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之我见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下,在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也是不甘平庸,他们大喊口号跟上时代步伐。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去静心地解读一些专业理论的文章,导致对很多艺术观念的误解,并且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观念,造成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甚至一夜成名的想法。很多艺术家打着“当代艺术”旗号,创作出一些让人费解的,懵懂的作品。而一幅真正的好作品它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观念;艺术形式
  借用冯朝辉教授在艺术工作期刊发表论文的一段话作为自言的开头吧:“一幅作品感动我们并非是外在的画面形式,真正动我们心弦的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思想与精神,是一种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画家的文化、学识、修养于画面的呈现。人心浮躁,文化缺失,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形式大于内容,重表象轻内涵是当下艺术创作上的一种普遍现象。”笔者对这段话深有感触,一直在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仅有的艺术观念。然而,这段话道出心声。近来一段时间在看河清著的《艺术的阴谋》一书中,不少艺术观念个人认为是赞同。这也可能与自己的性格及對艺术(绘画)已有的认识有关。
  一、“当代”艺术
  一直以来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这两个词分辨不清,以为当代艺术就是现代艺术,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论文的理由。近来在查阅资料时,看到河清著的《艺术的阴谋》书中说的言之有理。书中代言,“关于‘当代艺术’的含义,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艺术之后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从狭义上讲,“当代艺术”的基本形式,是超越绘画和雕塑之后的物品、装置、行为、概念。而摄影和影像,则是“当代艺术”的近期当红形式。而在中国,“当代艺术”一词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艺术界用词最为频繁的。这就在时间观念上对当代艺术有了大概的定位。就个人而言,“当代艺术”不再像过去传统绘画(架上绘画)以外在的绘画形式语言服务内在的绘画内容与精神,而是更加侧重于画面的形式感,以至通过作品在第一时间内最为直观的冲击力。
  在大多数当代艺术家当中,他们把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思维方式,作为创造和标志。区分于传统绘画的艺术思想而适应当代或当代社会下的新的艺术标志和思潮。毫无疑问的是,当代艺术是相对于传统绘画而存在的。
  当代艺术是由波普艺术的出现迅速流行起来,其艺术观念不断扩大,在当今多媒体作为媒介的传播下,出现了各种艺术风格与流派。诸如“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装置艺术”等等,但这都是人们后来把它命名的。而它们体现出来的种种艺术形式、风格、手段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里的。换句话说,他们对艺术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审美及新的评判艺术的标准。他们(大多数当代艺术家)肆意鼓吹“艺术家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入到现实社会当中并反映现实的社会问题”。他们反对传统绘画、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主义”“拒绝艺术的纯粹性”等等,主张消除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他们努力把艺术推向日常生活化,鼓励大众参与其中来。
  杜桑是当代艺术的领头人,他把《喷泉》放在美术馆展示,引起当时艺术家们议论纷纷,就像“当代艺术”一词出现后,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讨论与争议。而后,在1963年杜桑在洛杉矶帕莎迪那美术馆的回顾展上与一位20岁的裸体女学生对弈,其背景是装置艺术作品《甚至新娘也被光棍汉们剥光了衣服》。这也应该体现出所谓当代艺术里的艺术形式了吧。在我们国内也无一幸免,就拿我们现在很多艺术学院美术馆所展出的作品来说,也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了吧。在看展时也碰到过学院的一些老教授,就问他们能看懂吗,而他们表示更多的是疑问。为此,也请教过很多老师、同学而他们都有着不同艺术“观点”。甚至还有人说,是那帮老教授的思想太受禁锢了,还停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所以会接受不了。但是,我们有没想过,一个学院的教授如果对当下现有的艺术形式没有判断的标准时,那他们能对得起“教授”一职吗?是我们现有的当代艺术形式存在一些偏向,还是真的教授们的想法太被禁锢了呢?
