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品中的中西融合分析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庞薰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并且有别于同时期致力于探索中西融合的艺术家,他是一位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的艺术家。本文以庞薰各时期的绘画作品为线索,勾勒出艺术家个人在中西融合艺术风格上的萌生、成长、连续、发展的变化,以期对我们今日绘画的发展与创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庞薰;绘画;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庞薰琹(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1925年秋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叙利恩绘画研究所(1)、格朗德·歇米欧尔研究所(2)学习。1930年回国。归国后在上海参加了“苔蒙画会”(3)。1932年10月,与倪贻德(4)、王济远(5)等人发起组织“决澜社”。先后任教于昌明美校、北平艺专、四川省立艺专、中央大学艺术系、华西大学、广东省艺专。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留法期间,庞薰琹在观看了参观者评价很高的一个日本展览会后,认为日本的绘画是从中国唐代的绘画中吸取经验,加以发展,并形成了自己风格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此期间心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于是开始考虑自己是长期居住法国还是回国的问题,并且逐渐明确。后来在与一位真诚的批评家的谈话中,那位批评家谈到中国是有着优秀的艺术传统的,并且支持他回国的想法。自此,更加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这都充分显示了庞薰琹强烈的扎根本土的愿望和发展中西融合绘画的决心。
  在20世纪20年代,庞薰琹在耳濡目染的巴黎环境中受到了当时西方艺术的影响,最终做出了回国的抉择,并且成为对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代表性人物。他曾经在绘画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在绘画的继承与创新上正在考虑的,因此,对其各时期绘画作品中中西融合艺术风格上的萌生、成长、连续、发展等变化上的梳理,必然对我们今日美术的发展与创作有所启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国的留学生中,有一些人对现代派绘画艺术表现敏感,但又不为西方绘画所迷惑。而是在感受西方艺术的同时保持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力争在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道路上做出贡献。庞薰琹在绘画作品中西融合的探索道路中既不复制他人,也不复制自己原有的画法与风格。他有别于同时期探索中西融合的其他艺术家,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与艺术风貌。
  (一)萌生期:中西融合的初步尝试
  在庞薰琹的自传中,他在回忆法国留学的时期时,在写到为一位画家的女儿画像时,他描述“我为她画像时的第一个想法是在画法上必须和他父亲的画法不同,要使人能看出来是一个中国人画的油画。我在这张画像上用了中国画的笔法。这是我第一次使用中西画法结合的尝试。”(6)从他在1929年法国留学时创作的油画作品《人像》中可以看出,这幅作品更像是一幅油画速写,寥寥几笔准确概括出一位西方学者的形象及其神态,在画面中还有一种独有的中国写意的韵味,从在留学后期的这幅作品种可以看出他在那一阶段在绘画探索上的特点。
  由此可推断得知,庞薰琹对中西绘画的融合是在20世纪20年代留法时期就开始萌生的。
  (二)成长期:多种多样、无所羁绊的题材与风格
  庞薰琹在自传中回忆回国之初时提到,当时他继续探索如何表现“民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并且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创作了《自画像》、《屋顶》、《绿樽》等作品。倪贻德在《艺苑交游记》中对于庞薰琹的早期作品有如下描绘:“这些画,大都是留法时代的旧作,也有回国之后的新作。我一时感到很兴奋,足足饱览了一个下午。他的作风,并没有一定的倾向,却显示出各式各样的面目。