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控模式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顺应大型装备制造业集团公司战略选择或者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探究装备制造业财务管控问题,特别在进入新时期,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集团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典型突出问题,提出财务管控模式优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控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63-02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装备制造业陷入高成本时代。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速较快,人民币汇率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传统的企业财务管控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装备制造业财务管控模式要研究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监督力度,有益于科学合理的财务管控设计的成立和管控措施完善,有益于集团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按照当今企业管理制度的客观因素,研究装备制造业财务管控问题,是彻底降低企業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卓越发展的重要方式。选择符合公司核算情况的财务管控模式,解除装备制造业财务管控问题,试图从管理学的思考摸索调动装备制造业管理积极性和效率具有潜在意义。
  一、管控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控观念落后且缺乏科学性
  集团公司是在政企分离、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阻力和压力偏大,受地方行政管理居多,管理部门较多,主要表现为母、子公司的投资及产权关系难以完全取代现有的行政隶属关系。风险资料的采集和风险管理流程设计存在漏洞,甚至没有风险评价和监督体系,让出资者的决策权与监督权等都难以得到落实,影响了集团管控体系的构建。
  2.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薄弱
  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机构不健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部门的权威性差,仅从宏观上建立了一个没有实质性的集团管理部门,它的胜任力和执行力只是一种组织结构的设置,风险管控流于形式。
  3.财务监控力度不足
  集团公司财务监控管理制度应建立包括内部职级授权制度,内部不相容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财务分析预警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等财务监控制度。
  4.财务预算执行力度差且缺乏执行性
  全面预算指标只是控制财务成本费用的限额,预算目标编写没有促使各部门按照客观的环境和市场变化来编写,全面预算目标与集团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远景存在差距。
  5.财务管控的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有效性
  装备制造业集团公司没有完整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财务信息系统维护开发存在漏洞,导致集团母子公司间信息不对称,缺乏实时监控和分析评价反馈的决策性和及时性,代理成本相当高。
  二、优化管控模式的应对措施
  要结合不同的企业因所处的行业,市场环境,经营规模以及在战略、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其管控模式有着不同的实施深度。如何将财务管控成果转换为管理效益,完善财务管控模式,必将是集团公司最能体现经营管理智慧,事关公司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重视财务风险管理
  集团公司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从风险评估,控制监督力度,信息与沟通和风险控制执行情况,测试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对控制点风险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专项重大风险监控,开展风险预警预防,以达到预防、规避、转移管理风险的目的。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评估财务管理活动面临的财务风险,实行识别风险报告制度,指定风险改进策略,保证企业集团健康发展。
  2.设置管理组织构架
  组织构架或组织结构设置处于集团管理的基础地位,主要是合理设置控制机构。在集团公司董事会和高层领导的指导下,以集团公司各类管理目标为核心,设置各类业务管理中心,执行股东大会对重大事项的表决权,执行董事会经营决策权。目的是规范各级财务机构的岗位设置,拓展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增设投资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成本控制中心、税务管理中心等专业化的分支机构,以适应集团财务公司化发展的需要。拥有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自负盈亏,自控成本,较好地发挥核算主体的积极性。成立结算管理中心,将权力和责任落实到各责任中心,正确行使各中心职权,形成集团管控拳头优势。按照财务职责的管理分工,根据垂直管理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各业务中心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对接,合理设置和规划各财务岗位
  3.集中资金管理模式
  实行集团公司体制的大型集团公司,应该通过法律方式强化对全资、控参股公司资金链监督和控制,健全完善标准的资金管控模式,充分发挥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的功能,对内部各部门实行资金集中管理。集团公司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体现在企业集团主要财务负责人和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实现对集团资金集中使用和统一管理。探讨成立集中资金模式——虚拟现金池,可以变外源融资为内源融资,减少利息支出;加强资金控制,提高现金透明度;避免实际资金多次划转,减少系统风险;积极为集团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支持,拓展金融融资服务。
  4.增强财务监督权
  在有条件的集团公司大力推行财务控制监督权,引导大中型企业过度执行。财务监督权由集团公司的监事会会同审计部门,对其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重大经营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的有关国家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集团公司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项目投资与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和盘查力度,充分共享财务网络化信息,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及时对经营活动分析和召开专题会议,摆事实,重对标,认真整改,制定措施。对所属公司遵守基本规范的守法情况、各项各类目标的执行情况、关键经济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与年初为各单位制定年度经营目标对接,并为年终考核提供依据,确保公司财务监督权有效执行。
  5.加强财务信息共享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实行集中财务管控模式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母公司进行财务控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信息共享,将各子公司的财务运行纳入母公司“局域网”。母公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得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及时沟通信息、并确做出经营决策。无论时间上、空间上、效率上,财务信息的产生还是在财务信息的传递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集团总部可以完全动态掌握和控制各子公司的业务与财务信息,从而能够对他们进行动态远程管理。这也会为集权制财务权力配置模式的选择提供技术和信息的支持,同时也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将会计工作职能真正实现了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陕汽实施的ERP系统是近几年来在企业界率先实行的管理系统,为实现管理信息数据共享集成树立了成功典范。   6.科学培育会计人才队伍
  对于集团型公司来说,财务管控要求如何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会计人才队伍是财务某些风险的执行者和风险控制的实施者。在集团公司中建立一支具有知识化,全能性,双面性、创新性财会人员队伍,尤其是培养适合现代财务管理水准的复合型人才,是现在财务管理的新问题。集团公司要适应集成化发展的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培育会计人才队伍,要加强人才培養,倡导财务协作意识,重视现代财务管理理念,营造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加强集团财务控制能力,落实会计委派制度,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来实现日常的财务监控,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控制公司重大财务会计活动,保证集团公司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
