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91-01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它是小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运用范围,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质疑是探索知識、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決一个问题更要"。学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指出疑问,才能有进步,正所谓:“于不疑有疑方是进矣"。质疑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出疑问,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一旦有了这个习惯,他们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问。如教学比的认识后,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提出:“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为什么赛球时就有2:0呢?”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这个意想不到问题,并没有急于答,而把它推给全班来思考。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能联系实际并且大胆提出问题,很好,然后转问大家:“球场上的比和今天学的比一样吗?"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赛球指的是两数的相差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指两数的倍数关系,除数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由学生对教师讲解中的不理解结合实例提出疑问,通过辨析,提高了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扩大了受益面。
二、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在方法方面的集中反映。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学习过程中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必然表现。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必须遊循科学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例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型广博,变化多端。解答时我们应该注意:
1.从确定对应入手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中有一个“量率对应”的明显特点,对一个单位“1”来说,每个分率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量,而每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同样对应着一个分率,因此,正确地确定“量率对应”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明确对应,找准对应分率”的解题方法。
例:小芳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1/6,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1/3,还剩7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把这木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要求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就要求出剩下的78页的对应分率。根据已知条件,第一、二天看了总页数的(1/6+1/3),还剩下78页的对应分率是(1-1/6-1/3)求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就是已知单位“1”的(1-1/6-1/3)是78页,求单位“1”。于是列式为:78÷(1-1/6-1/3)
2.通过假设或逆推的方法找出解题方法。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照题中所给条件直接思考,就难以找到解题方法,如果在解题时先假设一个主观上所需要条件,然后按照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推算,所得的结果则发生与题目条件不同的矛盾,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找到正确的答案。例:杏花村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5多10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少5米,还剩下282米没有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假设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那么剩下的还会是282米吗?通过引导,学生会很快求出在假设条件下剩下的“量”和“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借助助线段图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如果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使抽象变具体,隐蔽明朗化,从而借助线段图揭示的数量关系可直地找出解题方法,甚至有的还找到简捷的解法。例如:小红两天看完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如果第二天多看19页,则第二天看全书的1/2,两天各看多少页?
通过观察线段图,可以看出19页占全书的“率”(1/2-2/5),于是问题就能很快解决。
4.抓住不变量找出解题方法。
对于标准量不统一的分数应用题,如果我们能从题中找到一个不变量,就以不变量为突破口,便能够很快找到解题方法。
例如:一个车间有工人360人,其中女工占3/5,后来又招进一批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车间工人总数的5/8,又招进女工多少人?从题中可知,女工人数发生了变化,引起全车间工人总数起了变化,但是男工人数不变,因此,抓住男工人数没有变化这个不变量来分析。
5.通过变换条件找出解题方法。
有些分数应用题,可以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将题中某些已知数量转换成与之有关联的另一个量,使之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简单问题,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找到解题方法。
6.列表对应比较找出解题方法。
有些分数应用题,可以通过列表对应比较已知条件,研究其对应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解解题方法。
三、教学生学会自己检验
做练习是一种练习,檢验是一种复习。通过檢验可以发现错误,纠纠正错误,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估算法。如计算37.641:0.941,若求出的商是4,因为除数小于1,商应比被除数大,你就知道错了。这就是估算法。
第二,重算法。把题目再重新认真解答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
第三,逆解法。根逆算关系进行验算,叫做逆解法。如某筑路队要筑一条长4500米的公路,头3天已筑了1500米,用同样的速度筑完余下的公路还需要多少天?解答结果是6天。检验时,把题目改编成:某筑路队要筑一条公路,头3天已经筑了1500米,用同样的速度筑余下的公路,还需要6天,这条公路长多少米?1500+1500÷3×6=4500(米)与原题条件相符,那么原题目的解答是正确的。
第四,代入法。解方程和解比例时,都可以用代入法检验。
第五,另解法。有的题有几种解法时,可以换种解法,看两种解答的结果是否一样。
四、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链条的断裂现象。基于这一点,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都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括复习。学生每学完一个小单元或一个大单元,就组织他们对于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纲目,列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单元的主要内容。
(2)分类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比较,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深度、广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3)区别复习。把学过的相似的概念、规则等,加以区别、比较,掌握知识的特征。
五、教会学生整理与归纳的方法
整理知识是一项主要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知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层次逐浙完成。一节课后、一个单元后或一个学期后,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1)把知知识串成"块块,形成知识树络。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涉及到五线、六角、七形、两体,教完几何后,把七种平面形维戊一个知识网络。(2)系统整理成表,便于记忆运用。按照数学知识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分散在小学各册实现教材中。在总复习中,教师应避免罗列和重复以往知识,而应恢复几何初步知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法则,按点、线(角)、面、体四大部分知识认真系统地归纳整理成表。