从平涂的到线条的,从写实的到装饰的,从变形的到抽象的……”(7)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得知,在庞薰琹的早期作品中,就开始在各种风格上做过许多尝试,而并没有受到西方这样或那样绘画流派的制约,可见庞薰琹先生在早期探索绘画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在1930年创作的静物作品《绿樽》和1931年创作的《壁炉前的静物》中,他在构图上都采用了强烈分明的垂直的和水平的分割,画面给人一种既坚实又平静的感觉,从整幅画面来看,体现出作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在1931年创作的水彩作品《如此巴黎》和《人生的哑谜》(8)当中,在作品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立体主义的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于巴黎和上海的感受和在两大都市游离中对生活的思考。在1931年的油画作品《拉手风琴的水手》中也有着明显的立体主义的气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油画作品《藤椅上的人体》夸张变形,色彩鲜明,既受到了作品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和东方趣味的留法艺术家常玉的影响,也能感觉到吸收了西方现代派之一野兽派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以青春女性为主题的《时代的女儿》、《慰》等作品,这一主题的作品对当时中国社会中女性与时代的关系给予关注,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生活内容,在表现形式上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从作品中对她们表情的描绘,反映出画中人内心的苦闷与迷茫,作品风格上也同样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从他1934年创作的代表作《地之子》开始,他的艺术思想上起了变化,这幅作品除了在艺术表现上的追求外,还加入了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直接地将绘画中所追求的艺术趣味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内涵。而在作品《无题》(9)中,他更是通过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作品的内涵,作者在自传中写到:“画面上主要画的是压榨机的剖面,前面是一个机器人,一个是我国农村妇女像,一个是象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达,一面是象征落后的中国农业,三个巨大的手指在推动压榨机,象征着帝国主义,反动的政治与封建势力,这是对我国人民进行压榨的三种势力,也就是迫得我走投无路的三种势力。”(10)这段话阐明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也说明作者也已经开始把社会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这一阶段的作品中,庞薰琹运用多种风格和题材进行尝试,更多地将法国巴黎的现代派的画风带入中国,同时又加入了对中国特有的笔法、韵味,以及题材、社会内涵等方面的要素,并且开始逐步探索在创作上融入社会意识。这应该是他早期探索绘画作品中中西融合的一个早期成长过程。   (三)成熟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借鉴和吸收
  20世纪40年代末,庞薰琹深入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那里的风俗与艺术。这段时期深入民间生活的实践对他的艺术道路有很大影响。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收集装饰纹样时期,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由此而创作了一批以苗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完全抛弃了对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模仿,把西方绘画技巧融入中国画意境之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同时也传达出了艺术家的艺术追求。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作品有淡彩作品《贵州山民图》系列、《庐山风景》系列和线描作品《唐仕女带舞》系列。在《贵州山民图》这一系列作品中的《卖柴》、《割稻》、《畅饮》、《挑水》、《笙舞》、《盛装》等绘画中描绘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劳动的不同场景,表现出他们的精神面貌。在这一组作品中既具有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写实、色彩、构图等理性追求,又有中国画的笔法和意境,再加上人物身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和服饰上的特有的纹样元素,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状态,与远处的山、低矮的房屋、周围的环境相结合,或者只是人物,不添加背景,给人一种淡雅和诗意的感受。在作品《贵州山民图》和《唐仕女带舞》中,线描的运用精巧生动、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得当时艺术界之赞赏,被称为“艺术的天籁之美,实为画界之一绝”。留法时专攻美术批评的傅雷对此称赞不已:“薰琹的线描,具有东方人气质,是当代画线描的佼佼者,可惜,之后他不再画了。”(11)在这一阶段后期创作的庐山风景作品,作者同样把西方油画的构图、色彩层次与中国的笔法、意境相结合,不刻意表现,而是一种对生活体验和创造积累的自然流露。
