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上好小学数学课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课堂创造成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本文是结合作者的教学实际,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具体论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能力真正有所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就有动力。反之,如果学生情感上就不喜欢、甚至厌烦学习,那么就算外界再对他进行帮助,也是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让学生放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同学之间友爱互助,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情感因素一定能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肯定高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观点、新材料的学习,他们在学习以前是不知不懂的,学后就能理解并充分运用的内容。可以说,学生的知识增长、智慧发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学的心理效应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所以,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
  3.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小学生还很稚嫩,还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所以,他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不高,非常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时、学生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时、需要总结概括知识要点时,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有效的教学过程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具有差异性特点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我能学好”的自信心,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4.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有效的生活情境。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情境、熟知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在创造生活情境时要注意:一方面,生活情境的选取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情境的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就算是特别好的设计,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必须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情境,比如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学生熟悉的素材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情境创造,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教师创造的情境要比较简单、明确,不要繁复、啰嗦,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教师创造的情境最好只有简单的铺陈,然后就切中主题,进行数学练习,千万不要一味追求情境的真实,做一些繁琐的设计,导致学生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教学运算方法时,可以创设一个类似“在商店卖东西”的情境,但是一些教师为求真实,费尽心力将教室布置成商店,挪动课桌,再摆上货物,等等。这样的教学看似热闹,但是费时费力,还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5.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很重要,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哪里出现了意外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如何?有哪些反馈意见?教师是否掌控了课堂教学,哪里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在反思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进步、完善。以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二、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要创造的情境一定要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学生乐于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2.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小学生年龄小,还不是很成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让学生用手摸、自己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中分散思维,大胆思考,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和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关系、气氛中,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教师针对相关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学生或者小声讨论,或者高声辩论,争相举手,大胆发言,仔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们独具个性的发言,或肯定、赞扬,或让学生再多多考虑。总之,教师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多肯定、多鼓励,上好小学数学课。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要多肯定、多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实行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来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讲、敢做,从而上好数学课。
其他文献
山西临汾洪洞县东街小学 张艳华  【摘要】改变目前的作文方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作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习惯,都需要创设写作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有了兴趣,作文教学就会走向成功。说说写写,写写说说,说写结合,良好的说写习惯一定会培养出学生高超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在作文课上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设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自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期刊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注重诗歌教学。那么怎样提高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效果呢?有的语文教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难以取得预期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方法上入手,改变过去单纯记忆的方式,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意象捕捉能力入手,不断提高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
期刊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在今天,这种美好追求将逐步成为现实。构建和谐校园,也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美好追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就是和谐校园主题之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期刊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段话,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启“综合性学习”大门的钥匙。  一、把握课堂教学中心  离开课堂教学来进行
期刊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文理交叉特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验能力,又必须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课堂教学又是中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与重要途径,是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课堂教学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丰富知识、培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
期刊
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保持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中学英语教材的改编,给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提供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契机。在教学
期刊
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育。只有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可能使“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和最终结果。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兼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
期刊
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几点认识。  一、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为它比较抽象、乏味,很难讲出其趣味性,而新课改又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适应新课改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用激情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