  二、对“当代艺术”的理解
  作为一个绘画专业(中国画)的学生来说,对于当下盛行的不少的艺术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然而持怀疑的观点可能会更多一些。当某种艺术形式与风格在特定的时期内高度集中表现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当代艺术。而当代艺术如书中所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得以盛行。从个人角度而言,当代艺术主要有两种艺术形式,一种是离开绘画手段而就地取材,或把现有的物象进行重新组合、拼凑、装置等艺术行为而创作出的作品。另一种就是继续延续着架上绘画的艺术形式,加于新锐的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更倾向于强调形式而轻视内容。
  在当今的中国乃至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对“当代艺术”源源不断的艺术追随者,这也说明它有存在的理由。在当下,由于社会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像过去那样保守和闭塞,使得人们的思想也更为开阔与自由了。但在这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下,造成一部分人有着急功近利,甚至一夜成名的想法,很多人为了达到“名”与“利”的双收,为此毫无顾虑。这也就迁就了一部分当代艺术家,他们大喊口号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为此他们通过简单的解读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观念做出一系列突破性艺术(当代艺术)作品。毋庸置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多少人能静心地去读一些专业理论的东西,而这就导致很多人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观念、思想的误读与误解。所以在很多时候,走进各地美术馆就会发现有很多你看不懂,读不懂的艺术作品。而这里边也包括一些重组、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艺术形式的作品。
  在一些著作中还看到,现在的很多艺术家们觉得当下的艺术手段满足不了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即当代精神。所以他们便肆意地进行艺术创作,强调新锐、实验、创新等特征,并主张要消除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提倡非理性的艺术观念,所以也就不管自己所创作出的作品优劣如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批量的生产,所以在一些美术馆里你就会发现,看不懂展览到底在展什么。并且这些作品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想必他们更多是一种寻求刺激、玩“酷”的艺术手段,是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当代艺术”吗?对此现象黄河清著的《艺术的阴谋》中表示:“事实上,这样的展览根本不是给市民看的,而是为了给艺术家们摄成录像拍成照,增加些个人的履历,日后可拿到国际上去兜售。因此可以说,这只是一个面向国际的展览,不仅脱离群主,而且脱离中国。”   在当代艺术流行的美国,就有一位影响巨大的艺术家,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追求,而且他所追求的艺术形式是不同于当代艺术形式的。人们称他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安德鲁·怀斯。但是他并没有像所谓的当代艺术家们那样搞什么行为艺术,而是踏踏实实,他的很多作品的内容都是以風景、大众的生活为主题,作品所体现出精神世界是能打动人的。
  正如前文所言,当下的艺术家要摆正“艺术”的地位。当某件事情以本身目的而进行时侯,这也许就是艺术的状态了吧。现在的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把手中的活给做好,把要说的话给讲明白,这样才不会使观众或自己在美术馆看作品的时候会有看不懂,持有怀疑的作品。
  三、关于艺术本身
  之前有上过一段书画鉴赏的课,之后自己对艺术的膜拜更是痴情了。很多传统的优秀作品是能打动你的,感觉它在和你互动,但又不能说出话来。不管古今中外,都留下来了优秀的经典作品,而让我们感动的并不是单层画面上的技法与形式,而是作品本身所传递出的一种精神力量或文化内涵。在前文已澄清,作为一个绘画专业的学生,对传统的、古典的、写实的优秀作品是情有独钟的。这也与自己的性格及现有的艺术认知有关的,说不定以后自己也会要求在“变”的。就目前而言,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方式不同,所以对待艺术的观点自然就不一样了
  对于艺术本身来说,一直觉得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它会让你面对作品的时候变得“七情六欲”。“艺术”就像人类发明的语言一样,是一种沟通工具,是为了让其说的东西更清楚一点,让其活得更明白一些而已。
  齐白石是一个中外闻名的大画家, 他的作品在此我也不做过多的解释,因为你们都是懂的。他画的有很多的昆虫,个个都栩栩如生,不难看出白石老人在作画时多么真诚、多么认真、多么在意。这也是为什么白石老人的作品能打动人。所以作为艺术绘画者的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仅是对自己,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更是如此,对自己都不真诚,画出来的艺术作品能信服于观赏者吗?而对于当下很多艺术家来说,他们不再像过去艺术家那样虔信艺术符号可以表达真实的现实世界,并且那个世界是可靠的。所以作为绘画者应更关注的是生活,是大众,是琐事,是日常。创作者将画笔伸向人们生活的最深层,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这才能体现出当今时代的气息。想想这与当代艺术有着共同点,即创作的内容都将来自现实的社会生活并反映着现实生活(时代性),而不同的是(个人认为)当下很多“艺术家”已经不用画笔了,他们通过类似于“行为”艺术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品。真正的作品是能给我们关于社会历史现实的真正认识。
  所以,我们要尊重我们的现实,对艺术要保持着一颗虔诚的心。在此,作为一个拿过画笔的学生,只能说说这些见解吧。
  四、结语
  尽管对“当代”艺术有些懵懂,但那都是片面的。我想,它的存在也许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吧。所以留给以后的人们去判断谁是谁非吧,因为时间就是最公正的法官。最后借用巴尔蒂斯的话来作为我的结尾:“我的画,没有什么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活着,怎么说呢?总有所追求点,总得不断追求点什么,探索点什么。我要追求的,是要表现那种虽然看不见,却又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它是神秘的,也是神圣的。”
  参考文献:
  [1]贺万里.永远的前卫——中国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河清.艺术的阴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冯朝辉.志于道 学于技 修于德 游于艺——写在鲁迅美术学院传统大写意花鸟画高级研修班开班之际[J].艺术工作[J].2016,(03):106-109.
