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的发展 可塑性
  教育要以人为本,现在流行于我们学校的每一次理念宣讲中。然而什么叫以人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我以为需要深入的思考,付诸行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甚至连以人为本的含义都不甚了了。
  以人为本,即做任何事情都立足于人着眼于人,一切从人出发,一切又以人为目的。作为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出发点、归结点和全过程。作为“人”的教育和培养,我理解首先要从人性和人格开始并贯穿始终。但是,在校园里,在课堂课外,我都看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课堂上,有学生敢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吗?课堂上,有学生的主体性吗?几乎全部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说了算的局面啊!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个
  人的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教育则凸现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生命体的不断生成与和谐完整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似乎知识多就意味着人的水平高、能力强。这一观点的缺陷表面上看是将知识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相混淆,实质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虽然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正如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一样,高分低能如同泡沫经济是我们的教育应当警惕的。在我们的校园中,体罚学生竟然是平常之事。这根本就是对以人为本的亵渎。
  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人的发展”是无法通过学校的教育而传播予人的,它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转化为能力的提高最后内化为素质而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可塑性是教育的前提,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并塑造人。当代脑科学的成果显示“最可塑的是人脑”。这一成果表明,作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的神经元,在其生存过程中具有再生、改变结构和组合及调整其内部分子内容的能力和终身变化的动态特性,因而学习和接受教育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行为。正如教育专家所言: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
  不仅如此,人脑的可塑性还表现在人类智力发育48%与遗传基因相关,52%受环境的影响。如何使受教育者在好的环境影响下获得最大值?首先,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方法,诺丁斯的道德关怀教育理论认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将不成其为教育。而关怀就既要考虑效果,但又不是功利的。在这一理念下,教育必须改变只见“学生”,不见“人”的状况。其次,教育又是对所有能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的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文化,但它是对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的一种选择,是对先进文化成果的运用。在学校这一具体环境中,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日益明显,校园文化尤其是大学文化是历史积淀和现实环境的产物,它以相对的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被文化化,是将人类已经积淀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文化的化人功能要求我们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感。
  教育活动中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差异的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育界都存在着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规则与模式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智商”测试,从而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智力测试与标准化考试等现象。针对这种“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和“智商式思维”的测试体系,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的浪潮。加德纳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多元性。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构造了人的智力框架,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智能7个方面的智能组成,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而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独特性,这种种智能对于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其组合方式也各有特色。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尊重人就要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者首先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向弱势智能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就能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的教育目标。
  我也希望,在我们教育中,所有老师能够真正明白什么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以学生为主体只能是空谈。
其他文献
在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过程中,向量教学则被视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向量学习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而且,向量在多个学科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
摘要:研究性学习强调参与和过程、平等与合作、鼓励与创新,它不仅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与高中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与学科特点是相符合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 研究性学习 培养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国外各领域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运用,在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被公认为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失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数字和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科技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日常交流沟通方式。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清楚认识新的媒体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寻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不同学科领域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质量将会影响到这个高中教学的实效和质量。课堂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但在平时教学中,往往因为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合理,导致教学效果差。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紧紧抓住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时间分配 教学 效率  一丶以学生为主  课前留给学生自主预习教材的时间,可以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准
摘要:思想政治课,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教学??模式探究  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打工潮一浪高过一浪,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将子女留在家乡,致使农村很多孩子沦落为所谓的留守学生。笔者所在的学校--黄材镇井冲中学,地处宁乡县西部山区,是典型的边远农村山区。根据调查,近70%的学生家长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学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
期刊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所民办高校的建立,民办高校经历了30多年的历史,民办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
志愿者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崛起。特别是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志愿服务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研究的重点也越来越倾向于志愿服务的问题。多年发展以
一、案例背景  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快乐;教师是一盏灯,它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八年前,当我踏上这三尺讲台时,我就面对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我是学管理的,可我从事的职业是初中政治教学,对教材、课标了解不够深入,且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这给我的教学工作提出挑战,面对挑战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面对学生呢?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教学过程,设想教学中可
期刊