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历史的不可逆性,中学历史教学采用史料教学成为探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史料教学多是由教师提供史料,引领学生解读分析,然后得出既定的结论,但精心挑选的材料、预留空间不大的结论、大师级的思维与学生视野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没了探究的兴趣,也易让历史失去温度,拉大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史料教学的魅力和功效。史料实证的重心不仅仅在证的过程,更在于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辩伪的过程。因为只有参与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洞悉历史真相,对历史学科的“求真”有真切的感受。
注重问题与探究过程的结合,是项目化教学法的精髓。项目化教学以问题驱动为核心,以持续的探究和过程的评价为核心,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1]由此将“动脑”与“动手”联动起来,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成素养,可谓“大美矣”。
本文将结合学习项目《小农经济的历史印迹》,从筹划实施、注意事项、反思总结三个部分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想。
一、谋篇布局,风起于青萍之末
1.理解教材,了解学生
中国历史悠久,延绵至今,与农耕文明有密切的关系。小农经济是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国家起源、国民性格、现状的最好切入点。虽然教科书逻辑清晰,史料翔实,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太大,学生较难进入到古代的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古人、与古人进行共情。项目化教学可协助学生实现共情。项目设计时既要紧扣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实和历史脉络;又要生活化、可感知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感受历史的温度;还要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难度适中,避免让学生在无解中丧失了对项目和学习的兴趣。
2.定制计划,关注落实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特点,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设计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探访对象,以了解祖辈的农耕生活为主要载体的项目实施方案(表1)。
二、躬身践行,吾将上下而求索
1.探究的问题真实、可持续
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用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2]所以教师在策划项目时,须找到一个真实的问题,即在学生现阶段可以解决、可以探究、可以体验的问题。因为只有真实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持续的、逐步深入的探知中获得进步与成长,也只有这样,问题的设置才有目标感,避免有活动有项目而没有目标与成果的“热闹与虚无”。
笔者在项目中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家是如何到了现在的城市的?家乡传统的手工艺有哪些?怎么做的?这些问题既能促发学生的興趣,也能让他们用自己的手和眼去发掘历史、感受历史,甚至是记录历史。
2.教师的指导、支架到位
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的动手和动脑为主要活动,但问题解决需要过程和工具,因此教师的支架作用一定要重视。教师的支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架构性支架、知识性支架、工具性支架。[3]架构性支架主要在于搭建舞台和策划项目,帮助学生通过活动把知识构架起来;知识性支架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了解知识的脉络,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起跳,去思考和解决更加复杂的实践性问题;工具性支架是指项目中可能会用到的技能或者某种方法,如采访、书写历史论文、绘制思维导图、绘制家谱或者手抄报等等。此外,教师还要重视扮演好诱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在心理上和技术上进行诱导,并在过程中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知识状态进行评估。
3.过程性评价体系跟进
项目化教学的一大特点是改变传统课堂一次性评价或者单纯结果性评价,转而将评价分散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对知识的运用、与人的交流合作、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目标追求的执着。为此,笔者在同学们的参与下制定了自我测评表(表2)。
评价主体上也不仅限于教师打分,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提高对成果和审美的要求,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意识(表3)。
三、蓦然回首,半江瑟瑟半江红
“小农经济的历史印迹”项目是在2020年寒假期间展开,遭遇全社会隔离抗疫,“线上”教学暂时取代了“线下”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给项目化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如资料的查找、开放式的学习、一对一的线上交流、作品的展示和交流等等。当然,也留下了遗憾和不足:
1.项目实施中的不满足与遗憾
(1)寻找小农经济的印迹却不能体验农耕生活
“小农经济的历史印迹”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应该是体验式,卷起裤脚,来到田边地头,了解农民种地的艰辛与乐趣,理解小农经济的美好与脆弱;但由于疫情,也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局限,很难大规模地实现,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2)项目设置的活动无法完全支撑相关知识
历史课堂总是在课本知识和现实能力两个极端摇摆:或是忽略基础知识,成为热闹虚无的活动课;或是成为课本知识的复读机,无法真正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项目化教学的意图是兼顾二者,让学生以基础知识为工具开展项目活动,反过来又以体验式的项目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但初次尝试,主题过于宏大,涉及一个单元的所有知识,很难让项目有针对性地深入解决问题。
2.项目实施过程的收获和感悟
(1)以家庭为载体促亲密家庭关系的养成
项目的任务基本都是以家庭为载体进行探究,如通过采访探寻祖辈的生活、绘制家族迁徙图、家乡传统手工艺等,都是可以通过与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获得基本的信息,这样既符合当时居家抗疫的要求,也促使学生“被动”地加强亲子沟通,在增进对家庭家族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家庭的现状,有利于亲密家庭关系的养成,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2.躬身践行除成长还有快乐
通过自主发现故事,进行发掘、辩伪、选择和记录,学生认识了史料诞生的整个“生产线”,不仅摆脱了史料实证的神秘色彩,还让学生了解到了史料本身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同情之理解”。
学生亲自掀开历史神秘面纱所获得快乐,是与充当看客不能同日而语的。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学生发来的信息:“原来我也不是本地人,我们家是河北的!”“我们家族谱的前面竟然没有女性!但后面的慢慢就有了!”“Yeah!我会做咸角了,下次开学带给你吃哦!”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历史课堂的魅力吗?
