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七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师变了——教师的教材观变了、教学观变了、师生观变了
  教师的教材观变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被神圣化,是“圣经”,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无非是把教材知识体系肢解后灌输给学生,而后辅以相关练习巩固加深,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是典型的“教教材”的教材观。新课程教材以主题模块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强调以课程标准为本,更注重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带来广大教师教材观的一次重大变革: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
  教学观变了。“教学相长”是基本的教学教育规律,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知识获取渠道出现了:师生传授、生生合作、学生探究等。究其根源,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功不可没。而教师教学观的改变离不开我们这几年的“携手行动”。
  师生观变了。新课程提倡民主、平等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要求教师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俯身开展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积极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2.教师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目前课堂教学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将提问当做点缀、当做装饰。不考虑提问的目的,不看提问对象,不讲提问效果,想问就问,好像提了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这种过于宽泛、无目的的乱问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思维指向不明,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如“看了这一段材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这一类问题看上去非常开放,似乎非常有利于学生回答。但实际由于问题过于宽泛,降低针对性,降低思维发展价值,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把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体现出来。在提问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对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随意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为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而打乱教学节奏。
  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启发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一本书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所谓“由厚变薄”就是把知识形成网络,总结概括知识。为此,我总要求学生先看课前目录,理清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心中形成知识网络,明确每一知识点的位置,能用简要的几句话甚至几个词概括整本书。如初二下册就概括为:集体、环保、现代科技、依法治国。所谓“由薄变厚”就是根据纲要填充基本知识点,再现知识网络。
  5.确立文本意识,用实用活教材
  首先,重视文中的小栏目和借导引性的栏目,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具体的材料、情境,回答一些知识性较强的问题;对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生学会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拓展文本空间,借助学生的生活经历,在生生互动中,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导行;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资料,不断开拓教材的资源空间,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会上出好课。
  6.确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具体情境内容必须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形成理性认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当然,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不同呈现方式,如通过材料分析、小品表演、学生搜集资料、漫画、视频资料等方式呈现出来。
  7.不上无准备的讲评课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练习、试卷讲评课更是如此。上课之前老师要根据《考试命题说明》及学生答卷情况制定出科学、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讲评目标;对试卷做出量与质的分析。对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反映考试基本情况的数据了如指掌。对优、中、待提高等不同层次学生的答题情况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对学生作答情况深入、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带有共性、普遍性、典型性、突出的问题,并加以分类(如审题问题、基础知识掌握问题、答题技巧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等),为课上提供鲜活的分析案例,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除此之外,还要确立讲评方式。讲评课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定教”,对讲评课进行有效设计,如方法一:三段法。即①引导学生查创设问题、分析原因、提炼方法、揭示规律;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纠错改错,巩固提高;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法二:案例比较分析法。即选取作答思路正确、规范,符合命题要求与意图的答卷和具有普遍性、典型性、有代表性的问题答卷,以引导学生深入地对比分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寻对策。在此基础上设计新问题,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再练习、再提升。
其他文献
要想让英语课堂活起来,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配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个性,给他们以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导又演,发挥示范作用。  课堂是英语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建办公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2号,占地2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7155平方米,为“L”型的建筑物。此项目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
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是投保人与承保人之间通过保险合同建立的对被保险人的有限保障机制。工程保险是针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依法应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预示着一个新的英语理念的来临,同时意味着英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与时俱进。  1.注重评价的作用与意义  评价的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对学生的近期表现给予等级上的评定,而是从前一段学生的表现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案,激励学生学习。但在应试教育下,评价大多都是依据笔试性的考试,以分数的高低判定学生的好坏。分数高,说明你是一个好学生,分数低,则说明你是一个后进生,虽然分数在
烟草作为高效农业的一个品种,一般亩产值在1—2千元之间;防风作为药材的一个紧缺品种一般亩产值2000元以上。若将二者套种,不仅解决烟药争田的矛盾,又能将单产成倍提高,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在近年来新闻界的经济宣传中,一直被视为“重中之重”。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进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党
牛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疫病,其传播流行影响着全球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及人类的健康。目前牛结核病
作为一个电视台来说,创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考察电视节目创优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节目创优的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只有知、行并举,用知指导行,通过行再深化知,互相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意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培养,教师与学生缺乏双向信息和多向信息的交流。按照新课程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我们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助的教学方式,即由传统的教学方式向体验、活动、探究等新型的教学方式转换。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