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祝长寿,生命乐美好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历经百年沧桑,一直展现着强大的艺术魅力,被冠以“东方明珠,华夏瑰宝”之美誉。紫砂壶得天地之灵气,是一门充分发挥泥性与泥色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经历泥与火锤炼的艺术。紫砂艺术薪火相传、百花齐放,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对人们的茶事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讲究文化习俗的国家,这些文化习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调剂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时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和历史见证。艺术与文化习俗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习俗是一种抽象的习惯,而艺术则是对其进行具体表现的实质载体。在紫砂壶的创作题材中,文化习俗占有较大的比例,通过紫砂语言的生动诠释,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风格,不仅给予人美的享受,更促进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得益于全手工创作,每一把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在延续传统艺术的同时,更融入了创作者自身的思维和情感,因而,紫砂壶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文化粘合力。其充分融入文化习俗等内容,将艺术与文化完美综合于一体,现以“乐桃壶”(见图1)为例,从造型装饰的角度探究其内在的文化习俗寓意,感受其美好的祝福气息。
  长寿,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长寿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古朴凝重,既注重理念的作用,又注重实践的功效,源远流长、多姿多彩。自古以來,中国人从未中断过对长寿的追求,在我国民间,嫦娥偷灵药、彭祖不老、秦始皇求仙、汉武帝炼丹……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以长寿文化为核心的象征事物不胜枚举,比如寿桃、寿面、寿酒等等,含意深刻,代代传承,洋溢着浓郁的“寿”文化传统色彩。中国是蟠桃的故乡,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各方神仙群往祝寿,《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因此,在民间传说中,蟠桃又称寿桃,寓意幸福、富裕、长寿等美好情感。紫砂壶“乐桃”便以自然界的蟠桃作为物象,以物传情,表达对长寿的祝福,升华人文内涵。
  造型和装饰是紫砂壶极为重要的两个元素,造型是壶的筋骨,而装饰可以说是壶的血脉,两者相辅相成,将一把壶的主旨内涵通过具体形象表达出来,实现人与壶的共鸣。在“乐桃壶”上,寿桃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物象,是整把壶的艺术高点,满足了其作为花货的造型设定。紫砂壶造型丰富、变化无穷,并以光货、花货、筋囊货冠绝于世,其中尤以花货最具自然表现力,它能够生动地表达出制作者的想法,并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标准来衡量美观与意境的协调性、追求艺术的神韵感。“乐桃壶”无疑将花货的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壶身主体圆润饱满,鼓腹、内嵌圆盖,更具张力,统一自然。壶嘴与壶把分别从壶身前后探出,形似桃枝,斑驳树纹清晰可辨,形象逼真。壶嘴梢部,一簇桃枝伸展出来,贴饰于壶身一侧,绿色桃叶衬托着小巧寿桃,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同时,壶钮由一只丰润饱满的蟠桃装饰而成,黄色的桃子,顶部抹一点红,将成熟蟠桃的样子勾勒了出来,可爱逼真,令人垂涎,且拿捏得体自然,实现其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蟠桃周边,绿色桃叶攀饰于盖顶,构图生动有趣,叶脉清晰,流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飘逸感,静中寓动,丰富了意境空间。紫砂“乐桃壶”的造型及装饰以自然界的桃子、桃枝为主体模拟设计,体现出自然的装饰风格,引人遐思,与此同时,它所流露的丰满内蕴,带给人们温暖亲切的感受,寄托长寿祝福的情怀。
  紫砂壶既是一种审美的载体,同时又适应于对象、结构、功能等多方面的实用要求,在方圆之间思忖精微。紫砂“乐桃壶”以蟠桃和桃枝、桃叶为形象基础,将整体艺术形象刻画得巧妙而趣味盎然,更将长寿文化这一传统习俗和寓意发挥到了极致,升华了其文化意境。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紫砂自宋代萌芽,到明代适逢良机而得以勃兴,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制作技艺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砂艺术以其独一无二的风格成为了宜兴的一张文化名片,紫砂壶也从实用茶器逐步兼具了观赏与人文功能,紫砂“祥瑞壶”就是这样的一件作品,本文从器象与道韵二个角度对其作一分析。  关键词 紫砂;祥瑞壶;器象;道韵   据出土文
