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感悟到释放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学习知识,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课一定是极富有生活味道的。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就是通过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以读带悟”就是我在教学本课时的主导思想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片段一:阅读准备。在帮助学生熟悉本文的人物和事件的背景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篇课文?学生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有的小组的同学还进行了个别段落的具体示范讨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感情地朗读;2.用难过、悲伤的心情来读;3.不太清楚该怎么读。针对第一种情况我进行了指导:“有感情是指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们在试读之后,我稍微一点,学生们的意见统一到了第二种情况上来:用难过、悲伤的语调来读是有感情朗读中的一种,应当明确把握。而针对第三种情况,我没有急于进行引导,而是让他们认真地听其他同学是如何读这篇课文的。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证明了我的设计是比较准确和到位的。第一、二种情况的学生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第三种情况的学生在具体的对比过程中,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酝酿到了相同的氛围之中,全体师生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怀念的送行队伍里。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有了体验的欲望,有许多学生已经迫不急待地酝酿起来。这样,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就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为接下来的感悟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片段二:情感释放。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学生开始尽情地发挥,当我看到时机成熟时,我打开伴奏音乐,在低沉的音乐声中,我开始让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学生的表现比我预料的要好,但我不满足,仍然利用同学评价不断提高语调、语速、停顿、发音等各方面的要求,朗读的高潮一个接着一个,同学们读得一个比一个投入。其中我不适时机地让第三种情况的学生也进行示范朗读,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这些同学也读得津津有味。一时间,教室仿佛成了送灵车的会场,无限的哀思笼罩在了每一个人心上……。
  课进行到这里,我也被同学们的这种投入深深地感动:这篇课文还需要老师再喋喋不休地去讲下去吗?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是任何方法都替代不了的。
  案例反思:这节课对我的启发很深。反思传统的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在文道结合方面和语言文字训练方面,都不免有失偏颇,有的把阅读课当作“思想品德课”,所有的设计都指向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以为把教材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学生就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熏陶;有的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看作纯技能性的东西,只顾训练本身而不顾训练的对象,使学生在形成所谓的语文能力的同时,把自己——人给失落了。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有何意义可言呢?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达成这三维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呢?课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生活的课堂。本案例所展现的就是一种生命对话式的阅读教学课堂。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在本案例中,随处可见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并在学习、探究中,提升着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例如:案例开始时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一次生命的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的生命存在,此时的学生不再是学生,而是与教师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一、教学案例回顾    一次,我在新教师汇报课的公开课教学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第十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  师:这里平均分的一个西瓜、一个圆...都有一个“1”,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称它们为单位“1”。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呢?  生:一个苹果、一个三角形、一块地、一个物体、一个图形...  我得意极了,一切就像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一帆风顺。  一个平时颇为
期刊
在学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小数乘法”这一节内容后,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教学新课。突然,一向好问的伍磊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有一道数学题我和张诚不知该选择A答案还是B答案,您能告诉我们吗?”  我一看是一道选择题,题目是:3.25×4.6的积有( )位小数。A、两位;B、三位;C、四位。看完题目以后,我想是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来讲解这个题目,还是继续上新课,等到下课后再给他俩讲解呢?
期刊
作文贵在真情实感,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我们要抓住小学习作教学的根本——让学生“自言自语”,让小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见闻、认识、感受、感想和想象,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一、贴近生活,有感而发。要让学生习作时自言自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以
期刊
白村初级中学,位于蓝田县白鹿塬的东部。上世纪八十年代,仅仅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乡办初中,办学条件极差,校舍破烂不堪,门窗残缺不全,桌凳高低不齐,地面坑坑洼洼,图书仪器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调来了一批以现任教育局局长田征同志为代表的事业心强而又富有朝气的创业者。他们从零开始,艰苦创业。用青春与汗水开垦着这块贫瘠的土地,用知识和智慧改变着学生的命运与人们的观念,用人格和爱心感染、激励着一批又一批
期刊
梯次式管理评价的建构与实施,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的。梯次式管理评价最初是县教育局站在县域层面对全县中小学校探索推行的一种宏观管理评价。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梯次式管理评价思想逐步走进了学校中观层面和教学微观层面。其中,梯次式管理评价在县域宏观层面的系统建构,是梯次式管理评价得以成功推行的关键,为学校中观层面和教学微观层面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最近组类,为每一
期刊
“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最核心的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贫困地区可用,发达地区也可用。  “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不仅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思想。在它的指引下,每个人的智慧被激活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追求卓越已然成为蓝田教育人的时尚。  评5个三好学生,满足了5个学生和家庭的愿望;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获奖的可能,则满足了所有学生及其家庭的愿望。  一个班50个娃,如果在“
期刊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调查,目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  一是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二是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三是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弱势学生。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小组合作学习时,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研室作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管理职能部门应走在课改的最前列,积极发挥教研室的引领、指导和管理职能,推动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白水县教研室成立了县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县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教研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教研室副主任担任,成员有教研室课题组、高中组、初中组、小教组组长。校本教研办公室设在课题组,其职责是统一领导、组织、规划
期刊
2002年,蓝田县教育局长田征同志就如何进行教育管理,如何使穷县办出大教育、跳出县境域求发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刊特意编发了他本人撰写的文章:《用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发展》。转眼四年过去了,田征把这一理论和操作体系完善为“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最核心的思想是唯物唯人、认同差异,最近组类、按类定标;立体比较、动态要求,层次推进、激励超越,关注个性、共性发展。它以评促管,
期刊
一、教学案例回顾    在我刚开始参加工作时,班上一个男生一直趴在桌上。第一次,我以不提到姓名的方式提醒他“要注意纪律啊,课堂上不要睡觉!”。没有反应我就喊了他的名字并大声告诉他不要睡觉,该名同学还是没有改正态度。第三次,我就很生气地走到他的桌前并将手中的书用力地拍在桌上...  学生们都吓了一跳,全都将注意力转向了我和该名同学那里。我接着对那名同学说,“站起来,重复一下我刚才最后说的那句话。”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