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业在变。如果说2004年化妆品行业的关键词是“并购”,那么2005年的关键词则是彩妆,甚至可以把2005年称作彩妆元年。
企业在变。国外日化巨头的多品牌圈地运动,本土日化企业的转型在化妆品的舞台接连上演,目不暇接。
消费者在变。十年前清洁护肤,五年前美白保湿,今天抗皱防衰老,塑造立体化妆容,明天如何,尚无从知晓。
唯一不变的是,资本总是不断追寻着高利润。2005年,彩妆的气息尤其浓烈。彩妆行业的“狼”来了,本土企业徘徊在大池塘里做小鱼还是小池塘里做大鱼的选择之中。如何抉择,成为企业难题,抉择之后如何上路,更是企业的一块心头之痛。
理性抉择:选择彩妆
行业领头“羊”的行动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决定着新战场的开辟。虽然某种程度上,“羊”已经变成了“狼”。
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将在华引入Max factor和Covergirl(封面女郎) 两个彩妆品牌,正式进军彩妆市场,涵盖高档和大众两个层次,竞争对手直指欧莱雅的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而covergirl在美国的销售并不输给美宝莲,2004年,美宝莲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是19%,Cover girl占到18.1%。
欧莱雅对宝洁的进攻显得平静而充满信心。前不久,新羽西以全新的定位高调亮相。在“嫁入”欧莱雅一年多以来,羽西低调推出一款新品口红,带着“更时尚,更年轻”的“国际化”路线而来,而欧莱雅中国公司总裁盖保罗“拍着胸脯”一再强调,希望“羽西”能成为集团中代表“中国元素”的全球品牌。
其他国际名牌也不甘示弱。Collection 2000推出一个旅游彩妆系列以扩大其原有的青铜色彩妆产品,雅诗兰黛推出最新的清凉彩妆系列,融合了糖果的色彩,冰淇淋的甜味和果汁冰糕的特点。而专业彩妆品牌m.a.c和享有声誉的大师级彩妆品牌Bobbi brown 也将在北京面市,彩妆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2005年是中国彩妆元年,彩妆将是化妆品行业今年活跃的主角。
在彩妆品红火的背后也鲜见中国品牌的身影。“时尚就是卡姿兰”的身上融合了本土日化企业所有彩妆产品的光环。本土众多的日化企业,难道就没有想过进军彩妆,分食这个正在被国际品牌蚕食的巨大市场?
在彩妆的这块大蛋糕面前,日化类企业动心了。
以“人靠衣装,美靠亮“闻名的亮国际推出的亮2005/2006 REPAND彩妆系列产品已经上市。他们是日化类企业转型做彩妆的始作俑者。亮国际老总李德才说,选择彩妆,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个市场。日化大鳄隆力奇、蒂花之秀等国内日化企业也将在年内推出彩妆产品。
清醒上路:三问企业
对以操作护肤品和个人护理用品见长的日化类企业来说,转型彩妆之后的路怎么走,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成为困扰他们的最大难题。
聘请外脑?孤军奋战?
困扰来自于未知,未知产生恐惧。离开自己熟悉的护肤领域,进入一个毫无把握、看似前途光明的彩妆世界,对久经沙场的生产商来说,也是一个残酷考验。
生死存亡之下,必有勇夫。聘请外脑和孤军奋战两种做法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聘请外脑,即和专业咨询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产品。但选择合适外脑的过程是漫长的。化妆品这一朝阳产业造就了一批作风浮躁的营销人员,在他们看来,一个新品的成功上市不外乎打造几个概念,借助媒体炒作,然后举办招商会,招到几个区域代理商,上市过程就算完成。殊不知这只是开始阶段,后续还有许多跟踪服务的工作有待完成。但在企业和咨询机构看来,这只是空洞的经典谎言而已,“服务不专业”已成为企业评价某些专业咨询机构的常用语。
事实上,咨询公司与其他企业一样也有产品,不过这种产品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它同其它产品(商品)一样,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他们也需要靠获取利润来生存。正如埃森哲合伙人兼中国公司副总裁王波所说:"我们是一种服务行业,我们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偏颇。因此选择一个优秀的咨询公司相当重要。亮彩妆是和著名化妆品品牌营销机构——中合合作推出的,亮雄厚的资金实力加上中合专家式的营销队伍,是这个项目成功实施的保证。
当外脑失去了对企业的吸引力和价值的时候,某些企业开始剑走偏锋,希望依靠自己的孤军奋战来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他们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对化妆品行业的认识生产研制产品,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来推广产品,忽视了对整个市场和消费者的全新认识,推广效果可想而知。一旦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潇洒地“一笑而过”,用强颜欢笑来安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失去了推广新品的最佳时机,被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只能望着对手的身影感叹。
无论是聘请外脑,还是孤军奋战,企业都要遵循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在深刻洞察市场空白点的基础上推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靠细分市场取得胜利,做条小池塘中快乐的大鱼。
价格取胜?品牌取胜?