总之,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这工作做好。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91-01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它是小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运用范围,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质疑是探索知識、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決一个问题更要"。学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指出疑问,才能有进步,正所谓:“于不疑有疑方是进矣"。质疑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出疑问,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一旦有了这个习惯,他们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问。如教学比的认识后,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提出:“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为什么赛球时就有2:0呢?”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这个意想不到问题,并没有急于答,而把它推给全班来思考。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能联系实际并且大胆提出问题,很好,然后转问大家:“球场上的比和今天学的比一样吗?"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赛球指的是两数的相差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指两数的倍数关系,除数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由学生对教师讲解中的不理解结合实例提出疑问,通过辨析,提高了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扩大了受益面。
二、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在方法方面的集中反映。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学习过程中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必然表现。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必须遊循科学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例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型广博,变化多端。解答时我们应该注意:
1.从确定对应入手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中有一个“量率对应”的明显特点,对一个单位“1”来说,每个分率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量,而每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同样对应着一个分率,因此,正确地确定“量率对应”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明确对应,找准对应分率”的解题方法。
例:小芳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1/6,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1/3,还剩7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把这木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要求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就要求出剩下的78页的对应分率。根据已知条件,第一、二天看了总页数的(1/6+1/3),还剩下78页的对应分率是(1-1/6-1/3)求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就是已知单位“1”的(1-1/6-1/3)是78页,求单位“1”。于是列式为:78÷(1-1/6-1/3)
2.通过假设或逆推的方法找出解题方法。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照题中所给条件直接思考,就难以找到解题方法,如果在解题时先假设一个主观上所需要条件,然后按照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推算,所得的结果则发生与题目条件不同的矛盾,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找到正确的答案。例:杏花村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5多10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少5米,还剩下282米没有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假设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那么剩下的还会是282米吗?通过引导,学生会很快求出在假设条件下剩下的“量”和“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借助助线段图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如果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使抽象变具体,隐蔽明朗化,从而借助线段图揭示的数量关系可直地找出解题方法,甚至有的还找到简捷的解法。例如:小红两天看完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如果第二天多看19页,则第二天看全书的1/2,两天各看多少页?
通过观察线段图,可以看出19页占全书的“率”(1/2-2/5),于是问题就能很快解决。
4.抓住不变量找出解题方法。
对于标准量不统一的分数应用题,如果我们能从题中找到一个不变量,就以不变量为突破口,便能够很快找到解题方法。
例如:一个车间有工人360人,其中女工占3/5,后来又招进一批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车间工人总数的5/8,又招进女工多少人?从题中可知,女工人数发生了变化,引起全车间工人总数起了变化,但是男工人数不变,因此,抓住男工人数没有变化这个不变量来分析。
5.通过变换条件找出解题方法。
有些分数应用题,可以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将题中某些已知数量转换成与之有关联的另一个量,使之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简单问题,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找到解题方法。
6.列表对应比较找出解题方法。
有些分数应用题,可以通过列表对应比较已知条件,研究其对应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解解题方法。
三、教学生学会自己检验
做练习是一种练习,檢验是一种复习。通过檢验可以发现错误,纠纠正错误,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估算法。如计算37.641:0.941,若求出的商是4,因为除数小于1,商应比被除数大,你就知道错了。这就是估算法。
第二,重算法。把题目再重新认真解答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
第三,逆解法。根逆算关系进行验算,叫做逆解法。如某筑路队要筑一条长4500米的公路,头3天已筑了1500米,用同样的速度筑完余下的公路还需要多少天?解答结果是6天。检验时,把题目改编成:某筑路队要筑一条公路,头3天已经筑了1500米,用同样的速度筑余下的公路,还需要6天,这条公路长多少米?1500+1500÷3×6=4500(米)与原题条件相符,那么原题目的解答是正确的。
第四,代入法。解方程和解比例时,都可以用代入法检验。
第五,另解法。有的题有几种解法时,可以换种解法,看两种解答的结果是否一样。
四、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链条的断裂现象。基于这一点,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都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括复习。学生每学完一个小单元或一个大单元,就组织他们对于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纲目,列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单元的主要内容。
(2)分类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比较,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深度、广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3)区别复习。把学过的相似的概念、规则等,加以区别、比较,掌握知识的特征。
五、教会学生整理与归纳的方法
整理知识是一项主要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知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层次逐浙完成。一节课后、一个单元后或一个学期后,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1)把知知识串成"块块,形成知识树络。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涉及到五线、六角、七形、两体,教完几何后,把七种平面形维戊一个知识网络。(2)系统整理成表,便于记忆运用。按照数学知识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分散在小学各册实现教材中。在总复习中,教师应避免罗列和重复以往知识,而应恢复几何初步知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法则,按点、线(角)、面、体四大部分知识认真系统地归纳整理成表。
总之,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这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