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言语经验之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3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包含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审美的体验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根本,是养成其他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扎实历练中,为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基。
  一、提高语言敏感,主动积累词句
  三上小学语文教材开篇就提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要求。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就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1. 准确。《花的学校》一文中说:“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换一换,比一比,能培养学生斟酌词语、准确运用的意识。句中“冲”字能换成哪些动词呢?换过之后的效果怎么样?“走”字动作嫌慢,不能表现急切的心情;“跑”和“奔”虽然速度够快,但花孩子们迫切地想回家见到妈妈的兴奋之情却难以呈现;只有“冲”字用得准确。
  2. 新奇。《不懂就要问》一课中写道:“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当学生会对“霎时”这个词感到很陌生时,可以让他们说说哪些词语可以替换它。“立刻”“马上”“立即”等词语都可以表示时间的短暂。把这些词语代入句中去读一读,感受时间极短。再补充积累“瞬间” “刹那” “顷刻”等词。“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私塾”这个词生活中很少用,不容易理解。在学生能正确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塾”在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后转为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当堂示范用网络搜索“私塾”词条,拓展解决新奇词语意思的方法。
  3. 情趣。《不懂就要问》一课中还写道:“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摇头晃脑”这个词语含有身体部位的名称,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读文章,明白了词语是形容读书时自得其乐的样子。“鸦雀无声”是指此时的课堂很安静。但与“鸦雀”有什么关系呢?生活中我们知道,鸟雀都是叽叽喳喳叫的,很吵。现在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花的学校》中写道:“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用“跳舞” “狂欢”这两个词描写一群一群的花,这些花就有了孩童的活泼。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花在风雨中的绿地上跳起欢乐的集体舞。我们可以感受到花儿们喜悦的心情,也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感情。
  4. 多义。《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写道:“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给“热闹”找近义词,学生往往脱口而出“喧闹”,但把“喧闹”放到句子中,“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喧闹”是说不通的。应该换成“稀奇”,句子才能说得通。高年级教材中这种特色的语言也很多,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最典型的话中有话,联系当时作者所处的境况,才能明白言外之意:当时的社会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反动势力猖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般的杂文,引起了反动派极度的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这就是“碰壁”。
  二、激活情感共鸣,再现文本场景
  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经历等与文本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文本的知识就是冷冰冰的,这是阅读中“披文入情”的障碍。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搭建一个支架,让学生处于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获得“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丰盈学生的情感经验和言语经验。
  1. 体悟修辞。修辞的目的就是作者自身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等寻求读者的认同。阅讀文本时,师生就要循着这个思路逆流而上,在欣赏语言的同时获得表达情感的经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四下第一单元语文要素。
  《乡下人家》中写道:“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修辞的概念不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表现了春笋的数量之多和生机勃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乡下人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条主线,作者描绘的快乐、自由、轻松、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就在读者的眼前缓缓地铺开。
  2. 物我之境。六下第三单元交流平台中“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表述,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有我之境”的说法是一致的。我们都生活在特定的情境里,带着不同的情绪,相同的事物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乡下人家》中:“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作者怀着感情来写纺织娘,所以秋天都带着他主观的感情色彩。因为喜爱,所以陶醉在月明人静、昆虫歌唱的秋夜里。辛劳一日换来一夜的安眠,所以人们的梦是甜蜜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当学生完整地经历一次理想和现实之后,就掌握了移情悟情的方法。
  3. 设身处地。《天窗》中写道:“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段文字富含哲理。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认为,写作要从生活经验中拣取对自己印象最深,激励感情最热烈而真挚的事物,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字句表达出来。
  课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通过天窗看到的和想到的。通过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用眼睛看,用头脑想:狂风暴雨,雷声轰鸣,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奇幻的云彩,黑影掠过玻璃的天窗……课文没有写清风雨雷电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也没有写清星星云彩是怎样装饰神奇的夜空的。但是同学们钻进了文字,天马行空地想象,在交流和分享中丰富了自己的体验,这种所得会指导他们理解更多的文本。   三、感受写作经验,体会表达秘妙
  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主要还是关注内容和情感,对作者的写作动机、写作过程考虑甚少,所以难以体会文本构思表达的妙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审视文本,深切地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1. 言语的韵律。情感性言语形式作为整体诉诸人们的感知、直觉,首先是它的韵律。韵律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外在表现为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语句的长短。
  例如,五下《猴王出世》中写道:“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描绘出一个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个句子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发现四组动宾结构的三字词语,读起来节奏明快,像一首快三的舞曲。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表达:“大造化!大造化!”“搬过来,移过去。”作者就是用这种欢快的三字词语来表现猴王的性格特点。
