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绕肝提拉法联合半肝血流阻断在前入路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82例各类型肝切除患者实施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半肝切除术的资料。结果 81例顺利成功实施绕肝提拉法联合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半肝切除术,1例未能成功实施绕肝提拉法手术,无重大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绕肝提拉法前入路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绕肝提拉法 前入路 肝切除术 肝后隧道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50-02
  
  前入路[2]是指在未游离肝脏的情况下通过前方入路进行断肝,然后离断肝周韧带,最后进行移除标本。符合肿瘤外科原则,减少了医源性癌细胞扩散,减少术中游离肝脏引起组织机械损伤、缺血再灌注,而且还降低了肝后血管损伤的几率,增加了肝癌切除率、扩大手术适应证。对于巨大的肝右叶肿瘤,按照传统的游离肝脏后行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有时会很困难和危险。我科于2007 年10 月~2011年3月对82例右肝占位患者采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成功行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有数例术中出血,现报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 年10 月~2011年3月我科共收治82例肝右叶巨大占位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8. 6岁。原发疾病: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70例,胆管细胞癌3例,巨大血管瘤2例,转移性肝癌7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行右半肝规则性切除。
  1.2 手术方法
  采用右上腹反“L”或倒“T”形切口,进腹后首先探查,仔细分离第二肝门,显露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上静脉间切迹,切除胆囊,向左上方牵拉肝蒂,显露肝下下腔静脉,小心切开其前方脏层腹膜一小口,沿前壁正中,用长大弯血管钳,向头侧肝上静脉陷窝方向分离即可以到达肝上静脉陷窝,可用手指尖放在头侧肝上静脉陷窝处,稍用力,指引方向,分离过程中如遇阻力,可改变方向,不可强行通过,肝后隧道形成后,用长大弯血管钳牵引12号导尿管穿过此隧道,环绕肝脏,向上提起,绕肝带放置完毕。解剖第一肝门,分离切断结扎肝右动脉、门静脉右支。右肝管在离断肝脏时处理。预置第一肝门阻断带,切肝时可视情况间歇性阻断,一般开放入肝血流断肝,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降至5 cm 水柱以下,减少出血,用超声吸引刀(CUSA)结合双极电凝沿着肝正中裂劈开肝实质,切断结扎肝中静脉分支和部分小的门脉三联,于肝后下腔静脉前将肝脏左右叶离断开。直视下仔细处理第三肝门,所遇肝短静脉均妥善结扎切断,切断肝右静脉,最后处理右肝韧带,移除肝脏右叶。
  2 结果
  81例成功施行了绕肝提拉法,1例改用经典后入路法切除肝脏。除8例原发性肝癌与第一肝门粘连致密用入肝血流阻断外,均开放入肝血流切除肝脏。本组手术时间190~540min,平均260min。住院时间平均14.5 天。术后肝功能顺利恢复,1~3d肠道功能恢复,术后10例胸腔积液,15例腹水,12例伤口感染,无肺部感染或膈下感染。本组均临床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100~2000ml,超过800ml出血4例,输血3例,输悬浮浓缩红细胞2u至4u。3例中,出血量主要在断肝过程中一例,主要是肝中静脉属支破裂,出血量主要在下腔静脉显露过程中肝短静脉撕裂2例,在游离巨块型肝癌过程中肝周韧带出血1例,均成功止血。未出现灾难性结局。
  3 讨论
  肝脏是涉及四种管道的复杂脏器,并常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对于肝右叶的巨大占位行规则性右半肝切除,常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对一二三肝门的处理和如何避免术中大出血是肝脏外科医生手术时要面临的挑战。此外,巨大肝右叶的占位,位于Ⅶ段,Ⅷ段肝肿瘤可与膈肌粘连浸润,侧支循环的建立,使右肝的游离变的困难和危险,有时游离搬动右肝成为不可能,按传统方法手术可能无法进行,前入路的肝切除术则可以克服以上缺点[1] 。但前路肝切除的主要技术挑战在于,由于缺乏来自肝后的指引和依托,肝实质分离时出血不易控制,肝切面不易把握,易损伤肝后下腔静脉。采用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隧道,放置弹性绕肝带,行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切除,可很好的解决以上难题,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使切除有困难或无法切除的病例变的容易或可以切除,提高了切除率。我们应用该技术进行了多例复杂右半肝切除,均获得了成功。笔者体会: (1) Belghiti推荐首先游离肝下下腔静脉1 cm,显露右后肝下静脉,将其结扎切断,在分离肝后下腔静脉隧道时要在肝后下腔静脉前壁正中分离,以免损伤肝短静脉[2] [3]。我们的体会是将浆膜切开小口即可,万一出血,小口更好控制。(2) 绕肝带将肝脏与肝后下腔静脉分开,可出现1~2 cm距离,避免断肝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所致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空气栓塞。( 3)将左右半肝在肝后下腔静脉前分开后,可在直视下处理肝短静脉,易行且安全有效。
  总之,绕肝提拉法前入路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 前径路右肝肿瘤切除术的外科定向. 见: 黄志强黄晓强主编. 肝胆胰外科聚焦[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61.
  [2] 吴孟超. 肝脏第三肝门解剖[ C ]. 见:吴孟超主编. 肝脏外科学[M ].第4版.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38.
