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需要“美感”,音乐要有“乐感”。同样,我们数学也应该有“数感”。新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数与代数、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结合执教的“2、5的倍数特征”,谈谈数学课的“数感”是怎样体现的。
数学课数感“美感”一、让数感变成“美感”——走向生活
数学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但是,老师如果赋予它生活的魅力,数学课同样会上的和音乐课那么激情飞扬、和美术课那样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比如,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学生跳圆圈舞、交谊舞的情境,伴着柔美、欢快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课”吸引住了,学生边欣赏边窃窃私语“不是上数学课吗?怎么好像是音乐课”,学生带着这种好奇,我因势利导展开了这节不同寻常的数学课。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下个月刘老师的学校里要开运动会,同学们想在开幕式上表演团体操,前两天啊,他们已经开始排练了,老师到现场录了两段录像,想看吗?(生:想。)
2.出示视频
师: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她们想跳圆圈舞,围成几个圆圈,边转边跳;他们想跳交谊舞,看,配合得多默契呀。
生1:圆圈舞5人一组。
生2:圆圈舞有3组。
生3:交谊舞两人一组。
……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学校聘请你们当导演,高兴吗?那现在你们是什么了?(导演)导演们,想一想,这两项表演分别可以选多少人参加?咱们先来看圆圈舞,5人一组,可以选几组参加?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1:可以选1组,共5人,5×1=5,(师板书: 5)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谁能一口气多说几组?
生2:可以选2组,共10人,5×2=10,(师板书: 10);还可以选3组,共15人,5×3=15,(师板书: 15)
师:好厉害呀。把算式藏在心里,直接说人数你还行吗?(生齐说:行)
生:20、25、30、35、40
……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所以,我们要把数感还原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二、让数感变成“美感”——观察和思考的支撑
任何知识的建立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数感也同样需要一定个体的思考和观察的支撑。如在本堂课中做了如下设计:
课堂回顾:引导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初步发现
师:圆圈舞的人数是5的倍数,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的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然后选好代表准备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再说说是怎么发现的?
组1:一个比一个大5,我们发现10比5大5,15比10大5,20比15大5。
师:嗯,你们很善于观察,相邻的两个5的倍数之间确实有这样的关系。你们组还有补充吗?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组2:个位上是5或0。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指):5、0、5、0、5、0。
……
师(小结):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数学中一共有10个数字,0、1、2、3……,5的倍数个位上只有两个固定的数字5或0,其它的8个数字都没有。那十位上有没有固定的数字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家看,十位上有1、2、3、、4……0,10个数字都有可能,没有固定的。而个位上却只有两个固定的数字——
生:5或0。
3.验证
师:唉,个位上是5或0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吗?拿不准了是吗?孩子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拿不准,咱们再找几个大数来验证一下不就得了,拿出计算器,285——怎么样?(生:是。)
师:怎么验证的?
生:285除以5等于57。
师:1860(生:是)
师:7982(生:不是)
4.总结
师(小结):看来只要个位上是5或0,这个数就一定是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或0,这个数就不是5的倍数。
在探究5的倍数特征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初步观察特征,学生对5的倍数特征大体有了了解,利用组间交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整理自己发现的规律,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既可以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又可以辩证的整理自己的发现,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数感通过学生的独立观察、思考、集体的验证、交流,最后慢慢建立最后的数学结论,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慢慢渗透数感的一种美。
三、让数感变成“美感”——数学现实意义的美
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老师,让学生发现5的倍数特征之后,就急忙让学生把规律背熟。至于5的倍数特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不去深究,学生自然也不知道所以然,因此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又加了一个环节——探究算理。
课堂回顾:
师:咱们学习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为什么。那关于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1: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
生2:2的倍数为什么也只看个位?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看,35是不是5的倍数?(生:是)
师:为什么只看个位的5就行了,十位的3可以撇开不看?
生1:5的倍数是“个位是5或0”。
师:对,这一点我们已经研究出来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只看个位的5,不看十位的3?
生1: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除以5肯定能除尽,个位上的5有可能除尽,有可能除不尽,看十位的数就没有意义了。
师:她说十位上的数没有意义,十位上的数有没有意义?有。可十位的3为什么不用看?
生(几个):3是2的倍数。
师:3是2的倍数?
生(几个):是30。
师:噢,30肯定是2的倍数。一起看,35就是3个十和5个一(屏幕出示),好先看第一个十,我们从10里面5个5个地分(课件圈圈儿),有剩余吗?(没有)
师:没有剩余,就说明10肯定是5的倍数,那3个10呢?(生齐说:也是。)
……
师:整百、甚至整千、整万的数一定都是5的倍数,所以也可以撇开不看,只看哪儿?
生(齐):个位。
师:如果个位是7呢,还是不是5的倍数?(生齐说:不是。)
师:那你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解释一下为什么2的倍数也只看个位?
生:整十、整百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除以2也能除尽),所以不用看了。
师:也只看哪里?
