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的诗文赏析(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o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棵树。这棵树与苏童那《三棵树》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相比,虽然同样是树,但在内涵上有根本的不同。
  读作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尽可能仔细地读文本,不管时代背景,也不管作家生平。一般的读者。都是这样读的。美国有一个批评流派,叫作“新批评”,也是这么强调的。对于读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从文本中获得心灵的享受。过多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反而会干扰甚至转移读者的注意力,本末倒置。这种读法叫作文本中心,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对于许多读者来说,不知道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一样可以从作品中获得艺术的感染。
  就这一首诗而言。我们首先感到惊异的是一个矛盾:悬崖边的树。悬崖边怎么会有树?一般的树在悬崖边是很难生存的。茅盾的白杨、苏童的树。都是写实的,都是实有其物,什么地方,什么品种,什么样的形态,一清二楚。而这里的树却就是一棵树。什么品种,不在诗人关注的范围之内。在苏童的笔下,他有过的三棵树,来龙去脉,从生到死,所有的经历都有交代。而在这里,悬崖边的树就是一棵树。这就是诗与散文的区别,诗中的树是概括的,虚拟的。想象的。假定的。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光看这第一句就很明显,它和散文有明显的不同。诗人一点也不想费心交代一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风把树吹到这个地方。这里诗人强调表现的是:只有一棵树,又在悬崖上。很危险(悬崖),很不适合生命存活,而且是很孤单的,这棵树活得是很艰难的,应该是很痛苦。很悲凉的。但是,第二节所展示的却不是这样: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从“倾听”“孤独”“寂寞”等字眼,读者不难感到,这里写的已经不完全是树,植物是不会有听觉的,这是一种有情感知觉的高级生命,这无疑是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的特点是:第一,在危险(危机)的处境中,既不悲观,也不痛苦,其内在的感觉,在想象中能够听到“喧哗”和“歌唱”。喧哗,当然是生命活跃的表现,而歌唱,尤其是小溪的歌唱,则更有一种流动的活泼的感觉。这样就显示出了一种对立,不但没有沉浸在危机的悲观中。相反。心灵却能关注远方,那目力不可达到的地方。那个地方和悬崖上的情况恰恰相反,那里是热闹的,是活跃的。甚至可以想象出是欢乐的。第二,诗人并没有回避它是孤独的,毕竟是只有一棵树,而且又是悬崖上。诗人甚至也没有回避它是寂寞的。这一节的最后两句是点出诗意的关键。高度的概括力来自于同“喧哗”‘歌唱”相矛盾的修辞: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孤独、寂寞”,是同“喧哗”相矛盾的一面,而“倔强”,联系到前面的“倾听”“歌唱”。则是矛盾的另一面。既是寂寞的,又是喧哗的,既是孤独的,又是能够听到歌唱的,至此,诗人的意蕴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抒写一种处境,在极度的危机中,在极度的孤寂中,内心相当热闹。正是因为这样,在寂寞孤立中显得倔强。从主题来说。色经完成,但是,从形象来说,还不够丰满,也就是可感性还不够强。于是诗人接着就把这个主题提炼成这样: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诗人在这里,达到了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高度。其中有一系列的矛盾,弯曲的身体是树的枝干受到扭曲的结果,这种扭益的力量是什么样的力量呢?诗人说是风的力量。而风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可是在树身体上。却留下了“风的形状”。以有形的弯曲表现了无形的风力,应该是很智慧的。下面两句就更为精致: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这里,又一次突出了矛盾。一方面是危机的加重。即将跌进深谷。而另一方面,则是展翅飞翔。这里有两个字眼特别重要,一个是“跌”,危机可能变成灾难,一个就是“飞”,灾难又可能成为新的转机。这样就把前面一段中寂寞孤独而在内心又聆听欢乐的歌唱,大大向前推动了一步。不但是在内心远处的歌唱。而且自身就面临着转机。这样就把诗人危机和乐观的矛盾统一起来。这里用了一种修辞法,在修辞学中叫做矛盾修辞法:本意是看起来自相矛盾但可能是正确的说法。有一点近似悖论:尽管这样的论断,从可接受的假设中推导出来,但其核心是自相矛盾的。在修辞学上,则引申为看似矛盾而实际上是很深刻见地的隽语。这在现代修辞中,尤其是在表现非理性情感的诗歌中。是常见的,如冷峻的激情,又如永生的死亡,无声的音乐,等等。但是,在这里,诗人这种修辞手法一方面突出了矛盾,一方面又把矛盾的转化表现得天衣无缝。从跌入深谷到展翅飞翔。在想象上很自然,跌入深谷,是有深度的,没有深谷的深度就沒有展翅飞翔的高度空间。因为深而危机严峻,同时又因为深而具备了高空飞翔的可能。对于这首诗。理解到这样,基本上可以说是完成任务了。
  但是,前面我们说过阅读诗歌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把诗与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联系起来。从曾卓的生平我们知道,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在所有打成胡风集团成员的人士中。他是明显被冤枉的。但是,他最终还是被冤屈了二十多年,才得以平反。