  [3] 王峻峰,莫一我,王彦坤,等.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肝后隧道的解剖学研究[ J ]. 解剖与临床, 2007, 12 (4) : 236 - 23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做好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研究2010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院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特点及修复情况。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经济进行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结果 患者牙缺失类型以牙列缺失,占67.8%;其修复体类型主要是可摘局部义齿,占70.2%;就诊患者显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结论 老年人在生理上、心理上有其特殊性,在进行口腔修复时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促进病患的痊愈并防止复发。方法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了解疾病的发展状况以及针对一些并发症与合并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病患均痊愈并出院。结论 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过程中对患者施以对症护理为主,心理护理为辅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治愈疾病,同时可及时发现及护理并发症与合并症,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胆囊息肉病变的手术与时机。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25例,总结外科手术经验。结果 分析25例胆囊息肉病变,其中良性病变21例,恶性病变4例。结论 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时机选择进行探讨。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CT对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有肠系膜损伤的腹部钝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体格检查、CT和术中所见。结果:12例病人中,CT表现包括肠系膜内血肿6例,肠壁增厚3例,肠系膜脂肪内渗出8例,对比剂从肠系膜血管漏出3例,无阳性发现1例。结论:CT可用于显示肠系膜损伤,并对外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肠系膜; 创伤和损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八段锦健身功法对癌症病人化疗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指导48例接受化疗的癌症病人习练八段锦健身功法干预疲乏,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应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对观察病例干预前、后的疲乏程度进行评估,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疲乏的改善程度。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八段锦健身功法对癌症病人化疗性疲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癌症 疲乏 八段
期刊
[摘要]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的识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4月曾被误诊的16例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误诊,其中误诊为贫血5例,肾病或肾炎3例,冠心病4例,老年性痴呆2例;慢性胃炎2例。结论 甲减起病隐匿,其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甲减;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护理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未做口腔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口腔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48h所发生的肺炎。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一旦出现呼
期刊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肝脏的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不十分明确,而肝脏组织学检查有界面性肝炎,转氨酶异常增高,临床确诊时,要依靠血清中查出与肝脏相关的抗体。  关键词:肝炎 自身免疫性 中医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51-02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多隐匿性发病,自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降脂治疗组(治疗组52例)和氟伐他汀胶囊对照组(对照组50例)。测定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结果 降脂中药显著降低TC、TG 及LDL-C,显著提高了HDL-C(P<0.05);给药后,治疗组TG、HDL-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本文从儿童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特殊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调配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52-02       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