  较之前一阶段,庞薰琹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两方面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发掘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呈现出一种面目全新的艺术形式。这一阶段体现了作者在坚定地探索着中西融合的绘画之路,并且走出了一条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新路,对于绘画艺术中西融合的思考与表达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
  (四)发展期:中西融合的延续与发展
  在经历着被错划为右派和丧妻之痛的50年代末期,面对生活中强大的现实压力,庞薰琹开始创作以花卉、静物题材为主的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敏锐性及抒情风格。除此之外,其晚年的作品还包括少量的风景画与人物画。
  在晚年以花卉为题材的作品中,代表作有《鸡冠花》、《丁香与海棠》、《绣球花》、《鸡冠花与吊兰》、《美人蕉》、《牵牛花》等,在这些作品中,插花用的瓶子大部分是来自民间的日用陶瓷瓦罐,作者不仅认真地表现了各种花卉色彩的丰富性和欣欣向荣的生命感,而且在对于描写花瓶的纹样与质地上也付出了相同的热情。在花卉与瓦罐的自然朴素的结合中,表现出画家内心的纯朴情感。在这一时期的花卉、人物、风景题材的油画作品中,作者在绘画技巧上,有时用对比色,有时用点彩的厚涂方法,作品在作者随心所欲但又恰到好处的构成中寄托着画家强烈的情感表达。这些作品的风格更加典雅精致,充满宁静之美,展现给观众一个美好的世界。在晚年的大写意水墨画中也给人一种恬淡、清新之感。它们是艺术大师气质与精神的反复呈现。
  庞薰琹晚年对绘画风格进行继续探索的同时,在绘画种类上也在进行多种实验,晚年绘画作品的种类包括油画、水彩画布丙烯加墨汁和大写意水墨作品等,正如庞薰琹自己所说:“我已七十多岁,现在作画,不是为画而画,而是想把自己一生中学到的东西,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12)这一阶段,庞薰琹在绘画语言的运用上表现的驾驭自如,绘画作品更趋成熟,是中西融合艺术探索中的延续与发展期。
  纵观庞薰琹在绘画作品中对中西融合的探索,这个问题是他绘画语言探索中从未中断过的思考与实践。庞薰琹对绘画作品中的中西融合的探索,经历了留法期间进行初步尝试的萌生期,回国初期表现出的在题材与风格上多种多样、无所羁绊的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对民族传统艺术大量借鉴和吸收的成熟期,以及50年代之后继续的中西融合的延续与发展期。在这几个阶段中,他创作出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整个勾勒出艺术家个人在中西融合艺术风格上的连续、发展和变化。
  他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在探索中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作品中将其本人对社会、人生、文化、艺术的理解蕴含于其中,令人反复咀嚼而意犹未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注释:
  (1)徐悲鸿留法期间曾在叙利恩研究所学习,庞薰琹抵法时徐悲鸿已回国,赴法初期经还在巴黎的蒋碧薇介绍在这里学习。
  (2)格朗德·歇米欧尔研究所又译为大茅屋学院,庞薰琹离开叙利恩后,在常玉的影响下在此学习。
  (3)“苔蒙画会”是法文“两个世界”的音译。
  (4)倪贻德,浙江杭州人,笔名尼特。1927年曾留学日本,“决澜社”主要成员之一。
  (5)王济远,江苏武进人。1926年曾赴日本东京、法国巴黎考察美术。“决澜社”主要成员之一。
  (6)参见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94页。
  (7)参见王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决澜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8)《人生的哑谜》,或称《如此上海》。
  (9)《无题》,或称《压榨机》。
  (10)参见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42页。
  (11)参见孙萍《庞薰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2页。
  (12)参见孙萍《庞薰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参考文献:
  [1]胡守海.庞薰琹中西融合的艺术道路[J].美术观察,1998(8).
