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关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的初步探索。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有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所以,老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也才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如此重要,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呢?
一、准确切入,激发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使学生急于去解决,形成思维训练。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开篇就可提问学生:自然界的花朵为什么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颜色?在不同颜色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起关键的作用?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找到答案时,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直问”换成“曲提”,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如《背影》一文中写道:“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果让学生分析该句话的真正意思,可以这样问:“文中的我当时很聪明吗?”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不聪明那为什么要说自己‘太聪明’呢?”有的学生会说“这是一种讽刺”、“这是朱自清运用反语在挖苦自己”,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体现了当时‘我’回忆此事时的何种心情?”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提”,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我”后来意识到自己那时候太自作聪明了,其实很糊涂。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更能够使学生沉浸于问题而深深喜欢上语文课。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设疑,步步深入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讲《故乡》,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讲到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后,为回答“通过肖像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台阶式的问题:①“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②“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浙江农村孩子)③为什么“项戴银项圈”?(父母疼爱他)到此,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要解答的问题水到渠成。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以及教者的引导,学生更容易解决本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有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如果能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让学生想得深远,想得广博,并把提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地发展,有些还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有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所以,老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也才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如此重要,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呢?
一、准确切入,激发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使学生急于去解决,形成思维训练。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开篇就可提问学生:自然界的花朵为什么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颜色?在不同颜色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起关键的作用?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找到答案时,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直问”换成“曲提”,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如《背影》一文中写道:“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果让学生分析该句话的真正意思,可以这样问:“文中的我当时很聪明吗?”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不聪明那为什么要说自己‘太聪明’呢?”有的学生会说“这是一种讽刺”、“这是朱自清运用反语在挖苦自己”,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体现了当时‘我’回忆此事时的何种心情?”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提”,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我”后来意识到自己那时候太自作聪明了,其实很糊涂。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更能够使学生沉浸于问题而深深喜欢上语文课。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设疑,步步深入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讲《故乡》,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讲到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后,为回答“通过肖像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台阶式的问题:①“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②“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浙江农村孩子)③为什么“项戴银项圈”?(父母疼爱他)到此,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要解答的问题水到渠成。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以及教者的引导,学生更容易解决本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有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如果能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让学生想得深远,想得广博,并把提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地发展,有些还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