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元2012年8月12日是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先生诞辰114周年。我人微言轻不能为先生鼓噪出像样的纪念活动,只好"躲进小楼"重读先生的散文《父母的责任》以示纪念。先生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先生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徵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但是,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在澳门重读先生《父母的责任》却是另一番感慨,甚至蒙发一种大逆不道的念想--与先生商榷。
父母的责任是什麽?俗话说:生子不养父之过,养子不教更为错。《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耳熟能详的醒世恒言是对当父母的最好教育。也就说,当父母的要承担起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把子女培养成人。使子女长大能够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能为社会做点事情和贡献;当父母的要承担起赡养和照顾自己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为儿女做出榜样,完成当父母应该完成的家庭事业;当父母应当承担起社会事业的责任。
其实我这些理论,已不适应在澳门当"老窦"的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当下的澳门,我们这些"老窦"根本不需要"背负"什麽"责任"。起初,我就开始怀疑先生理论是否有些狭隘?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我希望知识阶级的努力,一面实行示范,一面尽量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宣传,到最僻远的地方里,到最下层的社会里;等到父母们不但"知道"自己背上"有"这些责任,并且"愿意"自己背上"负"这些责任,那时基於优生学和节育论的新道德便成立了。我自愧先生当年怎麽不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洞察而今的澳门呢?先生的理论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为什麽又不适应澳门?我着实说不清楚。
值得告慰的是,先生的理论80年後被资本主义王国--美国接纳了。2008年"父亲节",奥巴马作了一个关於为父之道的演讲与先生的理论如出一辙。奥巴马在演讲中,借《圣经》一段有关岩石的话对岩石的比喻作了进一步延伸。他把岩石比喻为基础。任何事业都需要有像岩石一样坚实的基础。他指出"上帝使徒教堂"之所以能长久存在下来并得到发展就是因为有其杰出创始人波莱基尔主教这个"岩石"所起的作用。奥巴马说:在我们建立我们生活所依附的岩石中,今天我们要记起来的是,最重要的岩石是家庭。我们须要认识到并予以肯定的是,每位父母对这个基础能起多麽关键的作用。父母是教师和教练,他们是导师和生活角色的模范,是成功的榜样,亦是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人。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现在生活程度渐渐高了,在小资产阶级里,教养一个子女的费用,足以使家庭的安乐缩小,子女的数和安乐的量恰成反比例这件事,是很显然了。在我们澳门其实不然。打从2009年,澳门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成为全亚洲首个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所谓免费,相对於收费而言。免缴费用;不收费,不以货币交换形式供给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也就是说,在澳门"教养"孩子,父母不承担什麽"费用"问题,"恰成反比"也不复存在,所谓"显然"就不"显然"了,这就是先生失言的佐证之一。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我们便重估了父母的责任:父母不是无责任的。父母的责任不应以长者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应以幼者为本位,社会为本位。我们希望社会上父母都负责任;没有不负责任的父母!做父母是人的最高尚、最神圣的义务和权利,又是最重大的服务社会的机会,这是生物学、社会学所指给的新道德。先生这种理论奥巴马先有篡改之意,奥巴马说,我们坦诚的话,我们应该承认有太多的父母不在其位--不在太多人的生活里,不在太多的家里。他们置他们的责任於不顾,表现得像小男孩而不是男子汉。我们许许多多家庭的基础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薄弱了。此话虽然是事实,但奥巴马毕竟还是"拾"先生的"牙慧"。奥巴马说:我要作为我女儿的好父母;如果我能给予她们任何东西的话,我要给她们那个她们能建立她们生活的岩石--那个基础。那将是我所能给予她们的最贵重的礼物。尽管先生和奥巴马的理论是"普世"之经典,恕我直言,此"普世"之经典不适应我们现代的澳门了。因为在当下澳门当"老窦"的没有这种"责任"和"基础"了,一切"责任"都由我们特区政府担当了。
