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人以渔”到“共建渔场”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常常被用在扶贫理念上。在所辖4县区中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定贫困县的贵州省六盘水市,不满足于“授人以渔”,正锐意追求“共建渔场”。为在2018年前消除绝对贫困,他们通过“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不仅决心解决脱贫难题,也要同步为未来打造发展平台。
  “三变”改革不止于扶贫,亦意在搏未来。通过“三变”整合资金、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治理等形成人人共享的“渔场”,使眼下脱贫有支撑、未来发展有依托。
  更为长远的意义在于,“三变”描绘了一副未来中国乡村的图景,村集体、农民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盘活自身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收入的多元化,既保护了青山绿水,也实现了“金山银山”。
  贫困区里出了“美丽乡村”
  在六盘水市盘县,有一个叫“哒啦仙谷”的地方,坐落在岩脚村一个约2公里长的山谷里,是个以“哒啦仙湖”、湿地公园、“七彩花田”为主轴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
  8月下旬,哒啦仙谷的“七彩花田”已卸下了它最靓丽的装束,但站在山顶俯瞰,依然可见由七色花草组成的花田景色,尚在盛开中的马鞭草吸引着新人拍摄婚纱照。七彩花田周围有水库、度假村、生态农业园和清一色农家小楼。家家楼顶上都有一片太阳能板,可发电上网,这是“光伏扶贫”项目,每户仅此一项可年收3800元左右。
  数据显示: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3500元增加到2014年的1.2万元,村集体累积30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呢?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
  初到此处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有40%的贫困率,而现在似乎“无贫可扶”,成为人们期望中的“美丽乡村”:家家户户住着别墅式的楼房,村容干净整洁,水电路(互联)网齐全,田园山水相伴,既有现代城镇的便捷,也不失传统农村的气息,“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10月份,经过网络、手机投票和专家打分,岩脚村入选贵州首届“十佳美丽乡村”。
  这是“三变”催生的一个典型。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项目大家“共有”,村集体有股权,农民是股东,共涉及1.28万户3.1万人,其中扶持4660户贫困户1.39万人。目前,哒啦仙谷项目入园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16家、种养殖大户32户,农家乐48家、乡村客栈22家,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2014年实现总产值2.6亿元,带动就业7600余人。
  岩脚村的脱贫致富或许来得有点快,但哒啦仙谷式的成功,在六盘水不是孤例。
  记者8月底在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米萝乡的俄戛村猕猴桃种植园看到,接近采摘的红心猕猴桃已经挂满藤蔓,工人们正在为采摘做准备。


六盘水的“三变”不仅实现了精准扶贫,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乡村的面貌。山水相伴、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成为现实。 摄影/叶俊东

  据了解,米箩乡的1.6万亩猕猴桃种植园是水城县连片猕猴桃种植基地的核心部分,全县猕猴桃种植总面积8万亩。在猕猴桃种植项目中,“农民变股民”,他们用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占股30%。这种优质红心猕猴桃每亩年产1吨,毛利4万元左右,净利润约3万元,成为股民的农民每年亩纯收入约1万元。
  “这1.6万亩土地涉及1万多人,4000多户。”米箩乡党委书记王元海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俄戛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7000元。收入高的家庭有几十万元,最低的也有两三万元,这还不算外出务工的收入。”
  水城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勇告诉本刊记者,“三变”与现代农业结合在一起,不仅盘活了村集体和农民的资源,也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股民”们可以外出务工,也可以在种植园里当工人,“猕猴桃种植园常年需要工人照料,年工资1.5万元左右,未来还要发展旅游,收入更加多元化。”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如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1%的盘县岩博村,2014村集体资产525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380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多元,过去的一类贫困村成为全县首富村。如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水城县舍烹村,2014年人均年收入1.1万多元。
  据资料介绍,2014年,六盘水市有15.6万人通过“三变”入股变为股民,其中财政整合资金入股人数13.7万人,土地入股17142户8万人、共19.53万亩,农民自筹资金入股611户2403人,股民通过入股分红人均增收1020元以上。共有20余万农民通过就业创业,实现人均工资收入5000元以上。
  扶贫难题倒逼“三变”
  “三变”是什么,为何能给岩脚村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六盘水特色水果刺梨已形成了果脯、软饮、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群。