期刊
摘 要 “长乐壶”借鉴经典造型和秦砖汉瓦上的装饰进行设计与制作,其外观形态含有雄健的秦汉气势,紫砂光素器传统成型技法与瓦当文及陶刻的图纹,彰显出中国吉祥文化中的古典风韵,传统美学中“天地之和”的“乐”与“容纳万有”的“大”的意境美感强烈。  关键词 长乐壶;雄健形态;祥和寓意;古典风韵   紫砂壶是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陶艺品,因为这些壶艺作品大多具有特立于常物的精致布局,或见于形,或蕴于意,并在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产于宜兴,宜兴地处江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更是人文荟萃之地,紫砂壶受到其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洋溢着天然的灵气,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具有实用价值的同时也给人以精神和情感的共鸣,给人带来充实和愉悦感。本文就紫砂壶“葵掇只”浅谈其造型之美和意境之美。  关键词 紫砂壶;葵掇只;造型设计;意境之美   宜兴紫砂壶作为传统实用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以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海内外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喜爱并赞颂的中国特有的陶土艺术品。几百年来,紫砂壶匠人、大师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开创了一个又一个风格迥异的紫砂壶时代,为世代爱壶人留下了传世精品。本文以“捷报丰收壶”为例,通过浅析其所用泥料、外观造型和文化内涵,展现作者精湛壶艺的同时,与广大爱壶人共品紫砂壶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紫砂壶;捷报丰收壶;艺术   “手握金砂享自在,气清骨雅存德善”,诗句中的金砂便是紫砂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人逆流而上,有人负重前行。  在这防疫关键时刻,  丁蜀紫砂人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作品,為战“疫”一线送去祝福,为防疫做贡献、传递正能量。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个方面初步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党员干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6)05—0022—02    收稿日期:2006—02—15  作者简介:伍开昌,男,江苏
期刊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创刊至今已整整十周年了。当时以《同心园》命名的刊物现已成为经国家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在统战系统有一定影响的理论刊物。作为统战理论研究的园地,教学科研成果的载体,知识信息的窗口,诤言睿语集萃的办刊宗旨,在我们十年的办刊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十年来,刊物发表了全省乃至全国统战理论的工作者的研究成果1000余篇,全方位地见证了十年统战工作发展的历程,也以累累的硕果,给予统战工作者以启发
期刊
孔子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自此兰花在儒家文人心中高雅脱俗、无矫柔造作之态,无趋势求媚之容,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还有室内养兰,便称其室为雅室等。从古至今更是引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诗书字画,是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  作为陶的古都,无论是粗陶还是精陶,又或是盆、瓶还是壶,高
期刊
谈起紫砂壶的审美意趣,可以说如入宝山,颇有一番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触。鉴赏紫砂壶,可以从其泥料状态说起,不同的泥色、泥性等均能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审美质感;也可以从其造型装饰说起,即所谓的外形,神奇的架构、细致入微的装饰,无不使整把壶法度自然、美不胜收;还可以从其文化内涵说起,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其素材土壤,将丰富的情感融会贯通,从而使一把壶从普遍的规则中脱颖而出,变得超凡脱俗。  总而言之,紫砂壶
期刊
古人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阳羡,是陶都宜兴的古称,这一丸土便是名扬天下并享有“泥中泥”美誉的紫砂泥。用紫砂泥制作的紫砂壶,形制丰富、古朴典雅、魅力无限,在历史上一直被文人雅士推为收藏珍品。紫砂壶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寄托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具体在泥料材质、造型艺术、工艺技法上得以实质性的体现。每一把优秀的紫砂壶,无不是设计理念和文化思想的完美结合,并烙上深深的时代痕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