  [4]余耀康.大画家齐白石[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作者单位:  李雪蓓:重庆三峡学院  關杰:重庆三峡学院
期刊
作者简介:  刘清,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張艺枫,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期刊
在当今的中国花鸟画坛,马新林是极少数能够坚守传统同时又自出新意的优秀画家之一。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他长时期坚持不懈分不开。  马新林从小就喜爱绘画,并有所成。1983年,马新林参加了孙其峰教授在洛阳西工区文化馆的花鸟学习班。198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尚涛教授。从此在尚涛和孙其峰两位先生的耳提面命之下飛速进步。  马新林师从孙其峰先生多年,他书、画、印兼修,又勤于读书、研古、知新,深
期刊
摘 要:中国当代油画中出现了大量卡通的儿童形象,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现象。解读其形象背后的意义,发现在当今物质化的社会现实中,卡通的儿童形象以其虚幻的亲近感无疑成为成人世界的一副安慰剂,言说了当代人的一种独特情绪。  关键词:卡通;儿童形象;青春童话  儿童形象作为童年记忆的直观承载体,唤起我们对自己儿时的回忆。在当代油画中,我们见到许多儿童形象无不是艺术家对童年时光的缅怀和对青春岁月的致敬。他
期刊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學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有着许多从事版画行业的艺术家、高校学者们在为版画这一日益沉沦的艺术形式进行着各种“把脉”与尝试,探讨如何摆脱当下日益萎靡的现实状况。这里面既有唯市场论者,也有主张技术转型的实践派,但真正回到原点,回归艺术的本质,回到版画教育带给人独特的育人功能上去反思教学问题的却是少数,文章正是以艺术育人、版画育人为视角,浅谈地方性高校版画艺术教学。  关键词:版画育人;地方性高校  [201
期刊
摘 要:马远、夏圭是南宋院体山水画中颇具代表性的画家,画史常以“马夏”并称。“马一角,夏半边”,说的是马夏的山水画特点,同时也代表了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典型特点,意思是他们的画较多采取小景或截景式构图,与前朝全景式山水画差异甚大,这是南宋院体山水画最突出的特点,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章通过研究马远、夏圭的山水画,探讨南宋院体山水画变化的缘由,以对这段美术史有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  关键词:南宋院体山水
期刊
作者简介:  唐贻鼎,本科生,艺术设计学专业。  指导老师:  王邻霖,男,廣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作品创作想法:  拼贴(Collage)的灵感来自于巴黎街头贴满层层海报的墙面,由立体派的艺术家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造。1912年毕加索在《有藤椅的静物》的画布上粘了一片印有藤编图案的油布,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画布上画出藤编图案,从此模糊了艺术与幻想的区别。  一战后达达艺术家更加丰富了此概念。
期刊
作者简介:   陳晓鹏,中原工学院设计学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艺术。
期刊
摘 要:明代的绘画表现形态,尤其在山水画发展方面,涌现出主盟画坛的流派、引导潮流和影响后世的名家。这些名家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意境通过绘画来展现出来。文学与绘画是两种相互区别、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两者于特定的条件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在碰撞与融合中共同推动着文化发展。以明代山水画为例,浅析这一时期在文学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下,绘画对于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