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教学形态的案例分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angp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高效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觉行动、自主学习的课堂。这种课堂教学形态也称为“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形态颠覆了传统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局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探疑和释疑环环相扣,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同时,小组合作不但体现了团队精神,更能彰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生本课堂教学形态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诠释,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关键词:生本课堂教学形态;低切入;多动手;深思考
  打造高效课堂,生本课堂教学形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课下都能让学生多动手,深思考,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是一种很值得探究和推广的方法。如“化学反应的利用”一节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低切入→多动手→深思考”的原则设计。
  一、认知内容前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认知内容前置就是将导学案课前布置,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知的内容。因此,导学案中设置了具有“低切入”内容。
  “低切入”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新知识的起点尽量低一些,即导学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抓住基础、抓住要点,形成开放式的空间,使学生动手达到极致,这是生本课堂教学形态的前提。“低切入”,会使学生学习具有成就感,对知识的追求产生莫大的兴趣。
  在“化学反应的利用”一节制备氯气时所用导学案可以这样设计:
  案例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这一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做氧化剂,做还原剂。
  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基础知识,这并不意味这个内容就很简单。在环节设计时,通过学生对比“浓硫酸与铜的加热反应”、“浓硝酸与铜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再将“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归纳于其中,留给学生更大空间,让学生去认知、归纳总结。
  二、课堂小组互动,拓宽学习视野
  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在认识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环节可以通过导学案设置大量的基础性的填空。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人人有学习的抓手,每个学生都能融于求知之中;二是通过学生对氯气制备方法的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产生质疑,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层次地实验探究获得新知并掌握实验技能。在构建氯气制备的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探究知识的心理,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方面通过课堂小组互动,在实验室中进行氯气制备实验探究;然后小组学生分析、讨论与交流,对制备氯气的各个装置的用途及原理认知到位。
  案例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
  装置名称盛放试剂目的①②③④⑤
  根据装置可知:
  ①利用氯气的性质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②利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条件及参加反应的物质性质思考氯气中可能混有杂质;应用方法除去杂质。
  ③在化学反应中凡有毒或易燃易爆的尾气,都要进行转化处理,以防止污染大气。将尾气通入盛放NaOH溶液的烧杯中,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实验室制备氯气是本节知识的重点。通过氯气制备装置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的分类细化,促使学生对这一重点知识铭记在心。
  另一方面,进行班级展示交流,让灵感在碰撞中升华。通过“多动手”的过程可以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深化。实验室制备氯气只是气体制备的一个实例。为了引导学生“多思考”,对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就必须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的知识结构。如对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氨气、一氧化氮等气体按照“氯气制备装置”的功能顺序进行新的思考。
  案例3实验室若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应用哪些装置和装置中的药品是什么?画出装置图。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给出的答案、画出的装置图展示都是匠心独运。如优秀的装置图:
  三、知识归纳总结,打造完善的网络结构
  学生课堂展示之后,为了对本节知识的拓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氨气、一氧化氮等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装置图可能杂质气体及除去方法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尾气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的利用”一节教学方法分析,我们知道生本课堂教学形态不但注重个体发展,而且注重小组间的活动和班级交流,是既包含个体学习又包含团队提升的课堂。新课改理念倡导“促之有方,导之有法,行之有效”。毋容置疑,生本课堂教学形态就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
  作者单位:陕西省绥德县绥德中学
其他文献
心理表征    今年高考模拟考试刚结束,我的心理热线就响个不停。有一部分同学成绩出现了波动,让他们非常着急,影响了复习的心情。王雯雯同学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她是某中学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学习勤奋,平时成绩都比较稳定,在一模考试中考了524分。但在这次模考中,总成绩退步了近40分,其中数学科的考试,出现了很大的滑坡,才考了52分,这个成绩让她内心非常恐慌,觉得自己在今年的高考中可能很难上二本线了。
期刊
随着高考的临近,部分同学的紧张焦虑情绪日益加重,有的甚至寝食难安学无所进。希望这些同学注意调整心态,确保关键时期的学习成效和高考的正常发挥。    正确认识高考,降低期望值    有的同学认为高考是通往幸福人生的“独木桥”,考不好什么都完了;有的同学两眼紧盯名牌大学,时时忧惧功败垂成;有的同学因平时测验和诊断性考试失利而惶恐不安……凡此种种,在考试前和考场上瞻前顾后、焦虑不安,势必严重影响考试的正
期刊
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    社团名称: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艺术团  社团简介: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创建于1957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颇具艺术教育特色的市重点中学,是河北省教委首批命名的“河北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拥有1500平米的艺术楼,内设专业美术天光教室、练琴房、形体训练厅、合唱排练厅、全套电脑绘画器材、专业MIDI音乐创作设备等。  学校1999年正式组建校艺术团,下设舞
期刊
朱熹在《观书有感》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蔡上鹤先生,在《重视数学经典的传播》一文中也曾指出,中学数学教科书是教材编者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或者大纲编写的,也是高考命题、组卷的主要参照之一。数學教科书里包含大量典型问题及其适度的延伸。在应用时,要留时间让学生用典、说典、评典、拓典。[1]  为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典型例题的变式拓展,分析求解,让学
期刊
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牛顿运动定律。它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力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整个物理学重中之重的内容。纵观近年的高考考查内容,注重对牛顿运动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并能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和科学中的力学问题。与本章内容相关考题的知识覆盖面宽,如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到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还经常与电学进行综合,特别是与電场、电磁感应现象的综合应用。旧题、常规题推出有新意,加强了信息
期刊
高考題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题源”。寻找题源,挖掘规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下面以摩擦力复习为例进行分析。
期刊
实际生活当中,经常要碰到一些求解有關费用最省、路程最短、用时最少、利润最大、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根据近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导数与生活的优化问题也逐渐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我们可以利用导数来求解相关函数的最值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根据题设建立数学模型,借助相互关系寻找各条件间的联系,适当选定变量,构造相应的函数关系,通过求导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出合理最佳的决策方案。
期刊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以及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假设其存在并探索出结論,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若得到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若得到矛盾就否定假设。
期刊
从新浪网上对2014年高考试题新课标(Ⅰ)卷难度调查结果可知,有51.0%的学生认为试题难度较大,32.1%的学生认为难度中等,16.9%的学生认为难度一般,包括我校学生普遍反映选择、填空题不难,解答题不简单.本人认真研究试卷,从考试内容范围和试卷整体结构来看,在考查重点知识、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延续了“稳中求变,变中创新”的风格,难易适中,趋于稳定.文科试卷与去年试题相比,客观题难度略微降低,但
期刊
在物理解题中,数学技巧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尤其是将矢量引入物理学中后,这一特点显得尤为突出。以下,我们以电场叠加为例,一起来体会数学应用在物理解题中的绝妙之处。  图1  例如图1所示,A、B、C、D、E是半径为r的圆周上等间距的五个点,在这些点上各固定一个点电荷,除A点处的电荷量为-q外,其余各点处的电荷量均为+q,则圆心O处()。  A。场强大小为kqr2,方向沿OA方向  B。场强大小为kq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