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和“年”的汉字含义及文化变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就以农业大国著称。这不仅表现在农作物的种植和农具的创制上,也表现在了中国3500多年的汉字文化中。文字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反映上古刑罚的“刖” ,本义是“古代的酷刑,断足。”这在它的甲骨文字形中一目了然:左边是一个人形,右边形似我们现代的锯,表示刑刀,整体便构成了用刀砍足的“刖”。除此之外,汉字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当然,反映在农业方面的汉字自不在少数。我所要介绍的这两个字:麦,年。一个是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一个与南方的水稻作物相关,其中“麦”所反映的文化含义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至今我们还在使用它的本义,而且它的字义也只限在表示麦谷这一个义项上,而“年”于我们今天的认知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麦”字,它与现在的麦字字义是一致的。
  “麦”的字形演变如下表所示。
  《説文·麥部》:“麥,芒榖。秋穜厚薶,故謂之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來,有穗者。从夊。”
  本义即为麦子。在古文字资料里也有此用例:《詩·王風·丘中有麻》:“丘中有麥,彼留子國。”意思是“记住那土坡上一片麦田,那里有郎的爱意缠绵。”宋陈造《田家謡》:“麥上場,蠺出筐,此時祗有田家忙。”
  其中,“麦”都是表示带芒的谷物。
  有学者认为“來”是“麥”的本字,在上古是表示同一个意思的。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些资料。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來、麥當是一字。夕(夊)本像到(倒)止形,於此但象麥根。以來叚爲行來字,故更製緐體之麥以爲來麰之本字。”
  《説文解字·來部》:“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凡來之屬皆从來。”如其所言:来,周地所接受的优良麦子——来和麰,一根麦秆两颗麦穗,像麦芒麦刺的形状;来是上天赐来的,所以用作往来的来。
  由上述“麥”与“來”的这种文字关系告诉我们,麦子是一个外来物种。这与史书上所说的麦子源于西亚或者北非形成互证关系。所以这样的说法是可以被证明的。
  如果我们从“麦”的字源字形上可以看到它的古往今来义,那么,“年”从古至今便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含义了。
  首先看“年”的甲骨文字形: 。从其字形来分析: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由此可见,“年”的本义并非时下所含之义。“年”的其他文字形如下: (金文) (小篆) (楷体)。从甲骨文到金文演变过程中,“年”的下半部分发生了变化:由“人”变为“千”。“千”是“年”的声部,如《説文·禾部》:“秊,榖孰也。从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秊。’奴顚切。”
  其次看“年”的字义演变。其实从“年”字的甲骨文字形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造字本义应该与“禾(谷物)”有关,即五谷成熟,年成。《説文·禾部》中也说“秊,榖孰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如《榖梁傳·桓公三年》:“有年,五榖皆熟爲有年也。”意思是:五谷都成熟了就是“有年”;再如《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而且还有一部分常用词语也体现了“年”的造字本义,如“年成”:《隋书·音乐志下》:“年成物阜,罢役息人。(谷物成熟后堆积如山,可免除徭役,使民休养生息。)”再如“年景”:《帝京岁时纪胜·市卖》:“腊月诸物价昂,盖年景丰裕。”又如“年荒”: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由本义谷物成熟引出“年”的其他义项分别有:一是时间单位。文献资料如《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月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郭璞注:“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再如《诗经·豳风·东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因古代种植技术有限,禾谷一年一熟,故“取禾一熟”为一年。二是年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这里的“年”即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春节新年之义。谷物成熟,人们辛苦一年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安顺,故引申出“年节”。三是年纪,岁数。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译为“他与你的年纪相仿,道德品行也相似。”由时间单位引申出“年纪,岁数”,把计时运用到人的成长中。四是指某一时期。明高旭《甘肃大旱灾感赋》:“歌舞太平年,粉饰相沿久。”五是帝王的年号。《三國志·吴志·吴主傳》:“改年爲延康。”六是命运,时运。明沈采《千金記·開宗》:“勇士年乖,佳人命薄。”这一义项由本义引出,古代的农业生产大都是靠天,风调雨顺则年景好,反之则衰,故引出“命运时运”之义。
  最后,谈谈关于“年”的文化。关于“年”的传说不胜枚举,其中“怪兽说”影响特别大,人们认为“年”是一种怕红色、火光和响声的怪兽。这也就有了如今春节我们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户户灯火通明、除夕守岁的传统了。但实际上与“年”造字之初的含义已经大相径庭了。而《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中说到:“其实‘年’字,……由于汉字形体的楷化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造字之初,‘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是一个生长周期,庄稼成熟之时,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从此,每当四季轮回一次之际,就出现这种庆祝丰收和祭神祀祖的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节日,即‘年’。”这种文字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相通关系是可以为文学所接受的,用文化民俗证明文字,用文字体现民俗文化,这种互证关系也是较为可靠的。
  随着社会和汉字本身的发展,人们会适时地选择重视与之适应或者需要的汉字文化含义。“麦”和“年”的汉字文化含义终归也是可以从历史资料中查找出它们的本来面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  课堂上如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主要通过联系、挑战、变化、魅力的方式。所谓联系是在教学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
期刊
农村初中教育中,生物作为一门副科,教学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着师资不足,教学条件差,尤其是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很少涉及农村、农业、农民方面的问题。教学过程沿用着陈腐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有的甚至于给学生划重点、总结提炼课本的要点,以利于学生背诵,应付各种形式的统考,既忽视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
期刊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根据新课程的理论,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没有沟通的教学中不可思议的,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尊,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通过师生之间直接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师生双方主体的建构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
期刊
一、什么是卓越课堂  第一,“卓越”,杰出;超出一般。如卓越人材、卓越功勋、卓越的才能、卓越的成就。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於是东宫号为多士” 裴松之 注引 晋虞溥 《江表传》:“登使侍中胡综作《宾友目》曰:‘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 纶(萧纶)任情卓越,轻财爱士,不竞人利,府无储积。” 宋苏轼《答李廌书》:“惠示古赋近诗,词气卓越,意趣不凡,甚可喜也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
期刊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如果在这个阶段基础打不好,那“别字”“错字”就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我认为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而要使生性好动的一年级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
期刊
我校提出了“打造灵动课堂,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想,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教学特色明显、学科特点突出的多元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通过学习与实践,构建了小学语文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第一,灵动的界定。“灵动”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这应该是灵动课堂的外显形态,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理念引领下
期刊
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有汗水也有欢笑,但我依然感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与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是快乐的,我熟悉了他们的声音,看惯了他们的眼神,那表情里的音乐、小说、诗歌、散文是我怎么也读不厌的美文,看不厌的画卷。对孩子们的爱已深深根植在我心里,他们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时每刻……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担任年级组长,成为了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实验的首批实验教师,我总是干在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的第四节,主要由“流体与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是对《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力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是中考的热点。  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造成的许多现象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教材抓住初中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