  [2]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庞薰琹.薰琹随笔[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
  [4]周爱民.庞薰琹艺术与艺术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孙萍.庞薰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李昌菊.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8]王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决澜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 在闽剧《战金山》中塑造梁红玉这一巾帼不让须眉、具有浓烈传统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对于常演武旦和花旦角色的我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要演准梁红玉人物的气质,就要为这个人物设定符合她的动作、形体。为了使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更加丰富多彩,并烘托戏剧气氛,在这出戏的最后我在老师指导下运用了“大靠出手”,来强调其艺术效果与特殊艺术手段。在老师与导演的帮助、指导下,这出戏的演出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 闽剧;《
期刊
【摘要】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广受关注。除了从史籍记载等方面进行研究外,博物馆学也从物的方面,为还原昔日原貌提供了准确依据。水下考古、传世品、遗址发掘等经过整理的文物,都见证着中国长达数千年海洋文明。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学;文物研究与展览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博物馆学领域研究、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期刊
【摘要】 泉州南音作为首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老乐种,传承和创新是其生命源泉。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南音研究人才是保证泉州南音得以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保障。实现艺术类中专与艺术类高等院校对接,是培养南音人才、破解南音传承和创新上的难题的一项多赢举措。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20世纪中期,漆画创作作为新兴的画种得到迅速的发展,现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扬州、武汉、重庆、哈尔滨、太原、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区成为中国漆画创作的重镇。艺术家们高举着重振中华七千年漆文化风采的旗帜,各自从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出发,对中华7000年漆文化与漆材质进行再创作与追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中国漆画创作生态。笔者从“髹漆·咏怀——2013中国女漆画家作品展”中各地区艺术家的
期刊
【摘要】 在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艺术的多种模式和原则中,“忠实性”原则是较为重要而普遍的,而在如何理解、运用“忠实性”原则上,国内通行的规则与英美影视界颇有差异,前者重“形”,后者重“神”,本文以《神探夏洛克》与新版《红楼梦》作对比,探讨两者的得失。  【关键词】 名著;改编;忠实性原则;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名著并非天然是影视艺术的脚本,但影视艺术的最佳脚本往往来
期刊
【摘要】 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的原因,有后现代主义共同的艺术手法基础,有意识形态的差异引发的好奇,还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艺术投资、收藏的巨大吸引力,甚至包括西方思想界开始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思潮。为具体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影响,本文以《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为个案,具体考察西方对中国当代接受态度与方式,分析西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三种价值尺度:市场价格、审美价
期刊
【摘要】 作为加缪前期的两部代表作,《误会》和《卡利古拉》集中表达了加缪的荒诞之思。《误会》初步表达了加缪对“荒诞”这一人类存在状态的发现与思考;《卡利古拉》则在表现荒诞的同时,更多地传达了“反抗荒诞”的意涵。加缪认为,人生的本相是荒诞的;面对荒诞,西西弗式的反抗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加缪;荒诞;死亡;反抗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加缪集中关
期刊
【摘要】 徐克版和于正版的东方不败都脱身原著,把情感的地位升华为氛围建构,但对于受众选择而言,角色的非线性塑造和美学感觉,是两个重要条件。两个东方不败的大热,并非反复叙事的作用,而是文化的“拼贴”与迎合激活了主体间性,影像语言在受众那里获得了更有力的意义表达。没有受众与传者间的主体间性,没有网络新媒体的助力,这两次改编,难以构成当下如此丰富的应答状态。从文化“拼贴”到文化迎合,从中可窥一个时代的浮
期刊
【摘要】 1980年国内公映的《庐山恋》曾经获得巨大反响。时隔三十年后,影片主演张瑜2010年自导自演了《庐山恋2010》。两部影片具有时代的风向标、活标本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影片在商战的外层框架上,以“有良心”的资本家战胜“无原则”的敌手,显示了资本阶层对于自身伦理道德的自诩;在爱情片的内在内容中,以文化嬉皮士的“本真”爱情战胜“时尚金领”的“虚伪浪漫”,再度确证资本阶层文化上的精英意识的
期刊
【摘要】 作为著名的好莱坞导演,贾森·雷特曼虽然很年轻,但却拥有众多观众青睐。他的主要影片《感谢你抽烟》、《朱诺》、《在云端》、《青少年》等,无不富有个性,内蕴深厚。轻松的风格与不轻松的主题、出人意料之外的选材与视角,极大的包容性,广泛运用的旁白以及特色长镜头使贾森·雷特曼的电影时时透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迷人的艺术气质。  【关键词】 轻喜剧;独特选材;包容性;旁白;长镜头  [中图分类号]J90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