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插图,教活课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是语文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形象再现抽象文本、增强读者印象、深化文本内涵、促进情感教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插图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插图代替对文本的研读。
  【关键词】插图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的课文插图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的确如此。当我翻开苏教版九年级下的教科书时,其中一篇是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我不仅被文章中作者率真的情怀所感动,同样被文章中两幅插图所震撼。于是,围绕着这两幅插图,我对这篇课文作了如下设计:
  
  一、利用插图,巧妙导入
  
  《给我的孩子们》文章有两幅插图,一幅是“瞻瞻的车:脚踏车”,另一幅是“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第一幅画画的是瞻瞻用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自己坐在脚踏车上,学着大人骑车的样子。第二幅画画的是阿宝蹲在地上,拿自己的新鞋子和脱下来的旧鞋子,给凳子的四只脚穿鞋子,并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两幅画是孩子童年生活率真的反映。
  上课时,我说:“同学们,看了这两幅画后,大家觉得好笑吗?你有什么看法?”于是同学们就各抒己见。有的说画上的孩子太可笑了,有的说这个孩子还不懂事,也有的说这是童真……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我总结说:“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也许是可笑的孩子,也许是不懂事的孩子,也许是一种童真,但我们希望他们快快长大吗?”同学们于是又各抒己见,有的说应该快快长大,早点懂事;有的说不应该快快长大,长大就没有童真了。我说:“大家发表的是一个初三学生的看法,但大家想知道家长的看法吗?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这篇文章,看看作为一位父亲、画家和文学家的丰子恺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看法呢?”
  
  二、利用插图,巧理思路
  
  文章画了两幅画,只是孩子们童年生活中的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文章中还记叙了许多生活画面,我们能不能把他们一一找出来?
  围绕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就一边阅读一边找。最后他们找到了瞻瞻的失意:花生米翻落地上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失手打破了泥人,极度悲伤。要做吊篮上月亮上去。爸爸剃头,怀疑爸爸变成了和尚,不要爸爸抱。发现爸爸腋下的长毛,以为爸爸是黄鼠狼。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了线装书。软软则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他们还做火车、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等。
  于是我说:“能不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这些画面的内容?”
  同学们最后概括成“童年的生活”、“孩子们的世界”等。
  我又说文章除了写“童年的生活”、“孩子们的世界”,还写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大人的生活”、“成人的世界”。
  这样我们就借助画面,引导学生基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三、利用插图,巧解主旨
  
  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呢?我还是利用插图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请你评价一下文章中的两幅插图。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用了“天真”、“纯真”、“童心”、“纯洁”等词来评价两幅插图。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两幅插图中的事件的?请大家从文章中找出一些词语来评价。于是学生看了图后,就认真地阅读起课文,很快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词语,如“率真”、“自然”、“热情”等。这些词语正是作者表达的对孩子的赞美之情,是文章的主旨。而学生自己通过插图的评价,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这两幅插图起到了帮助学生领会主旨的作用。
  
  四、利用插图,巧练表达
  
  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一文中,曾提到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展之欲的“总枢纽”。我想利用文中的两幅插图来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给我的孩子们》文中的两幅插图画得比较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能够激起学生口头表达的“兴奋点”,能够让学生从“怕说”变为“想说”、“要说”,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极其有效的。
  于是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趣的一幅图,将自己想象成图中的人物,将整个事件以第一人称表述出来。要求有丰富的心理活动,有具体的动作语言描写等。还要补充爸爸妈妈或家里其他小朋友看到后的情况。
  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再让学生口头表述出来,可谓是“一石三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五、利用插图,巧育审美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对插图的审美鉴赏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法。课堂上有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幅插图究竟美在什么地方?我们能不能说出它的几点美来?”于是同学们通过讨论,寻找了插图的美点。学生从插图中找到了这样几点美:一是纯真之美,两幅图都表现了孩子的纯洁天真;二是简约之美,两幅图的线条都很简洁,粗粗勾勒,但都将人物画得惟妙惟肖;三是典型之美,两幅图都抓取了最典型的瞬间,来进行构思。这样,就将审美教育落实到了实处,将审美和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六、利用插图,巧设作业
  
