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洗车O2O市场,死亡潮来袭
汽车后服务O2O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引来无数创业者和巨头瓜分。据某机构预估,到2019年时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移动互联的发展更加速推进了汽车后服务行业的变革,行业内融资不断,在短短一年时间诞生了数百家汽车后服务O2O企业,汽车后服务市场差异化竞争已现。
然而,数量多却并不意味着繁荣,烧钱与补贴也不是长久之计。在经历了飞速发展期后,2015年上半年汽车后服务O2O市场开始进入淘汰赛阶段。随着O2O对汽车后服务市场影响的逐渐加深,竞争中的价格战也越打越激烈,一元洗车等服务屡见不鲜。
但在激烈竞争之外,不仅是相关产品倒下了,连投资人也撤出是为何?而且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产品的死亡并非是因同行竞争或者投资人撤出导致的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项目夭折,“前车有鉴”
其实在洗车行业之前,除去巨头加速布局以及资本等问题外,大多都存在“急躁”的情况。这些项目习惯于套用O2O模式,找一个似是而非的需求点便上线运作。实际上,根据项目的不同,对应的O2O模式也应有特定的变化。
婚庆O2O:信息不对称
对于婚庆来说,论是哪种O2O模式,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用户获取较难,用户二次开发价值小,很难沉淀出忠实客户。其次,婚庆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形成的问题,很多商家为了维持利润,直到现在还竭尽全力维护这种不对称,对电商O2O的态度不太积极。
而从用户的角度看,由于是重决策,信任成本高的同时试错成本也高,一个简单的婚庆O2O平台也给不了他们足够的权威感。最后,由于涉及金额太大,用户不太可能直接在线支付,婚庆O2O平台方靠支付掌控闭环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在信息流验证上做出创新,也需要线下商家一起配合,减少相互之间的不信任。
房产O2O:没有话语权
如今以安居客和58同城为首的大部分房产电商,做得更像是纯粹的线上房产信息平台,难以真正将线上线下打通。房产电商不掌握房源,房源集中在中介手中,因此中小创业项目很难有话语权。
另外,信息的真实性也一直是用户体验的痛点。“真实”应包含真实的房源信息,真实的经纪人状态等,唯有如此O2O才能真正为用户带来便捷。但讽刺的是,目前市场上敢保证100%真房源的几乎没有。
旅游O2O:闭环难形成
就旅游业的现状来看,这一市场的想象空间难以预估,但就目前已经死亡的项目看,它们大多数出现了和巨头业务重叠的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产业的产业链颇为复杂,整个环节可以分为上游供应商、中游代理交易平台、下游网络营销平台和用户,其间每一个环节都可谓困难重重。这恰恰是目前的旅游O2O平台无法保证的。
洗车O2O缘何会死?
如果从洗车O2O的兴衰讲,那么它就最能体现如今O2O行业的表征:盲目立项,技术尚未成熟就入局厮杀,烧钱博眼球后于根本问题无解。
在去年,一个由60家投融资公司组成的团队开始寻找汽车后市场项目进行创投,但在创投之前,是对该市场进行评估(评估模型的统计指标包括三个维度:环境因素、应用水平、发展潜力)。其过程不为外人知晓,但随后明显的动作便表明了投资人对该市场项目的不看好:有超过1/6的投资公司直接宣布对上门洗车项目启动退出机制。
为何?对于日渐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种接地气的项目应该能够稳稳地咬下一块蛋糕的,但咬不动。其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点。
用户:硬件实力尚未达标。以互联网形式做汽车服务的O2O通常都无法掌握线下大量的物业服务资源,同时互联网公司也不适合养太多人。另外,上门洗车业务做为一种商业模式,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会损害车主的汽车外观。虽然专业的洗车店也可能因操作不规范致车辆受损,但是上门洗车的操作模式存在磨损车辆外观的可能性更大。要改变这一致命缺陷,要么迅速更新洗车技术,要么有补救方式可以修复汽车外观。
但事实上,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会加大上市洗车业务的成本。
资本:模式方向遭受质疑。相比较而言,上门保养频次低,但是回头客较多,也相对容易获得更全面的车辆信息;而上门洗车虽然频次高,用户月均2至3次的洗车要求,但是商家能从中获取的车辆信息极少,且对上门洗车感兴趣的客户相对而言受价格影响较大。
如今,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愿景,“通过洗车发展增值服务”存在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
小编观点
汽车后服务市场有着巨大的可想象空间,高达7 450亿元人民币利润的市场让许多想吃肉的创业者匆忙出手,但除了一些机智转型的团队外,其他或艰难求活,或已经宣告死亡。
