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大美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尚摒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用色彩塑造物体和空间,开启了现代艺术大门,被后人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艺术的真正意义不在风格上的变化,而在于艺术的功能和目的上的转变,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简化变形坚实结构色彩造型一、塞尚艺术风格的探索与形成
  塞尚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19岁那年到巴黎学画,曾支持库尔贝反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斗争,与印象派画家毕沙罗、雷诺阿等相结识。塞尚一生创作了多幅静物画、圣维克多山风景及人物画。
  塞尚的早期作品受库尔贝写实主义和柯罗田园牧歌式风格的影响,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曾一度改变塞尚的画风,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对塞尚的影响最大。
  塞尚之前的传统绘画,从根本上说是模仿自然、再现自然地艺术。塞尚认为画家应该用主观意志表现自然对象,在画面上创造“第二自然”,他摒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则,主张用色彩来表现空间以代替造型。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中永恒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为此他得出这一著名结论:“在自然里,一切物体均形成为近乎球体、锥体和圆柱体,人们必须在这些单纯形象的基础上学习绘画,然后才能画一切想画的东西。”
  塞尚曾被人们称为静物画家,这不仅是因为他花了大量时间从事静物画的创作,而是画家在静物中表达了天性中至为高贵的情感和最深邃的直觉,仿佛只有静物才能给予他充分的清净与悠闲。
  二、塞尚静物画艺术思想分析与绘画手法探索
  1.早期静物画——独特的笔触
  塞尚早期静物画中物体造型简练厚重,画面效果粗放,物体轮廓很重,明暗对比强烈。
  静物画《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是塞尚年轻时代的典型作品。画面不追求模仿实物的逼真效果,而是讲究材料质地和形状在造型上的高度相似。《面包和鸡蛋》《黑钟》都给予观者安定感和可惊的静寂。画家全部采用很保守的色阶,黑色完成了预料不到的造型效果。
  2.转变时期的静物画——独特的空间
  这一阶段,塞尚开始在物体的简化变形、塑造物体坚实感、多点透视、注重画面的结构性以及色彩方面进行的探索。
  塞尚反对印象主义过于关注光的描绘而忽略了物象的实体,他提出了“画家要有眼睛和头脑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都要互相帮助,要努力让它们发展下去。对画家来说,要树立起应该用眼睛观察自然,用头脑作为表现手段的有机的感觉理论。”
  在《静物与汤碗》中,塞尚抛弃了传统写实绘画所使用的透视法,从不同的视点观察自然,并将观察到的物体进行变形,使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真实感。这幅画以极大的自由画成,桌布呈黯黑,来自窗户的光线在它上面折射出淡蓝色的光。苹果的浅黄与瓶子的黑色,好像要从玫瑰色和淡青的背景中跃出。色彩以一种令人陶醉的强度和纯粹性在这里“吟唱”。
  如果说,人物画《浴女》标志着塞尚肖像画中艺术思想的成熟,那么,《高脚果盘》一画在静物画中则有着特殊的地位。拥有此画的高更在生活一度贫困之时仍拒绝将它出售,并在1890年将这幅画画入他的《有塞尚静物的妇人像》中,11年后,莫里斯·德尼更将它画入《向塞尚致敬》一画中。
  《高脚果盘》一画中,厚重的颜料不再用画笔或画刀有力地涂抹,而是以细小的笔触逐渐累积而成。塞尚将水平的桌面画得仿佛前倾,使桌上的物品都清晰地显露在观者面前。画家为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在画面的左上角背景处安排一簇叶子相呼应。高脚盘和玻璃杯的口在透视中应呈现为两个椭圆,可是,画家改变了它们的形状,使其两端近于圆形。这一变形剥夺了椭圆的优雅和轻盈,却赋予了它以庄重和厚实的特征。这种变形在早期中国艺术中是经常出现的。
  与往常一样,在《有瓜叶菊的静物》中,画家表达出了一种沉思和庄重的情绪。背景是浓重的灰色调,并调和以古铜色,在它的衬托下,水壶强有力的翠绿色,瓜叶菊叶子鲜艳的黄绿色,以及桌子生动的赭色熠熠生辉,而餐巾的白色则得到了蓝色与青绿的阴影线的修饰。
  塞尚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确凿地向我们证明:他的“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现实事物的知觉要更真实、更可信、更生动。正是在这些作品里,塞尚确立起他的构图原则和形式理论。
  3.成熟时期静物画——独特的色彩
  这一阶段,塞尚在画面结构性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色彩的表现性。
  1886年前后,塞尚减少了社会活动,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作品以静物和风景为主。这一时期的作品非常完整并富有强烈的个性。塞尚的绘画一直坚持用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他的艺术探索,一种是浓重浑厚的古典主义风格,如《樱桃和桃子》,另一种是轻快活泼的浪漫主义风格,如《蓝色花瓶》。
  《樱桃和桃子》画面运用了古典绘画中的“十字”构图,稳定而庄重。塞尚对描绘花卉向来没有太大兴趣,《蓝色花瓶》是他最具有原创性的静物画之一。画面采用“L”型构图,主体物花瓶并不垂直于桌面,而是稍稍向左倾斜,以向右伸展的花叶来获得一种新的平衡。背景色处理成与花瓶相同的蓝色,寓意着纯洁与浪漫,明朗的黄围绕着蓝色,表示理性的意志,画面中散落着红色的“点”,活泼而有趣。
  浪漫主义气质与古典主义意蕴在作品中交相辉映,是塞尚静物画成熟的象征。正如塞尚所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
  这幅《带姜罐的静物画》,又名《厨房里的桌子》,是塞尚创作倾向最鲜明时期的作品。淡黄色瓦罐、有提手的柳条篮,雪白的桌巾,苹果和梨子,是塞尚在画中常描绘的物件。画中观看水罐和周围其他物体的视点多有不同,这种非写实的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的现代派提供了新思路。
  年轻画家拜耳回忆他曾看到塞尚将《有苹果与柳橙的静物》的主题安排时的感觉:“铺在桌上的桌布皱痕,使布料看起来独特优美,而塞尚以绿色搭配红色,黄色搭配蓝色,仔细地注意色调的对比,以及水果相互呼应的配置。为了获得这种效果,他不断地调整水果的位置,改变水果的倾斜度。为了进一步要求平衡感,他甚至使用了铜币来辅助。总之,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仔细地完成每个细节。这些动作看起来就像保养眼睛的基本动作”。
  画家莫里斯·德尼为了表达对塞尚的尊敬,在1901年的布鲁塞尔“自由美学”展出了《向塞尚致敬》一画,画中没有出现塞尚本人的形象,而是一群年轻画家怀着赞美和崇敬的心情围着塞尚的静物作品观看。
