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旁边是麦浪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脑海里有了海的概念,我就幻想着有一天能亲近大海,看一看陆地和大海在哪里交接,望一望大海是不是想象中天蓝的颜色,听一听大海的浪花是不是还在无休止地发出爽朗的笑声,设想一下大雨滂沱的暗夜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象。参加工作后,几次外出公干,客人知道我来自内地,稀罕海,便总是在饭后引领着去看海。海,终究是旷阔的,一眼接一眼地接力看也望不到边的。白日里,海托着船儿尽情逍遥,像一位慈祥的祖母在哼着摇篮曲,音调随意地哄着婴儿安然入睡,渔人们驾驭着大船劈波斩浪,煞是威武;夜间,海平面载着白白的月光,将海水撕碎了又缝上,缝结了又撕开,频繁地开着玩笑,关于海的遐思,深怀内心,绵长久远。
  半个世纪的记忆里,我见到海的次数屈指可数,而心里装着的对浪的感情却是与日俱增。愿意看海,更愿意看身边的海,包括煤海;愿意看浪,更着意于看身边的浪,包括麦浪。时值五月,煤海旁边是麦浪,煤海,麦浪,真的使人惬意抒怀,心存感恩。
  入夏之后,我和妻子仍延续春日里的习惯,晚饭后到矿区的沿街楼转转、外环路走走。沿街楼周遭,绿树成荫,花树错落,属于拥有一百一十多座楼房一万三千人的家属区的休憩领地;而裹挟着家属区、紧贴着院墙外的一望无际的天地,便是被外环路隔断的麦地了。收拾好行装,调整好心情,离开喧噪的广场舞、秧歌、篮球场、踢毽子处等人员相对集中的西区广场,我和妻子沿着外环路行进。到处是绿意相萦,青草味、花椒味、花香味、炊烟味灌满耳鼻,黄的蔬菜花、白的洋芋花、红的月季花映入眼帘,道旁的池水倒映着杨树的身影,感受着富于活力的夏的韵味。在麦田边儿走走,不觉回想起久违的乡情乡味,真像是回了趟老家。老家莱芜长我一辈的亲人已经不多了,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实在是想家没办法了,就到矿区周边的麦田逛逛,了却一下难以抑制的思念之情。麦地里那个农人像我的年过六旬的大哥,发花了,背驼了,腰弯了,拔一会儿地里的野草就得直起腰歇会儿,一颗汗珠从脸颊上滚下来摔在干旱的土地上,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抬眼望望麦垄,还有一段距离,他不自然地放慢了前行的脚步,女儿出嫁了,儿子外出打工去了,小孙子在镇上读书……他似乎觉得,眼前的麦地,热热闹闹,一棵一棵的麦子,聚拢起来成了麦群麦浪,一点儿也不像人这样的孤单。扑鼻而来的麦香,不能不让我想起远在百公里之外的亲人啊。
  一阵暖融融的夏风吹来,像是吹响了冲锋集结号,齐刷刷左摇右摆,有的似饱满热情神采飞扬的我的上班的煤矿兄弟,有的似喝醉了酒的我的下夜班的矿工兄弟,看着麦浪,就像在井下看到煤海,预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外环路上碰到了亓师傅,他是我的一同在一九八○年代初入矿的老乡,现在还在井下工作。眼看着二儿子要考大学,还是不敢有一点松懈。与煤海打了几十年交道,一看见麦浪,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小满一过,麦子一天一个模样,上次休班还是绿莹莹,这次已经黄澄澄了,变化真大呀!亓哥见到我说道。
  一眨眼的工夫,他利索地跨过壕沟,身子前倾,鼻子贴近麦子陶醉地嗅闻起来。
  这麦,不如井下的煤香吧?我说。
  这麦,年年闻,年年有,年年香,和井下的煤不一样,今年吃了这块煤,明年同一块地上可就没有煤了呀。老亓动情地说。
  于是我想起,原先在老家,村子东头就是铁矿。开采矿石时,红红火火,利用周末的时间,我们小伙伴经常到矿上玩儿。铁矿周边是我家,是一块一块连着的麦田。到后来,铁矿发生水患,把周边村子的地下水都控干了,铁矿不再开采了,水源才又恢复了。铁矿没有了,而麦田至今还风风火火地长着。
  民以食为天。今生注定我就是个与粮食打交道的人,在老家时与农作物,现在采撷工业的粮食——煤。现在在矿区居住,这里便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漫步于乡村小道,处处都有家乡的味道,尤其是麦香时节。夏季的煤场,堆满了煤,从高达几十米的煤仓顺流而下的黑黑的煤,像不断流的黑色瀑布,像麥收时节场院里熟麦的扬场,不一会儿就打造成了小山状。与麦场不同的心情是,煤场里堆满了煤炭,愁销路,虽是丰收果实;而麦子在麦场多多益善。看着麦子丰收,可以来年收了再种,而煤炭的好时光再也回不来了。附近的几座煤矿已经关井,年轻的矿工有一技之长的都出去打工了,退休老两口在留守,这一点儿倒有点像是近些年的老家近些年的农村,像刚刚我在麦地里见到的极像我大哥的那位老农……
  我所在的矿开采半个世纪了,成片的粮食不多了,优质的粮食不多了,边角煤、支柱煤比比皆是,于是煤矿开始爬坡过坎,开始艰难起来。
  估计多少年后,关井后的那些矿区,周边肯定还是有麦田的!
