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永远猜不透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屡猜不中,但“痴心”不改,美国大选本身就是一场“政治博弈”,给人以刺激。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渐入佳境,对大选结果的各种民意测验、专家预测、民众押宝也开始热闹起来。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竞选战略家、记者都卷入其中,“乐此不疲”。
  
  失误案例比比皆是
  
  预测美国大选常常要冒失误的风险。无论是通过民意测验、数学模型、经济形势、外交政策、形象魅力、历史类比,各种方法对大选结果的预测往往是错误的。
  资深政治家也难以“参透”大选结果。作为“过来人”,前总统尼克松有生之年一直津津有味地关注着每届总统竞选,他喜欢这种变幻莫测的“游戏”的刺激。尽管1992年大选尼克松把宝押在老布什身上,结果却是年轻气盛的克林顿胜出。但他作为曾经的候选人和领导者仍然从中得到莫大的满足。
  经济指标、数学模型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1992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组织一帮哈佛、耶鲁的知名政治学家、经济学家预测大选。与民意测验注重选民意向的变化不同,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更注意决定选举的“根本要素”,其中首要的是经济状况和在职政绩因素。按照他们的调查结果,只有在经济处于极端糟糕的情况下,现任总统才会落选。如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上半年下降了5.9%,吉米·卡特在选举中惨败。他们认为,尽管美国经济一蹶不振(预测当年经济下降3%),但老布什仍能获胜。事后证明预测是错的。难怪国务卿鲍威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千万别相信专家,他们虽然知识丰富,判断力却极为低下。”
  13个判断题模式也不灵。1990年,《华盛顿邮报》一位高级编辑和一位教授提出一套机械模型体系,声称竞选策略、相互攻讦的广告、竞选伙伴、性丑闻、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等等,与竞选结果之间几乎毫无关系;总统大选纯粹是对在职党能力进行的一次公民投票,取决于13条因素。
  
  这“13个判断题”涵盖从经济状况到候选人个性等,“是”表示该因素对现任总统有利,“非”则表示有利于挑战的反对党候选人。总统获胜至少需要八个有利因素,假如有六个因素有利于对手,总统就只好挂靴而去了。
  运用这一模型,专家对1992年大选分析预测:(1)在中期选举后,执政党共和党在美国众议院拥有的席位有所增多。非。(2)执政党候选人提名没有经过激烈争夺。是。(3)执政党候选人是现职总统。是。(4)没有重要的第三党或独立候选人参加竞选。是。(5)在竞选期间经济不处于衰退状态。这个因素很难把握。(6)现总统任期内实际人均经济增长率等于或超过前两届总统任期的平均增长率。非。(7)在职党对国家政策作了重大改变。非。(8)在现总统任期内没有发生持续的社会动乱。是。(9)现政府与大丑闻无染。是。(10)现政府在外交或军事事务上未遭到过大的失败。是。(11)现政府在外交或军事事务上取得了重大成功。是。(12)在职党总统候选人颇具领导人魅力或者是一位民族英雄。非。(13)挑战党的总统候选人不具有领导人魅力。是。
  13道题中九是四非,这意味着老布什将以微弱优势重新当选。他们在大选日两个月前做出预测说:“所有的历史证据说明,当选总统的不会是克林顿。但是如果再发生两件糟糕的事情,布什仍然可能败北。”好在他加了后半句,不然的话他比老布什输得还要惨。
  
  五大“铁律”
  