  三、塞尚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塞尚是现代艺术中一位伟大的视觉真实与心灵感悟的结合者,是西方艺术由古典转向现代,由“再现”转向“表现”的第一人。他的几何体绘画为立体主义的出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开辟了毕加索、布拉克的立体派简化体积的先河,为西方现代绘画开启了新的艺术观念。艺术家们开始试图冲破传统的艺术思想体系,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由此,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塞尚的艺术已经不仅仅是西方文化传统发展的结果,它超越了地域和民族,超越了社会和艺术,甚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他的艺术观念和创新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去探索艺术的奥秘。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人,积极探索生机勃勃的英语课堂,通过巧妙的设计课堂内容,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改变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从教学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英语课堂 学习环境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教师只有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学习英语的主观愿望,进而提高英语交
小玲是一个乖巧的女生,平时在班里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埋头学习。我对这个女孩的印象非常好,她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每节英语课后,她都会追着我问一些她不太懂的题目。在我们这样一所非重点中学,这样用功的孩子真是不多见。  一天下午,小玲像往常那样来问我题目,我解答完后就随便问了问她这次月考的情况。她说语文、英语考得还不错,可是数学不太理想,一百五十分的试卷只考了七十多分。说到这时,她伤
从挖掘情景,有效提问;创设情景,有效激趣以及再现情景,有效应用三个方面,分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以期能够真正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  情感牵引情景教学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跟随着教师进行各项英语知识的学习。在这种课堂教学指导方式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忽视了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对苏州高新区小学兼职体育教师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后续高新区兼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及专业素养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苏州高新区兼职体育教师现状问题对策1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了更好地完成《决定》,不仅
优秀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最切合实际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是既张弛有度又回归文本,既让学生夯实基础,又使学生开阔视野,这样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从夯实基础,打好双基;课前演讲,提升能力;循循善诱,张弛有度等几方面予以论述。  基础演讲引导文本一、夯实基础,打好双基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贵在回归语文的本真,抓好“双基”,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名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名族的瑰宝。它负载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审美的意向,传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采、去锤炼。从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并以此来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  理解诗意领会意境情感体验丰厚底蕴《语文课程标注》强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
摘要:新教材中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应继承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以诵读感知诗意,要创造性的多学科渗透,让学生艺术地解读诗境,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比中品评诗,小组合作查寻资料,拓展教材内容,合作赏析诗。灵活教学,自主学习,学生才有新的收获。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教学 自主合作 品诗赏诗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选入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的篇目比原教材虽有所增加,但仍是沧海一粟。要通过这80余篇诗词的教学
摘要:艺术院校作为高校中独具艺术特色的高校,有其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和优势,在实现“中国梦”中大有作为。艺术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助力“中国梦”实现的路径有四个方面,即学校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师生作用相结合;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普及化宣传和正能量的张扬相结合。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艺术院校  “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实现期限是“三个一百年”,即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
语文的“人文性”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企及的。“人文性”是语文课活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改将褪去色彩,失去意义。我们应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作为语文学习的主题,而忽略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因素,语文学习过程几乎成了接受知识的过程、训练技能的过程,甚至是落实“考点”的过程。结果,学生学会了解高难
伴随着校园整体网络建设、应用和探究向纵深发展,给现代教学“吹来”了一股“互联网 ”的东风,其中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先导性。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图、文、声、像”渗透到前期备课、课堂教学、评价互动等诸多方面,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自主讨论交流,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感。  互联网 革新传统教学“网”状思维一、“互联网 “技术体现科技教学扩张力  传统课堂主动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