这不,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势必波击人们的"衣食住行"。在澳门,倘若是通货膨胀给市民带来"衣食"方面的困难,政府连续几年就给市民"派糖"。仅2012年特区政府给市民"派糖"涉及款项共约41.2亿;所谓"住",在澳门有一种"屋"叫社会公屋,所谓社会房屋,是指由政府兴建,或由政府提供土地批予土地承批企业投资兴建,完工後将单位回报给政府,政府以低廉的租金租予经济状况薄弱或有特殊困难,且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居住的经济状况薄弱的家团或个人,可提出社会房屋申请。具体条件是:年龄至少为 18 岁或已解除亲权者;所谓"行",2008年7月1日特区政府推行了"公车资优惠计画",以实报实销方式,每程仅需付澳门币0.3至3元,余额由政府资助;从2011年8月1日起,特区政府的优惠计画分"全民车资优惠计画"、"学生车资优惠计画"、"残疾人士车资优惠计画"及"长者车资优惠计画"四种。旨在进一步鼓励公众更多使用公共巴士,改善澳门的交通环境。
为鼓励澳门居民和支持市民终身学习,澳门政府推出《持续进修发展计画》。为此,动用5亿元作为实施该计画的启动经费,给年满15周岁的居民每人定额资助5000元的方式支援澳门居民持续进修。尽管15周岁至19周岁这个年龄段的澳门市民还在"襁褓"中享受着"15年免费教育",特区政府还让其享受"定额资助5000元",我们这个政府看是多麽厚道。
在澳门人人享受免费医疗。政府还要给每个市民500元医疗券。8月19日,澳门卫生局表示,本月31日是居民领取和使用2011年度医疗券的最後一天。截至本月15日,澳门已近47万人领取了医疗券,印券量为历年最多;而结算的医疗券逾370万张,表明领取医疗券及用券率均逾8成,补贴金额约澳门币2亿元。这两个亿是否是花在"刀刃"上,那只是天知道了。不过,特区政府如此之举,与内地个别"乱收费"地方政府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了。倘若有谁敢说我们特区政府是"乱发费",我就和谁"急"。 再说澳门父母的父母。2012年,澳门老人的敬老金是6000元(生果费);每月养老金2000元,以13个月计,共有2.6万元;还有7000元现金分享和中央储蓄的6000元,一年共可领取4.5万元。还不包括500元医疗券、上限为5000元的进修资助、住户每月180元用电补贴,还有最低维生指数、短期食物补助等。
如此这些,请问先生,我们在澳门当"老窦"还有什麽"义务"和"责任"可言吗?
遗憾的是,特区政府如此殷勤地侍候、讨好澳门市民,有一些"老窦"还是不高兴,要麽给政府"递信",要麽就"游行"。用北京一位旅客的话说,这叫吃"爹"喝"爹",还要打"爹"骂"爹",是惯出来的"毛病"。可我不这麽认为,这叫"一国两制"的优越。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在这里,我要明白指出,生物进化,生命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前一代牺牲於後一代,牺牲是进步的一个阶梯!愿他们--其实我也在内--为了後一代的发展,而牺牲相当的精力於子女的教养;愿他们以极大的忍耐,为子女们将来的生命筑坚实的基础,愿他们牢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不要忘了子女们的幸福!这是很要些涵养工夫的。先生这一理论,起初我是十分敬慕的。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男人的家庭责任感过於淡漠;尤其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怠忽职守,忽视,甚至不重视。法律会追究行政部门和公务人员的行政不作为,但却干预不了一个父母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这一点奥巴马比我领悟得更透彻,奥巴马说:统计资料告诉我们:生活里没有父母的孩子比较容易落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高出五倍;他们比较容易弃学的可能性高出九倍;比较容易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二十倍。他们比较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比较可能离家出走,比较可能成为青春发育年龄期父母。由於父母的缺席,我们社会的基础变得更加薄弱。奥巴马这番话使我汗颜,我不知道在澳门当"老窦"的人们有何感慨?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在目下的社会里--特别注重中国的社会里,几乎没有负责任的父母。先生的此番言论,有点绝对。我认为先生的高见只适用"一国两制"的澳门,因为优越"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澳门的父母没有任何责任的"背负"。这不,就连先生的追随者奥巴马和先生有不同的见地。奥巴马说:我们需要父母们能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并不终止於导致怀孕。我们需要他们认识到,不是有生孩子的能力,而是有抚养孩子的勇气才配称男子汉。第一个教训是给我们的子女做出一个绝佳的榜样,因为如果我们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对自己也应该抱有同样高的期望。你有一个职业是件好事;有一个大学文凭更好一些。奥巴马讲罢此话後5个月就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男人、女人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做父母的责任。