  尽管一次次预测失败,但大选观察家们仍毫不气馁地进行新一轮尝试。大选的几条基本定律,可能要在2004年总统大选中应验。
  战胜在职总统很困难。100年来只有四名当选总统未能赢得连任:第27任总统塔夫脱,第31任总统胡佛,第39任总统卡特和第41任总统老布什。在他们连任选举那一年,美国经济都遭受了严重的衰退,而且当时他们自己的政党内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分裂。令小布什欣慰的是,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今年将达到3%~4%,党内也没有遭遇反对或挑战,单单这些就足以令许多人将宝押在小布什身上。
  现任总统的困境和竞争对手的机会都被夸大。一位“名记”认为:总统选举前10个月,挑战者参与、控制、赢得总统大选的可能性往往被大肆炒作。特别是大选年的7~8月,两党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召开,受大会提升效应的影响,两党候选人的支持率此消彼长,不相上下,造成大选可能打成平手的假象。这种现象可称为“8月综合征”,在这个时期各种分析推断往往最后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百出。
  标新立异的“反叛者”、“外来户”或是两党政治的第三者可能会在竞选舞台上昙花一现。美国总统竞选仅有一次“意外”是1976年卡特胜出,当时美国出现了非常极端的情况: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停滞,在此背景下默默无闻的前佐治亚州州长卡特才坐上了总统宝座,而四年后他还是在连任选举中败北。2003年民主党涌现了九位角逐提名的候选人,反战人士、前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一度被看好,但却早早地败下阵来。后来赢得提名的克里一开始竟然排不上号。
  预选阶段本党内部竞争越激烈,该党最终胜选的可能性就越低。1996年预选期间,共和党内竞争激烈,10位强有力的对手相互竞争、彼此攻击。鲍勃·多尔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已遭到重创,竞选资金耗尽,一度不得不暂时中断竞选,其结果可想而知。1999年初,共和党扭转了局面,一致支持提名小布什为2000年总统候选人。如此早的时间就得到党内压倒性的支持热潮是前所未有的。结果共和党重新夺回白宫。
  民意测验对预测有助益。据1992年8月19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的调查,当时克林顿以57%对32%领先于老布什。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这样大差距的调查结果,已经预示着当年老布什的落选。到2004年8月26日,小布什在共和党全国大会召开前两天的支持率是49%,而克里是46%,小布什首次领先克里,大会召开后,布什再度拉大差距,领先克里11个百分点。与老布什1992年共和党大会前民意测验远远落后于克林顿相比,他的儿子小布什可能要幸运得多。
  