史料实证强调求真求实,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统一。项目化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4],要求学生突破目之所及的“视障”,以基础知识为跳板,走出课堂,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强对自身素养的养成。由此可见,史料实证与项目化教学可谓是天作之合。史料实证让项目化教学更严谨、更科学,项目化教学使得史料实证更客观、更丰富。但如何让二者更完美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点,却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注释】
[1][2][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0、9、14页。
[3]刘宁、王铟:《生成性学习支架设计与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3期,第55页。
注重问题与探究过程的结合,是项目化教学法的精髓。项目化教学以问题驱动为核心,以持续的探究和过程的评价为核心,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1]由此将“动脑”与“动手”联动起来,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成素养,可谓“大美矣”。
本文将结合学习项目《小农经济的历史印迹》,从筹划实施、注意事项、反思总结三个部分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想。
一、谋篇布局,风起于青萍之末
1.理解教材,了解学生
中国历史悠久,延绵至今,与农耕文明有密切的关系。小农经济是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国家起源、国民性格、现状的最好切入点。虽然教科书逻辑清晰,史料翔实,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太大,学生较难进入到古代的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古人、与古人进行共情。项目化教学可协助学生实现共情。项目设计时既要紧扣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实和历史脉络;又要生活化、可感知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感受历史的温度;还要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难度适中,避免让学生在无解中丧失了对项目和学习的兴趣。
2.定制计划,关注落实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特点,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设计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探访对象,以了解祖辈的农耕生活为主要载体的项目实施方案(表1)。
二、躬身践行,吾将上下而求索
1.探究的问题真实、可持续
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用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2]所以教师在策划项目时,须找到一个真实的问题,即在学生现阶段可以解决、可以探究、可以体验的问题。因为只有真实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持续的、逐步深入的探知中获得进步与成长,也只有这样,问题的设置才有目标感,避免有活动有项目而没有目标与成果的“热闹与虚无”。
笔者在项目中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家是如何到了现在的城市的?家乡传统的手工艺有哪些?怎么做的?这些问题既能促发学生的興趣,也能让他们用自己的手和眼去发掘历史、感受历史,甚至是记录历史。
2.教师的指导、支架到位
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的动手和动脑为主要活动,但问题解决需要过程和工具,因此教师的支架作用一定要重视。教师的支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架构性支架、知识性支架、工具性支架。[3]架构性支架主要在于搭建舞台和策划项目,帮助学生通过活动把知识构架起来;知识性支架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了解知识的脉络,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起跳,去思考和解决更加复杂的实践性问题;工具性支架是指项目中可能会用到的技能或者某种方法,如采访、书写历史论文、绘制思维导图、绘制家谱或者手抄报等等。此外,教师还要重视扮演好诱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在心理上和技术上进行诱导,并在过程中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知识状态进行评估。
3.过程性评价体系跟进
项目化教学的一大特点是改变传统课堂一次性评价或者单纯结果性评价,转而将评价分散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对知识的运用、与人的交流合作、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目标追求的执着。为此,笔者在同学们的参与下制定了自我测评表(表2)。
评价主体上也不仅限于教师打分,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提高对成果和审美的要求,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意识(表3)。
三、蓦然回首,半江瑟瑟半江红
“小农经济的历史印迹”项目是在2020年寒假期间展开,遭遇全社会隔离抗疫,“线上”教学暂时取代了“线下”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给项目化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如资料的查找、开放式的学习、一对一的线上交流、作品的展示和交流等等。当然,也留下了遗憾和不足:
1.项目实施中的不满足与遗憾
(1)寻找小农经济的印迹却不能体验农耕生活
“小农经济的历史印迹”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应该是体验式,卷起裤脚,来到田边地头,了解农民种地的艰辛与乐趣,理解小农经济的美好与脆弱;但由于疫情,也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局限,很难大规模地实现,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2)项目设置的活动无法完全支撑相关知识
历史课堂总是在课本知识和现实能力两个极端摇摆:或是忽略基础知识,成为热闹虚无的活动课;或是成为课本知识的复读机,无法真正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项目化教学的意图是兼顾二者,让学生以基础知识为工具开展项目活动,反过来又以体验式的项目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但初次尝试,主题过于宏大,涉及一个单元的所有知识,很难让项目有针对性地深入解决问题。
2.项目实施过程的收获和感悟
(1)以家庭为载体促亲密家庭关系的养成
项目的任务基本都是以家庭为载体进行探究,如通过采访探寻祖辈的生活、绘制家族迁徙图、家乡传统手工艺等,都是可以通过与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获得基本的信息,这样既符合当时居家抗疫的要求,也促使学生“被动”地加强亲子沟通,在增进对家庭家族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家庭的现状,有利于亲密家庭关系的养成,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2.躬身践行除成长还有快乐
通过自主发现故事,进行发掘、辩伪、选择和记录,学生认识了史料诞生的整个“生产线”,不仅摆脱了史料实证的神秘色彩,还让学生了解到了史料本身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同情之理解”。
学生亲自掀开历史神秘面纱所获得快乐,是与充当看客不能同日而语的。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学生发来的信息:“原来我也不是本地人,我们家是河北的!”“我们家族谱的前面竟然没有女性!但后面的慢慢就有了!”“Yeah!我会做咸角了,下次开学带给你吃哦!”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历史课堂的魅力吗?
史料实证强调求真求实,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统一。项目化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4],要求学生突破目之所及的“视障”,以基础知识为跳板,走出课堂,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强对自身素养的养成。由此可见,史料实证与项目化教学可谓是天作之合。史料实证让项目化教学更严谨、更科学,项目化教学使得史料实证更客观、更丰富。但如何让二者更完美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点,却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注释】
[1][2][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0、9、14页。
[3]刘宁、王铟:《生成性学习支架设计与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3期,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