对于想转型彩妆的日化企业来说,是挥着价格之剑横扫疆场还是扛着品牌大旗昂首前进,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长久以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中国货”和“低价”是划等号的。“大宝”能有今天的市场份额,与其符合国情的定价密不可分;本土洗发用品“蜂花”在同一档次的品牌阵营中价位最低,很难让人将它与优秀品牌联系在一起。 如此响当当的品牌都只能安居于价格金字塔底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更难以在市场的博杀中取胜。
本土日化类品牌知名度的树立靠的是“电视广告+大流通”,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低价。开发彩妆,是持续以前的低价优势来树立品牌,还是靠树立品牌来赢得消费者,这始终是个怪圈。
事实上,化妆品行业的品牌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这是品牌消费意识最为突出的一个行业,市场细分已非常明显,不同消费层次均有强势品牌覆盖。在这样一个领域,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明白,以跳楼价攻城略地是很难行得通的,价格很难充当必胜杀手,要以此策略创下长青基业难于登天。不断萎缩的利润空间必然导致各个经济单元市场活力的丧失,进而削弱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力。拿彩妆来说,美宝莲大众彩妆产品的价格已经低到让人惊讶的程度。19元的唇膏、39元的粉底液、49元的睫毛膏,有效地打击了国内彩妆产品的低价策略,还有哪个品牌产品能比这个价格更低?
在价位各异、面向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洋品牌长驱直入的宏观背景下,如今已无人怀疑品牌致胜的法则,而对本土品牌而言,如果不升级到品牌经营层面,且不说致胜,就连生存的空间也非常狭小。可见未来本土化妆品行业的市场准入证是"品牌经营",而不是简单的资本规模和低价策略。
定位、形象、渠道的差异化,是洋品牌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本土企业的意识也逐渐趋于这个中心,但由于缺乏核心的技术和人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执行度上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品牌经营是一场战争,因其发展是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位、形象、渠道的差异化,是竞争的起点,也决定着竞争的结局。 因此,在品牌经营的路上,本土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告传播?实效营销?
在媒介发达、品牌意识增强的现代化妆品消费领域,广告传播的力量大还是实效营销的效果好,对众多正在转型或准备转型做彩妆的日化企业来讲,恐怕是迫切需要弄明白的。
对“标王”的崇拜表明了化妆品企业对广告传播的迷信,而化妆品广告最密集的广东卫视,展现了本土化妆品行业在传播竞争方面最为惨烈的一面,也表明了遭遇瓶颈难以超越的尴尬。广东卫视的高空轰炸式明星广告比拼与轮替,形象地浓缩了本土品牌"各领风骚"的现状。每过一年,总有一些曾经把自己爆炒过的企业会发出"去年烟花别样红"的感慨,让充当看客的消费者明白什么叫做泡沫品牌。
在今年央视广告“标王”之争中,广东日化类企业居然集体失语。会后,广告部主任郭振玺毫不客气地对广东日化提出批评。也有专家指出,这样看来,广东日化5年后将有很多品牌灭亡。
姑且不论这是否是危言耸听,但可以看到,对于广告传播的力量,广东日化企业越来越理智了。虽然央视广告成就了很多品牌的传奇,但是否适合广东日化品牌则又另当别论。对广东日化品牌而言,其产品主要以流通渠道为主,在产品销售上多靠经销商推动,换句话说,广告更多的是给经销商看的,而不是给消费者看的。若在央视做广告的效果是为了提高品牌效应,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品牌美誉度,则要求企业的销售渠道由流通转向终端,而这恰恰是广东日化企业目前的软肋。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型期营销瓶颈的突破有赖于传播方面脱胎换骨式的超越,一些较有创新意识的品牌则给陈旧、枯燥的传播格局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新疆奥斯曼借生眉草的民间传说,在产品与广为流传的民谣《掀起你的盖头来》之间建起联想的桥梁,实现品牌与文化的嫁接。乘着歌声的翅膀,奥斯曼在洋品牌与经济发达地区品牌垄断的市场中独树一帜,获得相当高的认可度。
蔡燕萍女士缔造的"自然美"品牌古为今用,将中国传统审美观植入现代美容文化之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巧妙升华,使得整个品牌经营洋溢着艺术灵气,超越众多以空洞"美"为诉求的品牌自成一格。
为在网络时代继续保持行业先锋的优势,欧莱雅与新浪网及《中国妇女》杂志建立面向时尚女性的频道"伊人风采",为旗下品牌与现代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注入最为鲜活的因素。
如此变化,对于众多只会用电视广告进行高空轰炸的本土企业来说,算不算得上是一个新的启发呢? 对需要转型的日化企业来讲,注重终端的有效建设来传播品牌信息,在广告传播与实效营销中寻找平衡点是有效提升品牌的必经之路。如果转型企业继续以经营大流通的日化运作模式来经营彩妆,必然会陷入广告怪圈中而不能自拔。
转型是个充满危机和风险的过程,但只要找准了市场方向和出路对策,本土日化类企业同样能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
编辑/张萍
作者简介:
中合品牌管理机构:国内著名营销策划机构,曾成功服务过近百家化妆品企业,如隆力奇集团、亮国际、安徽兴邦集团、卡姿兰等。
吴海明:国内著名营销专家,2004中国美容化妆品十大策划人、首届中国美容化妆品杰出奖获得者,中合(中国)控股董事总经理,著有《出卖广告人》、《品牌特攻》、《卖场登陆》等著作。
钱志晖:中合品牌管理机构董事总经理。精于新品牌的上市推广, 成功协助多个新品牌上市销售,并有丰富的品牌策划运作经验,成功运作多个大型项目;特别擅长于渠道及终端管理。
欢迎致电中合品牌互动交流热线:0769-2882009、020-37591345、00852-28150066、13143302288、13829296636
www.azone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