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活知识之我见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抽象的,深不可测的。甚至不少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难以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其实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用“数学”意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数学; 生活; 体会; 感悟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自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记数法开始,到如今用无线电指挥宇宙飞船航行,数学无时无刻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人造地球卫星等等,都是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现代学生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数学知识去解决。可见,数学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数学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固有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学生的感受、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实施有效课堂。
  1联系生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觉得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例:学习长度单位,可以带学生实地丈量学校操场、楼房;学习面积计算,让学生算出装修教室所需瓷砖面积、数量及钱款。让他们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电都进行计算,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走进数学。这涉及到日常生活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是非常重要的,再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解决此题,这可使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又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跟现实生活互相结合,解开了学生客观现实生活接触的诸多难题,从而通过课改让数学走进生活、使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悟到数学的普遍性。
  2走进生活,体会数学蕴藏于生活的游戏中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如教材《池塘里有多少鱼》一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课前把一些豆子混合在一袋玉米中。上课时,把这袋混合物拎进教室,此时,学生一看见这手里的袋子,肯定会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教室里议论纷纷,他们急切的想知道,老师上课拎着的袋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呢?
  当老师慢慢打开袋子,捧出一捧豆子与玉米粒的混合物说,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进了玉米袋,同学们看!虽然农村的孩子对黄豆和玉米并不陌生,但出现在课堂上,他们还是那样的新奇,大家紧紧盯住了老师的手,此时,教师趁机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如果想要知道黄豆所占的比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挑出来,数一数、称一称同学们可能各抒己见。那么,哪一种方法适合我们的问题呢?如果在时间和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怎么数才好呢?通过一连串设问,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抽一小部分来,看豆子所占比例,以此估计全袋中豆子数目所占比例。最后,经过学生分组活动,得出结果。进而引出抽样,总体,样本等概念。结合数豆子事例,学生很轻松的理解了这些抽象概念的含义,之后课文中提出了:要想知道一个池塘里有鱼的数量多少怎么办?要想知道树林中某种鸟有多少只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学们也会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扎实的落实知识。
  3关注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在教学中,借助电教手段,充分展示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所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应的氛围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兴趣盎然。例如,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一只会“飞”的彩蝶,当这只司空见惯的花蝴蝶刚“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得异常活跃和好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快就从蝴蝶两只翅膀在运动中的现象得出了轴对称的形象,并能举出许多轴对称的实例。接着,通过对屏幕上两个轴对称三角形的演示,引导学生顺利地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轴对称的三个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然后,向学生提出大家熟悉的“打台球”问题, A、B、C三球在同一直线上,怎样才能在不碰中间B球的情况下,用C球击中另一端的A球?问题一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起来,通过讨论、分析,很多同学就利用了自身的实践经验解决问题(这就是对称),还有同学与物理中的反射现象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更学会了融会贯通,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
  4深入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打电话,看电视,到商场买东西,节假日外出旅游购票,家里煮饭、洗菜时间的统筹安排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数学的素材。因此提倡学生记录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想到的问题,看到的问题,这将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的记录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体现着他们与数学成长的过程。例如,一位学生在记录中写到:在国庆节,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准备在国庆节外出旅游,荷花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海洋旅行社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到底应该去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我经过认真计算,选择了海洋旅行社。经过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不仅让我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让我感到学习数学还真有用。就这样,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他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生活经验,发现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发现较深奥的自然科学知识。建立在学生一定的知识经验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能从应用中找到“成就感”的心理满足,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讲,既提高了生活应用能力,又能让他们体会到时时处处有知识,使他们产生一种探索知识不在于年龄大小,只要用心,中学生也能研究“大学问”的学习自豪感,每发现一个问题,揭示一个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谜,就能有“成就感”的满足,学习过程将成为他们展示自己的过程。
  5研究生活,体现数学的开放性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那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在方法、方式的呈现上应具有新颖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方法强加于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思考,统一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和表达时间,让学生求新求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在教“七巧板”这一节课内容时,可让学生拿出自己做的七巧板,通过自己的拼图活动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现给其它同学看。由于不受老师条件的限制,学生拼成的图形非常具有创新意识。有的学生拼小兔子,有拼帆船的,还有拼人像的……在玩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了“七巧板”的“巧”字,也认识了“七巧板”七块板的角、边、线之间的联系,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6感悟生活,体验数学中的“数学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中学生对美的事物感受更为深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失时机地把生活中“美的事物”与数学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爱屋及乌”的连锁反应,使学生从内心深出感受数学美。例如,在讲完“黄金分割”后,我向学生展示了许多精美的图片,问这些图片美不美,同学们在肯定回答的同时,我告诉学生这些精美图片之所以美,是因为他们都符合“黄金分割”原理,它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还介绍了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门窗的形状,课桌高矮长宽的搭配,广告画的制作等等。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美。数学美源于数学,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美感通过学生在一定审美经验上的感知体现出来并反作用于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并产生美感,从而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使学数学成为一种享受,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会更高。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数学,热爱生活.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育》杂志社——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2004.11
  [2]《全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数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连接的同时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认真改变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大量涌进城市,给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是许多农民工的子女却留守在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情感饥荒,被称为中国未来的“定时炸弹”,所以本文从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解决存在的方法入手,提出了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若干建议。仅供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 关爱缺失; 树立自尊自信 ;找回新我 我从事教育教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函括道德、人文、语言、文化等方面。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语文教育存在许多弊端,令人担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一)体现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二)挖掘课本教材的人文内涵。(三)开发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四)语文教师要做到语言美。(五)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材料。(六)适应时代发展。(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立志终身学习。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观
期刊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觉地去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和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不仅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新课程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要求我们要改变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在新教材中含概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用于数据处理的Excel、幻灯片制作的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用于网络漫游的Intern
期刊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同样要让小学生爱学语文,激发学习兴趣是前提。让学生主动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列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
期刊
学习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好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同样要让小学生爱学语文,激发学习兴趣是前提。让学生主动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评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丰富的课外资源可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
期刊
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细腻,为此,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篇见情,情引为先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要做好精心的教学准备,可借助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教学用具,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在教学朱自清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语)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营造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