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旗Q热血清学调查报告

来源 :吉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hij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热是由一种贝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bnvneti)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多数研究者认为,家畜是人类罹患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国内有关 Q 热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不多。1965年库伦防疫站和中央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协作于本旗的瓦房牧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尔后我站又对其他地区的人群,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都证明有一定程度的 Q 热感染。由于 Q 热在库伦旗首次发现,故将有关 Q 热血清学调查结果简报如下,给今后 Q 热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一些资料。 Q fever is a natural foci disease caused by a Rickettsia bnvneti. Most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livestock is the main source of infection in humans. There are not many reports on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Q fever in China. In 1965, the Coulon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and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and Microbiology conducted a serological survey on the Wafang Ranch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resent Banner. Afterwards, I conducted surveys on people and rodents in other areas and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there was a certain degree of Q thermal infection. As Q fever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Kulunqi,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Q heat serolog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which will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investigation of Q fever.
其他文献
时光流逝,岁月变换,不知不觉间,《史学理论研究》(以下用第二人称称谓贵刊)创刊至今已30年矣。望历史,你诞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成长在新旧世纪的交替中,壮大在新世纪的勃发
1972年6~8月间,我们对保定地区第一医院“红眼病”门诊的部分病人进行了病毒学检查,共分离出4株腺病毒,其中一株A_(121)株证明为腺病毒8型,其余3株待定型。细菌学检查只个别
“春秋笔法”是《春秋》学的重要内容,建国之后,随着新的学术视角的介入,“春秋笔法”研究在继承传统经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春秋》笔法有无、《春秋》义例和文化成因等方面作
本文报告三例经手术证实的硬脑膜外包虫病例:男性10岁。双眼视力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2个半月。查体:嗅觉缺失,右眼无光反应,双视神经萎缩,左侧外展神经麻痹,右耳听力轻微减
9月4日,绍兴县老年大学邀请市交警支队的宣教民警为30余位老年学员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受到广泛欢迎。民警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用生动、典型的案例深入
周××,男孩,2岁,于1958年3月1日入院(住院号13477,病史由患儿母亲与奶母诉述)。患儿最近一星期来,经常有些发烧,吵闹不安,先在下腹部发现数块红斑,至入院前一日的上午,在面
为探讨脑出血与脑梗塞时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异同点,对42例脑出血、58例脑梗塞与20例对照病例的颅底中型动脉及主要分支、脑内小动脉、微动脉与颅外颈动脉(14例)进行了病理观察,同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动脉的面积比值及口径狭窄度做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脑出血、脑梗塞组较对照组颅内四级动脉的面积比值都显著减少(P<0.01);(2)脑出血组比脑梗塞组脑内小动脉、微动脉的面积比值显著减少(P<0.01)
记叙文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文体,这是学生以后写日记、作文,甚至是散文、小说写作的基础。写记叙文不难,难就难在写出精彩的记叙文。如日记,虽然几百字,但却可在字里行间表达
这是一篇两年前写的文章,写作的原因缘于国内某家知名教育报刊2009年2-3月发表了由名师们策划的一组“聚焦小学数学”的系列文章,在深化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重提旧文,笔者觉
在一个民主国家,良好的宪法寻求法律德性与政府德性的平衡。良好的宪法可从它与人权关系的抽象层面来考虑,亦可从议会至上到宪法至上的发展来考虑。但本文意在表明两种德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