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礼》的终极关怀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子不仅集宋代理学之大成,还承启古今礼学之变革,朱子《家礼》便是朱子对自己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在哲学层面,朱子《家礼》礼仪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终极关怀,指向性与天道。在宗教层面,朱子《家礼》中的丧祭礼分别继承了儒家礼学“慎终追远”与“报本反始”的精神,最终指向生命的不朽和精神的永存。在人生之道的层面,朱子《家礼》的终极关怀表现在生命延续、道德提高与社会进步等方面。
其他文献
阮元将汉学家推崇的“实事求是”精神贯穿于方法和义理层面,以从《孝经》中抽绎出的“行事”说为基础进行系统的经义建构。而“行事”之最大者为孟子所言“《春秋》,天子之事”。阮元以《孝经纬》“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为据,从公羊学角度理解儒家典籍,认为曾子所传《孝经》、子思所作《中庸》以及《孟子》都贯穿了孔子作《春秋》所寄寓的“微词”,并由此对理学中孔、曾、思、孟的道统谱系进行了重构,同时也树立起与清代官方思想不同的孔子“素王”形象。与此相应,阮元对《论语》等典籍的诠释也充满“微词”,体现出强烈的政治
超人类主义通过新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改善或增强人的体能、智力、情感以及道德等方面,代表了一种将人完善化的新方案。在理论上,超人类主义往往被解释为启蒙思想的遗产。但是,如果我们回溯到启蒙关于人的完善化的语境,就会发现这种通过新技术完善人的方案的狭隘性。它仅仅将人理解为自然性和生物性的存在,排除了人的完善化的社会和政治条件,甚至将人变成了技术处理的“材料”。超人类主义对人的完善化,在本质上属于技术控制与主宰自然、否定生命的虚无主义。要摆脱这种虚无主义,我们仍然需要从启蒙对人的完善的理解中借鉴思想资源,将人的完善
康德在批判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时提出了“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这一论题蕴含如下两个困难:(1)如果存在不是实在谓词,那么它是上帝的什么谓词?(2)如果存在不是上帝的实在谓词,那么什么才是上帝的实在谓词?在康德看来,在神学领域,至少有四类谓词:逻辑的、实在的、实存的和先验的。传统本体论证明的真正诡秘之处在于:把作为系词的“Sein”通过逻辑谓词这个无所不包的中介,混同于“万能的”等实在谓词,再以“Sein”这个语词形式为中介,把作为实存谓词的Sein即“实存”“偷运”进来,从而把“实存”像“万能的”等
康德“Sein论题”中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究竟指什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或者把系词和存在断定词一概视为逻辑谓词,或者认为系词就是逻辑谓词,但其实只能把存在断定词理解为逻辑谓词——尽管在“Gott ist”命题中,系词ist充当了存在断定词。对实在谓词也有先验论和经验论两条解读思路。本文将实在谓词理解为分析命题的谓词,即述说“上帝”这类“可能事物”之“先验实在性”或“规定”的谓词概念;而被述说的“先验实在性”或“规定”则是实在谓词的客体。但不少人要么将实在谓词理解为综合的主谓关系命题的谓词,
“算术概念的确定性论题”是数学哲学中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争议主要集中于其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以柏拉图主义、语形主义、语义主义或语用主义为依据的赞成派和以模型论论证为根据的反对派。赞成派认为,柏拉图主义等四种观点提供了算术概念确定性的根据;反对派则否认它们可以提供这种可靠的支持。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算术概念的确定性论题是否会导致它的语义解释的无穷倒退”。经分析发现,赞成派只是获得了确定性论题的反事实条件句,不能克服确定性论题语义解释的无穷倒退。由此可见,为了获得真正的确定性论题,不仅要明确
德雷福斯以对经典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批判而声名远播,但他对人工神经网络和具身人工智能两种新进路的批判似乎湮没无闻。通过梳理德雷福斯在不同文献中对两种新派人工智能的诊断,本文将他的观点概括为:它们缺乏人类式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然而,他所主张的生存论现象学在这一批判中并不在场,这让他的批判缺乏理论指引,而更像一种简单的技术评估。本文试图从两方面夯实该批判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引入德雷福斯晚期对本真性的重新阐释,从生存论层次揭示创造性的先验条件;另一方面引入自创生理论的相关讨论,从生存状态层次阐明自主性的激发条件。两种条
杰伦·范·德·霍文(Jeroen van den Hoven,又译杰伦·冯·登·霍温)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哲学系教授,荷兰当代著名技术伦理学家。曾任荷兰4TU科技伦理研究中心创会主席(2007—2013),荷兰国家“负责任创新”项目创办人、主席(2009—2016),现任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价值设计研究院(DDfV)院长、欧盟委员会“欧洲伦理学专家组”(EGE)常任理事、国际期刊《伦理学与信息技术》(Ethics and Information T
所有已知的悖论语句在其修正过程的有穷阶段上都出现周期性的循环样式。对此,赫兹伯格设想了一种在修正过程中“越来越慢地交错真假”的语句:它们在连续的两个阶段为真,在随后的连续三个阶段为假,进而又在随后的连续四个阶段为真,以此类推。本文基于一种构造有穷悖论的方法,借助无穷命题逻辑语言,构造出赫兹伯格语句——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无穷悖论。此方法从特定修正过程出发,逆向构造出具有特定复杂度的悖论。这种构造扩展了当前真理论中的悖论语句的范围,为悖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此,我们尤其需要进一步认真清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中一些未能得以深度理论分析的问题。我们看到,后康德哲学家对旁观理性与行动实践关系的解读是对康德实践理性的进一步发展,但未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处理旁观与行动关系中的高度。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一解读模式没有突破主客统一的哲学范式,更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与方法论层面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主客体直接统一的基础上理解“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关系,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深刻揭示了“赤裸负债人”作为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所塑造的主体形象的生命政治内涵。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将自由自觉的劳动经由物质性的谋生劳动与货币性的交换活动,改造为非物质性的自我异化劳动,这是造就“赤裸负债人”的劳动根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社会阶级关系中,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发挥着不同的支配作用,构成了对“赤裸负债人”的社会治理机制。以“资本与利息的最大化”作为衡量个体生命权利、地位与价值的终极标准,固化了“赤裸负债人”的主体存在。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从劳动根源、关系治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