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打工,留下年幼的子女在家成长或上学,我们将其称为“留守儿童”。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而这些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大多都存在自卑、孤僻、悲观、我行我素、抑郁性、攻击性强、缺乏安全感等情感障碍,心中那片沃土也早已干涸。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9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集体——六(5)班。全班58名学生中,有15名留守儿童,其中14个孩子的家庭还算幸福,学习也均在全班中游。唯有张×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是同学心目中的坏孩子。
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交谈着假期趣闻。而张×一直低着头,一副忧郁的神态。我叫了他好几次,他都没有搭理,旁边的同学告诉我说:“这是咱们班最坏、最脏、学习最差的学生。”课后我和前任班主任进行了交谈,得知张×真可谓是劣迹斑斑。他经常伙同外校学生砸商店的玻璃,偷盗邻居的钱物,威胁小同学要钱,翻墙进入本校偷盗各班的班费及学习用品等。老师多次批评教育,学校也曾让他在全校师生面前做过检查,可他依然屡教不改,我行我素。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课堂上,他一直低头摆弄着学习用具,老师提问时,他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课外也很少说话,从不和其他同学交流。
第一周的周末,我对张×进行了家访。通过和他奶奶的交谈得知:张×的父母在他刚出生不久就离异了,各自在外地长期打工,他只能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年龄大了,无精力管教他。这样的家境,造成了他自卑的心理,同学都嫌弃他,不愿与他交往,使他逐步成了班级活动的边缘人。久而久之,给他的内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他,成了困扰我的一大难题。
为了让张×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真正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组织召开了班干部会议,决定和班委会成员共同帮助这个特殊的学生,并把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安排和他坐同桌,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将自己不用的学习用具送给他。课堂上,我多次鼓励,他仍缄默不言。课后,我鼓励他多参加班级活动,想通过活动帮他树立自信,并试着和他沟通,可是他依然没有向我敞开心扉。尽管我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毫无所获。多次我都想放弃他,可每当我闭上眼睛,他破烂不堪的衣衫、忧郁的表情时时印入我的脑海,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一定要坚持,这个孩子需要我来拯救。
课余,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教育留守儿童的资料,知道造成这个孩子自卑心理的直接原因:他是一个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长期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中的情感太久,无处发泄。如果触破这份情感,我坚信,他一定能重返集体。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以“留守不孤單——关爱留守儿童”为题,在全班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课由我主持,一开始我引导说:“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孩子,团团圆圆守在一起,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同学们知道吗?有不少孩子因为爸爸妈妈离异或外出打工,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其实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想天天听到父母的叮咛,也想吃到父母做得可口的饭菜,也想和父母共同分享学习中的快乐。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却不能享受这种幸福。在我们的集体中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和思念无处诉说。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做他们的听众,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好吗?”教室里顿时安静得出奇,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那些留守兒童都低着头,默默不语,张×也不例外。我示意同学们用掌声鼓励这些孩子。几分钟后,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杨××同学,她说:“虽然爸爸妈妈才走了半年,可是我很想他们,我想和他们天天在一起。”她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到座位上,偷偷地抹掉了眼泪。紧接着很多孩子都走上了讲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爸爸妈妈。”“我爱爸爸妈妈。”“我期待着春节早些到来,那样我就可以见到我妈妈了。”……孩子们有的边哭边说,有的已泣不成声。在倾听的同时,我一直观察张×的动静,他丝毫没有走上讲台的动机,只是用他的大眼睛看了我几次。我知道,那是他在告诉我“老师,我也想念爸爸妈妈。”十几个孩子用眼泪倾诉完他们的思念后,所有同学的目光竟齐刷刷地转向了张×。这时我发现张×的眼圈红了,于是我微笑着走到他的座位前,拉住了他的手,他慢慢地站了起来,跟着我走上了讲台。站定后,他抬起了头,眼泪随之喷涌而出,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有说。我摸了摸他的头,他哭着跑回了座位。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响起。
这是一节很好的班会课,因为张×用无声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用眼泪宣泄了压抑在内心的郁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白让同学们也开始关心张×。
作为小学班主任,只要我们在教育中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时时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相信他们一定会将生活演绎得更加精彩!