  文章中描写了很多孩子的画面,如喂泥人、裁父亲的书、把麻雀牌堆成火车等,能不能学习丰子恺的画法,几位同学合作给文章再添一幅画,并有画面介绍。要完成这个作业,学生必须重新观察研究文章的插图,必须重新阅读课文,必须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因此,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过程。
  当然,插图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插图代替对文本的研读。插图教学同样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去体验、领悟,并作出自己的解读。同时,插图只是一个瞬间的画面,而文本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研读中去对话,领略其中真挚的情感、独到的见解、个性化的语言等。
  插图教学是文本教学的一种催化剂,是一种教学契机,介入得恰到好处,用得巧妙合理,必将是一节成功的课堂,让学生收获匪浅。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缘起    我组李霞老师要在市骨干教师培训班讲授一节研讨课,最终选了《老王》这篇文章,于是伴随着李霞开课这个过程。我们组里便有了一次扎实的围绕《老王》一课的校本教研活动,现在请允许我向各位汇报我们这次活动的过程。    一、找来的资料又都丢下  李霞接到开课任务之后,我第一时间就在大组教研活动时说了这件事,组内老师一致认为一定要群策群力,出色地完成此次任务。  于是,组里老师有的上网查阅有关《老王
受访者简介:李子建, 现任香港教育大学学术及首席副校长、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教育发展与终身学习教席;著作甚丰,亦是多份当地、地区及国际学术期刊(Teachers and Teach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等的执行编辑、编委或顾问;其研究范围包括课程与教学、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学校改进等。他积极推行教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时间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学抒情的角度,对时间符号强化抒情的方式和效果,时间符号的传达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时间 抒情 手法     唐诗宋词的抒情方式,除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外,还有一种易被忽略的抒情手段——设置时间符号,把人、景、物置于放在流动的时空中,以时间的推进、跳跃、倒置、错位等方式关联画面,构筑意境,从而强化某种要着
【摘要】作文快乐教学有三个关键要素:自主是迈出快乐作文的第一步,自主要求写作的时间、空间、形式不受严格的约束,能给学生足够发挥的自由;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学生要从生活中寻找激情,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的激情;成果展示是快乐的奥秘,教师应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展示成果,激励鼓舞其热情。  【关键词】快乐作文教学自主激情成果展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满天飞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文字是信息输入和输出的重
【摘 要】新课改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确定恰当的教学重点,捕捉最能启迪学生思考的要素,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其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于不动声色之中点拨方法,拓宽视野,培养能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    2009年湖北省启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一
【摘要】本文就李清照词作主题进行解读,揭示“愁”是其作品的最重要的主题,并从三个方面论述“愁”在词中是如何体现的,即用“愁”作词眼,巧选意象体现愁,善用联想和想像表现愁。  【关键词】愁;主题解读;李清照词作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是词作,《漱玉词》所收70多首词作,几乎篇篇佳美。李清照词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写她贵族少女、少妇的美满生活,表现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以
【摘 要】诗歌的外在形式带有时代的烙印,与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创作主体的创作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形式美的人文内涵。本文从美学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美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例,通过对诗歌的色彩、句式、押韵、节奏等外在形式的分析,探讨诗歌的形式所蕴涵的深厚韵味。  【关键词】形式美 色彩 句式 韵律    王国维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形式美是指色、形、声等在整齐一律、平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怎样继承和传播汉语,保持汉语独特的魅力,是每一位国人特别是担负传承任务的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使命。而语言的传承又离不开语法的指导,只有掌握了语法,学语言、教语言才会有章可循,运用语言才会正确规范。然而,中学语文教材几经改革,语法内容基本从教材中消失。学校不教语法,学生不学语法,造成语言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造成的不良影响流毒深远。因此,复归语法教学势在必行。 
【摘 要】在中学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关于《采薇》这篇作品的文本解读存在着一些编排的疏漏,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引文作者韦凤娟老师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材 教学用书 主题研究 《采薇》    教过《采薇》也听过年轻老师上公开课《采薇》,教后反思发现教师教学用书在编排和分析上存在下列问题:    一、前后编排矛盾不统一    编者在34页《采薇》讲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一方面写“思念故
【摘 要】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着重抒发了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之情。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运用文本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点化、朗读、理解、体味、感悟、引发联想想象等手法,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心灵和作者对语,并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养成一种在经典文本中寻求情感的诉求与共鸣的精神和情怀,不失为散文教学的另一种成功。  【关键词】《项脊轩志》 女性形象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