父母的责任?我感慨之:前途是光明的,理想是伟大的,责任是崇高的,爱心是永恒的,我希望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够用大山一样的品格,大海一样胸怀,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勇於担当,有爱心,有责任心,这就是一个父母的责任。
故谨以此与先生商榷。
但是,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在澳门重读先生《父母的责任》却是另一番感慨,甚至蒙发一种大逆不道的念想--与先生商榷。
父母的责任是什麽?俗话说:生子不养父之过,养子不教更为错。《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耳熟能详的醒世恒言是对当父母的最好教育。也就说,当父母的要承担起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把子女培养成人。使子女长大能够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能为社会做点事情和贡献;当父母的要承担起赡养和照顾自己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为儿女做出榜样,完成当父母应该完成的家庭事业;当父母应当承担起社会事业的责任。
其实我这些理论,已不适应在澳门当"老窦"的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当下的澳门,我们这些"老窦"根本不需要"背负"什麽"责任"。起初,我就开始怀疑先生理论是否有些狭隘?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我希望知识阶级的努力,一面实行示范,一面尽量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宣传,到最僻远的地方里,到最下层的社会里;等到父母们不但"知道"自己背上"有"这些责任,并且"愿意"自己背上"负"这些责任,那时基於优生学和节育论的新道德便成立了。我自愧先生当年怎麽不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洞察而今的澳门呢?先生的理论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为什麽又不适应澳门?我着实说不清楚。
值得告慰的是,先生的理论80年後被资本主义王国--美国接纳了。2008年"父亲节",奥巴马作了一个关於为父之道的演讲与先生的理论如出一辙。奥巴马在演讲中,借《圣经》一段有关岩石的话对岩石的比喻作了进一步延伸。他把岩石比喻为基础。任何事业都需要有像岩石一样坚实的基础。他指出"上帝使徒教堂"之所以能长久存在下来并得到发展就是因为有其杰出创始人波莱基尔主教这个"岩石"所起的作用。奥巴马说:在我们建立我们生活所依附的岩石中,今天我们要记起来的是,最重要的岩石是家庭。我们须要认识到并予以肯定的是,每位父母对这个基础能起多麽关键的作用。父母是教师和教练,他们是导师和生活角色的模范,是成功的榜样,亦是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人。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现在生活程度渐渐高了,在小资产阶级里,教养一个子女的费用,足以使家庭的安乐缩小,子女的数和安乐的量恰成反比例这件事,是很显然了。在我们澳门其实不然。打从2009年,澳门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成为全亚洲首个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所谓免费,相对於收费而言。免缴费用;不收费,不以货币交换形式供给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也就是说,在澳门"教养"孩子,父母不承担什麽"费用"问题,"恰成反比"也不复存在,所谓"显然"就不"显然"了,这就是先生失言的佐证之一。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我们便重估了父母的责任:父母不是无责任的。父母的责任不应以长者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应以幼者为本位,社会为本位。我们希望社会上父母都负责任;没有不负责任的父母!做父母是人的最高尚、最神圣的义务和权利,又是最重大的服务社会的机会,这是生物学、社会学所指给的新道德。先生这种理论奥巴马先有篡改之意,奥巴马说,我们坦诚的话,我们应该承认有太多的父母不在其位--不在太多人的生活里,不在太多的家里。他们置他们的责任於不顾,表现得像小男孩而不是男子汉。我们许许多多家庭的基础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薄弱了。此话虽然是事实,但奥巴马毕竟还是"拾"先生的"牙慧"。奥巴马说:我要作为我女儿的好父母;如果我能给予她们任何东西的话,我要给她们那个她们能建立她们生活的岩石--那个基础。那将是我所能给予她们的最贵重的礼物。尽管先生和奥巴马的理论是"普世"之经典,恕我直言,此"普世"之经典不适应我们现代的澳门了。因为在当下澳门当"老窦"的没有这种"责任"和"基础"了,一切"责任"都由我们特区政府担当了。
这不,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势必波击人们的"衣食住行"。在澳门,倘若是通货膨胀给市民带来"衣食"方面的困难,政府连续几年就给市民"派糖"。仅2012年特区政府给市民"派糖"涉及款项共约41.2亿;所谓"住",在澳门有一种"屋"叫社会公屋,所谓社会房屋,是指由政府兴建,或由政府提供土地批予土地承批企业投资兴建,完工後将单位回报给政府,政府以低廉的租金租予经济状况薄弱或有特殊困难,且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居住的经济状况薄弱的家团或个人,可提出社会房屋申请。具体条件是:年龄至少为 18 岁或已解除亲权者;所谓"行",2008年7月1日特区政府推行了"公车资优惠计画",以实报实销方式,每程仅需付澳门币0.3至3元,余额由政府资助;从2011年8月1日起,特区政府的优惠计画分"全民车资优惠计画"、"学生车资优惠计画"、"残疾人士车资优惠计画"及"长者车资优惠计画"四种。旨在进一步鼓励公众更多使用公共巴士,改善澳门的交通环境。
