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的延续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5岁的“硬汉”——海明威以一部28000多字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力压其他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获得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上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巅峰。
  海明威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发挥的影响。”对于这赞誉,海明威当之无愧。他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想,《老人与海》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的语言简短有力,正如评论家所言:“其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是多余的。”更在于它体现了人在充满未知与困难的世界里表现出来了的勇气与决心,即“硬汉”精神。
  只要谈到“硬汉精神”,很多人在第一时刻都会利用主人公桑迪亚哥的人物形象和他的语言来进行阐释。但我只想浅淡一下我所认识到的另一位“硬汉”——小男孩曼诺林。
  一、曼诺林——“硬汉”性格的补充
  因为孩子从5岁起就跟着老人一起出海打鱼,所以孩子的个性特征从另一方面就反映了老人的性格。正如孩子所说的: “从我们笫一次一块儿捕鱼那会儿起,我什么都记得。”曼诺林在年幼的时候就接受着老人“硬汉”性格的熏陶。对老人的“硬汉”性格早就耳濡目染了。何以证明这一观点呢?我们接下来看一个例子。
  小男孩在前40天是一直跟着老人的,可是一连四十天没有捕到鱼后,他的父母就认为老人真是晦气,“倒霉透顶。”于是孩子在父母的强令下离开了老人。但男孩在离开后,却没有对老人不闻不问,而是每天都等着老人回来,下岸去帮老人的忙,把成卷的钓线,或是手钩、鱼叉和缠绕在桅杆上的帆卸下船来。更重要的是,小男孩知道老人己经84天没有捕到鱼了,却还三番五次地要求老人允许他下回一起去捕鱼。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曼诺林已是一个懂事、会关心照顾别人的孩子,在失败面前他毫不畏惧。他与老人一样有着“硬汉”精神,他对未知的世界与老人一样充满着信心,有着人所有价值和品质中较重要的勇气与骨气。
  孩子虽然很小,但并不显得孩子气,他从老人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技巧与本领,更是老人身上独特的气质,即“硬汉精神。”我们接着再看下一个例子。
  “我去搞些沙丁鱼来,让你明天用,好不好?”
  “不用了,玩你的棒球去吧! 我还划得动。”
  “我想去。既然不能跟你去捕鱼,那总该帮点忙吧!”
  “你给我买了啤酒,已经是个男子汉了。”
  在上述对话中,我们看到的就像是一个成年男子与老人的对话。小男孩的话语毫不显示出孩童的稚气,反而我们可以看到一份责任。他总是尽心尽力地料理好老人的生活,无微不至地给予老人关心。后文还有讲到男孩帮老人准备晚饭、弄水……甚至连微乎其微的小事男孩都希望帮老人料理好,如一件过冬的外套,一双不成样的鞋子和另一条毯子。
  我们来仔细看小男孩的“硬汉”精神。他不仅与老人一样自信,乐观和执著,而且还同样具有老人那种视死如归、遇到困难决不退缩,从容不迫的精神。小男孩5岁时,有一次跟老人一起打鱼,差点送了命,但他对此并不害怕,而且还坦然自若的向老人谈论当时的情形。男孩并不是因为年少无知才毫不畏惧,更不是因为轻视生命才如此坦然。他的坦然是因为他骨子里的“硬汉”精神。还有一次,小男孩被老人叫醒一起出海时,男孩很困,边走边打瞌睡。老人搂住他的肩膀说:“对不起!”男孩却毅然的说:“哪儿的话,男人就该这样做。”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承认男孩身上“硬汉”精神在无时无刻不展现着人性的光辉,小男孩早就深刻地受着老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在半睡眠状态的时候往往是神智不清,迷迷糊糊的。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小男孩仍然可以说出“男人”这类的话来,我想,他身上的“硬汉”精神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二、曼诺林回归了老人的“硬汉”品质
  老人自出海捕鱼至归来想念男孩共有7次之多。他总是在嘴边叨念着“真希望那孩子在我身边。”或“要是那孩子在就好了”。老人为什么总是有意无意的牵挂起男孩呢?我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老人为了排遣一个人在变幻莫测、浩瀚无边的大海里的孤单寂寞感,更是因为老人和小孩其实早就合为一体了,是不可分割的。这就类似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的更深一层的奥秘。其实老人由始至终都是希望带小男孩出海的,只是因为老人不希望小男孩违背父母之令,固执己见,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小男孩的请求。何以证明呢?我们看看以下对话或许就明白了。
  “你要是我的孩子,我准会带你去冒冒险”,他说:“可是你是你爸妈的孩子,而且又在一条幸运的船上。”
  事实上,老人是把小男孩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的,而小男孩也早就把老人看作了自己的亲人,他们的心早就捆绑在了一起。若说老人是那坚不可屈的“硬汉”的话,那么小男孩无疑就是那百折不挠的“小硬汉。”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对“硬汉”精神作出一个阐释。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是有“硬汉”精神的人呢?我想就是像桑迪亚哥、海明威,甚至小男孩这样的在困难面前展现无比勇气,毫不畏惧的坚毅态度的人了。若用一句话概括,我暂且找不出比原文这句“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更要适合的话来。是的,这就是“硬汉”!