生(齐):个位。
当学生对此规律验证的越充分,学生产生的疑问就越深刻,表现出的学习热情越兴奋。在上一验证环节,其实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数学家是怎样验证出来的?”通过最后的探究算理,学生恍然大悟,认识到规律存在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深刻地明白了数学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这样规定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硬性阐述的,更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而是让学生去理解、去感悟、去体验数学中的“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数感也不是一蹴而成的。它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学中永恒的目标,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不足,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广泛地阅读书籍,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走向课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把数感也当成一种美感来享受。
数学课数感“美感”一、让数感变成“美感”——走向生活
数学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但是,老师如果赋予它生活的魅力,数学课同样会上的和音乐课那么激情飞扬、和美术课那样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比如,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学生跳圆圈舞、交谊舞的情境,伴着柔美、欢快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课”吸引住了,学生边欣赏边窃窃私语“不是上数学课吗?怎么好像是音乐课”,学生带着这种好奇,我因势利导展开了这节不同寻常的数学课。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下个月刘老师的学校里要开运动会,同学们想在开幕式上表演团体操,前两天啊,他们已经开始排练了,老师到现场录了两段录像,想看吗?(生:想。)
2.出示视频
师: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她们想跳圆圈舞,围成几个圆圈,边转边跳;他们想跳交谊舞,看,配合得多默契呀。
生1:圆圈舞5人一组。
生2:圆圈舞有3组。
生3:交谊舞两人一组。
……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学校聘请你们当导演,高兴吗?那现在你们是什么了?(导演)导演们,想一想,这两项表演分别可以选多少人参加?咱们先来看圆圈舞,5人一组,可以选几组参加?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1:可以选1组,共5人,5×1=5,(师板书: 5)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谁能一口气多说几组?
生2:可以选2组,共10人,5×2=10,(师板书: 10);还可以选3组,共15人,5×3=15,(师板书: 15)
师:好厉害呀。把算式藏在心里,直接说人数你还行吗?(生齐说:行)
生:20、25、30、35、40
……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所以,我们要把数感还原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二、让数感变成“美感”——观察和思考的支撑
任何知识的建立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数感也同样需要一定个体的思考和观察的支撑。如在本堂课中做了如下设计:
课堂回顾:引导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初步发现
师:圆圈舞的人数是5的倍数,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的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然后选好代表准备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再说说是怎么发现的?
组1:一个比一个大5,我们发现10比5大5,15比10大5,20比15大5。
师:嗯,你们很善于观察,相邻的两个5的倍数之间确实有这样的关系。你们组还有补充吗?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组2:个位上是5或0。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指):5、0、5、0、5、0。
……
师(小结):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数学中一共有10个数字,0、1、2、3……,5的倍数个位上只有两个固定的数字5或0,其它的8个数字都没有。那十位上有没有固定的数字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家看,十位上有1、2、3、、4……0,10个数字都有可能,没有固定的。而个位上却只有两个固定的数字——
生:5或0。
3.验证
师:唉,个位上是5或0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吗?拿不准了是吗?孩子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拿不准,咱们再找几个大数来验证一下不就得了,拿出计算器,285——怎么样?(生:是。)
师:怎么验证的?
生:285除以5等于57。
师:1860(生:是)
师:7982(生:不是)
4.总结
师(小结):看来只要个位上是5或0,这个数就一定是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或0,这个数就不是5的倍数。
在探究5的倍数特征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初步观察特征,学生对5的倍数特征大体有了了解,利用组间交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整理自己发现的规律,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既可以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又可以辩证的整理自己的发现,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数感通过学生的独立观察、思考、集体的验证、交流,最后慢慢建立最后的数学结论,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慢慢渗透数感的一种美。
三、让数感变成“美感”——数学现实意义的美
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老师,让学生发现5的倍数特征之后,就急忙让学生把规律背熟。至于5的倍数特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不去深究,学生自然也不知道所以然,因此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又加了一个环节——探究算理。
课堂回顾:
师:咱们学习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为什么。那关于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1: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
生2:2的倍数为什么也只看个位?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看,35是不是5的倍数?(生:是)
师:为什么只看个位的5就行了,十位的3可以撇开不看?
生1:5的倍数是“个位是5或0”。
师:对,这一点我们已经研究出来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只看个位的5,不看十位的3?
生1: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除以5肯定能除尽,个位上的5有可能除尽,有可能除不尽,看十位的数就没有意义了。
师:她说十位上的数没有意义,十位上的数有没有意义?有。可十位的3为什么不用看?
生(几个):3是2的倍数。
师:3是2的倍数?
生(几个):是30。
师:噢,30肯定是2的倍数。一起看,35就是3个十和5个一(屏幕出示),好先看第一个十,我们从10里面5个5个地分(课件圈圈儿),有剩余吗?(没有)
师:没有剩余,就说明10肯定是5的倍数,那3个10呢?(生齐说:也是。)
……
师:整百、甚至整千、整万的数一定都是5的倍数,所以也可以撇开不看,只看哪儿?
生(齐):个位。
师:如果个位是7呢,还是不是5的倍数?(生齐说:不是。)
师:那你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解释一下为什么2的倍数也只看个位?
生:整十、整百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除以2也能除尽),所以不用看了。
师:也只看哪里?
生(齐):个位。
当学生对此规律验证的越充分,学生产生的疑问就越深刻,表现出的学习热情越兴奋。在上一验证环节,其实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数学家是怎样验证出来的?”通过最后的探究算理,学生恍然大悟,认识到规律存在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深刻地明白了数学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这样规定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硬性阐述的,更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而是让学生去理解、去感悟、去体验数学中的“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数感也不是一蹴而成的。它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学中永恒的目标,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不足,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广泛地阅读书籍,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走向课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把数感也当成一种美感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