  五花八门“以貌取人”法
  
  从电视时代进入网络时代,从直观大选到虚拟选举,候选人的外貌特征和上镜的面相成为选民们谈论的话题,思想政绩、竞选纲领已鲜有问津。
  身高。有人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末的历次大选中,身材越高的候选人得到的选票就越多。惟一的例外是身高1.79米的卡特在1976年大选中战胜比他高10厘米的福特。但那可能只是个“例外”。在2000年有争议的大选中,1.81米的小布什虽击败了1.86米的戈尔,而他得到的选民票却少于戈尔,但终因选举人团的选票略多,经裁决而获胜。
  在其余的大选中,都是高个子战胜矮个子:1960年肯尼迪战胜尼克松,1964年约翰逊战胜戈德华特,1968年尼克松战胜汉弗莱,1972年他又战胜麦戈文,1980年里根战胜卡特,1984年里根战胜蒙代尔,1988年老布什战胜杜卡基斯,1992年克林顿战胜老布什,1996年克林顿战胜多尔。身高1.95米的克里,身高1.83米的爱德华兹,都比小布什高。因此身高被视为2004年民主党重返白宫的一个保障。
  发型。克里挑选爱德华兹为其竞选伙伴时开玩笑说:“我们有更好的观点、更好的预见能力,而且我们有更好的头发。”克里花了上千美元的发型设计费,想的就是与布什总统可能不到30美元的发型一争高下。但“华尔名剪”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51%的老百姓更青睐布什的发型。
  一般来说,民主党总统更在意形象和发型,而共和党不太重视形象,讲究我行我素,在发型上花费时间较少。1993年5月19日,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在去加利福尼亚时理了一次发,花了200美元。记者问前总统老布什,他当总统时理一次发花多少钱。老布什回答:12美元。这件事引发一场“理发风波”,克林顿声望大跌,导致其顾问班子重新调整。
  一位叫加里·希齐格的外科医生称,他发明的专利“头发理论”从来没有出过错。希齐格回顾了美国的每一次总统大选,发现凡是发型不好的总统都是靠委任或代理的方式入主白宫,而不是选举选出来的。他承认2004年大选情况实在有点难办,因为小布什和克里两人都有一头不错的头发。
其他文献
不管《灭亡》有多少缺陷,它或多或少让今天的德国人在银幕上“亲身经历”了一个“三维”的希特勒,看到了这个魔鬼的另一面。他不是青面獠牙?他和蔼可亲,甚至可怜巴巴?但是,任何直观印象并不能改变他是魔鬼的结论,只是给人一种暂时的困惑。困惑过后,人们获得的是更大的免疫力。只有走近魔鬼,才会告别其幽灵,犹如一个辩证的心理医疗过程。   1945年4月17日,纳粹德国末日来临,与希特勒一起被苏联红军围困在柏林
期刊
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与20世纪的中国紧密相连。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伟大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在中国的外事活动中,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一直活跃着邓小平的身影。  在长期的外事活动中,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外交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新政策,构成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而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外交风格。他非凡的胆识、超人的智慧、豁达的胸
期刊
我们7月4日对中日关系7-9月份发展趋势的预测出现了较大误差(见本刊第14期),在此请求读者们的原谅并对此次预测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一、2004年7-9月中日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    7月,中日关系下降。该月较重要的负面事件是:2日,日本首相小泉强调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7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就日本政府派船到有争议的东海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所采取的单方面行动提
期刊
误打误撞进入情报界,进得门来先灭火;风口浪尖上的位子不好坐,有可能成为最短命的掌门人。  自从6月2日特尼特代人受过(因伊拉克情报“误导”)辞职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正式职位一直虚悬。9月22日,参议院经过六个小时的辩论,以77票对17票批准了布什总统的提名,现任众议院常设情报特别委员会(“众情委”)主席的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波特·戈斯(Porter Goss)为中央情报局新掌门人。    他
期刊
美国是内政和外交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外交问题影响大选,大选通过改变美国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反过来塑造外交政策。    为什么没提台湾问题    对美国来说,台湾问题属于外交和安全问题。这次大选中,一方面外交和安全问题主导了竞选运动,另一方面,台湾问题却几乎没有被提及。为什么?  第一,这说明台湾问题还没有排到美国的主要政治议程当中,不是美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对美国来说,反恐、伊拉克战争、朝核危机、伊朗
期刊
由于殖民地的历史,美国印度裔移民英语流利,而且熟悉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又顽强地坚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比留在印度的人更像“印度人”。  2004年春天,融合了印度和西方特色的音乐喜剧《孟买之梦》登上了美国百老汇的舞台,再次引发美国民众对印度音乐的广泛关注。其实这只是近年在美国掀起的“印度热”中的一幕。如今美国的南亚人社区遍布全国,印度裔移民在南亚人社区内外建立起各种具有种族特色的设施:印
期刊
10月8日~9日,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尽管存在着种种问题、困难和制约因素,亚欧会议的前景依然看好,这是因为促成和推动这一进程的驱动力仍然十分强劲,并在继续增强。只要这强劲的动力依然发挥作用,亚欧会议进程就能排除障碍,继续稳步向前推进。  亚欧会议已经八岁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是在河内召开的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关注的重点。    十个欧盟新成员和三个东盟新成员    1996年首届亚欧首
期刊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不久前表示,未来十年,全球贫困人口将会减少一半。  全球贫困人口绝对规模居高不下。尽管我们在反击贫困的斗争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今后的扶贫之路依然不平坦,有时还会更加艰难坎坷。但是,人们追求富足、向往公平的愿望永远不会减弱,并会不停息地为之奋斗。当然,扶贫之路上的经验教训是要及时总结的……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极为丰富的世纪。然而,在我们这个富裕的星球上却大面积地分
期刊
扶贫案例之一:  世行小额贷款项目    向穷人提供信贷帮助是减缓贫困的一个有效手段,但由于贫困群体缺乏必要的自有资金,因而受到正规信贷的约束和管制。所以,通过小额信贷扶助贫困农户、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立能力从而摆脱贫困,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扶贫方式。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非政府扶贫机构,它与世界银行联手开发了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以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1995年1
期刊
如果说2001年的9.11事件揭开了新世纪恐怖主义袭击的序幕、2004年的3.11事件是对亲美国家赤裸裸的警告,那么7月7日发生在伦敦的爆炸案则是恐怖主义的又一次力量显示。选择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无论是警察、安全还是情报机构,其能力和做法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CIA、FBI和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兰德公司的评价)”的英国下手,昭示恐怖主义在经过短暂休整后再次出击。    终于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