  老人最后拖着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回家了。老人躺在那能令他轻松的床上睡了一觉,睡醒后看到曼诺林,悲伤地说:“它们打垮了我,曼诺林。”他说:“它们确实打垮了我。”此时此刻,可想而知,老人的心情是跌落了谷底,他不再认为自己是“硬汉”了,因为老人曾经说过:“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然而现在他却认为自己不仅被打败了,还被打垮了。我想,老人那时一定认为自己一无所能了,以前自己至少还有打不垮的信念,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在我看来,老人那时应该是恨自己的。假如没有小男孩的出现,我想,读者只是会认为这是一场悲剧。然而,曼诺林出现了,是他帮老人回归了“硬汉”品质,在老人悲痛欲绝的时候,是小男孩抚慰了他的心灵,男孩铿锵有力地对老人说:“它没有打垮你,那条鱼没有打垮你。”老人拖回来的不是一条象征老人被鲨鱼打败的光秃秃的鱼骨架,那是一条凸显老人生命的硬度、展示老人的“硬汉”精神的脊梁!老人没有被打败,正如曼诺林说的:“它没有!”在此,“硬汉”精神又一次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三、曼诺林——“硬汉”形象的延续
  “你得尽快修养好,我有那么多东西要学,而你什么都能教。你受了多少苦啊?”
  老人已经年过六旬了,生命日薄西山。小男孩是生命力与青春的象征。从这一个角度讲,小男孩是老人理想的投射,是老人青春的投影,是“硬汉”精神的延续。正如小男孩所说:“我有那么多东西要学,而你什么都能教。”那么,小男孩具体指的是让老人教什么呢?在我看来,不完完全全是捕鱼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那“硬汉”的精神与品质。在曼诺林眼里,老人不怕失败,蔑视失败,勇敢地面对失败,对人生抱以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老人是一个“神钓”、“与众不同”。然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就源于老人打不垮的“硬汉”精神。孩子决不仅仅是帮助老人回归“硬汉”精神和帮助老人展现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的点缀品,也不只是老人“硬汉”形象的附属品,更是人类未来生命延续的维系物,也是硬汉子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源泉。老人能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三番五次地与比他的船还要长两英尺多的大马林鱼和海里游得最快的灰鲭鲨、嘴巴大得像猪一样的六鳃鲨,还有凶狠残暴的加拉诺鲨英勇搏斗,其实曼诺林也是可以的,因为他同样有着与老人相同的“硬汉”精神。孩子在《老人与海》的结尾时又再次要求与老人一同出海去学习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代代相传与一脉延续。
  《老人与海》讲述了老渔夫捕鱼过程中的坎坷经历,是一部英雄主义的赞歌。“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老人成为海明威式“硬汉子”的最典型、最完美的代表。当海明威谈到小说成功的因素时,曾颇为自得地将小男孩与老人相提并论。我们有理由说小男孩曼诺林是“硬汉”的延续。
  《老人与海》所刻画的“硬汉”形象也不仅仅是被一个小男孩所延续,《老人与海》之后,海明威继续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硬汉”形象,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通联: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做着他编辑的资料,慢慢长大;考着他拟制的试卷,跃出“龙门”;沐浴着他如春风般的教导,成为语文老师。我想,一定有很多老师和我有着同样的经历。读书的时候,看着资料正中的“余映潮”三个铅字,我着实把他狠狠地恨了一阵子:这个“老学究”,好好的一篇文章,这里挖一段,那里掘几句,提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害得人好苦!等到走上讲台,亲见其人,亲闻其事,才知道当初的埋怨是怎样的可笑!   《天上的街市》、《我愿意是急
顾黄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生前出版的语文教育论文集有两种:一是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论稿》。顾先生精挑细选70余篇文章,分编为“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现代语文教育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书评书序”等四个专题,结集成《语文教育论稿》。一是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上、下册)。该套书是顾先生在《语文教育论稿》的体系上,结合
按庄文中先生的看法,50年来,中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所走过的是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见《论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如果把这条道路进一步延伸,我们看到,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不仅受到肯定,而且得到空前重视。这一方面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字里