  又如,《祖父的园子》中写道:“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种对称的语言,节奏感强,语句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通过阅读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的自由快乐,以及对祖父的依恋和喜爱之情。
  “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圣地。”这是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一文中独特的表达。朗润园的荷塘月色美妙绝伦,作者在舒缓的描述中适当地使用了四字词语,变换句式,改变了平和的节奏,表现自己对美景的感受。这样短短长长的语言,节奏和起伏都有变化,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2. 构思的匠心。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要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引人入胜的情节,悬念式的开头或结尾,都会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和期待。
  六下《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尼尔斯因魔法变成拇指大小人儿,“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也让他具备了人类没有的特异能力。尼尔斯的“成人”之路,是从被变形为拇指大小的小人儿开始的。变形后,强弱身份被置换。变形赋予尼尔斯与动物语言交流的本领,营造出童话的效果,作品的感染力十足。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引导学生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或给各部分列小标题,在此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902年,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作者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作者用几年时间到瑞典各地考察,于1906年完成了这本全瑞典学童的必读课外读物。从塞尔玛·拉格洛芙的创作经历中,我们也学到了写作的构思和素材积累的方法和经验。
  语文素养是在言语经验的积累中建构起来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原有的言语经验,使学生仿佛经历了与文本类似的生活实践,而后去理解文本,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新的言语经验,从而真正地提升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实效的课堂。语文素养的发展并不是空喊的口号,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入、不断历练,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為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小学)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省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抽样测试,同时还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直接指向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问卷内容,学生问卷中有5题,教师问卷中有1题。下面就监测的有关数据作简要的分析。  一、监测数据分析  1.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学校还存在着差异。从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全
期刊
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让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议。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六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各省、市纷纷出台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尤其是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学校责无旁贷。
期刊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点是,它需要“养”,需要“滋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题海战术解决语文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繁杂的元素,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何让“有滋有味” 回归阅读教学的课堂,笔者以为可以另辟一条“删繁就简”道路。  一、简化冗余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是课堂的中心。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课前必须
期刊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陶醉于满池荷花并产生了“物我一体”的特殊感受。文章语句优美,读了让人身临其境,赏心悦目。笔者运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美育”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引生入文,感知意象美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这样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五单元以勤思善问为主题,安排了两篇文言文、一篇记叙文、一篇说理文、一篇科幻文,让我们感受到科学道路上具备好奇而又善思的品质何等重要。文言文《学奕》给我们展现了学下棋者的不同状态,引发深思;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呈现了对太阳远近的不同猜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则是给我们揭示了诸多科学发现都源自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现象的疑问;《表里的生物》一文给我们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孜孜
期刊
一、抓住民俗意象,传情达意  民俗意象,就是具有民俗特征的意象。例如“柳”“杜鹃”“梧桐”“鸿雁”“月”等都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民俗意象。六年级下册课文《古诗三首》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就运用了“月”这一民俗意象。“月”,怀人,怀乡。 这首诗意境很美,耐人寻味。“中庭地白树栖鸦”,表面上是写赏月环境,实际上却是写人物的情态,非常凝练而含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一个人的望月想到了天
期刊
课本剧,是指将语文课本中的有关课文改编成适合于学生演出的戏剧,它力求充分表达原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尽量运用原作的语言动作和主要情节,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在舞台上更好地诠释课文内容。如何让课本剧表演充分地发挥作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粗浅认识。  一、选择角色,编演结合,
期刊
一年前带了一个三年级新班,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学生们当时的学习状态:大多数学生读书拖沓,不爱看课外书,写出来的话语句不通,标点使用不规范。如何引领学生们跨过写话的门槛,顺利地开启习作之门呢?一年来,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起步作文“支架微课程”,以“多元支架”链接学生的生活与习作,顺利打通学生写作发展区的通道,让他们“摘下”当初“跳一跳”也摘不到的“桃子”。  一、“口头日记”:多一些引领,轻松
期刊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表达的是诗人对在乱世中的亲人的安危状况的无限牵挂,苦于无法联系,只能寄情家乡明月。大作家季羡林以“月是故乡明”为题,既是触景生情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更是找了能够引起大家共鸣认可的诗句,无须多言,乡情灼灼。季羡林将故乡的月称之为“小月亮”,他心里的“小月亮”,独特在何处呢?这是涉及本篇课文主题的思考。  一、《月是故乡明》在单元中的教学定位  《月是故乡明》
期刊
一、图说课文的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呢?众所周知,教师理应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落实语用。其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让学生说规范、说丰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说与读紧密结合,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