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1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改良组(16例)和传统组(25例)。改良组平均年龄(62.2±11.5)岁;中位体重指数20.7 kg/m2(18.4,22.2)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级9例(56.2%),Ⅲ级7例(43.8%)。传统组平均年龄(60.4±12.9)岁;中位体重指数21.7 kg/m2(18.4,23.1)kg/m2;ASA分级≤Ⅱ级15例(60%),Ⅲ级10例(40%)。术前临床分期改良组15例≤cT2期,1例为cT3期;传统组22例≤cT2期,3例为cT3期。两组手术均采用全麻。传统组在切除膀胱时先分离直肠子宫平面,打开后穹窿,离断膀胱侧蒂、子宫主韧带,离断阴道侧壁至膀胱颈水平,离断尿道后将膀胱及子宫、阴道前壁一同切除,之后行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改良组游离输尿管后先行双侧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之后分离膀胱子宫平面、显露阴道前壁,再离断膀胱侧蒂、分离膀胱前壁,显露膀胱颈离断尿道后先切除膀胱,尽量靠近子宫颈切开子宫前壁,切断阴道侧壁及后壁。改良组中1例保留子宫及卵巢、2例保留子宫、1例保留卵巢。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数据及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改良组和传统组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分别为10例和19例,回肠通道术分别为5例和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分别为1例和3例,两组的尿流改道方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中位手术时间为290 min(265,335) min;常规组为315 min(270,380) 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00 ml(100,100)ml,1例术中输血;传统组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00 ml(200,400)ml,5例术中输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例数改良组为14例(87.5%),传统组为22例(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均≤Clavien Ⅱ级;传统组3例为Clavien Ⅲ级,分别为2例新膀胱阴道瘘、1例回肠吻合口瘘,均通过手术治愈。41例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改良组原位癌2例,pTa~pT1期7例,pT2期6例,pT3期1例;传统组pT1期12例,pT2期10例,pT3期3例。改良组中位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枚(7,19)枚,传统组为10枚(7,13)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3,77)个月。改良组死亡2例,均死于膀胱癌复发转移;传统组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膀胱癌复发转移。

结论

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术式而言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新膀胱阴道瘘发生率,但并不增加手术时间。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扩大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和标准淋巴结清扫(standar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sPLND)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例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膀胱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injury,PFU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7例,女33例。年龄11~78岁,平均(42.6±15.4)岁。骨折原因为车祸伤70例,坠落伤27例,重物砸伤23例。其中合并后尿道损伤患者43例,均为男性。年龄14~61岁,平均(40.4±14
目的总结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分析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1例,女5例。年龄42~75岁,平均(56±13)岁。肿瘤直径1~4 cm,平均(2.3±1.6)cm。肿瘤单发19例;多发7例,其中2枚5例,3枚2例。6例肿瘤位于膀胱侧壁。术前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前CTU检
期刊
目的探讨"两段三叶法"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obot 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R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因膀胱恶性肿瘤行LRC或RARC 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84岁,中位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