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600年前,《永嘉郡记》就载有“紫石英”,其中关于固陶村出紫石英的记述,曾引起不少人的兴趣。那么,紫石英到底是一种什么矿物,为什么还会引起王府君、孙府君的关注,而王府君就是喜欢服石的永嘉太守王羲之吗?
紫石英为何物
南朝郑辑之(420-479年)所撰《永嘉郡记》,是温州最早的地志,惜早已散佚,仅散见于唐《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和北宋《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等典籍中。晚清瑞安孙诒让文海拾贝,从中校集了51条,重编《永嘉郡记》,其中依次记述有4种矿物: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和钟乳,尤以“紫石英”这一条目最引人关注。
《永嘉郡记·紫石英》中记载:“固陶邨(今永嘉齐岙村)有小山,出紫石英。人尝于山下得一紫石英,王府君闻之,遣人缘山掘得数升,芒角甚好,色小薄。孙府君亦掘得数升也。”此条辑录于《太平御览》卷987《药部》。无独有偶,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紫石英》也有引录:“永嘉固陶村小山所出,芒角甚好,但小薄尔。”
紧随其后的是“白石英”条目:“安固老山出白石英”,而且也是辑录自《太平御览·药部》。安固,即瑞安,如南宋乐清状元王十朋《过瑞安》:“我家古乐成,老未识安固。”白石英,即石英,地壳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属三方晶系,晶体呈六方锥柱状,白色,不透明,油脂光泽,硬度7度。透明的石英,就是水晶,二者同属二氧化硅(SiO2)晶体,彼此可以渐变过渡。但紫石英,却非紫色的石英,而是萤石,因为矿物家族中并无紫色的石英,只有紫色的水晶,即紫晶,如市场上常见的巴西玛瑙紫晶洞。
萤石,亦称氟石,是氟化工的主要原料,化学成分是氟化钙(CaF2),属等轴晶系,玻璃光泽,解理发育,硬度4度,颜色以紫色为多,古称紫石英或紫石。诚如章鸿钊《石雅》所论:“紫石英亦或以弗(氟)石充之,如今湖州所产者是也......《元和郡县志》以下均称紫石英……市人往往以弗石带紫色者为紫石英。吾浙产弗石尤富,昔尝诡称紫石英,以为药石之用,然非弗石本名紫石英也。”紫石英,是风行于魏晋时期的“五石散”的主要矿物药。
魏晋“五石散”与紫石英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本是治疗伤寒的药,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但魏晋时期,服食五石散,即服食,却成为世家士子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始作俑者乃玄言诗“正始体”领军人物、曹操的女婿何晏,并带动了“竹林七贤”等风流名士跟风服食,以求延年益寿,得道成仙。五石散主要由“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和赤石脂”组成,在当时需求旺盛。
紫石英是五石散的主药,性温、味甘,归肾经、心经、肺经。功效为镇静安神、温肺、暖官,属重镇安神药,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有记载,五石散是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等15味药组成,它和更生散都以紫石英为主药,故一名紫石散。白石英则“状如紫石英,但差大而六棱,白色若水精(晶)”,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味甘,微温,无毒,主治阴痿不足,除风湿痹,久服轻身长年。《永嘉郡记》还记载了永嘉郡所出的赤石脂和钟乳,前者属多水高岭石,以红色滑腻如脂的块状体入药最佳,功效是涩肠生肌、收敛止血。而钟乳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CaCO3),性味甘、温,具有补肺、止咳、平喘之功效。而硫黄(磺)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然硫(S),性味酸、温,有毒,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
五石散中的五石,药性皆燥热,故服食后可“令人手足温暖,骨髓充实,能消生冷,举措轻便,复耐寒暑,不著诸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并济其色欲,但也会慢性中毒。服药后,必须冷食、冷浴、散发,故魏晋名士的形象多为袒胸露腹。这种不拘礼教、“任诞适情”的举止,被誉为魏晋风度,并圈粉无数,以至于服石之风持续五六百年而未绝。
终生好“服石”的书圣
永嘉发现紫石英后,“王府君闻之,遣人缘山掘得数升”,随后,“孙府君亦掘得数升”。府君,是汉代对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如《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查六朝时期永嘉太守名录,王、孙两姓太守连任的,唯东晋王羲之和被他推荐继任的好友孙绰。
王羲之的《服食贴》中有云:“吾服食久,犹为劣劣。”意为虽久服“五石散”,但效果却差强人意。传说中的书圣故事,也多与服食有关,如“坦腹东床”,正是王羲之服食后的发散行为;“右军爱鹅”,家喻户晓,相传温州的“鹅兜”,就是王羲之所创。但王羲之爱鹅、养鹅之初衷,当意在食补养生,因为鹅肉能解人体五脏丹毒。
王羲之因发现紫石英喜出望外,于是“遣人缘山,掘得数升”。继任郡守孙绰,曾参与兰亭雅集,身为王羲之的铁哥们,自然也赶紧去“掘得幾升”。《永嘉郡记》首次记录了王羲之在永嘉的履迹,也暗喻了王羲之是位“服石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