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析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入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出76例进行研究。以盲盒抽取编号的方式,单数编号患者分入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治疗;双数编号患者分入研究组(38例),另增加尼可地尔治疗。对两组的ST段压低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ST段压低指标的最大值、导联数,以及心绞痛发作方面的发作频次与持续时间值均在治疗后减小,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数据相比对照组更小(P<0.05)。结论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应用尼可地尔能进一步增强常规治疗的疗效,可将该药物作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加强治疗选择。
  关键词:尼可地尔;不稳定心绞痛;心电图ST段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042-01
  不稳定型心絞痛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该病症发作时会出现强烈的胸痛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如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在发生多次该症状后,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1]。临床上用于抗心绞痛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但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常规治疗药物的不足随之显现出来。尼可地尔属于一种新型的抗心绞痛药物,在近些年来逐渐用于临床治疗,该药物属于钙离子通道开放剂,能够促进冠状动脉的扩张[2]。为增强抗心绞痛效果,我院在常规治疗上增加尼可地尔后取得了更显著的效果,故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入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出76例进行研究。以盲盒抽取编号的方式,单数编号患者分入对照组(38例),双数编号患者分入研究组(38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占比各为52.63%(20例)、47.37%(18例);年龄58~73岁,平均(65.38±6.26)岁;GRACE评分为低危和高危患者占比各为44.74%(17例)、55.26%(21例)。研究组患者的男女占比各为57.89%(22例)、42.11%(16例);年龄60~72岁,平均(66.15±5.83)岁;GRACE评分为低危和高危患者占比各为39.47%(15例)、60.53%(23例)。对两组的上述资料数据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了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方式,具体用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可选择钙离子拮抗剂、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研究组除了采取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以外,另外增加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该药物生产于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517,每次用量5mg,每天用该药3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ST段压低指标(最大值、导联数)、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次与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在ST段压低指标的最大值、导联数,以及心绞痛发作方面的发作频次与持续时间值均在治疗后减小,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数据相比对照组更小(P<0.05)。见表1。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是比较多见的心血管病症类型,且往往发生在中老年阶段[3]。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病情向心肌梗死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是避免心肌梗死出现的关键。为了能够提升抗心绞痛治疗的效果,临床上逐渐开始进行加强治疗,尼可地尔作为一种新型抗心绞痛药物,其疗效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
  通过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能够看出,在增加尼可地尔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ST段压低最大值、导联数均比对照组更低,并且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效果也比对照组更显著。表明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机制可知道,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状态和心肌供血供氧,是缓解心绞痛的关键。尼可地尔属于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一方面尼可地尔能够对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对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产生抑制作用,促进血管的扩张,帮助其平滑肌发生松弛[4]。在该作用下,患者的冠状血流得以恢复,进而其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得以改善,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心绞痛,并减少其发作。另外,尼可地尔通常在患者用药后的半小时就能够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其药效作用时间能够持续12小时左右,故见效快且药效持续长久[5]。
  综上所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应用尼可地尔能进一步增强常规治疗的疗效,可将该药物作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加强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索延征.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使用尼可地尔的效果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2):40-42.
  [2]于凝,惠永明,马超.尼可地尔对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29-30.
  [3]张莹.尼可地尔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30):127-129.
  [4]曾瑜斌.分析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1):152-153.
  [5]任静娟.尼可地尔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95-97.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中医院 山东烟台 2658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中应用中西医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区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90例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开展治疗,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45例在常规性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显
期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程快,随时可发生心功能不全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骤停死亡。随着我国的生活节奏加快,心脑血管等老年疾病的发病年龄低龄化趋势,中年人也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特别是烧伤患者有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烧伤治疗过程中长期卧床血流缓慢、静脉血栓、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易导致心脏冠状动脉灌注不足,特别是换药疼痛易诱
期刊
摘要:目的 對比观察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曲安奈德联合康柏西普、曲安奈德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我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0例119眼,随机分为A组30例38眼(曲安奈德联合激光)、B组30例39眼(曲安奈德联合康柏西普)和C组30例42眼(曲安奈德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3组:治疗后1、2、3、6、12月记录三组的治疗结果(包括最佳纠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CRRT)在救治低体重急性肾损伤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发生急性肾损伤进行 RCA-CRRT 治疗的12 例体重低于3.5Kg危重
期刊
摘要:目的 思考输卵管妊娠患者接受单剂量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8年-2020年期间接收的8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结合治疗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甲氨蝶呤多剂量聯合米非司酮药物)与实验组(甲氨蝶呤单剂量联合米非司酮药物),各43例,之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通过一周的治疗能够发现,2组患者的血清β-HCG值都有一定地改善,不过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大一些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用对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进行研究,由于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观察两组患者NIHSS、MMSE、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MMSE评分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NI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用药量,患者呼吸功能和术后血流动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呼吸功能和术后血流动力情况明显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于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复发腹股沟疝患者60例,按电脑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30例患者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对比组患者30例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对比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高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使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Ⅱ期者、肿瘤直径≥3cm者、多发病灶或伴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肺曲霉菌病(PA)和肺隐球菌病(PC)患者临床血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真菌感染类型不同分为PC组(35例)和PA组(45例),比较两组的CT病灶分布、CT征象、相关伴随症状及G试验、GM试验结果。结果 病灶分布方面,PC组左肺下叶分布占比明显高于PA组(P<0.05);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