  联系到他的这段遭遇,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他在灾难岁月中的思想风貌和人格风采。同时。也可以加深理解为什么开头诗人要这样写:“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是不知道吗?诗人很清楚。这个风的意象,很值得注意。到了后面又一次被提起:“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二十多年的灾难,身心所遭受的摧残。只用弯曲的枝干来概括。被摧残的原因,归结为“风的形状”。写得这样潇洒。这里当然有意识形态的考虑。又有艺术上的考虑。毕竟,这是写诗,诗的意象是在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境界中展开的。不能像在散文中那样进行具体的刻画。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理论多、模式多,再加上课改潮流涌动,于是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也新,但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新”,课堂教学都应该考虑到一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建构学生的文化人格。蔡元培先生早就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已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正像特级教师程红兵所言:“语文教育要真正完成自已的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换言之,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课前的一点说明和思考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文体,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不愿意”不等同于不用教学。怎样“教学”?当然要教出说明文的味儿。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而不顾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把课上得跟小说、诗歌、抒情散文的上法没两样。上出说明文的“味儿”,应该是老师们教说明文的底线。  但仅有说明文的味儿是远远不够的。我熟知好些老师关于说明文的授
今天,我主要就两个问题谈一些想法:第一,我与闽派语文;第二,我与中学语文。  谈到闽派语文,我认为,闽派就是因了它的韧性和执著,才成就为闽派的;认准一个方向不倦地做下去,这是闽派最大的特色。今年暑假,我们到了新疆,我和之川先生一起去了新疆的惠远。那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在惠远,我跟之川先生谈到这样一个话题:以林则徐这样一个省部级的高官,从东南富庶之地的闽侯(福州)流放到这偏远的边陲小城,茫茫沙漠,人烟
前不久又有网传说“朱自清《背影》因写父亲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引起一片哗然,后来虽被证实为误传,但也反映出许多人对《背影》的误读。《背影》并非单纯赞颂父爱,在文章中朱自清对父亲违反公德的行为当时其实也是颇尴尬颇无奈颇不满的,这是我们教学这篇经典时不能视而不见的。《背影》中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所以教学时可以引入对文本“内在张力”的感知。  在文学研究中,文本张力是指文本内部各种矛盾对立的文学元素相互作用
55岁的“硬汉”——海明威以一部28000多字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力压其他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获得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上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巅峰。  海明威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发挥的影响。”对于这赞誉,海明威当之无愧。他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想,《老人与海》的成功之处不
许多人认为铭文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文赋》里的“博约而温润”这句话来概括。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而刘禹锡的《陋室铭》也一直成为“博约而温润”的最好诠释和典范。但笔者认为《陋室铭》一文“博约”而不“温润”。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于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发展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行文简约,只有81字,多对比、排比,句式工整,内涵
编者按:  在教育体制之弊日益凸显的语境下,语文课改艰难前行,其间不乏有价值的、灵光一现的探索成果,但尚无大的、实质性的突破,且多出自生源好的名校、示范校,起码也是一类校,使说服力打了折扣。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类校,虽不是人见人弃的“丑小鸭”,也绝非人见人爱的“白雪公主”,任教于斯的吴泓老师,在区教育局、校领导的支持下进行“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
依据“语文课标”编写的语文教材,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典范性和审美性的特点,这些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宝藏。因此,教师备课,必须花大气力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努力探求教材的教育价值,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做到驾驭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教材挖掘与教学设计艺术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语用价值  所谓语用价值,指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一、历史与文学:大相径庭的两个刘邦形象    以同一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而塑造出大相径庭的形象,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不乏先例。但是。同以刘邦为蓝本、又同以刘邦做了皇帝的第十二年十月“还乡”为创作素材,司马迁和睢景臣却给我们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且尖锐对立的形象,实属罕见。这两个刘邦:一个典雅庄重,是关心民生、对故土乡亲一往情深的贤明君主:一个则低俗卑劣,是恶德昭彰的小人、市井无赖。  在司马迁笔下,高祖
我们的教学活动,无不在传递、 交换、筛选、比较、综合乃至创造着大量信息,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源中快速高效的获取并处理有用信息,以达到教学目的。板书,或者说图示,无论是黑板还是投影,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教学手段。新课程倡导充分利用师生交流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