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初体验(四)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外出讲课时,经常在开始时发问:“你是谁?”“你从何来?”“你往何去?”最近我更喜欢提问:“人以何为天?”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人以食为天。”虽是实理,但是还有比其更紧要的,那就是充满空间却又不占有空间,只可感觉,不可见到的“气”。
  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做一个同样的动作,那就是呼吸。可见有生命就有呼吸,有呼吸才有生命。然而一般人只以为维持生命最需要的是进食,不吃不食,就要饥饿,甚至死亡。殊不知道,水和呼吸比食物对人的生命更重要。实验证明,人在不进食光饮水的状态下可以维持生命七天;而在不能饮水的情况下,人的生命只能维持三天;若一旦闭塞口鼻,断绝了呼吸,只要几分钟就要死的。一呼一吸为一“息”,呼降吸升,生命就在息息相关之间,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如同鱼在水中,从不闭眼。
  宇宙的本源是气。任何万物一样,都是天地形气阴阳物质即自然界有规律变化的结果。《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活在“气交”之中,“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人是什么?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又如《黄帝内经》而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体之气分为体内之中的内气和接受大自然精华的外气,又分为出生时带来的先天之气和成长中吸纳的后天之气。先天气为元气、真气,写作“”,由“精”炼化而成,是比“精”更精微的能量物质,其通过人体经络润养周遍全身,与“精”共同构成了人体必须的生命物质。人体真气的凝聚就是人体能量的凝聚,也是生命动力的培植;后天气指的是接受日月及大自然精华的呼吸之气。佛祖的彻悟也启示我们,生命的活力在呼吸之间,俗语说:“人活一口气。”
  《黄帝内经》继承了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成是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并且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顺势吞服天地给予的自然之气,能够“百骸”自然消除。气是一种物质的东西,类似无形,却能让我们周身内外都有“气感”。气在人体上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以“气”来形容感同身受,如被人骂了感受了委屈,我们称之为“受气”;发怒或心里不舒服,叫“生气”;生病了,体力差,手脚发软,叫“没力气”;讲话声音不响亮,我们说他“中气不足”;死亡又称为“断气”等等。从这些常用词语中不难看出,“气”这个概念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气”是物质与分子的一种运动,那么当这种运动发生变化或失常时,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各种疾病。如中医上常说的“气滞”、“气郁”、“气逆”、“气陷”等等。
  “气”在人体中发挥释放和转化效能,是通过一个通道或路径的,这就是中医学独有的名词─经络。经者,常也,径也,犹径路之无不通也。在经络这个通道中,气可以沿着血管、神经的走行方向传递,也可以通过细胞之间的联系而传递。经络还是连接人与宇宙的天然通道。人是宇宙的细胞,所以儒家有“天人合一”、“浩然之气”、释家有“成住坏空”、“心无万物”、道家有“天地人和谐相应”之说,与天地同和,与自然同和,与心灵同和,人生百悟均在其中。
  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互配合完成的。所以,我们中医讲养生之道,养生就是养气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又称为“血能载气”。血的生成与两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脾胃的运化功能;二是气的充足程度。所以气充足是人体造血器官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中医也说“气能生血”,这也是中医在治疗血虚患者时运用补气方法的理论依据所在。
  几个月前,我在书店购得上世纪被称为“静坐养生的第一书”的蒋维乔先生著的《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其中讲到静坐在中国流传下来有几千年,最大目的,就是使血行保持正常,无病时候,可以防病,有病时候,可以治病;只要有耐心,每天不断地练习,就能获得很大的效果。书中介绍了蒋先生本人和另外三人静坐的神奇体验。按照他们的经验,一般的人经过三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亦有一说为“百日筑基”)可使肚脐下三寸之丹田出现股股热力,往来鼓荡,不久会几次带动周身震动,几不自持,逐渐打通三关和任督两脉,然后能使性情安静,久病复愈,周身舒畅,健步如飞⋯⋯人之修炼在于一动一静,性命之道亦在一动一静之间。只有动静结合,动静得当,生命的活力才会得到增强,才有益于健康。我们平时动的多,静的少,其实这种静坐是顺应了地球自转,是不动之相对的“大动”,是以神驭气,气守丹田,以此达到祛病强身之目的。
  中医讲的“气”,其实也是念头,心念动得多,气就消耗得多,人就容易虚。唯“静”可以颐神自守,调阳滋阴。有人说:兴趣和毅力是人成功的双桨。经过四个月的静坐、站桩和调节能量之法,清虚日来,滓秽日去,周身“蚁行感”一直连绵不绝,任性自在,我知道这是阳气在冲击周身的毛细血管中的“气滞点”,而且逐步向手脚掌、手脚趾等神经末梢挺进,心中甚喜。在气脉越来越充盈中我在体验着过程。四月三十日清晨,我照例在自家小院中迎着朝阳站桩,刚刚收功,突然周身上下大抖不止,很有节奏,章法不乱,我一下想起中医整体意识、良性意识、颤抖意识,这时真的得到了体验。这样震动约五分钟才逐步停止,从此若干天中,只要站桩就会出现类似的抖动情况,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快要打通任督二脉,行气与“小周天”的气功状态,但周身舒适通泰,神清气爽,我相信进一步的生命迹象也会如期而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人的生命长短,健康病患,是与人们日常食息动止有自然联系,然而大多人谨记“食色,性也”,整天把吃挂在嘴边,殊不知一口气上不来要比几顿饭要紧得多。但是由于人们要得饮食必须用金钱去买,至于空气,可任意在大自然中随时取得,所以相对的只知饮食的需求,而忘却呼吸的重要了,大道理就这么简单,但就是因为太简单了,大家才会轻视,这是人性的弱点。所以人之最最关键的不是“得食”,而是“得气”,如日月之经天,如江河之行地,如布帛粟粒之不可须臾离。
  宋代苏东坡有“自言此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之快语,人以气为天,所谓“一气不通,百事乖错”,气通则血脉通,通则不痛。至平常,也至神妙矣。古语说得好:“尽吾志者而不能至者,无悔也。”我想别的也就无需求了。(续完)
  
  
