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那些激进思想家的观点,发达工业社会充满了虚假的需求。比方说父亲节母亲节被商家化为商业需求,而真实的父母对子女细腻而复杂的情感需求就此被遮蔽。其实,如今已成为时髦概念的“图像(读阿)时代”叉何尝不是如此,它似乎意味着我们可资观察的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延伸,意味着换一个角度看待自我,然而其所遮蔽的东西又有谁真正注意呢々《照片》这篇小说,其最大的匠心之处就在于小说的这个名字——因为作者正是通过这个名字,表达了他对生活中一些常见故事的独特理解,而使整个小说具有了一种重新发现生活的意趣。
重新发现生活可不比发现新的生活。《照片》里的故事在如今这个“讲述”、“传奇”充斥媒体的时代一点也不新鲜。两个女人,在旁人眼里,一个很傻很天真,另一个很精明很能干,可结果呢,很精明很能干的其实才是真正的很傻很天真,而那个很傻很天真的,“和老公的小厂还在办,而且越办越好,他们做的文具,原先只出口俄罗斯,现在要出口捷克和匈牙利了。”如果不是小说标题,我们看完后,或许发发有的人就是能装,好面子之类的感慨,并且油然而生一些幸灾乐祸的快意也就罢了。可是因为这个标题,我们就要琢磨了,为什么小说的标题要叫“照片”呢?难道是因为小说当中有一个情节和照片有关?这个情节虽然重要,但并不能概括整个小说的内容呀?于是接着琢磨。琢磨什么呢?琢磨为什么我们的判断总是会失误?柯依娜家里两次闹矛盾,都是源于错误的判断。而错误的判断的根源就在于眼睛所看到的内容:老婆看到老公和老公厂里的女会计都在休息日去了工厂——“这还不是野鸳鸯吗?这还不叫野台吗?”而老公则看到老婆外出旅游的格局居然是三男三女,“姐姐和姐夫一对,朋友和对象一对,这么说他是和你一对啰?”这样的所见内容难道不该得出如此的结论吗?正常人都会这样想。可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如此的逻辑?难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经验吗?我们一定会说,那是我们看来的、听来的。从何而来呢?就从媒介时代所提供给我们的各种生活图像而来。至于那个无所不能的李回真,看上去是因为过分自信而被骗,其实还是上了“图像”的当。她以为像她这样的夫妇组合、家庭格局,丈夫一定是服服帖帖,——这样的逻辑从何而来?虽然小说并未明言,但我们可以推想,还不是从媒介所提供的种种“图像”而来。而她为了掩盖生活的真相,又亲身参与到“图像”的制造当中,精心维系着自己处处成功的假象。
至此,作者的匠心开始显现了,他的一点匠心就在于通过这含蓄的暗示,让我们自己去想,去琢磨。正是在读者的参与中,当代生存的奥秘与本质开始浮现:我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丧失了自己对生活的主体性。我们已习惯于通过媒体或自己有意呈现、制造的各种“图像”来认识世界。将“图像”的逻辑当作生活的逻辑,甚至不惜直接制造生活的幻觉,如李回真。图像所呈现的,与我们所“是”的,已然分裂。而“照片”这个标胚也就成为一个象征:人类也许正在失去对生活的直接把握和感受——“照片”中无限丰富精彩的世界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视野的拓展与灵魂的置换是否正在同步发生?而发达工业社会除了带给我们虚假的需求,或许还有更加令人绝望的——在被动中日益虚假的生活?
《照片》的作者有着丰富、复杂的人生阅历,写出这样一篇不显山不露水却包含重大主题的小说,算得上理所当然。
重新发现生活可不比发现新的生活。《照片》里的故事在如今这个“讲述”、“传奇”充斥媒体的时代一点也不新鲜。两个女人,在旁人眼里,一个很傻很天真,另一个很精明很能干,可结果呢,很精明很能干的其实才是真正的很傻很天真,而那个很傻很天真的,“和老公的小厂还在办,而且越办越好,他们做的文具,原先只出口俄罗斯,现在要出口捷克和匈牙利了。”如果不是小说标题,我们看完后,或许发发有的人就是能装,好面子之类的感慨,并且油然而生一些幸灾乐祸的快意也就罢了。可是因为这个标题,我们就要琢磨了,为什么小说的标题要叫“照片”呢?难道是因为小说当中有一个情节和照片有关?这个情节虽然重要,但并不能概括整个小说的内容呀?于是接着琢磨。琢磨什么呢?琢磨为什么我们的判断总是会失误?柯依娜家里两次闹矛盾,都是源于错误的判断。而错误的判断的根源就在于眼睛所看到的内容:老婆看到老公和老公厂里的女会计都在休息日去了工厂——“这还不是野鸳鸯吗?这还不叫野台吗?”而老公则看到老婆外出旅游的格局居然是三男三女,“姐姐和姐夫一对,朋友和对象一对,这么说他是和你一对啰?”这样的所见内容难道不该得出如此的结论吗?正常人都会这样想。可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如此的逻辑?难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经验吗?我们一定会说,那是我们看来的、听来的。从何而来呢?就从媒介时代所提供给我们的各种生活图像而来。至于那个无所不能的李回真,看上去是因为过分自信而被骗,其实还是上了“图像”的当。她以为像她这样的夫妇组合、家庭格局,丈夫一定是服服帖帖,——这样的逻辑从何而来?虽然小说并未明言,但我们可以推想,还不是从媒介所提供的种种“图像”而来。而她为了掩盖生活的真相,又亲身参与到“图像”的制造当中,精心维系着自己处处成功的假象。
至此,作者的匠心开始显现了,他的一点匠心就在于通过这含蓄的暗示,让我们自己去想,去琢磨。正是在读者的参与中,当代生存的奥秘与本质开始浮现:我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丧失了自己对生活的主体性。我们已习惯于通过媒体或自己有意呈现、制造的各种“图像”来认识世界。将“图像”的逻辑当作生活的逻辑,甚至不惜直接制造生活的幻觉,如李回真。图像所呈现的,与我们所“是”的,已然分裂。而“照片”这个标胚也就成为一个象征:人类也许正在失去对生活的直接把握和感受——“照片”中无限丰富精彩的世界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视野的拓展与灵魂的置换是否正在同步发生?而发达工业社会除了带给我们虚假的需求,或许还有更加令人绝望的——在被动中日益虚假的生活?
《照片》的作者有着丰富、复杂的人生阅历,写出这样一篇不显山不露水却包含重大主题的小说,算得上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