月5日,索尼公司在京发布了颠覆传统概念,科技感十足的全新数码相机:QX100和QX10。这种集镜头、传感器、影像处理器于一身,可单独插入存储卡、电池,拥有独立快门按钮,通过NFC或无线链接智能手机的“镜头相机”瞬时间成为媒体与市场的新宠。  时隔一年,索尼公司再次发力,于2014年9月3日推出新一代可更换镜头的镜头相机:ILCE-QX1。配套的镜头为E 3.5-5.6/PZ 16-50
期刊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造就了一个新词:APEC蓝。一时,北京的蓝天成为热议话题,乃至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竞相关注的报道热点。不过,作为参与APEC会议报道的摄影记者,我认为,借着天空作美,加上全市景观照明从11月4日至11日按重大节日标准开启,北京在APEC期间的迷人夜色绝不输于“APEC蓝”带给
期刊
何:上次我们谈到在夜雪中可以拍到好照片,对我启发很大,今天我们能否换一个思路去雪中发现其他的好照片?  李:我先问你:雪是什么颜色的?  何:当然是白色的!形容雪的颜色,最常用的词不就是“雪白”吗?  李:雪的颜色在一般情况下是白的,但在不同灯光下、不同环境中就不一定了。比如,在日出和日落时,雪会被阳光染成红色或金色;在月光下,常呈微蓝色;还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失去纯白的颜色。雪后的世界,常常呈现
期刊
璀璨的星空,总让人浮想联翩。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摄星轨,并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星轨摄影作品,其中不乏手机摄影佳作,在互联网上也有各路达人撰写的拍摄攻略。  近期,中兴又推出了一款手机星空摄影利器—中兴手机 V5 Max/V5 S(以下简称ZTE V5/V5S),为我们提供了又一拍摄星轨的解决方案。ZTE V5/V5S引入Nubia全新Neo Vision 4.0的众多专业核心功
期刊
春天是个简单的季节,  很多事开始萌生,底色欢娱。  春天是个复杂的季节,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期刊
进入21世纪后,数码技术突飞猛进,当代摄影更加注重观念和摆拍。当人们正在怀疑作为传统摄影的主要形式“纪实摄影”是否死亡之时,英国著名摄影家保罗·格雷厄姆(1956~)在2007年推出一套由12本不同颜色封面摄影书组成的画册,题为《余烬微光犹可燃》(A Shimmer of Possibility)。这部作品是格雷厄姆借用“意识流”手法编辑的画册,其中的照片是以在街头抓拍这种最直接的纪实摄影方式拍摄
期刊
何:我读过您一篇名为《在风花雪月中寻找诗意》的文章,印象极深。我常想,古人把美好的事物概括为“风花雪月”这四个字,恐怕是有深意的。而“风”字又在其首,可见风与美好是紧紧相连的。您能从摄影的角度谈谈风中有哪些诗意吗?  李:唐朝李峤有诗曰:“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在诗人眼里,风操控着万物的生机。清代纳兰性德有诗云:“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认为风操控着人的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