汽车后服务O2O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引来无数创业者和巨头瓜分。据某机构预估,到2019年时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移动互联的发展更加速推进了汽车后服务行业的变革,行业内融资不断,在短短一年时间诞生了数百家汽车后服务O2O企业,汽车后服务市场差异化竞争已现。
然而,数量多却并不意味着繁荣,烧钱与补贴也不是长久之计。在经历了飞速发展期后,2015年上半年汽车后服务O2O市场开始进入淘汰赛阶段。随着O2O对汽车后服务市场影响的逐渐加深,竞争中的价格战也越打越激烈,一元洗车等服务屡见不鲜。
但在激烈竞争之外,不仅是相关产品倒下了,连投资人也撤出是为何?而且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产品的死亡并非是因同行竞争或者投资人撤出导致的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项目夭折,“前车有鉴”
其实在洗车行业之前,除去巨头加速布局以及资本等问题外,大多都存在“急躁”的情况。这些项目习惯于套用O2O模式,找一个似是而非的需求点便上线运作。实际上,根据项目的不同,对应的O2O模式也应有特定的变化。
婚庆O2O:信息不对称
对于婚庆来说,论是哪种O2O模式,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用户获取较难,用户二次开发价值小,很难沉淀出忠实客户。其次,婚庆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形成的问题,很多商家为了维持利润,直到现在还竭尽全力维护这种不对称,对电商O2O的态度不太积极。
而从用户的角度看,由于是重决策,信任成本高的同时试错成本也高,一个简单的婚庆O2O平台也给不了他们足够的权威感。最后,由于涉及金额太大,用户不太可能直接在线支付,婚庆O2O平台方靠支付掌控闭环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在信息流验证上做出创新,也需要线下商家一起配合,减少相互之间的不信任。
房产O2O:没有话语权
如今以安居客和58同城为首的大部分房产电商,做得更像是纯粹的线上房产信息平台,难以真正将线上线下打通。房产电商不掌握房源,房源集中在中介手中,因此中小创业项目很难有话语权。
另外,信息的真实性也一直是用户体验的痛点。“真实”应包含真实的房源信息,真实的经纪人状态等,唯有如此O2O才能真正为用户带来便捷。但讽刺的是,目前市场上敢保证100%真房源的几乎没有。
旅游O2O:闭环难形成
就旅游业的现状来看,这一市场的想象空间难以预估,但就目前已经死亡的项目看,它们大多数出现了和巨头业务重叠的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产业的产业链颇为复杂,整个环节可以分为上游供应商、中游代理交易平台、下游网络营销平台和用户,其间每一个环节都可谓困难重重。这恰恰是目前的旅游O2O平台无法保证的。
洗车O2O缘何会死?
如果从洗车O2O的兴衰讲,那么它就最能体现如今O2O行业的表征:盲目立项,技术尚未成熟就入局厮杀,烧钱博眼球后于根本问题无解。
在去年,一个由60家投融资公司组成的团队开始寻找汽车后市场项目进行创投,但在创投之前,是对该市场进行评估(评估模型的统计指标包括三个维度:环境因素、应用水平、发展潜力)。其过程不为外人知晓,但随后明显的动作便表明了投资人对该市场项目的不看好:有超过1/6的投资公司直接宣布对上门洗车项目启动退出机制。
为何?对于日渐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种接地气的项目应该能够稳稳地咬下一块蛋糕的,但咬不动。其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点。
用户:硬件实力尚未达标。以互联网形式做汽车服务的O2O通常都无法掌握线下大量的物业服务资源,同时互联网公司也不适合养太多人。另外,上门洗车业务做为一种商业模式,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会损害车主的汽车外观。虽然专业的洗车店也可能因操作不规范致车辆受损,但是上门洗车的操作模式存在磨损车辆外观的可能性更大。要改变这一致命缺陷,要么迅速更新洗车技术,要么有补救方式可以修复汽车外观。
但事实上,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会加大上市洗车业务的成本。
资本:模式方向遭受质疑。相比较而言,上门保养频次低,但是回头客较多,也相对容易获得更全面的车辆信息;而上门洗车虽然频次高,用户月均2至3次的洗车要求,但是商家能从中获取的车辆信息极少,且对上门洗车感兴趣的客户相对而言受价格影响较大。
如今,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愿景,“通过洗车发展增值服务”存在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
小编观点
汽车后服务市场有着巨大的可想象空间,高达7 450亿元人民币利润的市场让许多想吃肉的创业者匆忙出手,但除了一些机智转型的团队外,其他或艰难求活,或已经宣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