  简言之,“三变”就是用集体所有的资源入股企业,使原本难以发挥作用的集体土地、道路、水面等具备生产要素功能的资源开始变现;让分散的资金,包括扶贫资金进入企业变为股金,按期分红;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企业,分享红利。
  8月25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在六盘水市召开。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因为“三变”改革尝试。与会者认为,“三变”对于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推动农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三变”不仅是扶贫创新的探索,更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三变”框架中,在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各种要素被整合在一起,农民脱贫致富不再严重依赖外界帮扶,而是靠激活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变”在六盘水的出现,是扶贫难题倒逼的结果。
  据六盘水市扶贫局局长王成刚介绍,地处滇黔桂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六盘水市,全市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5%以上,耕地破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公共配套服务不完善,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发展难、就业难、保障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扶贫开发重点村占全市行政村的60%,按照2736元扶贫标准(现价),2014年还有50.99万贫困人口,且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村寨,八成是老少病残。
  扶贫攻坚难,难在“散”——资源散、资金散、农民散,农村经济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低。由于资源分散,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性差、流动成本高,形不成产业支撑,形不成品牌和市场;由于资金分散,发挥不了整合资源、整合农民、整合产业的杠杆作用,资金使用效益低;由于农民分散,劳动力资源缺少优化整合的平台,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多(全市外出务工人员54.81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7.17%),导致农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闲置和浪费等。
  王成刚说,“土地承包的‘分’解决了吃饭问题,解决富裕问题只能在‘合’上想办法。怎么合?”
  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开展“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找路径”活动。最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作为抓“三农”的具体方法和路径,进入六盘水“三农”发展总体思路。
  “三变”改革目的主要有三。王成刚说,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转型发展;三是解决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弱的问题。
  以“资金变股金”为例。“三变”实践中,六盘水市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把政府、企业、农民、社会、金融资本整合起来,走农企合作的路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除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外),原则上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资本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撬动一家一户的分散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用规模资金推动规模化发展。”六盘水市财政局副局长彭纪星介绍,具备发展条件的地方,立足本地优势产业聚集资金;对不具备脱贫条件、生产生活空间条件恶劣的地方,把资金集中投入到异地良好的产业平台上,实现农民对异地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破解了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地区群众在本地难以实现脱贫的难题。
  据了解,六盘水市围绕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最大化”来考虑资金投入效益,重点把资金集中投入到“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特色农业“3155工程”(100万亩猕猴桃、100万亩茶叶、100万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50万亩商品蔬菜、50万亩草食畜牧业、50万亩中药材、50万亩刺梨、50万亩红花油茶)主导产业上。


六盘水市大力打造旅游产业。今年8月21 ~ 23日举办了盘县乌蒙大草原生态体育国家公园系列活动,首届越野T3峡谷车王争霸赛、滑翔伞赛、乌蒙草原音乐节等三大活动,在3天时间内吸引游客38.7万人次、创旅游收入3.17亿元。

  资料显示,2014年以来,通过“资金变股金”,全市整合农业、林业、扶贫等11个部门各类财政资金2.6亿元,带动集体资金6608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260万元入股经营主体,实施猕猴桃、茶叶、核桃、商品蔬菜等特色产业205.38万亩,共有3.44万户、12.8万农民通过资金入股实现户均增收4434元、人均增收1128元。
  为眼下谋脱贫 为未来造平台
  “三变”带来的扶贫效果在六盘水已经显现。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农经站站长张迎学概括有“五个促进”:一是促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快了土地流转,生产关系出现新调整;二是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三是促进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农业园区形成;四是促进农村经营主体的壮大;五是促进农民增收并分享增收利益,集体和个人资产大增,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并举。
  这一切,对贫困连片地区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为脱贫而脱贫。“三变”之举,不仅让六盘水市为2018年前消除绝对贫困增添了信心,更让他们在谋划未来发展上有了底气。
  六盘水是国家“三线建设”(指自1964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的重点地区,煤炭远景储量840亿吨,一直有“江南煤都”之称。资源禀赋决定了其资源型城市的基因,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农业一直是六盘水的短板,2013年六盘水的三大产业比例为:6.6:57.1:36.3。
  但六盘水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7%的城市,农业结构以种植玉米、土豆、水稻为主,农业总产值占GDP的1.7%。不管是从全市层面的“煤都”转型,还是贫困线下的农民脱贫致富,都需要有符合地域性、可持续的产业支撑。
  在山连着山的贵州,六盘水“是一座没有平原支撑的城市”,眼睛还得盯住“山地特色”。六盘水的资源优势离不开生物多样性、气候、生态等,“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有潜力,可以走出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通过“三变”促进土地集中、资金集中、劳动力集中,有效解决了耕地碎片化、投入零星化、发展粗放化、产出低效化等扶贫攻坚的突出问题,使单家独户的农民集中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发展猕猴桃、刺梨、红豆杉、茶叶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脱贫有了着落,转型才有基础,未来才可依托。


