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提质培优职业院校涉农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z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人才振兴不仅是我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不少发达国家奋斗的目标,人才振兴已成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关键.而提质培优涉农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短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产业的关键途径.职业院校应从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构建、育人理念、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提质培优涉农人才的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其他文献
通过对比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的发展模式,实地调研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马东、逢简、青田三个村落近10年的建设经验,总结水乡复兴的不同路径,进而探索岭南水乡经济、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渐进式更新”的策略,对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案例借鉴和实践可行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人才紧缺、新兴职业农民不足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并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职业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新兴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内在驱动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以持续助力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需要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教育内容贴近农村实际,提供丰富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上升通道.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国情社情的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展开,离不开创新创业等内生性要素的推动.受高职生对乡村振兴战略认知片面与双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的意义不了解等因素影响,导致乡村振兴战略对高职生的吸引力相对局限.在改革进程中,职业教育需充分掌握双创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注重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结合,通过打造内外联通的双创教育体系,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与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精神贫困”是关键.扶志扶智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耦合关系,在后精准扶贫时代二者共同面临着缺少现代乡村产业振兴者、乡村文化积极开发者和乡村治理多元参与者的困境,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因此,需要从留住人、培养人、引进人、树立人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简要分析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提出了农业农业信息化与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相应对策,以共同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高素质农民的提出,不仅给乡村振兴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本文从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要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发展现状、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素质农民培育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究,望对从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和产业升级的制度支撑条件.基于山东省莱西市“田园综合体党委”运行的案例考察,归纳出新时代农村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作为跨村、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性组织,“田园综合体党委”不仅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还将农村党建与农村产业升级、治理能力提升的嵌合起来.
科技部牵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主要是以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简称“三区”)为重点核心支持区域的人才支持计划,其核心是通过选派适合需求的科技人才服务“三区”,围绕当地重点或特色产业科技需求开展相应的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及科技服务,以带动产业增效、企业与农户增收.云南省自从2014年开展实施“三区”人才计划工作以来,成效显著,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管理策略,为管理部门做出相应决策提供具有参考.
乡村振兴工作应从三农问题的本质入手,不断强化改革手段与措施,消除传统发展体系内部存在的机制与体制阻碍,为农村整体发展注入更多活力.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指导原则以及实现措施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以种植业的发展为例进行叙述,以期对深化农村改革并促进乡村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是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农场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筹措资金去维持经营规模和改善经营条件.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国家在家庭农场融资模式中的丰富经验,构建我国的家庭农场的云融资模式和运作机制,帮助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带动农村经济高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