  7.实行总审计师制度
  审计制度是保证财务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集团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总审计师制度,由熟悉会计、法律、经济等知识的相关人员组成,发挥监事会和审计监督职能,整合一般监督与重点监督,结合业务监督与日常监督,形成上下连接、环环紧扣、权力制衡的监督机制。设计集团公司总审计师制度,有效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审计规章制度建设,引导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保驾护航”。全面实施企业预算管理和定期审计制度,重点是从管理角度进行全员控制,各负其责,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8.构建财务公司管理模式
  在我国,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公司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理念,更是一种尝试成果,已经成为现代集团企业加强财务监控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在我国大型及特大型集团公司建立的。建立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机构,是盘活国家资金,增强企业活力,发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需求。集团财务公司以加强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金周转效率和使用效率为目的,为公司提供财务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国,财务公司大多是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发挥集中管控平台,增强公司融资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大大提升了集团公司财务资源的整合能力。在成员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资金融通的桥梁,通过辅之一定的金融基础,为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提供一个稳定、安全、成本低的融资渠道。
  9.开展绩效考核评价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只要设计出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形成科学的考评体系,才能调动各管理层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考核与奖罚能维护组织权威、失去考核评价就会助长不正之风、腐败之风。成立SQ集团公司考核管理委员会,建立绩效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管理学及数理统计学等方法,是维持制度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资本管理效益、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报告。完善考核体系,由绩效考核委员会对各个子公司的董事、监事与股权代表考核与平衡,建立利润目标与经营目标、绩效考核与战略规划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董萍(1972-),女,会计师,辽宁大连人,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税收理论与实务等方面研究;
  孙艳(1985-),女,编辑,硕士,山东青岛人,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和编辑学等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近几年变频常见故障,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为同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频器;故障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65-02  现状述评:皖北煤电集团恒源股份任楼煤矿主井绞车提升系统是该矿原煤运输的咽喉要道,它能否安全高效的运行,直接影响着矿井原煤的生产效率。目前绞车电控采用2002年投
期刊
摘 要:国有企业建立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必须长抓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和措施。通过把握风险防控重点、构筑权力监督防线和结合好党风廉政建设入手,不断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国企;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69-02  廉洁风险防控是党中央着眼于新时期党风
期刊
摘 要:电子商务是当代互联网盛行的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电子商务能够蓬勃发展的前提,本文就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对电子商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总结性建议,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为职工开启解放思想之门的金钥匙,一个煤炭企业改制重组强强联合的过程,就是改制后重组企业深度融合再发展的过程,而对煤炭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无疑对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打造百年老字号,从而实现重组后企业更高更远更大的发展目标起到很好的助推和基础作用。  关键词:煤炭重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深度融合;强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是渗透在现代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无处不在的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品牌的灵魂。如何使建立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真正落地,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本文从企业文化如何落地入手,在理论方面对企业文化落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文化;落地;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79-01 
期刊
摘 要:年度考核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周期,企业希望通过年终考核改善管理,提升员工绩效和企业业绩。本文对年终考核方案的拟定与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年终考核;目标;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76-01  一、引言  又到一年岁末时,年度考核工作又提上了日程,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多企业费尽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卷烟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再加上经济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科技信息化、执法规范化进程的日渐加快,烟草专卖执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战斗力强、服务意识高的基层专卖队伍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烟草专卖队伍建设现状,对专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如何加强烟草专卖队伍建设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时期;两个维护;专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及个人的目标定位、员工素质、管理认识和分层次进行多元化整合等角度对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多元化营销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正确的目标定位、员工素质的提高、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和加强分层面的进行多元化营销整合等建议。  关键词:多元化;直销;会销;电话营销  中图分类号:[TN7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83-01  一、
期刊
摘 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都需要农村图书馆发挥其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能。如何以图书馆联盟为依托,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
期刊
摘 要:进入2l世纪,人才流失现象愈演愈烈。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人才流失以及有效消除因员工离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面对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人才流失;离职管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89-01  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全面复苏,企业运营前景喜人。随着业务增长的预期,对人才的需求也显得尤为迫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