六盘水市通过“三变”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保护环境,又实现增收。如今,盘县“哒啦仙谷”的七彩花田和水城县的猕猴桃基地已成为当地的“名片”。
摄影/叶俊东

  这两年,“煤都”六盘水,对外打的是“凉都”名片,正在把雄厚的气候、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平台。如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从2013年开始,六盘水已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吸引力一年好于一年。今年8月21—23日举办了盘县乌蒙大草原生态体育国家公园系列活动,首届越野T3峡谷车王争霸赛、滑翔伞赛、乌蒙草原音乐节等三大活动,在3天时间内吸引游客38.7万人次、创旅游收入3.17亿元。目前,六盘水市第一、第三产业的比例迅速增加,增速在贵州省均为第一。
  而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魏雄军还一直在琢磨,六盘水有这么好的有机农业、观光农业,难道不可以成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生产和标准的领航者?有这么好的生态条件,在“数据贵州”大背景下,难道不会在大数据时代成为某些领域的“中心”?
  9月份,六盘水直飞北京的航线开通,过去最大的“交通瓶颈”得以缓解。“互联网思维”下,六盘水的未来平台正在“生态文明”和“大数据”的框架中谋划着。
  说到底是“治理重建”
  “这50多万贫困人口,80%是老弱病残,完全靠他们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核心是乡村治理问题,必须依托集体经济的壮大。”六盘水市经信委信息化中心经济师刘洲语说。
  经历过几十年在贫困地区的“输血”“造血”,至今未摆脱贫困的“老大难”,有限的一对一资金扶助、产业帮扶,能解决一时,但解决不了一世。“授人以渔”能帮助大部分农民走出贫困,但无法做到“一个都不少”地实现全面小康。扶贫与发展终归需要有效的“组织”,打造出人人可共享的“渔场”。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比如水电路和网络等已经或正在建设中,这是硬件指标。但软指标方面,农村分散的人口和乏力的管理模式日益显出弊端。
  建“渔场”,需要可持续的资源依托,需要有品牌有市场的产业支撑,需要有现代化的组织水平,需要高效有序的治理能力。说到底,核心在于乡村治理重建。
  边远贫困地区的现实是,亲壮年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农村空心化趋势严重。人口的“流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基层组织建设陷入困境,比如过去由集体商量才能决定事情,逐渐成了走过场。有的地方村干部也都外出务工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就更加衰落,集体资产躺在“仓库”里睡大觉,无法实现其价值,更不能给组织成员带来利益。
  扶贫攻坚难,在偏远地区最终指向乡村治理能力不足上。
  “村集体要干什么事,没有钱,只能是有心无力,号召力就弱了,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物质基础。”六盘水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牛卫国说,六盘水市“资源变股权”的直接效果,是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先无力为村农民脱贫致富办事的村委会有了财力,也就有了为眼下谋脱贫、为未来造平台的能力,实施精准扶贫就有了载体。
  据介绍,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共整合了15.5万亩集体土地、7.4万亩“四荒地”作为村集体持有的股权,入股到42个万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477万元。消除“空壳村”157个,“空壳村”占比从2013年的53.8%下降到38.4%。
  在“三变”实践中,六盘水市探索的“联村党委”,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2014年6月,六盘水市出台《关于推进联村党委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5000—10000村民或2—3个行政村为一个单元,设立“联村党委”,打破地域限制,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几个村联合起来,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产业联建、村居联建”等方式,统一对辖区内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规划协调,实现强村带弱村,村与村抱团发展。
  “联村党委”之于扶贫攻坚的效果是明显的。如水城县玉舍镇依托核桃产业,联合俄脚村、甘塘村、海坪村,组建玉舍镇“转山核桃产业联村党委”,核桃产业种植面积达2万亩,联合的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
  更明显的效果是可以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扶贫的“硬茬儿”往往是闭塞的旮旯地带,发展产业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增收难、发展难凸显,仅靠移民扶贫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存在不少现实难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村寨。
  “联村党委的建立,从组织形态和产业布局上,可以有效实现异地产业化和异地置业。”据牛卫国介绍,有了“三变”整合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民这样一个平台和分配机制,加上“联村党委”的组织、布局、协调能力,即使不移民,也可以通过异地产业化和异地置业来实现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曾论述,“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联村党委”的创新,正是以加强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为抓手,破解部分农村地区乡村治理“难以作为”的难题。
  据介绍,六盘水联村党委一般从各村支部书记中选出一个带富能力比较强的人来担任联村党委书记,其他村的党支部书记担任副书记。“现在几个村一起设立办事服务大厅,将这几个村的党委组织起来,放在办事大厅,随时都有人为村民服务,涉及到跨界的问题,通过协议来合作,解决争议。”牛卫国说。
