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陋室铭》看高校学风建设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几所高校的德育教师谈起学风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当前在各高校中广泛流传着的对唐代诗人刘禹锡名作《陋室铭》的改编“伪作”,全文如下:“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谈笑皆下海,往来股市行。可以...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伦理性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具有鲜明的伦理特性。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保障。
本文探讨了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手段和目标。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手段,主要是法律和道德公共政策。后者相对灵活的政府的社会控制手段,是政府对各种道德变迁进行适时调整的政府行为。作为政府行为,道德公共政策表现出组成政府的政治系统的特征。国家伦理职能的目标,也就是道德公共政策所营建的善的生活形态。经过政府对社会道德生活所进行的宏观调控,建立起一种社会秩序,消除个人交往中的紧张状态和社会道德危机;最后,创建一种“高尚社会”。
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第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第三,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文化。简述了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途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对社会发展及自身成才的意义。
期刊
生态危机的爆发以及人们对走出危机的强烈关注,造成了人类文明转折的一个重要契机,人类文明在20世纪中叶以后就已经有了“浓绿”的底色,而在不远的将来必将生成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这是刘湘溶教授在其新著《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中所阐述的中心观点。
期刊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事业已进行了20年。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完善自己的各项制度、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伟大事业。“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正因...
当人类翘首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时,“科技异化”威胁全球的生态危机却首先敲响了21世纪的警钟。这钟声一再告诫世纪之交的人们: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跨世纪伟大战略,建构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观已刻不容缓。一、“科技异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近代以来,科技以无坚不摧...
一般而言,人际交往以群居习性、守望相助、人性相通等为自然基础,以信息传递、相互理解、协调共生为社会基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下有着独特的中介因素、表现内容和实现形式。中国是“个人情感+社会评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