  煤海旁边是麦浪,即使没有了煤海,还会存活麦浪,或许是一个必然!
  张修东:笔名禾乃、东莱顺,1965年生,山东莱芜人。现在山东鲁安能源集团公司工作。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肥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中国煤炭报》《时代文学》《中国散文家》等报刊。多篇作品入编省级以上文学作品集。出版有散文集《纸上河流》。
其他文献
如果心怀惭愧,请闭上嘴巴  咬断牙舌,收回射出去的謊言  请雨水皈依,把花朵点亮  替一盏破碎的花瓶  向泥土谢罪
期刊
虽然同样是树的一部分,但是它们  不能像树叶一样随风飞舞,漫游天际  不能像树干一样直指云天,峻峭挺拔  也不会成为典雅的家什  装点华丽之殿,阅尽人生荣华  更不能成为滚动的车船  遍游山川河海,饱览世界名胜  坚韧而顽强地存活于土壤底层  自然的分工,甚至没能让它们  感受到最基本的阳光和甘露,而  它们却伸展起放射状的根须  曲曲折折地匍匐于地,网络般  默默地连接起广袤而溫热的土壤  用浑
期刊
我们是深井下的采煤工  我们有穿山甲一样的本领  不迷恋家里的温暖“被窝”  行走在神秘的山川腹地,我们  像神圣的盗火者与奉献光明的勇士  柔软并洞穿山地与河流的脉络  把山地的血输进平原,让平原的  阳光投入山地  我们是深井下的采煤矿工  我们的眼睛是黑夜中最闪亮的星星  把自己的意志注入大山的母体  凭借着金刚石一样的坚硬体质,我们  用勤劳的手翻动地球的心脏  在漆黑中尋回光明与温暖  
期刊
李中超:1965年6月出生,河南洛阳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中国职业经理人,全国企业文化高级管理师,河南省十大创新青年企业家,河南能源党委宣传部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自作诗(草书)  幼承家教,从父学书,三十余年心追手摹,遍臨诸碑帖。对“二王”“龙门二十品”“汉碑”情有独钟,时有书学片言见诸报端。书法以行草、隶书见长,出版《李中超书法作品集》和《李中
期刊
一  马茹花又做梦了,梦醒后泪湿衾枕。梦里,马茹花穿一身洁白婚纱,被众人簇拥着走出家门。一条大车路白光光的伸向远方,路上停着一排迎亲车队。新郎就在她身边,是她大学时期的同学张亮。张亮是省城人,穿一身帅气的黑色西装,健美的身材高大英挺。  阳春三月,丽日高照,马茹坡上,马茹花正在盛开,黄蜡蜡的花朵开得漫山遍野、香气四溢。坡下,那条大河耀着金鳞,巨蟒般舒卷着身躯朝前涌动。  从现在起我就要离开娘家到省
期刊
夏天的夜晚  乡村的池塘,河边  被一群演奏者占据  夜幕降临  歌声传来,一阵高一阵低  渐渐地包围了整个村庄  歌声四起。这种熟悉的声音  像潮声,逼近,或者退下  灌滿人们的耳孔  蛙鸣。乡村辞典  被夜幕的手指翻开  掉落一个个字
期刊
黄晓明:1960年出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技师。就职于潞安集团漳村煤矿,从事新闻摄影、文艺宣传工作。地动三河铁臂摇  摄影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入选全国、全煤、省级展览并获奖。揚鞭策马
期刊
近日,从安徽美术大展传来佳音,周力先生的水墨人物画新作《清晨的微风》喜获大展金奖。这对于长期不懈于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周力而言是一次实至名归的荣誉回馈。《清晨的微风》是一件清新质朴的主旋律佳作,作品延续着周力近距离从身边生活撷取题材的创作理念,也反映了其一以贯之贴近自然、敬畏生活的人生态度。  一件佳作的产生,关联着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文脉的承续、心性的表达等因素,它同时也是我们对此作品进行解读的一把钥
期刊
随着全民摄影时代的来临,拍摄舞台摄影作品已经不再是专业摄影师的专利。舞台摄影与其他摄影门类相比,拍摄要求和艺术处理手法还是不尽相同的。对于舞台摄影来说,预先了解剧情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拍摄前,拍摄者可通过节目单、与演职人员沟通等方式,把自己想拍摄的节目或某个重要场景确定下来。预先选择好拍摄位置,一般最佳的拍摄位置在剧场第四排前后,这样不会因为距离近,而造成拍摄角度太仰,也不至于太远而拍不清楚演员
期刊
录毛泽东词一首录毛澤东词一首(草书) 李士杰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