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母语运用素养为宗旨,其重要性毋庸赘言。对她的关注与讨论可能是基础教育学科体系中最热闹、最激烈的那门。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以及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投入使用,还有即将在全国推行的语文新高考,语文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拷问。在持续的“吵闹”声中,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对一些突出现象或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与客观审视。   一、“缤纷”的语文理念   古代教育基本可以看
在江苏,自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并开始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至今,《氓》一直是最具戏剧性的一篇作品。一方面,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并未收录该文;另一方面,《氓》却又年年出现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成为14篇高中必背篇目中唯一一篇非课文的古典文学作品。此种独特的身份,使得《氓》的教学也充满了戏剧性。绝大多数教师只用半个课时或一个课时对字词进行适当梳理,帮助学生初步读懂文意,满足理解性记忆的基本需要,
师:在《陈情表》第一课时里,我们通过多形式的读、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质疑交流,有了三个收获:一是疏通了文中的字词句,能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了;二是鉴赏了这篇著名骈文在句式、修辞方面的特点;三是知道了李密非常孝敬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祖母。现在,请大家请看屏幕上的这幅画,画面描述的是什么事情?  生:李密在床前给祖母喂饭,精心侍奉祖母,很有孝心。  师:的确,李密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从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理论多、模式多,再加上课改潮流涌动,于是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也新,但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新”,课堂教学都应该考虑到一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建构学生的文化人格。蔡元培先生早就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已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正像特级教师程红兵所言:“语文教育要真正完成自已的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换言之,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课前的一点说明和思考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文体,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不愿意”不等同于不用教学。怎样“教学”?当然要教出说明文的味儿。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而不顾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把课上得跟小说、诗歌、抒情散文的上法没两样。上出说明文的“味儿”,应该是老师们教说明文的底线。  但仅有说明文的味儿是远远不够的。我熟知好些老师关于说明文的授
今天,我主要就两个问题谈一些想法:第一,我与闽派语文;第二,我与中学语文。  谈到闽派语文,我认为,闽派就是因了它的韧性和执著,才成就为闽派的;认准一个方向不倦地做下去,这是闽派最大的特色。今年暑假,我们到了新疆,我和之川先生一起去了新疆的惠远。那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在惠远,我跟之川先生谈到这样一个话题:以林则徐这样一个省部级的高官,从东南富庶之地的闽侯(福州)流放到这偏远的边陲小城,茫茫沙漠,人烟
前不久又有网传说“朱自清《背影》因写父亲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引起一片哗然,后来虽被证实为误传,但也反映出许多人对《背影》的误读。《背影》并非单纯赞颂父爱,在文章中朱自清对父亲违反公德的行为当时其实也是颇尴尬颇无奈颇不满的,这是我们教学这篇经典时不能视而不见的。《背影》中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所以教学时可以引入对文本“内在张力”的感知。  在文学研究中,文本张力是指文本内部各种矛盾对立的文学元素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