为鼓励澳门居民和支持市民终身学习,澳门政府推出《持续进修发展计画》。为此,动用5亿元作为实施该计画的启动经费,给年满15周岁的居民每人定额资助5000元的方式支援澳门居民持续进修。尽管15周岁至19周岁这个年龄段的澳门市民还在"襁褓"中享受着"15年免费教育",特区政府还让其享受"定额资助5000元",我们这个政府看是多麽厚道。
在澳门人人享受免费医疗。政府还要给每个市民500元医疗券。8月19日,澳门卫生局表示,本月31日是居民领取和使用2011年度医疗券的最後一天。截至本月15日,澳门已近47万人领取了医疗券,印券量为历年最多;而结算的医疗券逾370万张,表明领取医疗券及用券率均逾8成,补贴金额约澳门币2亿元。这两个亿是否是花在"刀刃"上,那只是天知道了。不过,特区政府如此之举,与内地个别"乱收费"地方政府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了。倘若有谁敢说我们特区政府是"乱发费",我就和谁"急"。 再说澳门父母的父母。2012年,澳门老人的敬老金是6000元(生果费);每月养老金2000元,以13个月计,共有2.6万元;还有7000元现金分享和中央储蓄的6000元,一年共可领取4.5万元。还不包括500元医疗券、上限为5000元的进修资助、住户每月180元用电补贴,还有最低维生指数、短期食物补助等。
如此这些,请问先生,我们在澳门当"老窦"还有什麽"义务"和"责任"可言吗?
遗憾的是,特区政府如此殷勤地侍候、讨好澳门市民,有一些"老窦"还是不高兴,要麽给政府"递信",要麽就"游行"。用北京一位旅客的话说,这叫吃"爹"喝"爹",还要打"爹"骂"爹",是惯出来的"毛病"。可我不这麽认为,这叫"一国两制"的优越。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在这里,我要明白指出,生物进化,生命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前一代牺牲於後一代,牺牲是进步的一个阶梯!愿他们--其实我也在内--为了後一代的发展,而牺牲相当的精力於子女的教养;愿他们以极大的忍耐,为子女们将来的生命筑坚实的基础,愿他们牢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不要忘了子女们的幸福!这是很要些涵养工夫的。先生这一理论,起初我是十分敬慕的。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男人的家庭责任感过於淡漠;尤其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怠忽职守,忽视,甚至不重视。法律会追究行政部门和公务人员的行政不作为,但却干预不了一个父母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这一点奥巴马比我领悟得更透彻,奥巴马说:统计资料告诉我们:生活里没有父母的孩子比较容易落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高出五倍;他们比较容易弃学的可能性高出九倍;比较容易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二十倍。他们比较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比较可能离家出走,比较可能成为青春发育年龄期父母。由於父母的缺席,我们社会的基础变得更加薄弱。奥巴马这番话使我汗颜,我不知道在澳门当"老窦"的人们有何感慨?
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中指出:在目下的社会里--特别注重中国的社会里,几乎没有负责任的父母。先生的此番言论,有点绝对。我认为先生的高见只适用"一国两制"的澳门,因为优越"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澳门的父母没有任何责任的"背负"。这不,就连先生的追随者奥巴马和先生有不同的见地。奥巴马说:我们需要父母们能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并不终止於导致怀孕。我们需要他们认识到,不是有生孩子的能力,而是有抚养孩子的勇气才配称男子汉。第一个教训是给我们的子女做出一个绝佳的榜样,因为如果我们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对自己也应该抱有同样高的期望。你有一个职业是件好事;有一个大学文凭更好一些。奥巴马讲罢此话後5个月就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男人、女人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做父母的责任。
父母的责任?我感慨之:前途是光明的,理想是伟大的,责任是崇高的,爱心是永恒的,我希望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够用大山一样的品格,大海一样胸怀,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勇於担当,有爱心,有责任心,这就是一个父母的责任。
故谨以此与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