编辑 鲁翠红
2009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集体——六(5)班。全班58名学生中,有15名留守儿童,其中14个孩子的家庭还算幸福,学习也均在全班中游。唯有张×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是同学心目中的坏孩子。
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交谈着假期趣闻。而张×一直低着头,一副忧郁的神态。我叫了他好几次,他都没有搭理,旁边的同学告诉我说:“这是咱们班最坏、最脏、学习最差的学生。”课后我和前任班主任进行了交谈,得知张×真可谓是劣迹斑斑。他经常伙同外校学生砸商店的玻璃,偷盗邻居的钱物,威胁小同学要钱,翻墙进入本校偷盗各班的班费及学习用品等。老师多次批评教育,学校也曾让他在全校师生面前做过检查,可他依然屡教不改,我行我素。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课堂上,他一直低头摆弄着学习用具,老师提问时,他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课外也很少说话,从不和其他同学交流。
第一周的周末,我对张×进行了家访。通过和他奶奶的交谈得知:张×的父母在他刚出生不久就离异了,各自在外地长期打工,他只能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年龄大了,无精力管教他。这样的家境,造成了他自卑的心理,同学都嫌弃他,不愿与他交往,使他逐步成了班级活动的边缘人。久而久之,给他的内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他,成了困扰我的一大难题。
为了让张×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真正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组织召开了班干部会议,决定和班委会成员共同帮助这个特殊的学生,并把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安排和他坐同桌,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将自己不用的学习用具送给他。课堂上,我多次鼓励,他仍缄默不言。课后,我鼓励他多参加班级活动,想通过活动帮他树立自信,并试着和他沟通,可是他依然没有向我敞开心扉。尽管我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毫无所获。多次我都想放弃他,可每当我闭上眼睛,他破烂不堪的衣衫、忧郁的表情时时印入我的脑海,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一定要坚持,这个孩子需要我来拯救。
课余,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教育留守儿童的资料,知道造成这个孩子自卑心理的直接原因:他是一个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长期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中的情感太久,无处发泄。如果触破这份情感,我坚信,他一定能重返集体。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以“留守不孤單——关爱留守儿童”为题,在全班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课由我主持,一开始我引导说:“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孩子,团团圆圆守在一起,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同学们知道吗?有不少孩子因为爸爸妈妈离异或外出打工,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其实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想天天听到父母的叮咛,也想吃到父母做得可口的饭菜,也想和父母共同分享学习中的快乐。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却不能享受这种幸福。在我们的集体中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和思念无处诉说。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做他们的听众,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好吗?”教室里顿时安静得出奇,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那些留守兒童都低着头,默默不语,张×也不例外。我示意同学们用掌声鼓励这些孩子。几分钟后,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杨××同学,她说:“虽然爸爸妈妈才走了半年,可是我很想他们,我想和他们天天在一起。”她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到座位上,偷偷地抹掉了眼泪。紧接着很多孩子都走上了讲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爸爸妈妈。”“我爱爸爸妈妈。”“我期待着春节早些到来,那样我就可以见到我妈妈了。”……孩子们有的边哭边说,有的已泣不成声。在倾听的同时,我一直观察张×的动静,他丝毫没有走上讲台的动机,只是用他的大眼睛看了我几次。我知道,那是他在告诉我“老师,我也想念爸爸妈妈。”十几个孩子用眼泪倾诉完他们的思念后,所有同学的目光竟齐刷刷地转向了张×。这时我发现张×的眼圈红了,于是我微笑着走到他的座位前,拉住了他的手,他慢慢地站了起来,跟着我走上了讲台。站定后,他抬起了头,眼泪随之喷涌而出,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有说。我摸了摸他的头,他哭着跑回了座位。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响起。
这是一节很好的班会课,因为张×用无声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用眼泪宣泄了压抑在内心的郁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白让同学们也开始关心张×。
作为小学班主任,只要我们在教育中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时时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相信他们一定会将生活演绎得更加精彩!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