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者小路实笃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是白桦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一系列作品塑造了对新的理想生活具有追求的人物,他宣扬乌托邦思想和人类之爱,曾对中国的“五四”新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作品风格自由奔放、富有朝气,认真探索人生意义,宣扬理想主义,洋溢着人道主义特色。本文将从其作品出发,浅析其作品中所存在的人道主义精神。
  【關键词】:武者小路实笃;白桦派;人道主义;日本文学
  武者小路实笃是白桦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新村的创办者。武者小路的青年时期正是日本国内外动荡的时期,此时的他喜爱夏目漱石、德富芦花、幸德秋水等人的文章,无意识的接触了西方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在舅父的影响下,他爱上了读内村鉴三和托尔斯泰等十九世纪作家的作品,其中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最深。特别在人生观同战争观上,提倡人道主义,具有反战意识,对弱小者予以同情。类似作品《妹妹》《一个青年的梦》等都是其反战思想的代表作。二十世纪初,他的“自我善良”,“自我尊严”,“自我生存”体现了白桦派反对封建主义,确立资产阶级自我精神,成为白桦派的“精神领袖”。
  一、《妹妹》与反战精神
  《妹妹》是一部反战戏剧,创作此时正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青岛作战”中日本兵死伤两千余人而德军死伤约莫八百人。按照大津山国夫先生的看法,这部作品的反战意识并不仅局限于“青岛战争”还可以追溯到“日俄战争”。[1]
  《妹妹》中的画家野村广次因为被驱赶上战场而成失明变成了盲人。武者小路实笃借广次之口表示了对战争的谴责,广次曾说:“……我是画家,当我的作品再过两三天就要问世之际,我被征集入伍。我满心的厌恶,但我无力反抗。妹妹哭了,我也哭了。我必须上战场……”[2]野村广次是一个反战论支持者,他厌恶杀人也不想被杀,对于国家发动的战争表示十分的不满。而这种鲜明的对战争的反抗态度,正是白桦派的人道主义的表现。武者小路实笃十分富有同情心,他的作品对准人生命之苦痛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烦恼,并以此为由探索社会问题以及人类命运,寻求人生价值。
  《妹妹》中也表现了外部社会对人的自由意识所进行的摧残。人的自由意识,原本应该由人自己控制,选择内心意志所向而采取行动,而这种意志是趋向于个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但是当处在外部环境的压迫下,个人的利益和自由无法实现,必须牺牲自我的意识来成全外部环境的价值,此时的自我便必须“自我牺牲”,这是一种“自我损害”。这种创伤是违法人道主义的,并且不仅仅不利于“小我”同时也不利于社会,而战争作为外部压迫的最大源泉,同人道主义背道而驰,是罪恶和需要被谴责的。
  二、新村与《友情》
  武者小路实笃早期热爱托尔斯泰的思想,创办了“新村”。同托尔斯泰一样武者小路实笃出身在贵族家庭,生活环境优渥,但是他同托尔斯泰一样,非常同情弱者,对土地私有制持反对意见。他主张:不要欺骗自己,要为真理而奋斗;吸吮人民的血汗,是自己的罪恶;要永远履行众人的义务——劳动。[3]武者小路实笃看到穷人的困苦生活境遇,自己同他們相比却衣食无忧,因此受到了冲击,希望实现所有人的自由与理想生活。这是创办“新村”的力量源泉。并且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武者小路实笃希望能够用非暴力的途径,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劳动来实现心中的理想主义。由此“新村”诞生,它体现了武者小路实笃的人道主义现实化的姿态。他认为这个世界只要还有一个人在为生存而工作,这个世界就是不完整的,人类不应当为了粮食再辛勤奔走。
  其中《友情》就是由新村而催发的一朵文学鲜花,是“新村”内年轻的男女们的人生密切关系的“青春文学”,是一部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作品。《友情》不仅是武者小路实笃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白桦派鲜明特征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对朋友野岛和大宫对杉子的爱情得失。通过三人之间的关系和两人的爱情表现了爱情与友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部作品主要着重于心理的刻画,分析了主人公恋爱失败的理由。大宫强烈肯定本我,虽然是一个颇重情谊的人最终选择遵循内心的意志,而野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追求纯粹的爱,寻求真实。作者希望通过野岛表达出人生不要怕失恋,而是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完成自我。
  武者小路认为“新村”里的青年人日后必定会面临结婚或者失恋之事,他希望给这些人送去祝福并给予他们面对生活的力量,因此写了《友情》一书。这部作品既是武者小路实笃对于新村男女的祝福,也是其对于友情与爱恋之间自我意识的实现。也是白桦派对恋爱与友爱矛盾冲突时的处理指南。其中女主人公的自主独立精神也具有着启发的新时代的女性。
  三、结束语
  虽然武者小路实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突然“转向”,是一个“不彻底”的人道主义者。但是其早期作为白桦派的代表作品处处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谴责战争,主张人权,在日本文学上仍然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大津山国夫.武者小路实笃论[M].东京大学出版会,1974,2.:321.