其他文献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围绕此次危机的成因以及所暴露的监管弊端,国际及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新政。鉴于流动性风险危害之大,2009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框架》)。作为对金融危机发生后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规则的补充,《框架》致力于进一步提
期刊
本部分报告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09年全国性商業银行的竞争力。  全国性商业银行可分为两类,即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一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
期刊
201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核办法》),一方面将对考核达标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实施正向激励的政策,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这将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将按照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的大小,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这不仅为
期刊
编者按:2010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阶段,调整过程所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即便如此,但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深度探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球经济复苏将会是一个“W”型由大写到小写的渐变过程。而这次危机也使得中国经济再平衡、结构调整等艰巨任务大大提前并将对中国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加之监管机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与法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业务转型,强化监管与市场的统一,建立
期刊
5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因为2005年国务院曾发布了一个关于“非公”经济的36条,此次又出台的若干意见也是36条,所以可将此次意见简称为“新36条”。  2005年“非公36条”发布后5年来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领域的民间投资不是“进而复退”就是过着“二等公民”的日子。许多人说,在一些垄断行业实际上存在着一堵玻璃门,对里面的世界“看得见,摸
期刊
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一般意义上是指判定工作结果好与坏的过程,不仅是指全体员工的工作,而且是所有工作质量的提高过程,追求一切工作效率提高的改进方法。近年来,品质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不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覆盖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评价手段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转变,在操作层面上基本做到了“形似”。如何做到品质管理的“形神兼备”,把握住商业
期刊
典型案例    2002年至2003年间,某银行(以下简称“A行”)为宣传第三方存管、基金定投、个人外汇财等产品,委托青岛某广告公司(以下简称“广告公司”)印制宣传折页,双方签订的宣传折页制作合同约定:广告图案由广告公司自行设计,该公司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由广告公司提供的图文资料产生法律纠纷,由广告公司承担一切责任。广告公司制作宣传折页过程中,在未经美国某图片公司(以下简称“图片公司”)授权
期刊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深陷衰退,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步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庞大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巨额信贷成为中国迅速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脱身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的关键。然而,2009年发展的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已经暴露出来了风险,银行业难逃牵
期刊
2009年中国近9%的GDP增长率同样难掩其诸多近虑和远忧。就中国银行业而言,在经历了近10万亿元贷款的“疯狂舞蹈”之后,中国银行业的“虚火症”暴露于调控和监管当局的视野之中。为此,央行和银监会陆续推出新规、祭出新令以图为中国银行业降温,并引导其走上稳健发展之途。在银监会的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9年底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其中三个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
期刊
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财政。2009年全年新增信贷9.59万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率先复苏,缓解了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下滑局面。在充裕的流动性支持下,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府财政政策支农惠农的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经营环境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闪现诸多亮点。  20092010年农村银行金融机构总体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