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的按揭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流行“房奴”说法——首付给了地产商之后,银行就成了奴隶主。我就是被银行“包”了的奴隶之一。
  以前,觉得自己的钱花不完,每个月都可以看看电影,约约MM。现在不行了,余钱都给银行了。即使MM们主动打电话过来,也要礼貌拒绝。
  越来越觉得,按揭能让人精力用尽,近乎死亡,也就是精尽人亡。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办法,就是拉长按揭时间,这样做的话,他(银行)好,我也好。我以前买房子时就提过这个建议。
  售楼小姐拿出计算器给我计算,15年、20年、25年、30年的不同“好处”时,我脱口而出:“有没有1000年的按揭?”答案让人失望:“最多30年。”“其实,你们能不能和银行商量商量,每个月还5块、10块的,只要一个月还款不超过10块,几万年我都同意的。而且,多高的利息我都能接受,银行也应该以人为本呀!”众人皆笑盈盈。
  我相信,我的观点是所有“房奴”的心声。其实,1000年的按揭,银行也不赔本,因为银行可以把利息搞得很高,1000年下来,连本带利息,要赚更多。对买房人来说,也不应影响现实生活,至于子子孙孙的事情,不用管那么多,生他们就是为还债的。
  可是,银行肯定不会这么做,我分析银行主要是觉得人们活不到1000年,人要是死了,钱就要不回来了。但是,银行就没想到人类科技进步,寿命是可以延长的,乌龟、甲鱼那么低等的动物都能活上千百年,人类难道连王八都不如?
  所以,经济学家总说我们的银行不注重长远利益,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可恶的是,银行不但不延长放贷年限,还会定期不定期地加利息。现在,我的月供比以前涨了150元。
  我真希望有一天,银行的电脑全崩盘,就好像公司发我的电脑一样,什么数据都坏了,最好是我的账户上,能多上几百万,按揭年限被改为1000年,10000年,越长越好。
  我们上学时,课本上说,按揭是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重要手段,但后来有哥们讲了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说是美国老太太靠按揭,一生还债,但是一直住在新房子里,而中国老太太,快死了才凑足了房钱。
  于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按揭概念传到中国后,什么都可以按一下,房子可以按,车可以按,看病可以按,买衣服可以按,买冰箱可以按,在各个领域的商人们都想按消费者一下。
  所以,千万不能信地产广告,赵本山大哥说得好:谁用谁知道。
  (郭宝明荐)
其他文献
一家高级轿车代理商的总经理,决定从两位业务主管当中选出一位来接替他的位子。他找来两个人,布置了一项任务。  任务很简单,德国原厂50辆最新款的轿车就要运抵台湾,他想给这两位业务主管三个月的时间,谁卖得最多,谁就是新的总经理。老总特别强调一点,这款车有一个电子零件有瑕疵,瑕疵现象的发生几率只有50%,因为这个瑕疵不会影响到行车及安全性,原厂没有计划召回车子。但是若瑕疵真的发生了,零件要等三个月后,才
期刊
故事围绕着中、德两国教师如何培养钉钉子的工人展开……  德国。  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钉钉子。这里有一些工具,请大家上来尝试一下。”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辅导学生。  下课时间到。“同学们都掌握了吗?”学生们:“会了”。老师:“好,下课。”  中国。  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钉钉子。钉钉子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某著名造船厂船坞由于一颗铆钉不牢
期刊
我由科员被一下提拔为科长!  下班一到家,立马将这个特大喜讯告诉妻子。谁知她听后一言未发,整整一个晚上没说话!  次日一大早,妻对我说:“看来你们厂开始走下坡路了,你还是趁早另找出路吧。”  闻此言,吃惊之下我怀疑妻子真的发高烧了。  不过,在妻子的一再催促和朋友的帮助下,我过了三个月的科长瘾就跳槽了。可奇怪的是,仅过了一年工厂就停产了。  我问妻子:“你是怎么看出‘苗头’的?”  妻答:“你的水
期刊
最近一次同学会上,大家说起一件旧事:当年校运动会上,一位同学因为感冒想退出比赛,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参加了田径3000米的比赛。在全场的加油呐喊声中,他咬牙跑完了全程,随后呕吐不止.当时同学们都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但就是这么一跑,他后来得了心脏病,由此改变了一生。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劝他退出比赛呢?为什么这位同学不毅然决然地说声“不”呢?  由此联想到一个小报道:一个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在海拔
期刊
父亲  琳 子    住在城里  雪白的墙壁  父亲破坏了它。  他在头顶高的地方  敲钉子,一墙壁的钉子:  挂草帽挂弦子挂算盘挂钥匙  他还把大街上拣到的螺丝钉、红铜片、残破的 磁铁、一把麻绳  也挂在那里  而我的老父亲  喜欢躺在它们中间的藤椅上,看一本旧书    巴比伦  杨森君    这些巨大的石块经历了一个沉睡的过程  从时光中孕育的花朵,一年只开  一次  当春天再度光临  雨水一
期刊
某公司大门口贴招聘启事一则,诚聘谈判专家一名。一青年看了启事,来到人事部见经理。  经理:“先生是应聘的?”  青年:“废话,难道你这儿是餐厅我来吃饭的?是阅览室我来看书的?”  经理:“请坐吧。”  青年:“你没有权力命令我坐,坐或站是我的权利,每个公民的正当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经理:“那么……请抽烟。”  青年:“抽烟是慢性自杀,你我无冤无仇,难道你想谋财害命?况且,如果这烟要是放了毒品
期刊
2月13日,北京市有一家结婚迎亲,喜事闹出了丧事。结婚车队里有一辆车走错了路,司机违章倒车,新郎的叔父在车后指挥,被压死了。新郎痛彻心肺,在死者前面长跪不起。读到这则新闻,不免心惊肉跳。可以想像,这家人该是如何悲痛和窝心,而且,这对新人恐怕将永远生活在这件事情的阴影中了。  第二天,我刚走出小区,停在路边空地上的一辆车突然倒车,速度很快。好在我眼未昏花,腿脚尚健,来不及思考,条件反射似地作出了反应
期刊
十多年前的故乡,河流上曾飞满鹭群,飞满让我怀满渴望的翅膀。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却只能用记忆来留住那些远逝的身影。如果,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事物只能用记忆来攫取的话,我们还会拥有些什么?  左眼刚逮住它的尾巴  它却在右眼里遁了  水茫茫,气蒸腾  或许  也只是或许  它正在某处啄食一块冬日的天光    远山近了,近山远了  雨霏霏,灰蒙蒙  灰的竟记不起  当初成一字  抑或人字形  来的    岸
期刊
我大学时的老师,现在已经是教授职称了。有一天闲了和他聊天,我问他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怎么不去别的城市发展?他笑了笑说:“曾经想过去别的地方发展,可时机不成熟,现在有条件了,可先我离开这个学校去外地发展的朋友告诉我说,千万不要离开这里,离开你将后悔一辈子。”  我不禁纳闷。老师又告诉我说:“你看现在报纸上到处都是某某院校招聘教授、博士,年薪几十万,管住房,替家属安排工作等等,那都是噱头、骗人的
期刊
不久前,30名“浙商”被浙江省“保送”到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12天的特别培训,高达42万元的培训费,全由浙江省埋单,于是特别培训成为了浙江省、清华大学和亿万富翁们“三赢”的名利场。  清华大学微笑着接住42万元的银票和30名“草根浙商”。前几年邓亚萍、伏明霞、王义夫上清华就简单多了,名人嘛……“名人进清华”似乎已是清华大学的“第22条校规”了。然而,在这条“校规”背后,以出名人为荣的清华,变成了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