  截至目前,六盘水市共选出34个“联村党委”,涉及15个乡镇街道、覆盖88个村(社区),其中有7个非公企业党组织、3个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最大的“联村党委”囊括了9个村,也出现跨乡镇、跨县区、跨市甚至是跨省的“联村党委”。
其他文献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再度成为焦点。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  作为1994年分税制以来财税领域的最大动作,本轮财税体制改革覆盖预算、税制、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方方面面,可谓立足全局、着眼长远。  聚焦预算公开  在本轮财税体制改革中,什么是最迫切需要推进的改革项目?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非预算公开莫属。推动预算公开,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2
期刊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构中央、省和市县三级政府的税种体系。  本轮税制改革后,我国的税制体系里都包含哪些税?从中央到省市县,每级政府都享有哪些税种?这是本轮税改央地关系重构的最直接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处了解到,这一问题已成为财税“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题。根据财税“十三五”规划目前的研究,未来中央、省和市县三级政府税种体系的图谱已初现轮廓。  中央  在现行的税制体系中,
期刊
德国大众汽车排放丑闻发酵月余,涉事车型多已浮出水面,均为采用EA189型柴油发动机的大众旗下车型,涉及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亚特四个品牌。10月15日,大众集团正式宣布召回欧盟市场约850万辆问题柴油车,从明年1月起对这些车辆进行免费维修。同时,欧盟以外市场的召回也陆续展开。其中,大众中国宣布召回中国市场1950辆卷入“排放门”的进口柴油车。  汽车召回并不新鲜,但大众“排放门”引发的大规模召回却
期刊
10月23日,央行发布消息说,24日起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且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年内第三次“双降”如期而至,货币政策再成稳增长的一招棋。  金融政策走向同样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各项事关发展和改革议程的关键,金融“十三五”规划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诸如汇率市场化等触及深度改革的举措,需要在
期刊
在中国经济由“常态”进入“新常态”,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需相应调整。  海清认为,在中国经济由“常态”进入“新常态”,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需相应调整。本书归纳了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四个重要变化。第一,五大周期(经济增长周期、通胀周期、地产泡沫周期、外汇占款周期、资金成本周期)的同步性弱化。第二,经济增长范式由基建+房地产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投资驱动。第
期刊
中央、省级、市县三级政府税种布局之外,税和税之间的此消彼长、大税小税的角色定位,触及本轮税制改革的更深层次。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完善税收制度部分中,“逐步提高直接税比例”是紧跟在完善地方税的第二项内容。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个人所得税改革。由于事关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切身利益,个税改革或将成为本轮税改以来,继“营改增”之后的又一大看点。  税种结构
期刊
绩效是什么?就是岗位、部门和企业最终要实现的工作结果。绩效管理是什么?就是围绕要实现的工作结果,通过系统的方法,让员工实现目标的过程。绩效不会天然形成,要靠职业化的管理去促成,绩效管理就是让大家更好地实现目标的工具。我们不能说不需要绩效管理,只有做好了绩效管理和没有做好的企业之分。  绩效管理为什么  说到底,绩效管理就两个目的:一是帮助企业成功,一是帮助个人成功。  如何帮助企业成功?就是要帮助
期刊
除继续加大养老床位建设外,加强现有养老床位集约高效利用也至关重要。  如今,中国的养老床位供应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面临“一床难求”的困扰,另一方面城乡机构养老床位空置率超过40%,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要解决这一问题,除继续加大养老床位建设、增加必要的床位供给,为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外,着力加强现有养老床位集约高效利用也至关重要。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
期刊
究竟要不要人为地树立、培植出一个或几个新的地方主体税种?  按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今年应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营业税这一昔日的地方大税种将由此步入历史舞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专家提出,未来应尽快寻找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来给地方税收“补位”。这些观点在“营改增”起步后就十分突出。  所谓地方主体税种,也就是在一系列地方税中脱颖而出、对地方税收收入起到支撑作用的税种,要么是纯粹的地方
期刊
冬至过后,扬子江边风萧萧;年关将近,石头城里寒意浓。一道圣旨,令台城的皇宫和衙署里本该辞旧迎新的喜气荡然无存。  “滨州侵地案,令靖王萧景琰主审,三司协助。查明立判,不得殉私,钦此。”  官员骑墙、誉王沉默、耕农封口……诸多怪现象令这桩牵涉多名权贵的大案扑朔迷离。然而,靖王沉稳应对,迈过险阻,不到一月即已结案:庆国公及其亲朋主犯也先后伏法,家产悉数被抄没。  电视剧《琅琊榜》里的这段情节,拨人心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