  [2]刘立善.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291.
  [3]刘萍,刘丽芸.半途而废的人道主义者——武者小路实笃[J].科技信息,2009,6:102.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怀着特殊的感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时代开始,人们用月亮象征过轻盈美丽、寄托过忧伤、传递过思念。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所代表的感情相当丰富,咏唱月亮的诗歌代代相传。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为基础,解读月意象频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并具体分析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价值。  【关键词】:古诗词;月亮意象;审美解读  月亮,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月出皎兮,
期刊
三年的大學生活转瞬即逝,我却年华虚度,空留一身疲惫。  从迈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习惯了默默无闻,不投身于各类社团,也没有兴趣结交新朋友,每天在教室,宿舍,食堂复制三点一线的生活,自卑心理驱使我尽量避开诸事缠身的忙碌,使生活平稳而安逸,我对大学的未知和不可掌控充满了恐惧和抵触,沉溺于自我的惯性里,对一切不在计划之内的事都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可应付了事没有让我轻松反而使我越来越厌倦疲于奔命般的生活。
期刊
【摘要】:在西方哲学、文学和政治理论中,乌托邦是一个丰富的主题。它非常富有表现力,集中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矛盾,凝聚着人们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美好憧憬。当然,其负面效应也得到很多讨伐。面对乌托邦新的发展态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使之能为现今社会发展提供指导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乌托邦;现实;精神;指导意义  乌托邦的理论最先在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具体展现。莫尔关于未来的完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传媒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由一个“读字时代”走向了“读图时代”,人们的视听能力得到了无限延伸,电影这个综合艺术在现代传媒背景下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与认可,而其中取得巨大反响的电影不乏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本文将重点分析在现代传媒背景下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试图找出二者的关联和区别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现代传媒  电影是视听艺术,它的成长离
期刊
【摘要】:冯巩,这位演员大众在熟悉不过,选取他的代表电影作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举例,通过对他的相声表演创作与电影表演创作的研究,总结出两门不同创作规律艺术之间的有机关联,互取优点为之所用,为从事舞台和大屏幕中的表演专业人士,提供一点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表演艺术;表演;相声;体验;体现;性格。  刚刚过去的春节联欢晚会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我们的老朋——冯巩。一句他的标志性语言“我想死你们了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历经几千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诗风。中国古典诗歌传承千百年,自上世纪20年代中西文化开始交融之际,诗歌的现代化特色日益突顯。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中国诗人在诗歌意象的选取和诗歌意境的生成方面始终存在共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诗人也选择了与古人不同的表现方式。将中国诗歌的古典韵味与现代风雅接轨,用现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演绎下去,是我们立足于民族特色
期刊
【摘要】:老舍的《茶馆》,选取了富有十分典型意义的市民小人物的形象,运用了独特的“三组风俗画”的结构方式,展现了茶馆光怪陆离的社会画面,这是对中国和西方话剧史的一大突破和形式创新。另一大值得称道的特点便是老舍京味儿十足的话剧语言和文化风俗,为吊亡这一主题注入了隐性的深刻内涵。此外,《茶馆》中富有动作性的语言深化了剧中人物的利害冲突,为人物性格的刻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总之,《茶馆》这一部代表作开
期刊
山羊通过看影子判断自己的大小,影子长于是他认为自己高大可以吃果子,影子短他认为自己矮小只能吃白菜。他没有明确的目标,一路向前,而是不斷改变主意也并不尝试,最终一无所获。  人亦如此,既不该过分看低自己,卑躬屈膝;又不能自大自负,自我膨胀。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能因别人对自己评价而改变对自己的认识,迷失自我,也不能因外物变迁而忘记最初的方向,放弃梦想。  人遇事应冷静思考,正确地、全面地、客观地认清
期刊
【摘要】:歌剧《茶花女》由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文学巨著改编而成,是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作品,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对歌剧《茶花女》的故事梗概与情感走向进行系统地解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歌剧《茶花女》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歌剧;威尔第;茶花女;音乐美学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文学巨著,根据真实故事写成,主要讲述了被社会舆论迫害致死的巴黎名妓维奥莱塔与青年作家阿尔弗莱多的真挚爱情故事,
期刊
【摘要】: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既延续了好莱坞杀手电影的风格,解剖了现代文明下都市中的边缘人,表现出了吕克·贝松一贯节奏明快风的格,又融合 了法国电影中关于人性的永恒主题,是一部具有艺术感的商业电影。本篇论文从多个方面评析了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吕克·贝松;商业化;主观镜头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住着一個不一样的自己,他们保留着人类最初的本善和对爱的强烈渴望。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